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_第1页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_第2页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_第3页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_第4页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力诺集团张晓平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经济效益审计是通过企业考核指标,对企业的经营效率、效果、效益进行监督评价,促进企业提升管理,为企业经营考核提供依据。

面对入世在即,国际市场规则对企业的严峻挑战,企业经营更加理性化。“企业不赚钱就是死亡;

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犯罪”。这位企业家的格言,把企业经营的宗旨与压力,市场的竞争与挑战讲的非常现实。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发展的根本,追求的目标。说明现代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营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快速转变经营观念,只有提升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三化建设,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急切的需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完善改进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是决策者在新形势下的要求。

代理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决策产生的误导,促使企业快速的转变观念: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变革上,对经营管理的监督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从目前企业实际情况看,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的确定,依据企业经营状况,是以年度预算,产业的发展目标,相关考核比率等综合因素确定的,并以责任书的形式与经营者签订,通过对效益指标的考核,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再分配。对于经营指标确定的科学性相对较差,形式上仅是所有者的单方要求,没有法律效应。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经济效益考核模式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必然。因而,企业集团的控制监督职能的强化,只能通过经济效益审计,真实的反映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年度考核作依据,促进企业不断的完善考核体系,实现经营目标。经济益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手段;

也是企业赋予内部审计的责任。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价;

为经营管理提出建议,为防范经营风险提出预警,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健康的发展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是客观形势的发展的需要。

国家内审协会因势利导,提出效益审计+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重点,创新思路把经济效益审计做好,是时代的要求,是机遇也是挑战,内部审计要发扬精神,创造成模式,锻炼队伍,为内审事业做贡献。

二、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化、体系化是前提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效益是经营管理的效果,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理念,判断分析经营效果;

从资产保值增值的观念,评价经营管理效益;

从企业持续经营理念,观察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研究企业经营的效率;

企业利润是以上内容的落脚点。如果经济效益审计只看报表的数字,不从资产质量、使用效果、管理成本等到因素中分析企业真实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审计就失去了意义。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把握,企业经营过程的动态管理,与经营成果的静态表现。

经济效益是管理的质量控制,企业经营的好坏,经营者能力和管理团队的合力,是关键。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与能力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发现与返遗实现的。企业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力是效益审计与日常审计结合完成的。对企业的分类与ABC管理。采用以下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价:经营者的领导力,领导班子的合力,团队士气;

管理制度的有效与执行力,管理创新与效果;

经营责任的层层落实与过程的控制力;

经营目标与经营战略的实施方案与落实;

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效益与效果;

问题的发现与改进机制的完善等。经济效益审计的ABC分类管理,实现效益评价的动态监督。

如何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静态评价:从管理的角度说,每项管理工作,系统化是前提制度化是基础;

标准化是方向。经济效益审计也一样。根据上述理念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企业经营管理;

结合国家政策,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表格化的建设,是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根据需要制定的“经济效益审计管理规定”;

“经济效益审计确认原则与标准”能过经济效益的静态表现进行审计判断分析;

包括:收入确认原则、资产减值确认原则、折旧计提确认原则、成本预算原则、期间费用预算原则、流动负债确认原则六大原则;

每个原则项下的详细执行标准,及重点延伸内容,为经济效益审计确定了目标,明确经济效益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得到什么结果的问题。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底稿采用了12个表格,从多方面收集信息,通过分析确定重点,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经营效果。国家有政策,企业有制度,为什么经济效益审计还要制订确认原则和标准?这是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做好经济效益审计而进行的管理系统化的延伸与发展。对经营结果的评价,是有很多因果关系形成的,不是停留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每一项原则与附加的标准,相当于把政策、制度按行业又进行了一次分类,不是搬着制度去审计,而是按照标准去工作。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底稿的表格化,使审计工作通过因素分析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按照重要性水平,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效果评价。审计成果报告的格式化,是一次创新,审计报告表格化:“损益调整表、调整原因分析表、管理建议表”。表格式的报告方式,便于分析评价,便捷直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经济效益审计只有实现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标准化、表格化,才能促进效益审计的信息化,促进经济效益工作的提升与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经营的所有层面,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审计工作的规范是做好工作的根本。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效果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效益性的综合体现,如果效益审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失去了效益审计的目的。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其实就是一把手选的好,围绕效益审计所进行的管理追索,实现了经济效益审计跟踪效益下滑企业的追根问底:

(一)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年度效益审计:总经理退休,集团派出年轻的新经理,上任后当年就亏损274万,与前任的年盈利186万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案例分析:

1、经营指标分析:经过效益审计数字化的对比分析,与前任比较;

成本上升2%,期间费用上升%;

与同行业比,成本高3%,期间费用高3%。经营指标的变化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2、组织架构分析;

上任之后就调机构,将原来的两个车间合并,撤消生产部,车间实行一体考核,本是不同工序的车间,考核指标上要求不同,改革后弱化了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下降,造成骨干技术工人流失。架构是织织运行的保障,必须与整体管理匹配,不遵循客观规律,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3、管理分析:重建制度,新的管理制度与原来的管理不对接,形成了管理衔接上的断层,中层干部无法开展工作离职而去;

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员的流失是企业最大损失;

4、领导力分析:一把手自律性差,领导班子涣散,在员工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企业的损失决不是用数字计算的,它破坏了员工的凝合力,以及长期形成的管理理念与价值观。从效益性分析损失是巨大的。

5、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发现反馈、预警等方式引起决策层的关注。

案例二、某公司年度效益审计情况:根据效益审计原则,报表利润472万,调整后为-万。调整原因:固定资产折旧少提389万元;

待摊费用--大修费用末摊销万元;

资产减值796万;

案例分析:

1、折旧管理的分析:从固定资产折旧看存在问题:已使用的在建工程不转资,不提折旧;

闲置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审计从资产长期闲置的原因上去追索。发现某些进口设备闲置,前期论证问题造成投资上的浪费;

并且对照该企业年度预算,没有包括这些内容;

把不符合财务规定的行为,又以预算为借口加以掩饰;

2、待摊费用的分析:待摊费用本是在受益期内摊销,把待摊变成了回收站,经过审查分析,时间跨越长、数额大,待摊、预提、应付工资都成为调整利润的手段;

整改的要求,按年度进行分析,追索调整。

3、流动资产管理的分析:经营管理的风险在流动资产管理,应收及存货最为突出,通过应收账款账令分析看企业经营管理与风险,在坏账比例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损失通过效益性分析,就会表现出来。存货管理的账实差异,存货积压,不但影响资金周转,还存在积压减值的经营风险,是经营管理效果在存货方面的表现。否则企业经营的虚假行为,只能会促进企业资产质量的下降,表面化的盈利所产生极大的负效应。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效果(1)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经济效益审计反馈的“企业绩效评价汇总表”,按行业及所属企业,真实的反映基期的经营绩效,通过比率分析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是年度考核兑现提供的依据。

(2)促进了管理的提升:效益审计反馈的“管理建议汇总表”、“共性问题汇总表”、“重要风险问题报告”等,使决策者全面了解整体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以及应当关注的风险问题,对经营决策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所涉及的管理问题,是通过数字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完善管理与控制、业务流程、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反馈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实现了经济效益审计推动管理提升的目的;

对考核指标,考核导向的建议,促进企业考核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上发挥了作用,达到了为企业经营目标努力的宗旨;

(3)短板管理的效果;

对企业进行的ABC分类管理,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评价的一种方法,效益审计完成后进行一次评价,使审计工作始终关注重点企业,实现审计积累与动态管理。并且按照木桶效应,找出C类企业的短板,对C类企业进行跟踪审计。同时反馈相关部门,成为期间共同关注的目标。经济效益审计的管理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重点企业的突破产生极大效果。

经济效益审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已经引起了所有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经济效益审计是项全新的工作,实践中在不断研究与探讨,只有适合企业不断变化的要求,才更具有生命力;

四、问题与对策1、新老交替与管理转换的矛盾;

企业一把手的更换是正常的,但是从管理的角度,一把手各有千秋,优秀的管理一旦变成习惯、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的连续性,管理的继承与发扬,应当成为企业的理念,成为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全盘否定另行一套的做法,不符合客观规律,不但毁了企业,同时也毁了自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经理人调离,但是对企业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企业的不同现状,目前实行的经营者末位淘汰制,要求审计部门对重点企业进行的,月度、季度跟踪效益审计,对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防范,是保证经营降低风险的好办法。

2、代理经营与风险控制的矛盾:虽然是个案,但是产生的影响很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经济效益审计产生了效果,但是从根本上讲,经理人职业道德范畴的问题。对于信息失真,问题反映在财务数据上,但根源在经营者,这种经济利益驱动行为,只有通过制度化的规范、职业道德的培训、企业文化的震撼、严格的经济手段,以及对高品质经理人树立榜样产生影响力,及经理人要培养教育的观念;

3、财务委派与会计失真的矛盾: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大障碍。财务负责人虽然集团委派,但是财务负责人的双重身份,给财务管理造成极大危害。从财务负责人的考核看,70%得分在企业,财务总监虽在领导班子,总经理的指示不能不听,机制本身使财务负责人处于矛盾之中,有点身在曹营心不由已的感受。财务部门的控制监督职能弱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决策,产生极大的错觉。因此会计的行业,会计人员作用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4、全面预算与质量控制的矛盾:虽然年度预算由集团审查,但是对于企业的基础数据掌握不够,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变成了企业反驳审计的理由;

年初预算是这么编的,并不包括这些内容;

正是钻了预算管理的不到位的空子。对于全面预算的管理是对企业全面的管理,对资产掌握的基础上,依据是法规制度,对于违反虚报者应当严肃奖惩规范,对遵纪守法的是鼓舞。

5、效益审计与企业需求的矛盾:经济效益审计紧跟企业的重点的矛盾已经突现。年度的效益审计,关系到年度兑现,时间要求急。半年绩效审计及重点企业的月、季度效益审计,在审计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工作来讲压力大。目前经济效益审计电算化没实现,急需软件支持;

企业在效益审计标准化设置上下了工作,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