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3.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请同学翻到课本前面的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走进圆明园。二、检测预习1.生字词注音2.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选自《雨果文集》。3、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a.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b.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巴特勒上尉为什么要雨果写信?(可用原句回答)(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或关键词,并划上记号。第三段为主:首先评价其艺术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接着,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然后讲耗费劳动之巨;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3.听录音,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或关键词,并划上记号。第四段为主。(文明、野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赞誉。)4.研究探讨(言之成理即可):(1)作者将赞美圆明园与嘲讽侵略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作用?体会第三段的褒义词是真正的赞扬,而第四段的关键词明褒实贬,使用了反语的修辞。(2)介绍反语(可让学生用这种修辞当堂造句,来考查其掌握程度)。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倒反”、“讲反话”,从而增强讽刺性和幽默感。小结: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等等这些词都是褒义贬用,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3)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不明白或觉得重要有必要探讨,提出来共同探讨。例如: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者:┅的人/于:被)意思就是:政府犯下的过失不等于人民的错误。四、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主题:1.学生朗读课文中重要段落,注意读出赞美和谴责的口气。2.概括文章的主题。(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3.评价雨果(由学生自己总结):(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这样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心胸宽广、明辨是非、正直不阿、尊重人类的文明成果,因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崇敬。)五、课内拓展:(1)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将爱国联系自身实际?(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2)齐读“勿忘国耻……”。六、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例如:琉璃珐琅晨曦瞥见箱箧荡然无存丰功伟绩等2.解释以下词语:眼花缭乱丰功伟绩荡然无存┅┅3.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完本文后或知道历史后的感受。(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或自己查找资料。)附板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圆明园——赞美——奇迹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侵略者——讽刺——强盗反语——讽刺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此类题材的文章有所了解,对战争有了一些感知和认识再加上历史上已经学过鸦片战争,所以对本文内容不难理解。但要想更深入的理解战争的原因,及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有一定困难。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其次,分解重点、难点。本文立场鲜明,“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学习这篇文章,不必拘泥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模式,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在形成鲜明的感受之后,再进行深层反思,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

效果分析录制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我回顾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有成功,有不足,现具体分析如下:一、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3.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二、对本堂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

1、导入新课后我首先展示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对圆明园有个全面的认识,对她的过去和现在及雨果的情况都有一个理性的感知,为分析全文做好了铺垫。

2、在接下来的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细部研究等环节中,我注意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说。如读课文时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出声朗读的方式,自主出声朗读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知识要点,更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体会作者的感情。3、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珐琅”、“瞥见”的读音,重点词语意义的了解,讲授反语及其作用。4、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保留了时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课文直接对话。5、设计教学环节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处处分析与无微不至,相反,牢牢得抓住了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及对侵略者的谴责这个重点环节,以点带面。6、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能割裂的,所以我注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以及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写信的环节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加深对雨果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认识。7、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少年强,则中国强!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学习目标,但也存在着教师讲述活动较多,学生活动受到限制,课堂气氛叫沉闷等现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改过来。教材分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教材内容分析,该文写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学习这一单元,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本课则是愤怒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进而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本文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3.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责任感。有关教材的学习重点、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鉴于以上分析我确立学习重点为: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学习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测评练习基础知识应用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赞誉()赃物()箱箧()晨曦()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严历奇迹意想天开B隐弊依稀眼花瞭乱C视察惊骇众志成城D陡俏典犯荡然无存3、句中对划线字的解释都正确的是()⑴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⑵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A名(姓名)尽(尽头)B名(说出)尽(全部)C名(名字)尽(穷尽)D名(出名)尽(到)4、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⑴圆明园在()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艺术中的地位。⑵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的建筑,某种()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A理想幻想形容好像B幻想理想说出恍若C理想幻想说出好像D幻想理想形容恍若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⑴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⑵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⑶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⑷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⑸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A⑴⑶⑵⑸⑷B⑷⑸⑴⑶⑵C⑵⑷⑸⑶⑴D⑶⑴⑷⑸⑵6、根据语境,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年春天,禽流感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_______为世人瞩目。A成果B结果C后果D结局7、修改下列病句⑴李琼同学的高尚行为不仅在全省引起了轰动,而且在全校也深受赞誉。________________。⑵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纸、笔、日记本和学习用具等,真是琳琅满目。_________________。8、请写出描写战争的古诗词(要求是连续的两句)如:------,------。课文精段赏读: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的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1、第1段中"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一句用的是--修辞,作用是------。2、第2段中"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中"这"指代什么?--------3、第3段中"治人者"指----,"治于人者"指--------4、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你认为这个夙愿能实现吗?----------------。5、下列各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C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圆明园是我国清代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杰作。请再列举几个这样的古建筑,外国的也可以。----------写作训练:写一封信给雨果。提示: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么做呢?课后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重视朗读,以个别读、录音范读、全体齐读等方式反复诵读。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文本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和代替学生进行感知。2.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3.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圆明园,其丰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地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目标。4.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