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土地的誓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富有激情的语言,培养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学习】一、数字导入,营造气氛1、幻灯片展示:1921年7月23日1949年10月1日1964年10月16日……2、激情导入:时至今日,有许许多多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日子,让我们倍感自豪,但是,也有让我们民族感到耻辱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简单介绍“九·一八”事件(幻灯片展示)。二、了解作者,掌握字词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他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挚痛喷涌亘古谰语斑斓污秽三、展示目标,明确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富有激情的语言,培养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四、听读课文,感知誓言1.听读课文配乐朗诵,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2.找出文中的誓言部分,读一读,说说:作者面对故乡东北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誓言。(坚定)4.朗读之后师生、生生评价。五、细读课文,重温故土(一)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用“这是一片______的土地,从文中“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包含了作者____的情感。”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小组交流展示)(二)指导朗读,读出情感①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怀念,用自豪、喜悦的语气读。②对被日军铁蹄践踏、蹂躏东北大地,用忧伤的语气来读。六、赏读诗歌,感情升华教师讲解:除了端木蕻良,这样的爱国人士大有人在,艾青就是一位,1938年,面对着遭受日军铁蹄的中华大地,他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诗歌言简意赅,感情易理解。)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教师讲解:实际上,脚步漂泊于四方的游子,心却永远走不出故园。故园是一杯酒,醇香四溢,品咂离愁;故园是一盅茶,丝丝清香,淡淡离愁;故园是一首诗,悄悄吟诵,絮絮低语。让我们走进主题丛书,品读纪弦的《一片槐树叶》,感悟浓浓的思乡之情。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讲解写作背景:《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的一根弦。于是诗人的感情掀起了波澜,借着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因一片小小的槐树叶来自故土,诗人纪弦心系故国,那片小小的槐树叶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也有类似的心理体验,一片枯黄的树叶,一朵含苞的小花、一棵稚嫩的小草、一首老歌、一幅旧画,是否也曾触动过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一角呢?(写在日记本上)七、重温誓言,课下延伸年少的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远离故土;如今的我们,已远离黑暗和战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不管身在何处,都要牢记故乡的根,祖国的情。老师借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部分语句送给在座的每一位(生齐读投影文字)“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过智,少年富则过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生词。具备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并在阅读中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形成观点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由于年龄所限,学生不可能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和体验。在缺少背景的情况下,他们很难体味作者内心的愤怒、悲痛、忧伤和思念。但是学生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只要努力唤起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激情澎湃的语言的卷袭下,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能通过查阅字典、为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注音,并初步把握字形,也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应加以指导;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及文章的思想内容还需教师点拨。【效果分析】1、课前预习不到位,检测中个别学生对“亘古”的“亘”掌握不是很好。2、感情饱满的朗读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文本,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3、交流合作这一环节,学生开始有点拘谨,慢慢进入文本,讨论积极。展示环节朗读不到位。4、环节安排紧凑,结构条理,但不足的是听读课文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的朗读时间不是很多。5、在最后我让学生齐读《少年中国说》中的部分语句目的是激励学生。总之,整节课自己虽稍显紧张,但学生状态比较积极。本节课有优点又有缺憾,总觉得距离自己理想的课堂还是有一些距离。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建更好更优秀的的课堂!【教后反思】《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近乎散文诗的文章,文中充溢的是众多的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激荡着浓厚的爱国激情。这节课为了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我课前用代表性的日期,引出九·一八事变,营造氛围。老师激情导入,了解作者,掌握字词,并播放了课文的配乐朗诵。教师在课前周密的设计环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实施是关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课教师设计的环节,都将学生自然推倒演员的位置上,教师的不适时机的引导,播放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有引导学生入境,将课文的内容清楚的理解。本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如按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无味的听讲,这节课只能讲结构层次,语言特点,学生接收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讨论之后,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的句子用一句话描画故土,并深情朗读描写部分。希望学生能在读中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不是很好,感情不到位。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一种“爱国精神的显现”的文章放进这一单元。为了让初一学生能体会那种背井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我又通过课外两首诗歌来拓展。《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很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一片槐树叶》借物抒怀,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也不难理解。最后我让学生齐读《少年中国说》中的部分语句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节课我虽然觉得环节安排紧凑,结构条理,但不足的是听读课文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的朗读时间不是很多。【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土地的誓言》评测练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挚()痛亘()古默契()田垄()污huì()泛làn()怪dàn()斑lán()二、《土地的誓言》体裁是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现代作家。三、阅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2、文中描写了故乡哪两个季节的景物风情?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3、“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对此,你能写出与此有关的诗句吗?4、“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文中哪些话是作者发出的“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参考答案:一、(略)二、抒情散文,端木蕻良,曹汉文。三1、因为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2、春天和秋天的景物风情;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写的。3、作者家乡在北方,望江乡的天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土地无比怀念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愿为故乡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感情,突出了抗日必胜的信念。5、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能写到后一句即可)【课标分析】《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七至九年级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物理分子运动论试题及答案
- 灵活应对2024年税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央空调管道电辅加热装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
- 关注2024年公务员省考的解题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滤液扬液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系统分析师不同领域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2024年学霸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第二单元 镜头下的美丽世界 第3课 美丽校园我来拍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 从实际出发的CPBA试题及答案建议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协议书范本
-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11142
- 安徽省C20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赞美诗歌400首全集
-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剖析
- 北京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试卷A及答案知识讲解
- 泰国白糖买卖合同(中英文)
- 劳动合同书(封面)正反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