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证据地取证地司法解释_第1页
录音证据地取证地司法解释_第2页
录音证据地取证地司法解释_第3页
录音证据地取证地司法解释_第4页
录音证据地取证地司法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了网法律咨询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录音证据的取证的司法解释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曾经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以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排除使用。

而最高人民法院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重新规定了非法证据的确切含义,即《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对录音证据而言就是说,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录有他人隐私或在其工作或住所窃听取得的录音资料,仍然会被排除使用。

但是,属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七十条规定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是有证明力的。要使该录音证据成为判决依据,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其一,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录音双方当事人的谈话当时没有受到限制,是自觉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

其二,该录音证据录音技术条件好,谈话人身份明确,内容清晰,具有客观真实和连贯性,未被剪接或者伪造,内容未被改变,无疑点,有其他证据佐证。

如何进行电话录音才有效呢?

实践中,电话录音一般应符合下列做法。

1、录音的对象必须是债务人或者承担义务的一方

只有债务人(欠款方)的讲话才能对他本人有约束力。实践中有人不承认被录音人是他本人,这时您应申请进行司法鉴定,但鉴定费用您先预交(费用很贵,一般按照分钟收费),最后鉴定费用承担问题由法院判决(一般由败诉方承担)。当然拨打的电话最好是被录音者在电信或者移动等公司登记的号码。

2、电话录音内容必须完整反映债权债务的内容或者其他民事义务内容

例如:是欠款,那么录音应让债务人完整说出欠钱的具体金额和理由。金额最好具体到个位。

3、电话录音应当真实完整

录音证据应当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有些时候录音者会故意引导对方作出某些回答,之后进行技术剪辑,得出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真实,也是无效的。

4、电话录音内容必须反映被录音人真实意思表示

即被录音者必须不是在被逼的情况下录音的,任何通过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绑架、威胁等手段取得的证据都是无效的,因此在录音时应注意言行,谈话时态度、语气一定要和善。

5、电话录音取得的方式应当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例如不能凭同意结婚的录音要求法院判决结婚(因为婚姻法规定婚姻是自由的)。私自在他人住宅的窃听的录音一般会认定侵犯公民的住宅权而无效。

6、电话录音应留下原始载体

通过录音笔或者手机录音后,在拷贝到电脑后,存在录音笔或者手机中的录音资料不要删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录音证据如果对方有异议时,法院或者鉴定机构会要求您出示原始录音材料,否则录音证明力将有问题。另外录音完毕后要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克制成光盘(法院需要)

诉讼知识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在线法律免费咨询的帮助。来源:(录音证据的取证的司法解释/ss/484704.html)精彩推荐:执行担保的程序/ss/494839.html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执行根据种类/ss/494836.html行政判决书/ss/494834.html论我国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ss/494832.html执行担保的保证方式的适用/ss/494830.html执行担保的前提条件/ss/494829.html抵押担保中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ss/494828.html长沙在火车站大屏幕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引热议/ss/494824.html执行担保人可否略过审判程序进行权利救济/ss/494819.html对有担保内容执行和解案件的执行/ss/494814.html行政处罚决定权应当与执行权分离/ss/494810.html强制留置出境证件构成条件/ss/494809.html财产刑与民事执行的竞合及其处理/ss/494806.html和解执行‘七法’论/ss/494803.html如何提出执行担保/ss/494802.html执行程序中能否对银行存款采取轮候冻结措施/ss/494795.html被执行人的哪些财产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ss/494794.html最高检拟规范自侦案扣押冻结款物相关规定/ss/494792.html抵押担保若干问题研究/ss/494789.html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的问题/ss/494785.html暂缓执行申请书/ss/494783.html获取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ss/494778.html执行措施新规定的解读/ss/494776.html执行担保成立应具备的条件/ss/494774.html禁止提供担保及扣押证件/ss/494773.html交通事故处理中扣押的程序和期限/ss/494766.html对抵押担保司法解释的若干法律思考/ss/494765.html本案该房屋拆迁补偿款应否执行回转/ss/494763.html抵押担保若干问题研究/ss/494759.html扣押,冻结的规定(2017年最新版)/ss/494756.html执行担保成立应具备的条件/ss/494753.html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程序要求/ss/494752.html作为执行根据的条件/ss/494749.html船载货物的扣押与承运人留置权的关系/ss/494744.html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ss/494740.html车辆超载交警不得扣留/ss/494739.html移送执行/ss/494738.html执行标的物首次在法院集中拍卖/ss/494735.html决定权和执行权分离的管理顾问负面影响/ss/494733.html执行根据的证明文件/ss/494730.html执行竞合在实践中的解决之道/ss/494725.html执行根据的要点/ss/494722.html执行担保应具备的条件/ss/494718.html公安机关可以扣留交通事故车辆吗/ss/494716.html关于扣押追缴没收及收缴财物价格/ss/494712.html法律对执行担保的方式及其适用的具体规定/ss/494706.html民事执行担保/ss/494704.html非法搜查罪相关司法解释/ss/494702.html如何变更被执行主体/ss/494699.html执行和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ss/494695.html被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的财产的赔偿请求/ss/494692.html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或扣留,提取被执行人/ss/494687.html非法搜查罪与抢劫罪,盗窃罪,侮辱妇女罪等的界限/ss/494683.html一起土地承包案依法执行终结/ss/494680.html非法搜查罪的处罚/ss/494677.html强制执行竞合若干问题研究/ss/494674.html论民事诉讼执行和解制度/ss/494672.html行政处罚决定权与执行权分离/ss/494670.html抵押权直接执行条件/ss/494667.html申请变更执行法院并非医治‘执行难’的‘灵丹妙药’/ss/494663.html论执行案件中的和解/ss/494661.html民事制裁决定书/ss/494658.html行政判决种类比较研究/ss/494656.html执行回转的措施/ss/494653.html对有担保内容执行和解案件的执行/ss/494648.html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ss/494645.html非法搜查未成年人的身体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ss/494641.html最高院行政判决样式/ss/494637.html论执行案件中的和解/ss/494632.html执行回转案件的申请人如何主张权利/ss/494629.html冻结扣划个人账号的/ss/494627.html论执行标的灭失的相关法律问题/ss/494622.html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ss/494621.html发生执行回转的原因/ss/494616.html执行根据的送达/ss/494613.html执行担保的法律规定/ss/494611.html执行担保制度探析/ss/494608.html人民法院是否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ss/494603.html谈执行人员的心理素质/ss/494600.html执行标的的特征和执行/ss/494597.html账户冻结中协助执行人的责任探析/ss/494596.html民事判决书的主文部分不应涉及义务人的履行期限/ss/494594.html法院能执行未成年子女名下无正当来源的大额存款吗/ss/494593.html执行和解协议书范本(2017年最新版)/ss/494588.html浅谈执行回转制度的完善/ss/494584.html执行根据的要件/ss/494582.html法院查封房产的期限/ss/494578.html《行政处罚》执行担保人条件/ss/494575.html如何提出执行担保/ss/494568.html抵押担保制度在司法实务中之问题浅析/ss/494566.html商业银行抵质押担保隐性风险解析/ss/494565.html发生执行回转的原因/ss/494562.html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