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_第1页
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_第2页
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_第3页
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_第4页
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入麻醉对接受手术患者死亡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吸入麻醉药的种类1、乙醚2、恩氟烷3、氟烷4、甲氧氟烷5、异氟烷6、七氟烷7、地氟烷(麻醉所需浓度均比其它吸入麻醉药浓度低,循环影响小,几无肝肾损害,可与碱石灰接触,但由于其强呼吸道刺激性,呼吸道过敏(咳嗽、屏气、喉痉挛及流涎)的儿童应慎用)8、氧化亚氮9、氙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1,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无法用单一的分子机制来解释。更确切的说,每种药物的效应都是多靶点作用的结果2,吸入麻醉药的制动效应与脊髓的作用位点有关,而镇静/催眠和遗忘效果则涉及脊髓以上部位的作用机制3,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在突触后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激活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突触外通过增强GABA受体和漏出电流,在突触前通过增加GABA的基础释放量,起到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作用4,吸入麻醉药通过减少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和抑制突触后谷氨酸的离子受体起到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5,目前还没有完整的麻醉学理论来描述从麻醉药分子与其靶点相互作用到行为学作用的整个时间发生过程

多种行为终点和作用部位是吸入麻醉作用的基础。遗忘是最敏感的麻醉终点,可能涉及海马、杏仁核、颞叶以及其它皮质结构。意识丧失可能涉及大脑皮质、丘脑以及网状结构。镇静和催眠是意识有无之间的连续部分,这里并未说明。制动是由于脊髓麻醉作用产生的,虽然脊髓上效应(点状箭头)对于某些麻醉药可能很重要。脊髓麻醉作用阻滞了伤害刺激的上行传导,可能间接引起麻醉导致的意识丧失和遗忘(虚线箭头)。心血管反应发生于更高的MAC水平(此图未显示)吸入麻醉作用的可能位点吸入麻醉药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整合作用挥发性麻醉药的心血管作用被习惯性的认为是有害的和非必要的不良反应,这限制了它们在危重病人的使用,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吸入麻醉药具有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所有挥发性麻醉药引起心肌收缩力、全身血管阻力、心脏前负荷及平均动脉压相关治疗药物和剂量的依赖性减少,但是药物之间这些作用的相对功效存在明显的区别。挥发性麻醉药通过减少收缩器官的Ca2+利用率和(或)Ca2+敏感性来抑制收缩。挥发性麻醉药负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目标包括Ca2+通道、肌浆Ca2+处理以及收缩性器官。去极化诱导的肌浆Ca2+浓度增加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于心脏L型电压门控Ca2+电流的抑制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缩短临床剂量下的挥发性麻醉药能够产生血管舒张作用。挥发性麻醉药的血管效应是多因素的和组织特异性的,准确的细胞机制还未被充分了解。周围血管扩张一方面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皮依赖性直接扩张作用介导,另一方面由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的间接作用介导。这些效应的机制包括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药物特异性作用、平滑肌通过L型Ca2+通道的Ca2+内流的抑制、KATP和KCa通道超极化的激活以及包括一氧化氮在内的内皮依赖性因子。与CNS(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心血管功能依靠多种离子通道的整合作用,许多离子通道在可兴奋组织中表达。挥发性麻醉药由于其对心脏离子通道产生作用而对心率和引起心律失常具有药物特异性的影响。由于多种心脏离子通道对临床浓度的挥发性麻醉药敏感,而且大多数对心脏离子通道功能的处理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很难将麻醉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对特异通道的作用联系起来。电生理学研究显示,对心脏动作电位平台相和电-机械耦联具有重要作用的心脏L型Ca2+通道能够被挥发性麻醉药抑制,导致不应期的缩短。许多电压门控Ca2+通道也被抑制,而且可能通过延迟复极化诱发心律失常。另一方面,吸入麻醉药可以防止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或)预处理机制。挥发性麻醉药和氙可以模拟出缺血预处理产生的强大的心脏保护作用(称为麻醉药预处理),作用机制是多种G蛋白個联受体和蛋白激酶的激活,包括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ERK)、Akt(蛋白激酶B)和酪氨酸激酶。虽然尚未完全被证实,肌浆和假定的线粒体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敏感K+通道(KATP)的激活,包括PKC的激活和自由基、一氧化氮形成的增加,可能是心脏内麻醉药预处理的终端效应器。吸入麻醉药对肺脏生理学各个方面,包括从控制通气和肺血流的各种作用力到肺泡表面张力、粘液的分泌、气道平滑肌以及肺部炎症反应都会产生影响(这些不同影响有可能是有利或者有弊的)挥发性麻醉药通过一些复杂的机制发挥扩张支气管的功能,这些机制包括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降低对钙的敏感性等。挥发性麻醉药可增加肺的基础动态顺应性,但对由化学或机械刺激引起的呼吸道阻力升高有更显著的缓解作用。背景及方法背景:吸入麻醉对于降低手术麻醉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其它并发症是未知的方法:一个系统的文献回顾的随机对照试验,满足下列标准进行:(1)人群:成年患者手术全身麻醉;(2)措施:患者七氟醚、地氟醚、或异氟烷;(3)比较:挥发性麻醉药与全静脉麻醉或者挥发性麻醉药对比;(4)报告:1、死亡率(主要转归)2、术后肺部及其它并发症;(5)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作者综合治疗效应后,使用Peto比值比(OR)的荟萃分析和网络荟萃分析方法。麻醉的类型有可能影响肺和其它并发症,因为一些麻醉药可能赋予器官保护。在实验研究方面,现代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地氟醚、异氟醚和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这样的效果是由于不同的机制,包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以及在心肌细胞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在肺中,吸入性麻醉药可保护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然而,在实验研究中,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不一致的结果,对器官保护的吸入麻醉,这似乎是受限制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据我们所知,在对心脏和非心脏手术的手术病人,吸入麻醉其保护作用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至今还没有结论。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挥发性麻醉药全静脉麻醉(TIVA)对于患者的预后。我们假设,与TIVA全静脉麻相比,使用挥发性麻醉药与降低死亡率和心脏和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病率相关。纳入标准:我们只接受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代挥发性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与全静脉麻醉,相对于死亡或术后肺或其它并发症的影响。相对于“患者,干预,比较,结果纳入标准,研究设计”(PICOS)标准如下:(1)人口:成人患者(年龄大于18岁)接受择期或急诊手术全身麻醉;(2)措施:接受挥发性麻醉药麻醉的患者;(3)比较:吸入麻醉药与全静脉麻醉,或单一的挥发性麻醉药之间的关系;(4)结果:死亡率(主要终点),最长报道死亡率或住院死亡率和30天死亡率。次要终点为90天,180天,或1年死亡率(根据定义的原创文章的作者),或术后肺部并发症(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浸润、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吸入性肺炎;或其它术后并发症(包括总体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急性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胃肠功能衰竭、昏迷;或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LOS、天)或ICU天数、住院时间(天数);(5)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单次并发症。一个实验如果预定义PICOS标准相对于人口,干预,比较研究以及至少一个主要结果报告。图1:流程图。除了手动寻找合格的文献,检索了三个数据库(ExcerptaMedica数据库[EMBASE],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在线[MEDLINE]和Cochrane中央登记册的对照试验[中央])。5073篇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进行了筛选和1076个完整的文本评估资格。最后,将68篇文章的数据纳入定性和定量的数据合成。图2:实验的特点:(一)所有纳入试验的网络图。圆圈的大小代表患者的数量,而线条宽度的大小代表试验的数量。总的比较数超过68,一些试验比较了2组以上。(二)纳入实验的外科领域。TIVA=全静脉麻醉。Benzo=苯二氮卓类;DES=地氟醚;ENT=耳鼻喉耳鼻喉手术;Fenta=芬太尼;ISO=异氟醚;NA=不适用;ND=没有定义;OC=其他术后并发症;PPC=术后肺部并发症;Prop=异丙酚;Sevo=七氟醚;Sufentanyl=舒芬太尼;TIVA=全凭静脉麻醉。图4:心脏外科手术死亡率。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使用PetoO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的意义为接受α小于0.05。(a)对心脏外科手术病人,随访时间最长的死亡率的总死亡率森林图。24项试验被排除由于没有事件。(b)对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森林图。23项试验被排除由于没有事件。TIVA=总静脉麻醉;体积=挥发性麻醉药;挥发物=挥发性麻醉药。图5:在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使用PetoO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的意义为接受α小于0.05。(a)对于非心脏手术的病人,可随访时间最长的死亡率的总死亡率森林图。十三项试验由于没有事件被排除。(b)非心脏手术病人死亡率的森林图。十二项实验由于没有事件被排除。TIVA=全静脉麻醉;VOL=吸入麻醉;volatiles=吸入麻醉图6:心脏外科手术中吸入麻醉药的间接比较。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采用网络meta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a)可随访时间最长的死亡率的整体死亡率森林图。(b)住院死亡率的森林图。(C)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森林图。(d)其它并发症(非肺部)的森林图。DES=地氟醚;ISO=异氟醚;SEV=七氟醚麻醉;TIVA=全静脉麻醉。图7:非心脏手术中挥发性麻醉药间接比较。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采用网络meta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a)可随访时间最长的死亡率的总死亡率森林图。(b)住院死亡率的森林图。(C)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森林图。(d)其它并发症(非肺部)的森林图。DES=地氟醚;ISO=异氟醚;SEV=七氟醚麻醉;TIVA=全静脉麻醉。图8: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使用PetoO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的意义为接受α小于0.05。(a)心脏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森林图。3项试验被排除由于没有事件。(b)心脏外科手术后其它(非肺部)并发症森林图。8项试验被排除由于没有事件。TIVA=总静脉麻醉;VOL=挥发性麻醉药;volatiles=挥发性麻醉药。图9:非心脏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值显示为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使用PetoO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的意义为接受α小于0.05。(a)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森林图。由于没有事件,一项实验被排除在外。(b)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其它(非肺部)并发症。2项实验由于没有事件被排除在外。TIVA=全静脉麻醉;VOL=挥发性麻醉药;volatiles=挥发性麻醉药。证据合成心脏外科手术:在接受全身麻醉的心脏手术,吸入麻醉与较低的死亡率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与之前的该领域meta分析是一致的。对于吸入麻醉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可能与其药物的心肌保护作用相关。在心脏,挥发性麻醉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促进保护性酶通过磷酸化和细胞早期活化的关键蛋白易位(预处理的早期阶段),并导致延迟的转录水平的变化,保护和抗防护的蛋白(延迟预处理)。此外,挥发性麻醉药可能在减少肺部炎症及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而在非胸科手术中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能得到这种相关性结论,在一项胸科手术的研究中,表明七氟烷及地氟烷能减少肺部炎症物质的释放。因此,其他研究人员能够得出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相比能减少非通气肺肺部炎症反应。这些发现与肺损伤模型的实验数据一致,其中挥发性麻醉药的使用减少了肺部的炎症反应。除了炎症反应的调制,挥发性麻醉药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有可能降低对肺单位的机械应力。挥发性麻醉药均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收缩,表明这种机制可能发挥的作用。此外,挥发性麻醉药物的抗炎作用不仅局限于肺或心脏,也影响到其它器官,包括大脑、肾脏和肝脏。事实上,在心脏手术的患者实验结果中,较低的肺部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与减少住院或ICU住院时间有关,这可能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手术为了尽量减少住院时间。非心脏外科手术:在非心脏手术麻醉,与全静脉麻醉相比,挥发性麻醉药不与降低死亡率有关。但对这一结论有不同的解释。首先,因为大多数的挥发性麻醉药的保护作用,似乎是与心脏预处理有关,而非心脏手术人群不易发生心脏并发症,从而可能稀释了这种分析。二、存在合并症影响死亡的风险,例如,癌症,可能作为混杂因素。第三,人群可能比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