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讨论 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_第1页
深入讨论 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_第2页
深入讨论 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_第3页
深入讨论 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_第4页
深入讨论 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入讨论DRD:从交互模型解析设计需求及关系在设计流程中,DRD,即交互(设计)说明文档,是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涉及的环节或因素之一。那么你知道在文档中,究竟需要依照什么样的逻辑信息进行设计需求信息的编写吗?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结合交互模型的解析,对该问题做了解答,一起来看一下。前言DRD的全称是DesignRequirementsDocument,直译设计需求文档,行业内叫交互(设计)说明文档。作为PRD的子文档,以前有点疑惑为什么叫“交互说明文档”,在后来逐步发现DRD中编写的设计需求在交互逻辑上的关系后,便理解了这样的“意译”。DRD的编写大纲和内容行业内也有很多文章讲解,本文主要通过交互模型的解析,细聊一下文档中按照什么逻辑关系编写什么设计需求信息。一、交互模型模型一(图1)由DonaldNorman提出,描述了人机交互(HCI)的基本交互框架(Interactionframework)。用户将完成的目标任务与领域知识相结合,转化为对系统界面的动作行为序列,形成界面输入。输入设备得到输入信息后,将其根据当前系统的状态解释为系统理解的交互行为,并由界面实体执行该行为所对应的任务操作,给出相应的结果反馈。最后,用户通过观察来评估系统的执行结果是否满足自己的期望。这个模型定义了“人机”的主要行为及行为的先后顺序,结合《设计心理学》中的行为模型进一步理解人的行动逻辑后,我们要思考“机”应该如何配合“人”的行为并最终帮助人实现目标。模型二(图2)由IvarJacobson提出,描述用例中的一个步骤为一个事务(Transaction),进一步细分为四阶段——用户请求系统做某事并附带相关(数据)信息;系统收到请求后验证用户提供的信息和请求的任务;根据验证结果系统改变内部的状态;完成后将结果信息反馈给用户。这位大师是从事软件工程开发的,模型的内容侧重点与第一个模型相反,倾向于表达“机”,进一步的细化“机”的行为,明确系统如何才能行动和行动所需要的东西,涉及的交互活动颗粒度比较大。二、概念提取我们屏蔽掉模型一中的“人机”的内心活动,只关注人执行和可感知的行为及承载行为的媒介,于是提取出三个概念(图3):(用户)输入、(系统)输出、界面。从模型二可知,系统会根据验证(不是所有输入都要验证)结果执行不同的动作和反馈不同的信息,在这里将验证的信息统称为“条件(图4)”。所要验证的条件大部分继承PRD文档中用例的功能规约。虽然用户无法直接感知条件,但是会影响系统的输出,继而影响用户的行为。将四个概念根据交互模型中的流程顺序,再以“交互回合”分类并串联起来得到图5。提取包含了四个概念的回合2,进一步简化得到图6.1。在实际交互的时间线中,用户是先看见输出后的界面,然后再输入,最后系统根据不同条件输出不同的结果(界面)。最终得到的一个以“输出”为起点的交互回合概念流程(图6.2):输出→界面→输入→条件,这就是DRD中要描述的需求及其逻辑。三、概念细化进一步细化概念,但是细化内容约束在以下两点:交互中的媒介为电脑和手机;交互回合的颗粒度为用户的一个动作级别而非一场活动(一组动作序列)级别。1.输出(Output)系统执行该动作,将用户输入后的反馈结果通过显示器、喇叭、震动器等媒介(输出设备)传达给用户。这里我们聚焦显示器中的界面,关于输出的界面要清楚三个问题:①界面中有什么内容信息?②输出界面什么形式?③怎么呈现界面?①和②按下不表,这里重点说一下③。界面怎么呈现换个角度说就是界面的出/入场动画是什么?这就属于动效设计(MotionGraphicsDesign)。动效设计的界面对象大到页面小到图标,在设计完后将动效参数标注出来(图7),对于开发者需要以下基本参数信息:动画触发事件/条件;动画对象、对象属性、属性值、曲线值;动画持续时间(开始/结束)。2.界面(Interface)作为各种元素、组件和信息的集合,其功能就是服务于输入与输出。在文档中把界面直接呈现出来就回答了输出中的问题①和②,但呈现的界面只能提供界面的显性属性,还有隐性属性——适配规则和交互热区。适配规则:指根据设备的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调整网页或应用程序的布局和显示效果,细分为界面布局和信息呈现。界面布局中,组件级别的布局信息一般为:固定(Fixed)和自动(Auto),有时两者会结合使用,例如:表格(图8)中“包名”及往右部分为了避免小屏上过于拥挤,会设置为Min:(Fixed)160px,分辨率够大时为Mix:Auto自动拉伸;页面级别的布局是断点(Breakpoint)及栅格(Grid),这些可放进全局说明中去。信息呈现主要有文本、图片和视频。文本是针对于字符数过多溢出容器时显示省略号的文本省略规则,省略的文本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图9)。图片和视频的容器适配规则一样,常用的有五种方式:Contain、Cover、Fill、None和Scale-down。交互热区:指界面中可交互的部分,是系统可接收用户操作指令的范围,在这里需将交互热区和热区功能标注出来(图10)。3.输入(Input)用户执行该动作,将操作指令通过键盘、鼠标或触控屏等媒介(输入设备)发送给系统。在计算机术语中对用户在窗口里对各种组件的操作称为(用户)事件,每一种组件有自己可以识别的事件。电脑和手机的事件类型各不相同,但是事件的描述结构基本一致(图11):设备+动作+对象(组件&热区)。4.条件(Condition)指用户输入后系统内部验证环节要验证的信息,系统要执行某些操作必须确认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当不满足时系统反馈什么结果,满足时反馈什么结果。引用编程语言C语言中If-Else条件语句来表达这种系统内心活动——If条件表达式成立,则执行XX语句(系统改变的动作)。当然,我们只关心执行后系统的输出,为了提供完整的上下文信息,把输入后要验证的每个条件对应的界面放在一起展示说明(图12),以“输入+条件”来对界面进行整理归类。事件/条件会引起对象的状态迁移。为了快速交付、降低文档复杂度等多方面原因,省略事件(输入)/条件信息,直接描述结果的“状态”信息,通过状态描述和界面上的信息就知道什么场景下(事件+条件)出现的(图13)。但引起状态迁移的事件/条件有多个,它们是多对多的关系。如图14中的筛选器标题栏界面有4种功能状态,这种一个界面多个状态的情况,只是看状态描述和界面信息是无法获得所有状态的迁移信息的。此时可以补充一个状态机(图15)来描述这个界面的不同状态是什么事件/条件引起迁移。结语概念细化的内容局限于笔者工作中常遇到的,并且这些信息在文档中如何组织、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