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义湘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义湘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义湘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义湘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讲义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a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b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举例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c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能够结合所学,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地球表层

财产自然气象

地质地貌生物

海洋周期

突发多因潜在人员伤亡间接洪涝雨涝

特大地表径流山洪暴发城镇长期大雨洼地积水大

高强度极端地貌提示:不是。只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果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学以致用]

下图为“浙江南部县城青田1971~2014年暴雨日逐月分布情况(比例:%)”,读图回答(1)~(2)题。(1)暴雨属于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2)下列关于暴雨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5月暴雨日数少主要受台风影响B.6月暴雨日数多主要受副高控制C.7月暴雨日数少主要受锋面控制D.8月暴雨日数多主要受台风影响解析第(1)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暴雨属于气象灾害。第(2)题,依据图示可知,6、8、9月暴雨日数多,形成暴雨天气必要条件之一是水汽充足。台风能带来充足的水汽。答案(1)A

(2)D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时,才形成洪灾。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这样的洪水不会形成洪灾。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雨带)原因春夏之交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锋面雨带移动与旱涝灾害之间关系的能力。第(1)题,由图可知,4~5月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形成,7~8月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因此,雨带移至上海的时间大致是6~7月。第(2)题,7月以后,由于夏季风异常,锋面雨带仍滞留于Ⅱ区、Ⅲ区,在该区域内控制的时间长,从而出现南方的涝灾,而北方的I区,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长时间持续高温,造成北方的旱灾。第(3)题,我国水旱灾害多发是由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造成的。答案(1)B

(2)C

(3)D解析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可能诱发某些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自然灾害具有周期性、多因性、群发性等特征。答案C解析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而不属于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地面塌陷既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为原因引起的。答案A解析宜万铁路所经地区多为山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案B解析第4题,图中我国雨涝灾害区面积较大的有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和湖北等省区。第5题,我国东部雨涝灾害受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6月份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乙地区易产生雨涝灾害,7、8月份雨带移到东北、华北地区,多暴雨,甲地区易产生雨涝灾害;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答案4.D

5.C解析我国东部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具有不稳定性,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洪涝的措施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回答。答案(1)季风(2)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3)①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②河流上游植树造林,中游兴修水库,下游加固堤防;③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④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言之有理即可)教材P111活动因素长江洪灾原因自然原因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原因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致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洪水来量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泄洪能力淮河平均纵比降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