《李凭箜篌引》(教师版)学历案高二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李凭箜篌引》(教师版)学历案高二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李凭箜篌引》(教师版)学历案高二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李凭箜篌引》(教师版)学历案高二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李凭箜篌引》(教师版)学历案高二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学历案【课题与课时】课题:《李凭箜篌引》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独立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根据语境揣摩含义。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具备积极的审美态度,投入主体情感,进而领会诗歌的文化内涵。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及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3.积累鉴赏音乐相关题材诗歌的答题技巧。【评价任务】1.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化常识,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通过课前预习和环节一,夯实基础,疏通文意,完成学习目标1。3.通过环节二,研读归纳,拓展提升,完成学习目标2、3。【学习过程】前备知识提示一、了解作者李贺,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长相极有特征,且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名扬京洛。18岁到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人妒忌,说其父名晋肃,应避父讳(晋、进同音)不能登第。此后他一直痛苦抑郁,加上生来体弱多病,后经人推荐只做过三年九品奉礼郎,地位卑微,任期未满便告病辞官归昌谷,卒时仅27岁。李贺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本首诗歌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是作者当时聆听了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箜篌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于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兴盛于唐,后失传。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根弦。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引是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歌”和“行”多数篇幅比较长,且多为叙事,“吟”和“引”多数篇幅短且多为抒情。课前预习李贺及写作背景等文化常识。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反复朗读本篇课文。3.结合课下注释对诗歌进行梳理,标注出不明白的字词,基本了解文章内容。课中学习环节一:知晓诗意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指精美的箜篌,其弦用吴地所产的丝制作,其身干用蜀地所产的桐木制作。〔张〕弹奏。〔高秋〕深秋九月。〔颓〕下垂、堆积的样子。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江娥啼竹〕一作“湘娥”。“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博物志》)〔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上》)〔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江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中著名的美玉产地。〔玉碎〕美玉碎裂(声音清脆悦耳)。〔泣露〕指滴露。〔笑〕指花盛开。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十二门〕长安城四面,每一个面各有三门。〔冷光〕月光。〔二十三丝〕指箜篌。有一种竖箜篌,有二十三弦。〔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创世女神,补天救世。“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石破天惊〕女娲所补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逗〕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6.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神妪〕指女神成夫人。“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搜神记》)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7.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吴质〕即传说中月宫的仙人吴刚,其字为质。“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二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酉阳杂俎》)〔露脚〕露水。〔寒兔〕玉兔。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环节二:鉴赏诗歌【问】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音乐优美的?【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明确:“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吴丝蜀桐”,以材质的优良显示箜篌的精美,借以突出音乐的高雅。写物意在写人,名家美器,相得益彰,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张”不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以动作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高秋”,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的环境。“颓”移情于物,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空山上的流云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听到乐声都为之凝神驻足,忘记了流动,侧面烘托音乐的神奇动听。“颓”恰恰和“张”构成了一种对比,“张”显得饱满,“颓”显得无力。【文】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明确:用典:湘夫人对竹挥泪悲痛欲绝,素女愁容满面,侧面烘托表现乐声幽怨低回。“李凭中国”点出演奏者的姓名,并交代了演奏的地点。【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明确:“昆山玉碎”,写众弦齐鸣,仿佛昆仑山中的玉石破碎声,形容乐声清脆。“凤凰叫”,写一弦独响,宛如凤凰孤独哀鸣,形容乐声幽怨和缓。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描写声音,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清脆悦耳。“芙蓉泣露”,以露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形象感,形容乐声惨淡悲伤。“香兰笑”,写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清丽欢快。运用通感和拟人的手法,从视觉角度描写声音,以形写声,赋予芙蓉、香兰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乐声感情丰富,或悲伤或欢快。【文】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明确:借代:“十二门”代指长安,“二十三丝”代指箜篌。运用夸张的手法,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清冷月光是无法消融的;而“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连人间的皇帝和天上的玉皇大帝都为音乐所感动,这表明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文】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明确:“教”体现了李凭技艺绝伦,引仙人竞折腰。这不仅是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老鱼”“瘦蛟”本来虚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大。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表现出音乐的力量能化腐朽为神奇。【文】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明确:用典,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在音乐声中,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质忘眠,露水洒落满身的玉兔不离的场景,表现箜篌声音的感染力,缠绵动听、余韵无穷。环节三:品味艺术【问】钱钟书说:“长吉词诡调激,色浓藻密”。李贺被誉为“诗鬼”,就本诗而言,李贺的诗“鬼”在哪里?明确:①构思奇特。前四句的写作顺序是琴—声—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②想象诡异。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现实】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天上】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深山】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③手法新颖。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运用夸张、拟人、比喻、通感、用典、借代的手法。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④意象跳跃。大量运用各种意象来模拟、形容音乐的声音和效果,但并不具有统一性,常常在一句中多次转换、跳跃。如从现实中的“昆山玉碎”到神话中的“凤凰叫”,从借指长安的“十二门”到天界的“紫皇”,从想象中的“女娲炼石”处写到一场从天而降的“秋雨”,又从广袤深海中的“老鱼”“瘦蛟”直上月宫,描写“吴质”和“寒兔”。在意象这样急促的驳杂跳跃中,形成了一种类似“蒙太奇”式的表达效果。场景不断转换,让读者跟随其描述上天入地,体会到一种奇幻迷蒙、目不暇接之感。⑤语言峭奇瑰丽。李贺选词用字,不按套路,喜欢用生僻词,用一般人不敢用的词,力求给人以陌生感,追新逐奇,有一种独特的神韵,神出鬼没。具有消极情绪,充满寒意,意境哀伤凄冷,整首诗呈现出凄寒冷艳的风格。【总结】这是一首描写李凭演奏箜篌的诗作。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李贺诗歌“鬼气”的几方面韵味,充分显示李贺“鬼才”的称号。这首诗歌,不管从音韵、意象、还是用词、章法,都表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也表现李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堪称一绝。环节三:当堂练习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问】本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①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②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③用典。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写琴音与钟声交响,兼寓知音之意。【检测与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节选自《唐才子传·李贺》)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味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选自杜牧《李贺集》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B.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C.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D.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时少儿未冠、少女未及笄时的发型,泛指童年时期。因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而名。《诗经》有“总角之宴,官言笑晏晏”。B.讳:旧时不可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叫讳。李贺父亲名字是晋肃,“晋”和进士的“进”同音,所以李贺要避讳,一生不能举进士。C.表兄:舅、姑、姨的儿子,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作表兄;分为姑表和姨表。贾宝玉和林黛玉属于姑表兄妹,和薛宝钗属于姨表兄妹。D.弱冠: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发不戴帽,到18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幼年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其作品,感到很惊讶,不相信是其所写,甚至到李贺家当面看虚实。B.李贺的表哥受人所托,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但拿了费用后一年多不见其踪影。原来是恨李贺傲气十足,把他的诗文都烧了。C.杜牧赞扬了李贺在风格、意趣等方面的成就,认为他是《离骚》的继承者,特别是在君臣治乱等说理上有激发人心的感慨。D.两篇选文都肯定了李贺的文学才华,并表现出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惋惜,认为他如果没有那么早离世,能为写出更多杰作。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5.李商隐《李贺小传》有:“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联系文章内容概括李贺之“奇”。【答案】1.C

2.D

3.C

4.(1)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2)《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

5.(1)外貌清奇;(2)诗歌创作过程奇特;(3)诗文内容奇诡;(4)离世之奇。【解析】1.句子大意是: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叩头”是修饰“辞”的状态,中间不能断开;“辞”和“谓”都是谓语,分属不同句子,应在中间断开,排除AB;“差乐”,还算快乐,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2.D.“到18岁时行冠礼”错。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故选D。3.C.“特别是在君臣治乱等说理上有激发人心的感慨”错。原文是“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可见在君臣治乱等说理上有激发人心的感慨的是《离骚》,而不是李贺的作品。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句首省略主语;“即”,就;“足”,补足;“率”,通常、一概;“吊丧”,参加丧礼。(2)题得分点有:“淫”,过分、过多;“怨诽”,讥讽指责;“乱”,宣扬作乱。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贺为人纤瘦,通眉”可概括出“外貌清奇”;结合“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可概括出“诗歌创作过程奇特”;结合“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时无能效者”可概括出“诗文内容奇诡”;结合“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遂绝”可概括出“离世之奇”。参考译文:李贺,字长吉,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孟子说:“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节选自《唐才子传·李贺》)李贺,唐王朝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非常称道他的诗歌。云烟连绵,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姿态;河水遥远,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才情;春意盎然,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温和;秋日爽朗,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风格;风中的桅杆上阵的战马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勇气;瓦制的棺木刻有小篆的铜鼎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古朴;艳花美女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色彩;荒凉的国家废弃的偏殿,枯木丘坟不足以表现他诗歌怨恨悲凉的情感;巨鲸鳌跃、牛头鬼卒、人身蛇首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虚无缥缈、荒诞奇异。大概是《离骚》的继承者吧,说理上也许比不上屈原,在言词上或许能超过他。《离骚》对君臣治乱有讽谕作用,有指责怨恨,说到君臣治乱之迹,时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只是李贺的诗歌,恐怕有没有这些呢?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的感慨古今不曾有经道之人的原因,李贺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使李贺不早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选自杜牧《李贺集》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①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②,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③,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④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注】①解:能、会。②飕飗(sōuliú):拟声词,风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