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入新课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如何看待两个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而不能以点带面,片面的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的建立的基本史实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君权的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2.识读《明朝疆域图》,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认识到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新课探究1.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朱元璋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2.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想一想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换位思考:我当皇帝怎么做?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lǐ)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1.读史料:2.(1)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2)材料阅读: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有讲一事的,也有讲两三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①阅读材料,理解大意。②朱元璋为什么会直接面对如此多的奏章?他该怎么办?③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朱元璋做了什么?明朝机构设置3.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思想)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吏户礼兵刑工(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中央问题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权力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4)特务组: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锦衣卫印

电影《锦衣卫》海报锦衣卫特务机构职能:特点:对臣民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交给宦官递给皇帝)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合作探究比较:明初强化皇权的措施与宋朝有何不同?你是怎样认识明初强化皇权措施的?在地方:在中央:军事上:监视官民:思想上: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不能广纳建议,形成专权,容易出现偏颇,给明朝统治埋下了危机。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1.读史料: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根据教材回答八股取士的目的、考试范围、影响。目的:加强思想控制。(一)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科举放榜图(清)

举子看榜图讨论八股取士的影响。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范进中举(明)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科举制的发展和演变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弊端严重。

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开设进士科分科考试,择优录用科举制基本特征:科举制创立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1)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2)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开设武举。为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有效,一直沿用至今。二、科举制度的发展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雁塔(陕西西安)雁塔题名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以显示荣耀。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3)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人科举考试图

宋朝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明朝二、科举制度的发展举子看榜图科举制的发展和演变(生员,俗称秀才)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殿试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

(4)明朝①题目来自四书五经,②解释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③必须采用八股文。影响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二、科举制度的发展举子看榜图

清朝末年:1905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二)明朝的经济5.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番茄(西红柿)花生辣椒明代青花扁壶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回顾历史:

说一说科举制的产生、确立、完善、发展和废除之过程。小组讨论课堂小结厂卫特务机构

农业、手工业、商业废丞相和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八股取士

按察司废行中书省布政局

都司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明朝经济的发展【随堂练习】1.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A军机处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司

2.下列王朝中,曾定都南京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晋⑤南北朝时的宋朝⑥明朝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说明(

)A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封建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4.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引自某史书《职官志》(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这位皇帝在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管理国家?

(3)你认为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DBB明朝朱元璋略略

5.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