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江中考文言文汇编_第1页
(完整版)浙江中考文言文汇编_第2页
(完整版)浙江中考文言文汇编_第3页
(完整版)浙江中考文言文汇编_第4页
(完整版)浙江中考文言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摭拾(浙江中考)班级:姓名:得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道题。(15分)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注释】粜:tiao卖出粮食。赒zhou:救济,接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A.必以处士为法_(榜样)C.以牛自归_(返回)D.厚遗以遣之(送走)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以一布衣终于家而能使人如此以一布衣终于家而能使人如此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当为连公行丧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为人谋而不忠乎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TOC\o"1-5"\h\z译文:。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译文:。文章用了明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二)(14分)游东坡【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自州门而东()(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4)为一郡之最()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7•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I人意。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8.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之情。三、(13分)樵髯传(清)刘大櫆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选自《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有删节【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do):争辩声。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因自号曰“樵髯”云()然皆不肯穷竟其学()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译文:②拔出凡辈()乃复效小儿辈()(3分)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3分)(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15题。(9分)【甲】晋魏郡亢阳①,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②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乙】汉时弘农③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④,位登三事⑤,当如此环。”【注释】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13•用“/”给甲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邙限断三处)(3分)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翻译:。15•上面两篇短文中的“龙”与“黄雀”,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3分)(五)(9分)匿名谤书宋土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富豕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明•孙能传《益智编》)【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曾经)B.弗与(给予)取谤书字校之(毁谤)D.果马生所作,罪之(罪行)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4分)(六)(13分)郑絪①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絪:念yi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an,食物。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1)十八九,絪为御史,

(2)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译文:。《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3分)A俊辩B.气义C.知人D.幼敏刘U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七)(10分)琢冰[清】唐甄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选自《潜书》)【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3分)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置之堂背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吏呼一何怒(《石壕吏》)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译文: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答:(八)(16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8—31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选自《庄子》)【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1)乡为身死而不受((2)是亦不可以已乎((3)胡不仕乎((3)胡不仕乎((4)孔子愀然不容(29•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9•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行道之人弗受A.行道之人弗受辍耕之垄上学而时习之宋何罪之有学而时习之宋何罪之有翻译下列句子。(4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2)善哉,回之意!译文:回答下列问题。(5分)(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2分)(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3分)答:答案一、1.C.归还2.BD【解析】A,第一个“于”为“在”,第二个“于”为“向”;B,“而”为转折义,“但是”C,第一个“以”为“因为”,第二个“以”为“凭借”;D,“为”、“替”。(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参考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来源:学#科#网Z#X#X#K]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二、(14分)(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4)是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3分)B8.(4分)(1)雪堂(2)仰慕(三)(13分)(3分)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评分细则:共3分。断错1处扣1分。)(4分)①取号,取名号;②超出,突出;③穷,学完,深究;④模仿,效法,效仿(评分细则: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3分)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评分细则:共3分。译出重点词“聊”、“耳”各1分,语句通顺意思正确1分。有不足酌扣。)(3分)欣赏:①不拘小节,性情中人(2分);②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2分);③寄情山水,志趣高洁(2分);④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1分);⑤聪明非凡,涉猎广泛(1分)。不欣赏:①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2分);②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2分);③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1分)。(评分细则:共3分。开放题。“欣赏”“不欣赏”均可。如果说“既欣赏又不欣赏”,只要理由合适亦可酌情给分。以上理由的分值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得超过3分。有其他理由,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译文:【甲】晋朝时魏郡大旱,农民在龙洞中祈祷,求到了雨,将要去祭祀感谢那条龙。孙登看见了说:“这是有病之龙降下的雨,哪能使庄稼复苏呢?如果你们不相信,请闻闻这雨水。”大家一闻,雨水果然非常腥气肮脏。这条龙当时背上生了大毒疮,听见孙登的话后,就变成一个老头,求他为其治疗,说:“如果我的病痊愈了,一定有报答。”没过几天,果然下了大雨。人们还看见大石头中间裂开成一口井,井里的水十分清澈。那条龙大概是打了这口井来作为对孙登的报答吧。【乙】杨宝是汉代弘农郡人,九岁时,杨宝在华阴山北边,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击伤后坠落在树下,一群蚂蚁将受伤的黄雀围困起来。杨宝怜悯黄雀,就把它带回家,放置在一个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来喂养它。过了一百多天,黄雀的伤养好了,羽毛也长全了,它每天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有一天晚上,夜过三更,杨宝还在读书尚未睡觉。忽然,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少年来向杨宝再三拜礼,他对杨宝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莱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鸱枭击伤。承蒙您怜爱救助,非常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说完,黄衣少年送给杨宝四枚白玉环,并说:“让您的子孙像这白玉一样品行高洁,位居三公。”(四)(8分)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出使到蓬莱去,不小心被鸱鸮击伤。【答案】示例一:我更欣赏龙,龙有爱心,虽身患重病,也为农夫降雨;龙讲诚信,求治时承诺“疾痊,当有报”,后来“果大雨”;龙知恩图报,为人着想,不仅降大雨解旱灾之燃眉之急,而且穿井让人们长久受益。示例二:我更欣赏黄雀。黄雀知恩图报,虽事前并未许诺,事后却主动报恩;而且,用送玉环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美好愿望;让杨宝的子孙像玉环一样洁白、高贵。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五)(8分)(1)向来(一向)(2)逃走(3)—齐(4)带领(率领)(各1分)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D【思路点拨】D中的“罪”作动词用,可解释为“降罪”“处罚”。【答案】①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②公正,重证据,处罚严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六)(12分)(2分)(1)刘景(景)⑵郑絪(絪)20.(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21.(2分)从今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