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欢迎各位心理学人进入社会心理学课堂,一起解读人性的秘密!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课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期末成绩70%+平时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50%+作业50%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参考书目1、沙莲香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2、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3、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崔丽娟才源源著:《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人不只是像一个个体那样经历着他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是不自觉地经历着他的时代及同时代人的生活。”

——哲学家托马斯·曼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现代心理学学科结构门类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学过哪几门?都研究什么内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7一切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心理现象发生,就有心理学发展的空间。怎么理解?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1234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第三节研究范畴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录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本章结束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重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龙森,1980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孕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南开大学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G.W.奥尔波特

(G.W.Allport,1968

)

国外流行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科学研究人的

思想(内隐)

情感(内隐)

行为(外显)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真实的

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如刻板印象、偏见)的影响”。

案例:大湖(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

在一个冬日的傍晚,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恐惧而奇异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案例:康斯坦斯大湖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学家G.麦考尔和J.西蒙斯:社会心理学“关注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尹恩·罗伯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乌德1925年,它指出:社会心理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特别注意研究社会团体心理的一些因素和方面,如传统、风俗、习惯、流行、舆论,主张研究各种群体。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哄抢事件:人就是这样被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界定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强调重点个体团体和社会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和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研究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调查与参与观察两种研究倾向比较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潘菽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他人或团体的影响,同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反作用于社会其他人或团体的科学。沈德灿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金盛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三)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定义要点:第一,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界定研究第三,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重视社会情境的探讨

郭冬临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内隐)-----社会行为(外显)

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嫁人要嫁范跑跑回顾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二节社会心理学

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一)传统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潘菽“从心理学上讲,社会心理学应该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性质:二重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二)洛莫夫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20世纪70年代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三)吴江霖(1982)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支柱心理学以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为两大支柱。把普通心理学中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基础这一侧面独立出来,称为社会心理学。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规律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角度与侧重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室法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分析水平的不同。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分析的层次是社会情境下的个体。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焦点不是个体的心理,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研究方法: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

对象、范围:都要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人格心理学两者的不同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视特质和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影响(情境)重要作用三、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异同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如何看待这些学科之间的微小差异问题?---解释的不同层面而已。神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基础层面的解释综合层面的解释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三节研究范畴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社会化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利他行为群体应用—广告、环境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互动人际吸引侵犯行为沟通社会知觉刻板印象与归因自我概念价值取向态度社会心理发展社会影响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1、描述发生的事情-对行为的描述:相对容易如某人的一言一行-对心理的描述:相对困难如某人的性格

2、说明(解释)发生的事情

-描述要客观、解释要合理。-寻求行为背后根本原因的过程。为什么见死不救?他为什么老坐在最后面的座位?

哲学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心理学上:透过行为看心理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什么是心理学:目标3、预测将要发生的(未来)事情比如“坐后面”;明天开会他肯定还是坐在后面对他人和环境的预测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心理动机。心理学家研究个人的心理也是为了预测——科学的共性4、应用/解决具体现实问题(控制)控制发生的事情:父母养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经理指挥员工,推销员说服顾客,官员领导下属……等等。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干预预测解释描述例如老太太摔倒扶不扶?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一、起源与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众说纷纭:第一种:它作为一种思想应追溯到人类的古代文明(古希腊的学术思想)。第二种:始于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里特对“竞争”现象的全新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第三种: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第四种:应以本世纪的实验社会心理的兴起为起点。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霍兰德“三阶段理论”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1.哲学思辨阶段:孕育阶段。时间:从古希腊开始——19世纪上半叶;特点:主要依据权威的思辩和社会准则来阐述社会行为;围绕“人性”展开争论

理论线索:

孟子、柏拉图、苏格拉底性善说: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荀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性恶说:人生而邪恶,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引导出文明,才能使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时期(1)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2)特征: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3)背景:欧洲资本主义上升资产阶级解放了生产力,出现技术革新、科级进步,思维科学、社会科学活动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4)学科影响:

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诞生(教育学和心理学)(5)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6)研究中出现两种倾向:

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美国的麦独孤、法国的塔德,以研究情境中的个人为对象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如,法:塔尔德的“模仿律”,黎朋的“暗示”;美:罗斯的“社会控制”;着重研究群体生活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一般认为: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3.实证分析阶段:即发展阶段或确立阶段(1)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今;(2)背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未受到破坏并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危机产生了大量的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为社会心理学提供研究动力。麦独孤的“本能论”受到批判后,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一度兴起,特别是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很具有吸引力。(3)特征: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4)代表人物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他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颇有意义且具影响。默德(W.Moede,1888-1958)。于1920年在其《实验群体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群体对其成员思想、感情、行动的影响。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1978)。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作成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科学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重点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

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获得了较快发展。30年代,面对世界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研究领导、舆论、谣言、种族关系和价值冲突问题。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勒温,领导的关于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40年代,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信仰、偏见、劝导和宣传等问题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迅速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

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社会交际形式和各种人格特征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比较理论(Festinger,1954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Festinger,1957)、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1958)等等,社会心理学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众多分支学科,在学术界占据了牢固地位。迅速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6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获得充分发展,研究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侵犯和亲社会行为开始受到关注(Milgram,1963;Latané&Darley,1968)。米尔格拉姆(S.Milgram)(1963)服从实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很大作用。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二、中国国内社会心理学历史

1、评介国外社会心理学著作(20、30年代)2、出版了自己的著作3、开展了一些研究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初由西方引入20世纪50年代前后,照搬前苏联1958年全盘否定的态度文革期间作为伪科学被彻底砸烂80年代初重建与发展阶段。1981年夏,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社心座谈会;

82年10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1990年《社会心理研究》问世。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容。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方法观察法档案法调查法现场研究与实验实验室实验准实验研究基本原则客观分析与综合交互作用分析宏观与微观伦理性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基本方法

(一)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1.实验室实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实验法的优缺点:(1)

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变量。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重复发生。(2)缺点:使用不方便。由于人为的原因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差距。社会心理学序言和导论(二)非实验法1.档案研究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优点: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