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1页
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2页
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3页
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4页
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下)期中语文(150分钟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支持人类在其中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不具有返回地面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站由单模块式发展为多模块式,容积更大,载人更多,寿命更长,综合利用程度也更高。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需分批发射模块组件,在太空中完成对接组装。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的空间站,国际上通称为第三代空间站。在此基础上,第四代空间站还采用了桁架挂舱式构型。目前太空中唯一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构型,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造天体。我国的空间站计划,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射系列神舟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载人天地往返技术,推进了我国空间站事业的发展。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之前发射的目标航天器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两个航天器在太空高速飞行,为了降低对接难度,需要采用轨道共面发射技术。这就意味着追踪航天器必须根据目标航天器轨道测定数据,精确确定发射时刻。此次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窗口仅为1秒,如果发射时刻出现偏差,将引起神舟八号的轨道升交点赤经出现偏差,从而增加轨道面修正的燃料消耗。在地面测控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经五次变轨,在距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与其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自主导航至天宫一号附近,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最终两个航天器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7年4月22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航天器交会对接,并在地面导引下,成功完成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推进剂在轨补加是通过安装在天舟一号对接机构上的4路浮动断接器来实现的,相当于“加油管路”和“油枪”都安装在对接机构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会产生巨大的对接能量,这对天舟一号对接机构的缓冲耗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设计师们通过攻关,成功推出二代对接机构,完美解决了本次及后续任务的难题。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让空间站的长期运行成为可能。自此,我国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几项关键技术,也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基本条件。(取材于景海鹏、郑永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正式开始建设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6月17日,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关键技术验证,并于9月17日成功返回。在空间站的建设思路上,我国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走的是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将于2022年初步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规模适中,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需求。作为空间站的主控舱段,天和核心舱连接着两个实验舱,还配有一条机械臂,可以将重达25吨的物体运送至空间站外部。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配有航天员出舱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实验舱II名为“梦天”,配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核心舱还备有多个对接口,供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停泊,紧急时,神舟飞船可作“救生船”使用,帮助航天员应急救生和返回地面。此外,如有需要核心舱还可对接新模块,扩大空间站规模。空间站里航天员需要的生命保障物质和产生的废物都相当可观,发展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势在必行。天和核心舱配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再生式生保系统,它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呼出的水汽,再通过净化装置转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尿液也能收集处理为可饮用的纯净水。与此同时,电解制氧系统可以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这套系统还可对二氧化碳进行净化,让富集起来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反应,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氧气。再生式生保系统将提高空间站物资利用的闭环度,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建设空间站时,我国的科研团队将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一旦密封舱或航天服遭到空间碎片袭击,哪怕一个很小的裂缝,航天员都将因失压而面临生命危险。为此,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一套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它能对空间碎片进行定位感知,然后通过对空间站实施升轨或降轨进行规避。如果遭遇重大险情,空间站将立即启动撤离模式,航天员可在5分钟内快速撤离。此外,我国科研人员对空间站的通风、噪声等细节也有周密考虑。空间站还将为每个航天员配置一台平板电脑,各舱内实现WiFi全覆盖,航天员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看剧、浏览网页。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取材于吴志强、黄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空间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近地轨道永久工作,不再返回地面。B.多模块式科技含量比单模块式的更高。C.可一次发射入轨或模块分批发射入轨。D.桁架挂舱式构型能够扩大空间站规模。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一项是()A.为降低交会对接难度,神舟八号飞船必须在1秒内发射并入轨。B.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全程都经过地面测控系统的导航。C.成功完成在轨补加推进剂,需要以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基础。D.安装在天宫二号上的二代对接机构具有更强大的缓冲耗能能力。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神舟系列飞船到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计划已历时二十多年。B.在外部力量的辅助下,空间站所载货物能自己“走”出梦天实验舱。C.通过对接新模块,中国空间站规模会更大,能完成更多科研任务。D.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将确保中国空间站不会受到空间碎片的袭击。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国际划分惯例,即将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属第三代空间站。B.配备再生式生保系统,可使空间站后续无需补给生活物资。C.突发险情时航天员可从天和核心舱撤入神舟飞船返回地面。D.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工作时,能与地面工作人员微信沟通。5.中国空间站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本大题6小题,共23分。(一)(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大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大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大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取材于王安石《材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过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处理得好C.其所异者蔑矣蔑:微小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别:告别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患材之不众不知老之将至B.不患士之不欲为为天下笑者,何也?C.而其将无不趋我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荣辱忧戚在我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10.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3)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注释:①簳(gǎn):小竹,可做箭杆。②彍(guō):拉满(弓弩)。③梃(tǐng):棍棒。(二)(5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第11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1)颜回从师学习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2)关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有人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有人说“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也有人说是“遗憾而又深喜之”。对于此句中孔子的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看法。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一)(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1】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2】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注释:【1】弗获:不能。【2】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12.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抒发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14.本诗结尾,诗人为何说“躬耕非所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默写。(12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山川草木、自然风物,常触发古代文人深远的情思,引发深刻的思考。在昔日繁华今日荒芜的扬州城中,姜夔写到“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___”。而柳永则抒写了杭州的风景优美和市井繁华,“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在家族百年老屋项脊轩前,归有光深情悼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面对蜀道,李白惊叹:“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蜀相祠堂,杜甫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发现了种树与为官的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杜甫在《客至》中面对“_________________,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情形,流露出“无人至”的寂寞;鲍照的《拟行路难》从“泻水”起兴,抒发了“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的忧愁愤懑。黄庭坚登快阁倚栏游赏,感受“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的阔大境界。陆游更是在“杏花春雨”中自我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犹及清明可到家。”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要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想鼓励自己迷途知返,勇敢前行,可以选择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大敦煌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18.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19.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二)(共5分)20.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小题。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五、语言运用(共64分)21.下列语段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农民张兴国种植超级优质稻喜获大丰收,加上粮食收购价提高,去年家庭收入多了不少。他对记者说:“我又多承包了15亩土地,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B.好的运动场馆离不开绿色环保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低碳场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冰面平整如镜,碳排放更是趋近于零。C.“打铁花”是一种大型传统民间烟火表演,表演者搭起高棚,将熔炉中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这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D.《龙潭三湖从何而来》一文说:“龙潭之水最初来自窑坑苇塘。”龙潭之水全都来自窑坑苇塘吗?答案是否定的。22.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不用鲜切花,而是用非遗技艺手工编织,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花束编织者是来自北京10个区的约150位残障人上,在他们的提议下,花束中增加了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平均35小时编织出一束花,500束“荣耀之花”累计耗时近2万小时,残障朋友们也在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向运动员致敬。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3.有人说,“所谓未来,就是现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24.请以“雨后景如画”为主题,写一段文字,描绘你所见到景致。要求:特点突出,描写生动。150字左右。2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再次出征太空。请以“飞天英雄征寰宇”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26.大作文。有人说,生活,需要诗和远方。也有人说,生活,更应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人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也有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人说,远交近攻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有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人说,远方,不真实、不可预知。也有人说,身边的世界,太现实、太残酷。有人说,远方,有风景,有故事。也有人说,身边的人和事,同样动人。对于“远和近”,你一定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或道理,或故事。请根据你的见解,以“远和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写议论文的涂①,写记叙文的涂②。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支持人类在其中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不具有返回地面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站由单模块式发展为多模块式,容积更大,载人更多,寿命更长,综合利用程度也更高。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需分批发射模块组件,在太空中完成对接组装。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的空间站,国际上通称为第三代空间站。在此基础上,第四代空间站还采用了桁架挂舱式构型。目前太空中唯一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构型,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造天体。我国的空间站计划,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射系列神舟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载人天地往返技术,推进了我国空间站事业的发展。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之前发射的目标航天器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两个航天器在太空高速飞行,为了降低对接难度,需要采用轨道共面发射技术。这就意味着追踪航天器必须根据目标航天器轨道测定数据,精确确定发射时刻。此次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窗口仅为1秒,如果发射时刻出现偏差,将引起神舟八号的轨道升交点赤经出现偏差,从而增加轨道面修正的燃料消耗。在地面测控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经五次变轨,在距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与其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自主导航至天宫一号附近,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最终两个航天器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7年4月22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航天器交会对接,并在地面导引下,成功完成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推进剂在轨补加是通过安装在天舟一号对接机构上的4路浮动断接器来实现的,相当于“加油管路”和“油枪”都安装在对接机构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会产生巨大的对接能量,这对天舟一号对接机构的缓冲耗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设计师们通过攻关,成功推出二代对接机构,完美解决了本次及后续任务的难题。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让空间站的长期运行成为可能。自此,我国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几项关键技术,也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基本条件。(取材于景海鹏、郑永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正式开始建设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6月17日,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关键技术验证,并于9月17日成功返回。在空间站的建设思路上,我国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走的是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将于2022年初步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规模适中,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需求。作为空间站的主控舱段,天和核心舱连接着两个实验舱,还配有一条机械臂,可以将重达25吨的物体运送至空间站外部。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配有航天员出舱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实验舱II名为“梦天”,配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核心舱还备有多个对接口,供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停泊,紧急时,神舟飞船可作“救生船”使用,帮助航天员应急救生和返回地面。此外,如有需要核心舱还可对接新模块,扩大空间站规模。空间站里航天员需要的生命保障物质和产生的废物都相当可观,发展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势在必行。天和核心舱配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再生式生保系统,它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呼出的水汽,再通过净化装置转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尿液也能收集处理为可饮用的纯净水。与此同时,电解制氧系统可以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这套系统还可对二氧化碳进行净化,让富集起来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反应,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氧气。再生式生保系统将提高空间站物资利用的闭环度,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建设空间站时,我国的科研团队将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一旦密封舱或航天服遭到空间碎片袭击,哪怕一个很小的裂缝,航天员都将因失压而面临生命危险。为此,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一套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它能对空间碎片进行定位感知,然后通过对空间站实施升轨或降轨进行规避。如果遭遇重大险情,空间站将立即启动撤离模式,航天员可在5分钟内快速撤离。此外,我国科研人员对空间站的通风、噪声等细节也有周密考虑。空间站还将为每个航天员配置一台平板电脑,各舱内实现WiFi全覆盖,航天员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看剧、浏览网页。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取材于吴志强、黄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空间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近地轨道永久工作,不再返回地面。B.多模块式科技含量比单模块式的更高。C.可一次发射入轨或模块分批发射入轨。D.桁架挂舱式构型能够扩大空间站规模。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为降低交会对接难度,神舟八号飞船必须在1秒内发射并入轨。B.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全程都经过地面测控系统的导航。C.成功完成在轨补加推进剂,需要以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基础。D.安装在天宫二号上的二代对接机构具有更强大的缓冲耗能能力。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神舟系列飞船到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计划已历时二十多年。B.在外部力量的辅助下,空间站所载货物能自己“走”出梦天实验舱。C.通过对接新模块,中国空间站规模会更大,能完成更多科研任务。D.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将确保中国空间站不会受到空间碎片的袭击。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国际划分惯例,即将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属第三代空间站。B.配备再生式生保系统,可使空间站后续无需补给生活物资。C.突发险情时航天员可从天和核心舱撤入神舟飞船返回地面。D.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工作时,能与地面工作人员微信沟通。5.中国空间站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A2.C3.C4.B5.(1)稳步向前发展。自1999年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到2017年首艘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航天器交会对接,中国开始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几项关键技术,也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基本条件。(2)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将于2022年初步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规模适中,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需求,如有需要核心舱还可对接新模块,扩大空间站规模。(3)对科研技术的高要求和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自主研发再生式生保系统。再生式生保系统将提高空间站物资利用的闭环度,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把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一套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可有效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对空间站的通风、噪声等细节也有周密考虑,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永久工作”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支持人类在其中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不具有返回地面功能”可知,空间站是支持人类在其中“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而不是“永久工作”。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并入轨”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此次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窗口仅为1秒……在地面测控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经五次变轨”可知,神舟八号必须在1秒内发射,但发射后并不是要在1秒内入轨。B.“全程都经过地面测控系统的导航”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在地面测控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经五次变轨,在距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与其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自主导航至天宫一号附近……最终两个航天器连接形成组合体”可知,神舟八号“在距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与天宫一号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自主导航”至天宫一号附近,所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并非全过程都经过地面测控系统的导航。D.“安装在天宫二号上的二代对接机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推进剂在轨补加是通过安装在天舟一号对接机构上的4路浮动断接器来实现的”可知,“对接机构”是安装在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上,而不是天宫二号飞行器上。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能完成更多科研任务”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如有需要核心舱还可对接新模块,扩大空间站规模”可知,通过对接新模块,可以扩大空间站的规模,但并不意味着“能完成更多科研任务”。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C.“可使空间站后续无需补给生活物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再生式生保系统将提高空间站物资利用的闭环度,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可知,配备再生式生保系统可以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但并不是“无需补给生活物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依据材料一原文“我国的空间站计划,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射系列神舟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载人天地往返技术,推进了我国空间站事业的发展”“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之前发射的目标航天器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2017年4月22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航天器交会对接,并在地面导引下,成功完成了推进剂在轨补加”“自此,我国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几项关键技术,也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基本条件”可知,我国的空间站事业的发展具有稳步向前发展的特点。其次,依据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正式开始建设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在空间站的建设思路上,我国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走的是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将于2022年初步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规模适中,由多个模块直接对接组装而成,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需求”可知,我国的空间站事业的发展具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的特点。最后,依据材料二“空间站里航天员需要的生命保障物质和产生的废物都相当可观,发展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势在必行。天和核心舱配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再生式生保系统”“再生式生保系统将提高空间站物资利用的闭环度,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建设空间站时,我国的科研团队将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一套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它能对空间碎片进行定位感知,然后通过对空间站实施升轨或降轨进行规避”“我国科研人员对空间站的通风、噪声等细节也有周密考虑”“间站还将为每个航天员配置一台平板电脑,各舱内实现WiFi全覆盖,航天员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看剧、浏览网页”等内容可知,天和核心舱配备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再生式生保系统可以大幅降低空间站对地面的依赖,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一套撞击打击预防系统可以有效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对空间站的通风、噪声等细节也有周密考虑可以大大提高航天员太空生活的质量,而这些工作都体现了我国空间站事业对科学技术的高要求和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的特点。二、本大题6小题,共23分。(一)(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大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大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大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取材于王安石《材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过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处理得好C.其所异者蔑矣蔑:微小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别:告别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患材之不众不知老之将至B.不患士之不欲为为天下笑者,何也?C.而其将无不趋我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荣辱忧戚在我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10.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3)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注释:①簳(gǎn):小竹,可做箭杆。②彍(guō):拉满(弓弩)。③梃(tǐng):棍棒。【答案】6.D7.A8.A9.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10.应选择材料(3)。本段的观点是要恰当地使用人才,不能“用之不得其方”,而要“适其任”;材料(3)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适合做箭而不适合做敲扑,强调要发挥事物真正的功用,与本段的观点一致。【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D.“别”,区别、分别。句意: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A.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不是担忧人才不够多。/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B.为,动词,做事。句意:不是担忧人才不作为。/为,介词,被。句意: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C.其,代词,他们。句意:而他们没有不想依附我的。/其,助词,表语气,可译为“一定”“千万”。句意: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遗志啊。D.以,连词,表目的。句意: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察他们。/以,介词,在。句意: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天回到京师。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A.“荣辱忧戚在我”的意思应该是:他们的荣辱忧伤都取决于我。“在我”应为“在于我”的省略,意思是:取决于我。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引”,拉;“夷”,平坦;“策”,鞭策;“烦御”,费力地驾驭。【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中心论点及选择论据的能力。【甲】处位于文章的第三段,根据原文“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可知,这一段的观点是“要恰当地使用人才,不能‘用之不得方’,而要‘适其任’”。材料(3)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适合做箭而不适合做敲扑,强调要发挥事物真正的功用,与本段的观点一致。参考译文:天下需要忧虑的事,不是担忧人才不够多,而是担忧位高权重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担忧人才不作为,而是担忧位高权重者不让他们有作为。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则国家可以安定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而受外辱,然而位高权重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他们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蒙蔽人的原因。其中最蒙蔽人的,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人才的得失对国家治乱的命运没有帮助;又有人认为自己的爵位俸禄可以吸引天下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荣辱忧伤都取决于我,我可以在他们面前骄傲,而他们没有不想依附我的;又有人不探求选用人才的方法,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这三个蒙蔽人的原因中还可以讨论失误原因的,只有认为天下没有人才的观点吧。他们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不过不知道为何没有人才罢了。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表现靠什么显得与一般人不同呢?只是他们遇到事情能够把事情处理好,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位高权重者如果不深入地考察、慎重地任用他,那么即使拥有如皋、夔那样的才智,尚且不能让自己较一般人突出,何况是才智在他们之下的呢?世上受到蒙蔽的人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有才华却不能被发现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却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东西,它们的区别很小。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一牵引缰绳,千里的路程已经走到了。这样之后良驹和劣马才分辨出来。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察他们。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能做的工作罢了。由此可知,即使得到了天下优秀杰出的人才但任用他们不得当,也和上述情形一样。古时候的君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衡量他们的才能并且谨慎地使用他们,使能力大小不同、长处短处不同的人才没有不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的。这样做的话,那么愚昧浅陋的人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何况那些才德兼备、智力非凡的人呢?唉!后世的位高权重者没有探究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尝试,就说天下确实没有人才,这也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有人问:“古时候的人通过教育来造就人才,而你只说了人才的寻求和使用,为什么呢?”我说,在天下的法度还没设立之前,就一定要先寻求天下的人才来使用,如果能使用天下的人才,那么就能依靠他们恢复先王的法度,那么连天下的小事都没有不像先王那个时代的了,何况是教育造就人才的大事呢?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二)(5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第11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1)颜回从师学习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2)关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有人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有人说“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也有人说是“遗憾而又深喜之”。对于此句中孔子的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看法。【答案】(1)谦逊沉静,善于倾听;默默思考,独自钻研;触类旁通,付诸实践;学而不厌,坚持不懈。(2)答案示例一:学问之道,贵在问,多问才能教学相长,并获得真知。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

答案示例二:颜渊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可见他对孔子的教诲闻语即解,心解力行,无所不悦。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

答案示例三:学问之道,贵在问,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说“非助我者”,感到遗憾;但颜渊对孔子的教诲无所不悦,因其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孔子亦喜其“不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及相关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可知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说明他谦逊沉静,善于倾听;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可知颜回能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发挥,说明他自己进行了思考,吸收了老师教给的知识,说明他默默思考,独自钻研;结合“回也闻一以知十”可知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连子贡和孔子在这方面都自叹不如,说明他能够触类旁通,付诸实践;结合“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可知颜回听孔子说话从不懈怠,说明他学而不厌,坚持不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如果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可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来分析。颜回对于孔子的讲解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这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相违背。孔子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如果学生不提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就会缺少,不利于教学相长。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如果认为孔子“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可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也闻一以知十”理解。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对一个道理领悟透彻,触类旁通,无所遗漏。就连素日以机敏聪慧著称的子贡都坦陈自己赶不上颜回。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如果认为孔子“遗憾而又深喜之”,可结合以上两方面来分析。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为政》)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子罕》)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论语•先进》)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一)(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1】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2】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注释:【1】弗获:不能。【2】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两位隐士。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抒发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14.本诗结尾,诗人为何说“躬耕非所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2.D13.A14.因为躬耕虽辛苦,却能使诗人体验到劳作价值与生命的自由。其一,劳作具有重要意义,人生应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其二,亲身劳作能带来真实的愉悦与满足感,有劳有所获的欣慰,也有休息时把酒开怀的轻松。其三,弃官躬耕能免于遭受意外祸患,保全独立自由的人格。其四,躬耕生活使诗人与前代隐士心灵相通,是他坚定自觉的生命选择。【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D.“指以豪饮宣泄惆怅”“情感相同”错误,“斗酒散襟颜”意思是“饮酒开心带笑颜”,诗人是在为自由的生活、为劳动的成果而开心,并非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不相同。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技巧的能力。A.“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错误,第一处,“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人认为人生应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第二处“田家岂不苦”用反问指出稼穑之苦,但稼穑愈是艰难辛苦,愈见诗人躬耕意志之深沉坚定,诗人对于稼穑,感到义不容辞。由此可知,诗中借助两处反问要指出农业生产乃是衣食之源,士人尽管应以道为终极关怀,但是对于农业生产仍然义不容辞。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理解“躬耕非所叹”的意思。“躬耕非所叹”意思是“躬耕田亩自心甘”,结合前一句“但愿长如此”可知,诗人说但愿长久地过这种生活,自食其力,自由自在,纵然躬耕辛苦,也无所怨尤。然后结合全篇分析诗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是说人生就应该把谋求衣食放在根本上,要想求得自身的安定,首先就要参加劳动,惨淡经营,才得以生存。这里把传统文化之大义——道,与衣食并举,意义极不寻常。衣食的来源,本是农业生产。由此可知劳作的重要意义。如“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是说“初春开始做农务,一年收成尚可观。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背稻把家还”“身体确实很疲倦,幸无灾祸来纠缠。洗涤歇息房檐下,饮酒开心带笑颜”,虽然有劳作的辛苦,但也有亲自参与劳作的愉悦,既有收获之时的欣慰,也有饮酒的开心。如“庶无异患干”意思是“幸无灾祸来纠缠”,亲自劳作虽然身体劳累,但内心是轻松自由的,不必担心受到意外灾祸的搅扰,可以保全自己独立的人格。如“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意思是“长沮桀溺隐耕志,千年与我息相关”,长沮、桀溺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诗人虽然像一位农民那样站在自家屋檐下把酒开怀,可是他的心灵却飞越千载,尚友古人,与长沮、桀溺之心遥遥会合,躬耕田亩可以说是诗人坚定的选择。(二)古诗文默写。(12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山川草木、自然风物,常触发古代文人深远的情思,引发深刻的思考。在昔日繁华今日荒芜的扬州城中,姜夔写到“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___”。而柳永则抒写了杭州的风景优美和市井繁华,“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在家族百年老屋项脊轩前,归有光深情悼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面对蜀道,李白惊叹:“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蜀相祠堂,杜甫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发现了种树与为官的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杜甫在《客至》中面对“_________________,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情形,流露出“无人至”的寂寞;鲍照的《拟行路难》从“泻水”起兴,抒发了“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的忧愁愤懑。黄庭坚登快阁倚栏游赏,感受“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的阔大境界。陆游更是在“杏花春雨”中自我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犹及清明可到家。”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要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想鼓励自己迷途知返,勇敢前行,可以选择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答案】①.尽荠麦青青②.怒涛卷霜雪③.今已亭亭如盖矣④.剑阁峥嵘而崔嵬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⑦.舍南舍北皆春水⑧.吞声踯躅不敢言⑨.澄江一道月分明⑩.素衣莫起风尘叹⑪.日月忽其不淹兮⑫.悟已往之不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荠、涛、嵬、隔、飧饔、踯躅、澄、兮、已。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大敦煌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18.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19.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答案】16.B17.C18.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也反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19.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③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④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⑤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⑥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析】【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B项,“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错误。依据“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可知,“满目苍凉”的是大漠,而“月牙泉”是这大漠中神奇的景色。“心醉神迷”是指月牙泉的美丽令人陶醉,令人出神,令人喜爱到极点。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C项,“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错误,依据原文“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可知,“平静面对”“乐观豁达”说的是佛像,并不是前往瞻仰的人们。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内容方面:此句出自《后汉书·郡国志》,从而反映出了敦煌的悠久历史;“山”“沙”“泉”则反映出了敦煌独特的风貌。结构方面:依据前文“登上山顶,举目四望……”,后文“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可知,该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艺术效果方面:“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给予了鸣沙山、月牙泉神秘的色彩,增添了敦煌的魅力,带给读者神奇的想象。【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筛选整合信息)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明确筛选标准;然后浏览全文,搜索筛选相关信息;之后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辨清主要与次要,通过比较辨进一步提取出关键信息;最后对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调整组合。依据“敦煌……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可概括为:“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依据“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可概括为: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依据“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可概括为: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依据“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可概括为: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依据“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可概括为: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依据“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可概括为: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点睛】散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是关键,概括文章主题是常考的内容。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可以从散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入手,从散文的关键词句入手,从散文写作背景入手,从散文结构文脉入手,尤其可以从散文的不同文体入手。如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理性思考和评价。(二)(共5分)20.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小题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答案】探春聪敏有才华,见识高远,又有理家才能。抄检大观园时打王善保家的及说的一番话,看出她的魄力和胆识,对于家族兴亡,有忧患,有责任感。主持理家,能兴利除宿弊,开源节流,公平处事,才干突出。所以她要不远嫁,主理贾府内务,应该可以使贾府保有根基,即使遇到磨难,也能维持生活,不至于家败人亡。所以脂砚斋的评价很恰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首先明确观点,同意脂砚斋的说法。材料中显示探春能干有才、志向高远、志趣高雅、大气阔朗。“才自精明志自高”可知她能干有才、志向高远;看屋内布置,“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可知她喜爱书法艺术,志趣高雅;结合“探春素喜阔朗”及对联内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意为天性风流闲散似烟霞一样,山野人的生活常以泉石为伴,可知她大气阔朗。总之她聪敏有才华,见识高远。从小说中抄检大观园和探春理家的情节也能看出她的见识和才干。“绣春囊”事件引发了抄检大观园。大观园本来是一个芳香美丽的女儿国,但是抄检大观园意味着这一块仅有的清净之地也不幸地遭到荼毒了。探春痛心疾首指出这一事件的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