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1页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2页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3页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4页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目录诚信承诺书 1毕业论文 2-1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2一、农民工就业歧视现状 3(一)农民工就业机会歧视 3(二)农民工就业待遇歧视 3(三)农民工就业保障歧视 5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5(一)反就业歧视法律不够系统 5(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7(三)农民工维权成本过高 8三、我国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法律对策 8(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8(二)加大政府的监管责任 10(三)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 11参考文献 12开题报告表 13中期检查表 18答辩记录表 19成绩评定表 21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摘要]由于当前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不够系统、政府监管不力致使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及就业保障方面备受侵害。基于我国当前每况愈下的就业歧视现状,急需尽快完善与就业歧视相关的立法及救济措施。通过拓宽就业歧视范围、明确就业歧视定义、规定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重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和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来解决日益凸显的就业歧视问题。[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对策 [Abstract]Duetothecurrentsystemofanti-employmentdiscriminationinourcountryisnotenoughsystem,poorgovernmentsupervisioncausedmigrantworkersinemploymentopportunities,employmenttreatmentandemploymentprotectionhasbeeninfringed.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employmentdiscriminationinChina,thereisanurgentneedtoimprovethelegislationandreliefmeasuresrelatedtoemploymentdiscriminationassoonaspossible.Bybroadeningthescopeofdiscriminationinemployment,clarifyingthedefinitionofdiscriminationinemployment,stipulatingthelegalliabilityfordiscriminationinemployment,reconstructingthelaborsecuritysupervisionmechanismandestablishingspecializedanti-employmentdiscriminationinstitutionstosolvetheproblemofincreasingemploymentdiscrimination.[Keyword]Migrantworkers;Employmentdiscrimination;Legalcountermeasures.一、农民工就业歧视现状(一)农民工就业机会歧视《就业促进法》通过立法给予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机会以法律保障。遗憾的是,农民工亦城亦乡的独特身份定位,使其就业机会一直备受侵害。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农村就业者从就业伊始,就被阻隔于一级劳动力市场之外。二元分割的思维积重难返,使得许多城市在出台政策时或多或少的向本地市民倾斜,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专项列出的就业要求更是近乎苛刻。这不仅人为的促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门槛大幅提高,更使其遭受的歧视更加系统与制度化。由于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颇受拘束,无奈之下,广大农民工只得选择进入工资低廉,环境恶劣,劳动强度较大的次级劳动力市场。然而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本就不容乐观,农村劳动力的大批涌入更使得狭窄的次级劳动力市场过于饱和,让农民工本就不宽裕的就业现状雪上加霜。(二)农民工就业待遇歧视 现实中,农村就业者付出的劳力与其获得的就业待遇往往不成正比。加入劳动力市场时被迫接受各种不平等待遇,更已经成为获取工作机会的隐性前提。1.工资待遇歧视农民工工作稳定性较低,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资级别无法由劳动行政部门确定,而改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虽然《劳动法》对最低工资制度和标准有所规定,但许多用人单位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先天优势,无视这些规定,肆意压低农民工的工资及福利。2.工作环境歧视被迫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其选择项大多十分狭窄,多是城镇市民不愿选择的“脏,累,苦,毒,险”的岗位。不仅工作强度大,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对农民工缺乏必备的防护工具和事前培训,使得农民工本就恶劣的工作环境雪上加霜。3.优惠政策限制在“大众就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下,各地政府对进行创业的本地市民在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然而同样进城创业的农村就业者,不仅无法获得同等的优惠待遇,更有甚者,从就业之初就被隔绝于市场准入之外。(三)农民工就业保障歧视当前,我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都是缺位的,与农民工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架构之中。现行《就业促进法》49条明确规定“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但在专门提及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50条,仅鼓励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对49条提供的政府补贴只字未提。在城市,有完整全面的社会福利体系,但其受众大多局限于城镇居民。农民进城后,尽管在经济上逐渐趋同于城市居民,但由于其身份定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大门依旧对其关闭。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一)反就业歧视法律不够系统我国涉及反就业歧视内容的法律法规不计其数,但大多分散于各法律法规中且宣誓性较强。缺乏系统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使得遭受就业歧视的农民工落入救济无门的境地。同时,《劳动法》的滞后性与《就业促进法》的软法属性,更是无法解决日益凸显的就业歧视困局。1.就业歧视定义过于模糊我国涉及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诸多,但是,关于何是“就业歧视”、“就业歧视的例外情形”几部法律都没有给出精准的界定。基本概念与标准的缺失,致使现实中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外延常产生混淆,因而区分“歧视”和“非歧视”变得无迹可寻。这不仅仅破坏了法律的统一性,法律的指引功能也丧失了原有的效力。一方面,劳动者难以判定自己是否遭受歧视,陷入救济无门的境地。另一方面,即使用人单位实施了事实的就业歧视行为,也因“就业歧视”定义和标准的缺失而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以致就业歧视现象愈演愈烈。再加之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不同于英美法系法院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法院对成文法的主动性和解释十分有限。在成文法缺失的情况下,法院往往会对此类案件不予受理。同时,我国在明确就业歧视形态时,通常以直接列举来定义,这对界定彰明较著的歧视形式的确卓有成效。但在面对不偏不倚,似而非是的情形时,法律的适用常常显得捉襟见肘。2.就业歧视的范围过窄《就业促进法》对就业歧视的禁止形态采取开放的列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保护范围过窄的困境。但由于其软法的属性,法律规制依旧不彻底。劳动力市场发展至今,就业歧视现象日益复杂化,就业歧视也并不局限于法律规制的四种情形。仅仅将就业歧视限定在性别、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四种范围之内,显然无法与当前多维的就业歧视现象匹配。法无禁止即自由,立法的缺失不仅使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横行,也使得排除在“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之外的诸多不平等就业现象有机可趁。同时,范围界定过窄不仅体现在法律规制内容上,对就业歧视的保护对象和就业歧视保护阶段的界定同样过于狭窄。就就业歧视的保护群体而言,我国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均不属于现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就就业歧视的保护阶段而言,当前立法给予法律保障的就业阶段仅指与用人单位正式订立劳动合同后,这无形中将处于求职,应聘阶段的就业歧视排除于法律规制之外。3.反就业歧视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即是其严谨性。依其自身固有逻辑,每一条法律规范均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反观目前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立法,涉及行为模式的法条诸多,关于法律后果的法条却寥寥无几。缺少与之配套的法律条款,有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往往会成为“一纸空文”。一方面,就业歧视尚未纳入劳动争议。新修订的《就业促进法》明确赋予劳动者以诉权。但由于当前立法并未将就业歧视纳入现行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使得劳动者空有诉权而无法行使。当前立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均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为前提。但就业歧视现象发展至今,其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就业歧视也不仅发生于订立劳动合同后。如果依此条款,则发生于录用招聘阶段的就业歧视会因尚未正式建立劳动关系而无法获得救济。另一方面,立法上缺少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作为一部法律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认定是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铺垫。只有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切实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就业促进法》在第八章中虽然规定了劳动行政等相关部门和职业中介者对其工作中的一些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仅作笼统的规定,缺乏实际意义。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主体无论是作为权力主体的政府,还是作为权利相对人的用人单位,都缺乏法律上的成本。(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国家通过立法给予农民工以制度保障,在就业平等制度构建中国家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然而,在推进反就业歧视道路中,政府这一角色的监管缺失,使得现实中就业歧视现象愈演愈烈。1.行政监管不到位依《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我国保障监察部门的日常监察工作受到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监管。就纵向监管而言,保障监察部门受国务院的统一监管;就横向监管而言,地方政府又对县级以上的保障监察部门进行监督。但依我国当前政府运行机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从行政上隶属于各级政府,而地方政府对监察机构的设置有绝对的权力,如省级人民政府还可以对监察的单位分布例外规定。在这种监管制度架构下,监察部门原有的监察力度在权力监督主体及与监督对象的彼此牵制中被弱化。当发生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进行的歧视性行为时,监察保障部门更是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难以发挥原有的监督职能。同时,尽管行政监督主要具有预防和惩治两大功能,但一直以来,我国监管工作都以开展惩治性的事后监督为主,忽略了违法行为的事前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监督。[2]由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不完善,以致造成行政执行偏差过多。具体到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监察部门放松日常监管,依赖专项行动开展监察,致使政府监察工作陷入被动。事实上,许多违法行为的发生,均可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加以避免,仅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事后监督,不仅给予用人单位实行违法行为可乘之机,更是难以真正发挥监督的功效。2.行政处罚不力我国通过立法给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一定的处罚权,但这些处罚权大多具有行政性,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当发生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不能立即采取诸如强制冻结账户,强制没收违法所得等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措施,而只能按部就班的依法定程序对企业进行监管。[3]过于冗长的监管执行程序,不仅不利于及时规制违法行为,而且也为用人单位留出空隙采取变卖或转移财产等多种方式逃避监督检查。同时在实际监察过程中,部分处罚执行力度较低,例如发生企业肆意侵害就业者的劳动报酬权的情况时,根据我国法律,企业只需缴纳小部分罚款,且罚款具有上限。与企业获得的不法利益相比,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于低廉,使得处罚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对这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加以遏制。3.缺乏反就业歧视机构我国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依当前法律法规,可以处理就业歧视的部门主要有三:一是《劳动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是指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二是由《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责任人员的所属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三是由《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4]虽然从形式上我国看似建立了完备的反就业歧视机构,但实则不然。首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管劳动力市场运行。该部门日常工作任务本就十分繁重,加之人员组成严重不足,基本无暇顾及就业歧视问题。其次,各执法机构内部职责界定并不清晰,容易出现相互推委或“夺权”现象。[5]比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还存在权限不清、关系模糊的严重问题,并已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对解决就业歧视问题而言,显得尤为必要。(三)农民工维权成本过高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是目前非常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追讨自己的薪资,维护个人权益,农民工不仅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更有甚者,还要付出自己的生命。由于“身份”的限制,许多农民工被迫进入次级劳动市场,且大多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而现实中建筑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现象较严重,在进行诉讼中,不仅侵权的主体难以确认,后续的补偿救济更难以进行。即便不少农民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依旧十分耗时耗力。高昂的费用和大量的时间消耗令急于生计的农民工们望而却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将仲裁固有化。使得我国惯有的“一调一裁两审”机制在法律的设置下无形的演变成“一调三审”机制。实践中,采取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就业者大多急需解决劳动争议,强制的“仲裁前置”环节,不仅无形中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时间,而且为尽快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在“仲裁前置”这一环节大多选择快进,使得劳动仲裁沦为鸡肋,丧失自身功效。同时依当前立法,一个劳动争议案件经历完整的仲裁、诉讼流程大约历时一年,才能得到终局裁决。[6]即使现实中时间会有所缩短,但过于冗长的救济体制,令许多急于求偿的就业者难以承受,从而不得不放弃诉讼。同时,在进行仲裁过程中,许多证据会因为农民工自身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无法妥善保管而销毁;会因为原先出庭作证的证人出于个人生计的考虑或被用人单位威胁,收买而最终无法出庭。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对于大部分权益遭受侵害的农民工来说,如同空中楼阁般可望而不可及。三、我国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法律对策(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有法可依是执法必严的先决条件。现实中农民工权益侵害屡禁不止,固然有政府,用工单位的影响,但同时也折射出立法的不公正。法律以权利义务的设定来调整社会关系,然而,现行政策法规在调整农民工与政府、用人单位及与城镇劳动者的社会关系上却表现出强烈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这从实质体现了对农民工权益的限制与歧视。因此,着力对当前法律法规关于就业歧视部分删繁就简,弥补相关法规政策立法的疏漏。以我国国情为基准点,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才是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良方。1.明确就业歧视定义就业歧视,汉语意思指不平等对待,我国学术界对其尚无明确的定义。《劳动法》将就业性别歧视行为规定为“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而业界推崇的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将就业歧视定义为“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待,其结果是剥夺或损害在就业和职业上的机会和待遇上的平等”。分析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可以发现,就业歧视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存在歧视行为即存在事实的不平等对待。二是歧视原因是基于自身特性。三是存在歧视后果即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遭受侵害。参照上述法条,我国就业歧视可以定义为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在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出身、政治见解等方面的不同,在就业和职业的机会和待遇上对其实施差别对待。我国在明确就业歧视形态时,通常以直接列举来定义,这对应对彰明较著的歧视形式卓有成效。但面对不偏不倚的情况时,往往会左右为难。因而,我国可引入“间接歧视”的概念,以规制隐性歧视。同时,避免立法的矫枉过正,形成“反向歧视”,须严格规定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例外情形。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工种的自身特性,工作的紧急程度,就业者的工作意愿,对就业者的日常工作进行区别对待。直接就业歧视的例外情形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其所限制劳动者的资格是与工作有关联的,[7]并且这些证据为权威机构及法院所认同。间接就业歧视的例外情形必须是用人单位为了实现正当目的的事由,且事由是实现正当目的所“必须”的。[8]2.拓宽就业歧视范围一般而言,法律的适用范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主体,二是从行为,三是同时从主体和行为两方面共同进行界定。考虑到就业歧视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因而关于就业歧视范围,更适宜从主体和行为两方面共同进行界定。就主体而言,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个主体。这里关于“用人单位”的定义应基于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目的,在劳动法体系内进行适度扩展,其范围应包括在我国境内所有类型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就业中介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共机构等。[6]关于“劳动者”的定义则应在符合劳动法的基础上适度扩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始于除特殊种工作外始于16周岁,终于法定退休年龄。同时,从反就业歧视的国际经验出发,反就业歧视立法所涉及的“劳动者”还应包括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和国家公务员。就行为而言,“就业歧视”的调整范围应涵盖我国劳动者所有的合法劳动就业行为。具体而言,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从时间上不局限于与用人单位形成正式劳动关系阶段,而是延伸至求职,招聘阶段;从形式上不局限于对正规就业给予法律保障,临时工等非正规就业一样给予法律保障;从内容上不仅指与工作本身有关的歧视,还包括就业后与工作相关的各种利益与待遇的歧视。3.增加反就业歧视措施的操作性一方面,须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适用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促使立法赋予就业者的诉权能得到真正的行使。另一方面须规定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为更好的达到对违法者的震慑,关于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立法设计,可以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个层面进行规制。首先,就民事责任而言,应采取综合责任形式加以规制。同时考虑到歧视者实施了事实的歧视行为,歧视者理应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一切赔偿,更有甚者,可适度采取惩罚性赔偿。其次,就行政责任而言,企业实施的就业歧视行为极度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助长违法经营的不良之风。政府部门可对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企业采取罚款,责令整改等手段。情节严重者,可以暂时剥夺其经营资格。最后,对于极度恶劣的就业歧视行为,可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虽然我国目前尚无类似规定,但可效仿法国《刑法典》,将就业歧视入罪。同时,负有刑事责任的不仅仅是实施就业歧视行为者,就业歧视的协从者及教唆者均有入罪的可能性。(二)加大政府的监管责任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的强力介入能够使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力量及地位得到平衡。1.加强行政监管(1)将劳动监管重心前移,加强事前监管,形成预防与惩治并重的监管新机制。地方行政部门改变执法模式,在兼顾专项监察行动的同时,依《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定时开展日常巡视活动,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面对突发性劳动争议时,效仿环境污染处理机构,形成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减轻日常执法的压力。同时,将对就业歧视的监管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增加行政部门执法的积极性。(2)重构劳动监察保障机制。现实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由于受到当地政府和中央国务院双重限制与约束,使得其监管能力大打折扣。因而,急需调整当前劳动监察管理模式,采取省以下垂直管理,省以上“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模式调整,帮助劳动监督保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各地政府的桎梏,提高劳动监察水平。2.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一方面,提高行政罚款金额。取消罚款上限,改为按日罚款,逾期不缴即缴纳滞纳金的惩处方式。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使得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符合“过罚相当”原则。另一方面,适度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强制执行权。立法的疏漏没有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日常监察时可采取强制措施,使得劳动行政执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显单薄。因此,可在查处用人单位故意拖欠就业者工资、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职业介绍机构骗取求职者服务费等严重损害劳动者经济利益的案件时,赋予监察强制执行权,以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用人单位的不法行为对就业造成直接的紧急侵害时,更可赋予劳动监察机构先行强制执行的权利。3.设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设立独立的反就业歧视部门,是大多数国家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惯用手段。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尽管已经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来管理劳动力市场,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歧视现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我国严峻的就业歧视现状,在中央乃至地方设立反就业歧视机构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就机构设立方式而言,运用信息技术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各个机构内部建立全方位网络就业监管服务系统,实时更新企业人才录用情况,从源头对企业的不平等招聘行为加以规制;就机构管理结构而言,为避免政府地方主义的干扰,采取省以下垂直管理,建立起“统一管理,分级指挥”的管理模式。省以上则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双向监管;就机构职责而言,我国可参考国外的职责设置理念,定期推送与反就业歧视有关的规章制度,采取预防与惩治并重的监管模式,运用法律途径帮助劳动者提起诉讼。通过以上举措,帮助从业者建立平等的就业观;[9]就人员构成而言,可效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从企业,工会和行政部门三方入手,从中抽调部分人员加入反就业歧视机构。(三)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维权成本过高,使得许多农民工对依法维权望而却步。因此,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变更诉讼前置程序是解决农民工维权成本的良策。1.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的博弈之中,用人单位往往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常见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并不适用于处于劳动争议中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然而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诉讼方式,将所有的举证责任完全由用人单位承担,则有可能无端增加用人单位诉讼成本。因此,关于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我国可效仿外国采取举证转移责任。具体而言即劳资双方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当提起诉讼时,负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作为本证的证据即证明歧视的存在且是出于违法事由,一旦负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完成证明,举证责任即刻转移至另一方当事人。而当相对方当事人提供反证足以驳斥本证,举证责任又即刻转移至提供本证的当事人。通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来回转移,以实现法律预期达到的公平正义。2.变更仲裁前置程序变“仲裁前置”为“或裁或审、各自终局”的模式。[10]仲裁前置程序使得劳动争议案件须经历调解,仲裁,诉讼三个阶段才能获得最终判决结果。这不仅加大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也与其原本的立法目的自相抵触。因而,为避免仲裁前置沦为过场式的程序,也为更好的帮助劳动者节约救济成本,须变更仲裁程序。将固化的仲裁前置变更为就业者自由选择程序,且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一样具有一裁终局的效力。具体而言,劳动者拥有自主选择权,可自行选择进入劳动仲裁程序或不经劳动仲裁直接提起诉讼。选择进入仲裁程序的劳动者,因劳动仲裁程序具有终局效力,可直接在仲裁程序中解决劳动争议,避免额外的诉讼支出,节约维权成本。 [参考文献][1]原丽华.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2:18.[2]余正顺.从结构-功能视角看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J].行政与法,2012,12:20-25.[3]肖进城.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93-101.[4]邓蓓蓓.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8:53.[5]李雄,吴晓静.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控制[J].河北法学,2010,12:53-61.[6]李雄,刘山川.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困境[J].理论与现代化,2010,05:117-123.[7]李雄,刘山川.我国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清华法学,2010,05:24-37.[8]李薇薇,LisaStearn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1.[9]贺东山.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缺失及完善路径-以英国(欧盟)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环节和依据为鉴[J].法学杂志,2015,10:69-75.[10]赵婵婵.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问题及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6,04:8-17.一、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目的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严重。本文探讨了农民工群体特性,就业分布情况,歧视成因,就业现状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农民工就业制度的建议,意在使农民工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更是关系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同时,当前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决胜之年。因此,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决,对全面小康的顺利建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理论意义。我国宪法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业平等同时也是劳动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