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引导学
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认
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I。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亚欧大陆上的中国和英国)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
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
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
第1页共132页
1.材料和图片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
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资料图: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
势?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的比较
中国英国
总体状况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迅速崛起
具
体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
表
现
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确立了先进的资本本主义制度
外交闭关自守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贸易顺差(出超)贸易顺差(入超)
(正当贸易)
4.教师过渡: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
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5材料引入:
第2页共132页
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
水猛兽。——魏
源
材料二:现金直属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
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
6.教师归纳:鸦片危害——大量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教师介绍:林则徐禁烟期间为了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亲自主持编写《四
洲志》。大力整顿海防,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840年10月,因投降派诬害,被革职。
次年,被派往浙江,协办海防,不久充军伊犁。
2.展示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虎门销烟
[人^虎门广场烟枪雕望
4.教师小结: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掌国帛笑蝴博宗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意志。
5.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
避免的。
第3页共132页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图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至1841年8月
第二阶段从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鸦片战争
4.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
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
些?(学生讨论)
5.教师归纳:从英国和清政府两方面作答。
(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
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2)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站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
和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2.学生归纳思考:根据《南京条约》及附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第4页共132页
提示:
《南京条约》及附件
时间1843年危害
内
容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厦门、宁波、上海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这表明关税规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中国开始丧失关
物应纳税款,双方协议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
借口,纷纷效尤
附
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破坏司法权
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
房的权利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教师强调:《南京条约》的危害应明确两点,一是《南京条约》本身给中国在政治、
经济领域造成的危害,二是《南京条约》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
的恶例,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教师讲述: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法除享受英国在
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5.问题思考: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
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第5页共132页
6.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
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教学补充:
封建社会: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
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
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
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
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三、课堂总结
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的英国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
经济、军事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I。
❸板书设计
英国(资本主义强国)〜正当贸易J走私鸦片〜挑起战争]
南京
中国(落后的封建王朝)〜虎门销烟J战败求和)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因此,要着重培
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本课中,我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资料、创
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第6页共132页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
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沙俄
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
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僦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T立
爰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T立爱国者的心声。大家知道额尔金
在中国做过什么?正是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今天让
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7页共132页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二
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
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此次战
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5.图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6.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至1858年——炮轰广州一攻陷广州—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从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一进逼北京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8.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
之力,只能无条件的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1.展示图片:
第8页共132页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场景
2.学生思考归纳:根据《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提示:
《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危害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掠夺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3.教师讲述: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
易合法化。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因此英、法两国故技重施,1860
年再次出兵,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
放火烧毁。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一美丽的圆明园
3.教师提问: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
明。
第9页共132页
4.教师归纳: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
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
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们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教师小结: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乾隆皇帝说它:"实天
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其盛名传至欧洲I,被誉为"万园之园"。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这样的评价: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二)《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明确《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上,增
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2.教师过渡:面对英法等列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沙俄也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大片
领土。
目标导学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教师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
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图片展示: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第10页共132页
3.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哪些
领土?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提示:
时间条约割占面积/平方千米
_-----------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
1858年《谖辉条约》60多万
1860年《北京条约》约40万
1860年和1864年《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44多万
1881年《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7万多
4.教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意三国面积的总
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教师展示:再次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天津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上签订的,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第11页共132页
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6.问题思考: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的理解。(学生讨论)
7.教师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成的危害比鸦片战争更加严重,使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遭到极大破坏,大批口岸开放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使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鸦片战争的扩大。
8.教学补充:巧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十处通商,公使驻京,巨额赔款,长江航行。
《北京条约》:前约有效,增开天津,割地九龙,赔款大增。
三、课堂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
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❸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860年
〈经过:1857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反思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所授课程。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
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
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
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强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
第12页共132页
教学水平。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
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天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教师提供的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
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
和清政府的压迫,依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蝌
(多媒体播放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有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明末李自成起义有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想
要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并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
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腼腿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第13页共132页
(一)背景介绍
1.材料解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
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
2.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发动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材料引入: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
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
九。“
4.教师提问: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输入呈现什么趋势?必然会引发什么结果?
提示:上升趋势白银外流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
5.教师讲述: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
天灾。1850年前后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
处于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一位叫洪秀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
重任。早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
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
极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6.教师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经济侵略加重,冲击传统经济结构;3.自然灾害严重;4.洪
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第14页共132页
(二)金田起义
1.图片展示:
图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
2.教师讲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
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攻克永安后,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金田起义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
1.图片展示: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
2.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太平天国的进军路线。(方法
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3.教师归纳:金田起义(1851)-永安(初建政权)―永安北上(1852年
春)―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1853年3月定都天
京)
4.民谣解读:
材料一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爬过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材料二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提示: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
5.教师讲述:1985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进入全盛时期。
第15页共132页
(二)《天朝田亩制度》
图为:《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1.材料弓I入:"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
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选自《天朝田亩制度》
2.问题思考:从材料中可看出农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能否实
现?(学生讨论)
3.教师归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其核心思想是绝对平均主义;对未来社会作出
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的,因此不
可能实现。
4.问题思考:既然《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实现,该如何作出评价?
5.教师归纳:要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两面性。它进步的革命性,因为它提出分
配土地,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
到农民的积极拥护,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懵。但是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啊口社会财富在当时只
能是一种空想,从根本上说,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只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6.教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
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
(-)天京陷落
1.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盛转衰到失败的过
第16页共132页
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天京事变(1856年)一重建政权—安庆陷落(I860年)-围困天京(1862
年)一天京陷落Q864年夏)
2.教师归纳:“天京事变"后,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
胜转衰。虽然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军,事上有所转机,任用洪仁讦总理朝政企图重振
太平天国,但都已无力回天。
(二)《资政新篇》
1.材料引入: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
众意见。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
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护私有财产。
---------选自《资政新篇》
2.问题思考:《资政新篇》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它想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能否
实现?(学生讨论)
3.教师归纳:天京变乱后,为振兴太平天国政权;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不能实现。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
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
能付诸实践。
4.教师提问: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
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5教师总结归纳: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
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17页共132页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
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6.材料引入:范文澜说: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
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天国革命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序幕。
7.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
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三、课堂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缘起于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的激化,在经历了兴起、发展、全盛、转折之
后归于失败。它虽然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而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
来者,推动了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❸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背景——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
(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43)
爆发:金田起义(1851)
发展: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
《过程高潮: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
转折:天京事变(1856)
防御:英、忠两王的军事抗争与干王《资政新篇》
1失败:天京陷落(1864)
I意义: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
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是新编教材中作为一课时讲授的内容,增加了这一事件的前后联系。在此
第18页共132页
课的讲授中,重点是围绕对史实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
焉"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
史料的选取和解读不够精确,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够灵活等,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
改进,以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
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
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
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
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第19页共132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
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
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一90年代中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中央恭亲王奕沂
人物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5.材料解读:
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第20页共132页
材料二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6.教师讲述: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
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
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洋务运动简介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哪些措施?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目标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
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
政局织布局
弊端官办性质,官僚衙门式管理,成本高、官督商办性质,也存在同军事工业一样的
效率低问题
其他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
第21页共132页
措施生出国深造等
2.材料引入:从求强到求富的转变一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
船能往外洋,俾外洋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提示: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比较严重。于是提出要创办民用企业,振兴商
务,以为国家提供钱财。他们首先想做的就是创办轮船招商局,以分夺洋人的利润。
目标导学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成就
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军队的武
19世纪60年代
器和战术发生变化
19世纪70年代筹建新式海军
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9世纪80年代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实力雄
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军备训练不当,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
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评价
4.小组辩论: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辩论
观点: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
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第22页共132页
5.教师总结归纳: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
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结果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
富强的道路。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即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三、课堂总结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首进行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封建体制下注定洋务运动
不可能走向成功。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❸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一90年代中期)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张向西方学习,
兴起----
—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新式教育
、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节点。通过对文字、
图片等资料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的脉络,分析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
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知识点的过渡不够灵活等,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
能力。
第23页共132页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通过引导学生比较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时局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相
关视频展示,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
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
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的政策的实质和
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僦
(多媒体链接视频——《七子之歌•台湾》朗诵)"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
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氯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r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在近代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
第24页共132页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背景
1.教师提问: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现状)
2.材料引入: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
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
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
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3.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
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夕原略扩张的道路。日本对外侵
略的野心是什么?(国际形势)
提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二)战争经过
1.图片展示: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
演示。
第25页共132页
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1894年9月,平壤战役;黄海大战;日军分水陆两路
入侵中国;旅II正大屠杀;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壮烈(感受爱国官兵英勇反抗侵
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3.材料引入:英国泰晤士新闻纸刊有报章云: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
伐,甚为惨伤。又有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然后用刀肢解。惟日本士卒行径残
暴若此,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恐为终身之玷云。
4.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让学生谈感想。
提示:日军残忍如禽兽,清朝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目标导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日在马关春帆楼签定条约的情况
1.学生归纳思考:根据《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提示: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危害
内
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威胁京津冀地区安全;便于掠夺台湾资源,又为侵略我国
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基地
列岛给日本
巨额赔款2亿两不仅加重人民负担还为日本军事发展提供了军费
开放商埠便于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
第26页共132页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初步建
立起来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2.问题思考: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讨《马关条约》
的危害?(学生讨论)
3.教师强调:《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侬。
目标导学三:瓜分中国狂潮
1.材料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割世界的潮流
英国特别是加紧夺取殖民地是在I860—1880年这个时期,而在19世纪最后20年
还在大量地夺取。法德两国加紧夺取殖民地也正是在这20年间。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垄
断前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占统治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期是19世纪60年代和
70年代。现在我们又看到,正是在这个时期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瓜分世
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及其尖锐的程度。
2.教师讲述:19世纪末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们由于自身
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
局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资料展示:展示《时局图》和它的题词
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4.教师提问:图片和材料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
提示:号召中国人警醒起来,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5.图片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6.教师讲述:无暇东顾的美国没有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便于
第27页共132页
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7.学生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归纳"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8.教师小结:“门户开放"虽使中国免于被瓜分,但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被
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进一步加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
后和人民的贫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经过黄海海
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槌口社会危
机。
❸板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日本的“大陆政策"、朝鲜东学党起义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过程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I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没
(害)I地赔款、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g.
(开埠设厂j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黄海大战中致远舰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疆
场和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地进行了挖
掘,达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比如,提问要
第28页共132页
更有技巧,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等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
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
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蝌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
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诗歌里"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假如有一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声波和次声波课件
- 《PDA发展与介绍》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策略深度研究:当前还有哪些高股息值得关注
- 全程编制棉丝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可用于立项及银行贷款+201
- 2024-202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可行性项目研究报告电子类
- 2024河南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盐酸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劳务分包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 智能终端安全检测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1.4 新能源发电技术
- DB34-T 4859-2024 农村河道清淤规范
- 中学物业管理服务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康复科年度工作亮点与展望计划
- 冀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加减乘除口算题卡
- 【期中考后反思】《反躬自省,砥砺奋进》-2022-2023学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