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选择。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财政收入:●税收:所得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流转税(营业说、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房地产税、遗产税)●公债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公债及利息兑付所得税、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一般是累进税,即财产和收入越高,边际税率随之累进提高。流转税是间接税;通常按固定税率征税,又称比例税,或者按定额税征收。一、财政收支第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二、财政政策工具

1.调整税率:提高税率(加税)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减少总需求,从而以税收乘数倍减国民收入。

2.增减政府支出:扩大政府购买或转移支付会增加总需求,从而以政府购买乘数或转移支付乘数倍增国民收入

3.透支与公债:透支是中央政府因财政赤字而向中央银行借款,是财政赤字的结果。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负债,既可能是财政赤字的原因(赤字财政),又可能是财政赤字的结果。透支本身不会增减总需求,但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引发通胀。发行公债会使总支出(总需求)从家庭消费和私人投资流向政府购买。第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财政赤字与公债: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弥补赤字的途径:增税、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有两类:(1)透支,即向中央银行借债。中央银行因此而增发货币,因此,向中央银行借债是中央政府的货币筹资。(2)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信用,是政府对公众的负债。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国债)和地方政府公债。第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促进总需求的扩大。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中性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保持收支平衡的政策,使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后果。第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四、自动稳定和斟酌使用1.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1)税收的自动稳定:经济衰退时收入下降,税收也会自动下降;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收入较低则边际税率较低,使税收下降的幅度大于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经济衰退时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减缓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保护价制度和政府收购)第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斟酌使用政府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财政政策。要遵循“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决策的“需求管理”政策。凯恩斯认为: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目标不可兼得,要稳定物价就会增加失业,而要减少失业则会助长通胀。政府应当相机决策,当经济衰退时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过热时应采取抑制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将失业率和通胀率限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这就是相机决策理论。第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五、财政政策效果1.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

2.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

3.紧缩性财政政策效应rYIS2IS1LM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使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从而国民收入和利率都会增加。国民收入以乘数倍数增加,但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进而限制政府支出增加的产出效应。这就是挤出效应。Y1Y2Y3第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YISLMYIS2IS1LM通货紧缩缺口rr乘数效应挤出效应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经济均衡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产出差距。消除通货紧缩缺口需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YfYf第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3.紧缩性财政政策效应YIS2IS1LMYIS2IS1LM通胀缺口rr乘数效应挤出效应通胀缺口是指实际经济均衡大于充分就业均衡的产出余额。消除通胀缺口需要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YfYf第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一银行体系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现金资产、贷款、投资)负债业务(存款、借款)中间业务(结算、信托、代理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政策性银行第二节货币政策第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1、简单的存款乘数(1)银行体系包括一家中央银行和多家商业银行;(2)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只有法定准备。(3)假设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支付,没有现金漏损。二、存款货币创造第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假设:中央银行向公众甲购买100元有价证卷,公众甲全部存入银行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是20%。银行新增存款D新增存款准备金(△R)新增银行贷款(△L)ABCE100(△R)8064…201612.8…80(乙)64(丙)51.2(丁)…总计100+400=500100400第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若以△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增加额,△D表示经过派生的总存款,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存款乘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的多倍扩张,其倍数称为存款倍数。第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复杂的存款乘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现金漏损率(c):即提现率,是指公众提取现金所形成的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超额准备率(e)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第十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3、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1、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为社会公众所持有为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之和。来源方面:基础货币是金融当局的货币供应量,是央行可以控制的。运用方面: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流通中通货

B=R+C。2、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第十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C与D的比称为提现比R与D的比称为准备金比率。第十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影响货币乘数的其他因素(1)法定准备金率(2)现金漏损率(3)超额准备金率(4)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第十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三、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第二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①公开市场业务②调整再贴现率③改变法定准备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道义劝告垫头规定(规定证券交易的自有资金比例)

规定分期付款的比例及期限直接的信用干预利息率上限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①公开市场业务是当代西方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活动。如果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则在证券市场买进政府债券支出货币,使基础货币增加,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进一步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中央银行要减少货币供给量,则在证券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收进货币,使基础货币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进一步收缩货币供给量。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②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收购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的行为是再贴现。但现在多数情况下是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政府债卷作抵押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所以又叫再贷款。再贴现率或再贷款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通常再贴现率(再贷款率)比商业银行的贴现率(或贷款率)低。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通过利率杠杆来刺激私人投资,则会降低再贴现率或再贷款率,商业银行出于竞争的需要也会相应地降低商业贴现率和贷款率,从而使市场利率降低。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或再贷款率,同样也会促使市场利率提高。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③改变法定准备率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法定准备率降低则乘数变大,反之则变小。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利用货币创造机制来扩大货币供给量则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这样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于放款的比重提高,放款能力加强,以货币创造乘数倍数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限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则可以提高法定准备率,以货币创造乘数倍数缩减货币供给量。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ISLM1LM2Yr0Y1Y2四、货币政策效果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进而扩大总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或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进而限制总需求的政策。●增加货币供给ISY2YY10rr1r2●我国可以直接降低利率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政策的综合效应混合政策产出水平变动利率变动松财政松货币大幅度增加不确定松财政紧货币不确定上升紧财政松货币不确定下降紧财政紧货币大幅度减少不确定第三节两种政策的综合效应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松财政松货币EISLMYeieYiIS’LM’Y1Y2i1i2

财政扩张时保持较低的利息率,减少“挤出效应”。经济萧条时用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松财政紧货币EISLMYeieY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