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仁义乡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完成11~12题。11.各曲线中,按城市发展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2.该城市在图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向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参考答案:11.B

12.D【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及原因分析。解析:11题,本题要抓一个关键点。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城市发展阶段从先到后的顺序为:④③②①。B正确。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郊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这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原因造成的,也是城市化过程,所以郊区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因城市化而大幅度改善,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准确解题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2.下图为“2002一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2题。15.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状况是A.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最多B.2009年人口增长最快C.2006年后人口呈负增长D.人口持续减少16.2005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市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升级和转移参考答案:A

D3.2007年9月22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建设新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的发射需求。回答我国的四座航天发射中心中,既位于外流区又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海南参考答案:C4.读图回答与甲地相符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5.图8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16.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地层沉陷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参考答案:15.C

16.B6.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9~50题。49.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50.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参考答案:B

A7.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根据材料回答25-26题。25.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A.地壳较薄的地区

B.地壳比较薄弱的地区C.地形崎岖多山地的地区

D.板块张裂地区26.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A.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C.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D.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参考答案:BA8.据报道,下图所示区域每年6月~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民工.8月底~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每当这两个季节来临前.当地政府都要派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P山脉南坡降水量比北坡丰富B.该地盛产棉花的有利条件是土壤肥沃C.城市多沿河流、山麓地带和沙漠绿洲分布D.当地牧民冬季利用山地林带以上牧场放牧参考答案:C9.下图为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25.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B.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受信风带控制,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D.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是由于受寒流的影响参考答案:24.C

25.D10.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洋流说法正确的时(

)A.

D洋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东北信风的吹拂B.E洋流使其沿岸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C.B洋流沿岸形成了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D.A洋流沿岸有世界著名渔场2.F洋流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依次分别为(

)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1.D

2.A试题分析:1.D洋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的吹拂;E洋流位于非洲东海岸南回归线附近,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洋流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岸,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位于秘鲁沿岸;A洋流为秘鲁寒流,沿岸有世界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故选项D正确。2.F洋流位于澳大利亚东岸,是东澳大利亚暖流,结合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可知,该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依次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项A正确。

11.中央气象台于2017年2月7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7年2月7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此时寒潮带来的影响有A.四川盆地狂风暴雨

B.青藏高原大幅度降温C.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气晴朗

D.内蒙古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6.下图中甲处为昆明准静止锋,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剖面结构的是A.

B.C.

D.参考答案:5.D

6.A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冷气团的特点是厚度较薄。结合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分析,两地受寒潮影响小。结合锋面的特点,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多晴朗天气。结合锋面的延伸方向,锋面特征,分析剖面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5.此时,四川盆地因北部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位于冷锋锋前,是晴朗天气,A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与寒潮影响无关,B错。黄河中游地区位于冷锋锋后,是多雨天气,C错。内蒙古地区受冷气团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D对。6.根据锋面的特征,锋面是一个倾斜面,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暖气团。读图可知,B错。昆明纬度比贵阳低,来自昆明一侧的是暖气团,C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根据甲处锋面的延伸方向,剖面结构应是西高东低,A对,D错。12.2007年10月21日起,l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读图回答下图所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与火灾地相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13.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a)。图b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10.此路段冷季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

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11.该铁路线可能是A.青藏铁路

B.滨绥铁路

C.北疆铁路

D.贵昆铁路参考答案:9.B

10.C

11.A9.首先暖季气温比冷季气温要高,③④排除;同时棚内气温日变化小,棚外气温日变化大,所以②正确①错误。故选B。11.据图可知,该地暖季时最高气温10℃左右,冷季时最低气温可达-20℃,可判断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选A。14.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读图1,回答1~2题。图11.油橄榄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该自然带适宜油橄榄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雨热同期

B.地广人稀C.土壤肥沃,有大量黑土

D.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参考答案:CD15.下图为南美洲智利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智利山地多玄武岩,形成玄武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A.大气圈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7.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图示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圣地亚哥附近河流众多,左岸被冲刷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两侧海洋C.卡萨布兰卡谷地成世界葡萄酒之都D图示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参考答案:6.C

7.B【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选项C符合题意。软流层不位于大气圈、岩石圈和地核,因此排除选项A、B、D。所以选C。【7题详解】圣地亚哥附近河流众多,左岸被冲刷,这与当地降水量、所处的半球位置有关,与图示山脉关系不大,A错。因为图示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部,海拔高,两侧地势低,东、西两侧地表径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B对。卡萨布兰卡谷地成为世界葡萄酒之都,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种植和酿造,与图示山脉关系不大,C错。图示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主要是因为沿岸产生上升流,与图示山脉不相关,D错。所以选B。16.下图为岷江上游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和岷江上游山区民族与聚落个数与海拔的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7.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海拔是

A.800~l400m

B.1400~2200m

C.2200~3200m D.3200~3800m8.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和国家民族政策

B.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 C.河流和民族建筑风格

D.矿产和民族工业生产方式参考答案:7.C

8.B解析:7题,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是2200~3200m,C正确。8题,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主要是汉族,主要从事种植业;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发布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多从事畜牧业,所以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B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图的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知识点】本题考查聚落分布分析。17.读下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b图为盛行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盛行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适宜在b图所示气候环境下生长的农作物或水果是A.亚麻

B.天然橡胶

C.香蕉

D.油橄榄参考答案:D18.读1978~2010年中国、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20.图示期间中国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类型是A.不透水层

B.植被

C.水体

D.其他用地21.从中国和美国城市土地覆盖比较可以判断卅A.两国城市水体面积大致相同

B.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C.美国城市已经基本逆城市化

D.中国城市植被面积逐步减少22.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变化将导致城市A.地表径流减弱

B.降水强度减弱

C.热岛效应减弱

D.地表风速减弱参考答案:20.A

21.B

22.D20.读图分析可知,不透水层由16.73%

增加到69.49%,增加了52.76%,变化最大;植被由21.81%变为14.70%,水体由2.01%变为1.76%,其他用地由59.45%变为14.5%。由此看答案选A。2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数据反应的是城市土地覆盖所占的百分率,并不是具体面积,A错误;中国的不透水层的面积增长最快,说明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加快,应该处于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B正确;由图分析可知,美国城市的不透水层面积也有所增长,这说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发展,只不过速度较慢,C错误;中国城市植被面积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减小,但是不能说明面积数量在不断减小,D错误。故答案选B项。22.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是不透水层面积最大,说明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地表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地表的风速逐渐减小,D正确;地表性质发生变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下垫面的比热容变小,升温增快,热岛效应加强,易产生雨岛效应,因此降水强度增大,ABC错误。故答案选D项。19.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下图方框中罗马字代表的内容是: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完成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D20.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某地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图,在图中可以用于判断甲城所在半球位置的主要信息最多有A.3个

B.4个

C.5个

D.6个参考答案:C【Ks5u解析】纬度和等温线的温度变化确定是南半球;沉积岛与陆地右岸相连,则左岸侵蚀,可知是南半球;风向左偏;洋流流向——中低纬(阔叶林)大陆东岸洋流为暖流,来自低纬。21.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一致的经线的经度是A.0°

B.20°W

C.120°E

D.180°参考答案:D22.上图是地下潜水示意图和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示区域要建一个水库,坝顶海拔最高不能超过(

)A.200米

B.300米

C.500米

D.600米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已发育成河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3.C

4.B23.右图所示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最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回答1~2题2,4,6

1.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

B.侵蚀C.搬运

D.沉积2.图中首选植树的地点为A.①

B.②C.③

D.④参考答案:1.D

2.C24.下图为上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2.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A.晴天、晴天 B.晴天、阴雨天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33.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正南风参考答案:32.B

33.C【32题详解】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大于乙地,可推知甲地近地面气压较高、高空气压较低,乙地则相反(即近地面气压较低,高空气压较高)。也就是甲乙近地面分别对应高压、低压。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据此分析选B。【33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近地面甲是高压,乙是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也就是从甲吹向乙,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右偏,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西北风,选C对。25.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6.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参考答案:5.C

6.C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益明显,地表风力很大,A错。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错。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对。高山冰雪融水主要是补给河流,对沙漠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错。故选C。【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对。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降低地面辐射,AB错。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错。故选C。26.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 B.资源 C.技术 D.经济10.影响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长 B.产业转型升级C.经济发展滞后 D.交通条件完善11.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 D.经济逐渐失去活力参考答案:9.A

10.B

11.D【9题详解】A、中部地区紧靠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流动距离短,占比大,A选项正确;B、人口流动是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影响较小,B选项错误;C、西部地区相对中部地区,技术较为落后,流动人口占比大,C选项错误;D、西部地区相对中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流动人口占比大,D选项错误。故选:A。【10题详解】A、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人口快速增长不是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B、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也随之转移,B选项正确;C、东部地区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滞后观点错误,C选项错误;D、交通因素不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故选:B。【11题详解】A、流出地区个数占比变化,不能看出总人数的变化,进而耕地资源压力的变化也不能体现,A选项错误;B、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上升趋势,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B选项错误;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表述错误,C选项错误;D、人口流出形势严峻,失去劳动力和消费活力等,经济失去活力,D选项正确。故选:D。二、判断题(共10分)27.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问题。(10分)53.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54.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5分)55.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参考答案:53.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3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28.在农场里进行作物轮作会加快水土流失。参考答案:B29.人口迁移有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参考答案:A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在气温5℃以下易受冻害。我国西双版纳(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68%,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自1953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1)与同纬度广东相比,分析西双版纳橡胶产区风灾和冷害较少的原因。(2)分析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4)有人提议在西双版纳地区进一步拓展橡胶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北部高大地形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利于橡胶树越冬;夏秋季节不受台风影响,风灾较少。(2)种植橡胶树早期需毁林开荒,导致原始森林破坏;橡胶树单一种植,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层次单一,林冠密度降低),截留降水能力减弱,下渗量减少,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流速变快,地表侵蚀加剧。(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单产。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层次结构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更稳定)(4)赞同。理由:当地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橡胶树种植;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橡胶种植能增加当地人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模式也能取得一定的生态效应。不赞同。理由:适宜橡胶种植的后备耕地不足;橡胶种植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橡胶树种植(破坏原始森林)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1)与广东纬度相同,但受风灾和冷害少,要考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西双版纳地处云贵高原南部,北部高大地形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利于橡胶树越冬;地处内陆,夏秋季节不受台风影响,风灾较少。(2)水土流失形成的条件有降水强度大、地形坡度大、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等;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需毁林开荒,导致原始森林破坏,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橡胶树单一种植,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层次单一,林冠密度降低),截留降水能力减弱,下渗量减少,土壤水分减少;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地表径流量增大,流速变快,流水冲蚀力强,地表侵蚀加剧。(3)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等经营方式,经济效益高主要表现在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产,增加收入。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层次结构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更稳定)。(4)在西双版纳地区进一步拓展橡胶种植规模,答赞同与不赞同,只要理由充分都可。答赞同的理由主要从拓展橡胶种植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当地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橡胶树种植;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橡胶种植能增加当地人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模式也能取得一定的生态效应。不赞同的理由要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当地土地资源有限,适宜橡胶种植的后备耕地不足;进一步拓展橡胶种植规模,加大对坡地开垦,橡胶种植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橡胶树种植(破坏原始森林)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与广东纬度相同,但受风灾和冷害少,要考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水土流失形成的条件有降水强度大、地形坡度大、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等;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需毁林开荒,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下渗量减少,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侵蚀加剧。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