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1导学案

目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8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6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5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33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33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40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8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48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56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63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71

第10课鸦片战争....................................................7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80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87

第13课辛亥革命....................................................98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05第15课国共

的十年对峙.............................................115第16课抗日战

争...................................................125第17课解放战

争...................................................135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44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144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

利.........................................153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祖

国统一................................160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

.160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

.170第22课祖国统一大

业.

.................179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

..........188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

交.

……188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

面.

.............196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

第课两极世界的形

成...20425

•第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20426

局.213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

•....224期中练习-----------------------

-------------------------------------------233期末练习

----------------242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导学案

编写人:王烯2课时

【学习目瓣】

1.知识与能力: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

实质、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课堂导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世袭制的确立:

(1)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

(2)禹年老时沿用—的惯例,选举继位人。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

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所取代。

(3)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有时。

2、王权的神秘: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和—,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

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建立及其目的:公元前年.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为了进行,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死后,其弟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

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22.分封

制的内容:(1)分封对象:周武王把分别授予一、和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被封诸侯义务: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对周天子服从命令,、

、和。

(3)被封诸侯权利: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

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3、分封制的作用:(1)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3)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4)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5)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分封制的衰落:

(1)原因:①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②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

等。

(2)衰落及瓦解: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

坏。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和继承

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一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继承,为;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

他们对天子来说是,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诸侯的爵位,也只有才能

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

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3、影响:宗法制保证了,有利于。

3

【问题探究】

1、既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但为什么又说王位世

袭制取代禅让制是一种历史进步?

2、分封制,分’的是什么?,封'的是什么?这一制度能长期巩固西周的统治吗?为什么?

4

【师生互动】5

【巩固练习】

1.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中出现了用

九鼎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器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2.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

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有

①保证王权的稳定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③扩大周人的势力

范围④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宗法制度下的,大宗'是指

A.可承位奉祀始祖的嫡长子B.周王嫡妻所生的男子

C.从卿大夫到士嫡妻所生之子D.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

5.关于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过来②确立和巩固了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是血缘纽带同政治结合的一种制度④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能够正确表达宗法制内涵和特点的材料,不包括

A.,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B.,立子以贵不以长’

C.,立嫡以长不以贤’D.‘兄终弟及’

【课堂小结】学习心得:

6

【课堂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

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

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

稿》)。

材料二

1人

天r德巨卜一叵卜回一回<普天之下,英非王土)

军(国土)

'F『!—!!—,

大人产任大大一大夫一大夫一大夫(采色)

大塞士一士一士一士(禄田)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白虎通〃宗族》7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国古籍中出现的人名,这些人名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

念?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商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

(2)观察材料二图示,你能解释这一制度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大宗',小宗'吗?基于这一

制度,西周社会把整个统治阶级分为哪几个等级阶层?

(3)概括材料三包含的主要思想。

(4)说说这一制度对于巩固西周王朝统治的作用。

8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导学案

编写人:王烯2课时

【学习目瓣】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

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

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2.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重点难点】

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难

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课堂导学】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1)周室东迁: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

数民族来犯,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史称

东周。

2.春秋争霸: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

—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和

—,相互间进行战争。

3.战国变法: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纷纷改称“_______”.一些诸侯国

为「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来

统一天下。

9

4.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

2.秦朝统一: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日益强大,秦王_____在公元前

—年结束了长期的信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本央集权的封建

王朝——秦朝,定都o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1)建立:从秦朝开始,“______”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

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

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_______由皇帝控制、发给。(2)特征:秦始皇首创的

皇帝制度,一方面以——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显示了

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1)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帮助皇

帝处理全国政事,_______兼理监察事物,_____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

,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评价:①秦朝

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和权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

纵在皇帝手中。②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

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建立: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

,全国分为—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3.建立地方官僚机构: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

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或()。,主要任务

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

命。

4.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

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木格局,为历代王

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0

【问题探究】

1.秦朝专制主义的基本特点

⑵中央官制特点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

【师生互动】12

【巩固练习】

1.下列哪一年代是秦从一个诸侯国向帝国过渡的时间瓣志()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221年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先后支持变法,主要目的是()

A.确立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B.增强实力以赢得兼并战争

C.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顺应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3.以下关于嬴政规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4.秦代确立的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至上B.“家天下”

C.权力高度集中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

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谿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

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

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辂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7.秦《峰山石刻》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

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8.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9.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和民族融合13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10.在公元前27年,古罗马的屋大维自己加上了“元首”——第一公民的称号。在早

他近二百年之前的中国,已经有一个人为自己加上了天下第一的称号,他是()

A.建号“始建国”的王莽B.实行“初税亩”的鲁宣公

C.自称“始皇帝”的嬴政D.实行“初租禾”的秦简公

【课堂测评】

1.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

2.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4【课堂小结】学习心得:

3.秦朝时中央官制中为虚设的官职是()

A.太尉B.丞相C.御史大夫D.卫尉

4.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御史大夫B.县令C.丞相D.郡守

5.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按官职大小排列是:三公、九卿、郡守D.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州、县三级

6.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是()

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8.【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BC221年统一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

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断案。

15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

编写人:王烯3课时

【学习目瓣】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

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

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无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课堂导学】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并存。封国

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汉武帝颁布“",规定诸侯王死后,

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中期:(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谿了许多。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16实

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

成为_______0

(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

权。

3.北宋:(1)背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2)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________。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

长官,同时设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

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的祸根。

4.元朝:(1)措施:实行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

,边远民族地区设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

力时受到的节制。

(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巩固了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___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L汉朝:(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

(3)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

3.隋唐时期:(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一

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2)影响: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

证了皇权的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北宋:(1)措施: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

、和,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1)措施:______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

17(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1)制度:主要实行。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

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1)制度:。

(2)影响: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

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

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唐:(1)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

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

科举制。(2)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

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

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问题探究】

1.三省六部制的实质是什么?它的确立对古代政治发展有何积极作用?18

行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3.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弊端。

192.

【师生互动】20

【巩固练习】

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

的:A:防止宰相权重控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2.下列制度实行以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①秦的中央集权制②元朝的行省制

度③隋唐的科举制度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在地方上,汉代既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推行郡国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郡国制削弱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郡国制的实行是历史的进步

C:郡国并存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

D:郡国制在汉武帝时被彻底废除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

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2)以北宋、明朝为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21

【课堂小结】学习心得:

【课堂测评】

1.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

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3.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

到22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一中书省f门下省一工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C.中书省f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工部

5.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

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6.“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

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7.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

8.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

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

设路“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

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

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

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

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材料三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

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种运行机制虽然可以消除地

方权重的弊端,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23

请回答:

(1)宰相名称始于何时?它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2)唐朝和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3)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4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导学案

编写人:王烯2课时

【学习目瓣】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路。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

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

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L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

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

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课堂导学】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不稳、内乱屡生。

(2)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一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

荡。

(3)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同时,裁撤和

25,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③

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

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进一步加强。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

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1)明太祖设珞: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

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

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o后来,内阁的地位日

益提高。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1.背景;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路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

,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洛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为了适应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把中枢权力一分为

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内阁、议政

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加强了君权。

2.设貉26

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谿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这样,地方军

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3.影响

(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

固。

(3)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瓣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问题探究】

1.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

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清朝建立后,中央的权力机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7

【师生互动】28

【巩固练习】

1.明太祖决定改革政治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C.废除宰相制度D.协助处理繁多的政务

2.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瓣志是:()

A.南书房的设辂B.军机处的设辂

C.丞相的废除D.内阁的设

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4.军机处的设立瓣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5.史专家吴哈在《朱元璋》•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

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

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

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6.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

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谿D.内阁的废除

7.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

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D.精简政府机构

8.“奏章票拟,主之内阁。”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于()

A明宣宗时B.明英宗时C.顺治时期D.康熙时期

9.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实质就是宰相。因为内阁首辅()29

A.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皇权B.对很多问题能直接决策

C.掌握着最高的行政权力D.在文武百官中地位最高

10.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

文,其中论文辩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一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课堂小结】学习心得:

【课堂测评】

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二百多个报告,

处理四百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

A.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D.废除行中书省

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

说明军机处设路的最初目的是

A.剥夺朝中大将兵权B.加强中央集权C.适应军事需要D.巩固皇权303.清朝军

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

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貉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旨意来拟发谕旨

5.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围绕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皇权与外戚、宦官的矛盾D.中央政权与边疆民族的矛盾

6.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

7.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主要体现为

A.以加强皇权为主旨B.重要机构没有变化

C.皇帝称谓变化频繁D.宰相一职从有到无

8.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9.读图

皇帝皇帝

I

丞相

III-1-IIIIIIIII

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

明代政府架构(改制前)明代政府架构(改制后)

31

请回答:

(1)上面两图显示的明朝政府架构有什么不同?对政府架构作这一改变的皇帝是谁?

(2)图二能够说明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32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加强

导学案

编写人:王烯3课时

【学习目瓣】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等。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认识雅

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

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

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

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

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

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

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重点难点】

重点: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

难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木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课堂导学】

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条件:古希腊文明发展以为依托.

2.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出现,突出特征是和3.商品经济:和工商业比

较发达.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1.奠基: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

1依据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均可参加,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大.O

3302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均可参加03建立,公民可入选

04建立

05废除.

(3)意义

动摇了贵族,保障了公民的0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O1以十个为单位举行

02设立,由各部落执政.。3组成

04继续扩大的权利

(3)意义

O1基本铲除了贵族的

02参政权空前扩大

03雅典的确立起来

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

(1)成年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陪审法庭是最高与机关

(3)为担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发放工资

三.评价

1.意义

(1)为近现代西方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使雅典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

缺陷

(1)只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2)是的产物.成为.的隐患(3)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341

02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均可参加03建立,公民可入选

04建立

05废除.

(3)意义

O1动摇了贵族,保障了公民的0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O1以十个为单位举行

02设立,由各部落执政.03组成

04继续扩大的权利

(3)意义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

02参政权空前扩大

03雅典的确立起来

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

(1)成年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陪审法庭是最高与机关

(3)为担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发放工资

三.评价

1.意义

(1)为近现代西方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使雅典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

缺陷

(1)只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2)是的产物.成为.的隐患(3)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341

02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均可参加03建立,公民可入选

04建立

。5废除.

(3)意义

O1动摇了贵族,保障了公民的0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O1以十个为单位举行

02设立,由各部落执政.。3组成

04继续扩大的权利

(3)意义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

02参政权空前扩大

。3雅典的确立起来

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

(1)成年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陪审法庭是最高与机关

(3)为担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发放工资

三.评价

1.意义

(1)为近现代西方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使雅典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

缺陷

(1)只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2)是的产物.成为.的隐患(3)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341

02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均可参加03建立,公民可入选

04建立

05废除.

(3)意义

O1动摇了贵族,保障了公民的0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O1以十个为单位举行

02设立,由各部落执政.03组成

04继续扩大的权利

(3)意义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

02参政权空前扩大

。3雅典的确立起来

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

(1)成年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陪审法庭是最高与机关

(3)为担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发放工资

三.评价

1.意义

(1)为近现代西方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使雅典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

缺陷

(1)只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2)是的产物.成为.的隐患(3)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341

02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均可参加03建立,公民可入选

04建立

05废除.

(3)意义

动摇了贵族,保障了公民的0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O1以十个为单位举行

02设立,由各部落执政.03组成

。4继续扩大的权利

(3)意义

O1基本铲除了贵族的

02参政权空前扩大

。3雅典的确立起来

3."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