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及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_第1页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及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_第2页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及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_第3页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及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_第4页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及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文言文常见介词初探古代汉语介词的演化古汉语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它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在有些情况下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含,但介词的宾语较少隐含,因为介词的语法功能就是组成介宾结构,把自己的宾语引介给谓语的核心,从而表达种种复杂的语法及语义关系。例如:(1)屠惧,投以骨。(《聊斋志异·狼》)——屠户很害怕,便把骨头扔给它们。(2)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小仓山房文集·黄生借书说》)——随园主人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可能认真地去读啊。”)(3)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柳先生集·捕蛇者说》)——我将(把你说的这些话)告诉给主管这件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这三个例句中的及物动词“投”“授”“告”的宾语,在特定的语境下都隐含了。古代汉语介词既然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些介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即表示动作行为,带宾语。例如:(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我比城北徐公美。(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两小儿辩日》)——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近,而太阳正当空时(就距离我们远了。)(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人们求学有困难的和容易的吗?(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虞初新志•核舟记》)——雕刻成宫室、器具、人物。这四个例句中的“以”“为”都是及物动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古今是有差异的。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两类:第一类主要有“于(於、乎)”“以”“因”“由”“自”“与”“之”,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所带宾语基本上是名词性的,带谓词性宾语是个别现象;第二类主要有“纵”“虽”“如”“苟”“令”“倘”“即”“设”“假”“使”,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只能带谓语性宾语。第二类介词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连接偏正复句中的从属分句的连词,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见仁见智,而且现代汉语系统一直都视其为连词,为了与现代汉语词类学的分类保持一致,这里不做研究。因此,用来做介词宾语的只要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与介词一起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引介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二、古代汉语几个常见介词用法例析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下面主要就中学语文课本中用法比较复杂、古今差异较大的几个常见介词“于(於、乎)”、“以”、“为”的用法作一些例析。介词“于(於、乎)(一)“于”的用法例析“于”和“於(读wū)”在上古并不同音,但作为介词,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书写形式。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的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经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上和“于”一致。介词“于”可以引介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时间、对象、主动者和原因,还可以引介跟性质和状态的程度有关的比较对象。其用法主要有五种。第一种用法是引介处所、时间,和现代汉语的某些介词如:“从、在、向、对”有些不同。就是“于”字的含义较宽泛,它只引介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而不包括方向。所以我们在理解文意和翻译时,就要根据它所引介的处所和动词谓语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现代汉语的介词。例如:亮见权于紫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诸葛亮在紫桑进见孙权。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在长勺打仗。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墨先生听到这件事,马上从鲁国动身。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我刚心里动了动想要回去,然而很大的声音就从水上想起来。以上四例均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1、例2“于”相当于“在”;例3、例4“于”相当于“从”。引介处所的介宾结构一般都位于谓语核心之后。生乎吾前。(韩愈:《师说》)——在我前头出生(的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关头我奉命出使。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歌唱。这三例都是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于”相当于“在”。第二种用法是引介于事对象(于事指施事、受事以外的相关对象)。例如:告之于帝。(《列子•愚公移山》)——向天帝报告这件事。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青颜色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现在为您着急想,不如派遣一个亲信的人自动地去跟东吴结成联盟,来共同完成当代的大事业。这三例都是引介与事对象,“于”分别相当于“向”、“从”和“跟”。第三种用法是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现代汉语表示被动意义,常使用“被”,而文言文中被动意义的表达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介词“于”,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郤克伤于矣。(《左传•成公二年》)——郤克被箭射伤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所以在宫内被郑袖迷惑,在外又被张仪欺骗。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他)不被当时的不良风气束缚住,跟我学习。例1、例2中的“于”都表示被动的意义,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例3中的第一个“于”字表示被动,理解为“被”或“受”;第二个“于”字表示“跟”或“向”的意义。第四种用法是引介情况比较的对象。文言中,这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例如: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狠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总是要死的,有的就比泰山还重,有的就比鸿毛还轻。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冰,是水结成的,但是比水还要凉。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以上四例中的“于(於)”“乎”引介动作行为的比较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比”。第五种用法是引介情况或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文言文中,由“于”组成的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谓语或动词谓语的后面,还可以引介情况或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由于”或“因为”。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为忧患而图谋生计,因为安乐而导致死亡的道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学业精通由于勤奋,荒废由于玩乐;为人行事成功由于深思熟虑,失败由于随随便便。例1“于”用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例2“于”用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都是引介原因。(二)“于”的省略介词“于”,在句中有时可以省略。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也。(《史记•项羽本记》)——将军(从)河北打仗,我(从)河南打仗,然而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进关打败秦国,在这个地方又能够和将军见面。“河北”,“河南”都不是“战”的宾语,而是“战”的补语,因此可以认为是省略了介词“于”。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后本纪》)——元年,一切号令都是(从)太后那里发出。“太后”不是“出”的宾语,而是它的补语,所以可以看作是省略了介词“于”。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是(被)兵势所逼罢了,不是心服曹操啊。“逼兵势”不是“逼迫兵势”的意思,而是被兵势所逼迫,所以引介主动者的介词“于”显然是省略了。(三)“于”的分辨“于”及其介宾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很容易分辨,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前面就是做状语;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后就是做补语。“于”引介的是处所、时间、与事对象、比较对、原因,还是行为的主动者,这个问题的分辨方法,首先要看谓语中心的词类。当谓语中心词是动词的时候,“于”引介的是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或是行为的主动者;当谓语中心词是形容词的时候,“于”引介的多是比较对象,或原因。其次是要看“于”的宾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当“于”的宾语是表示处所、时间的词的时候,那么大多数就是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当“于”的宾语是人,或能发出动作的物的时候,那么大多数是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于”引介与事对象的分辨问题,我们要把谓语中心词的具体内容和上下文意结合起来考虑,看一看全句是不是被动句,如果不能成为被动句式,那么就是引介的与事对象*(即与动作相关的对象)。否则就是引介的行为主动者。(例句见“于”的用法例析第二种和第三种。)介词“以”“以”字本来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以为(认为、觉得)”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吞并许多诸侯国,而不用一兵一卒,是因为管仲的力量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我觉得你替长安君打算得不长远。以上两例都是“以”用做动词,分别是“用”、“认为”的意思。但更常见的是用作介词。(一)介词“以”用法例析介词“以”的用法比较复杂,作为介词,它后面一定是带一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结构,用来修饰谓语核心,可在谓语核心之前,也可在谓语核心之后。引介动作行为的凭借、时间、原因。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四种。第一种用法是引介动作行为的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拿、把、凭”等。“以”的宾语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徐以勺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慢慢用勺子舀起油,灌进葫芦里。不用,则以纸贴之。(沈括:《活板?》)——不用的时候,就拿纸条贴在上面(做标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愚公移山》)——凭(您)残存的年月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拔掉山上的一根细草。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徐珂:《冯婉贞》)——把很少的一百个人,投进很大的敌群里。以上例1、例2是引介工具,例3、例4是引介条件,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拿”、“凭”、“把”。第二种用法是引介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于”、“在”。例如:文以五月五日生。(司马迁:《孟尝君列传》)——田文在五月五日出生。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苏武在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到达京都。第三种用法是引介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苏轼:《石钟山记》)——今天把钟磬放在水里。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羽了。这两例中的“以”及其介宾结构,分别修饰动词“置”、“报”,引介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第四种用法是引介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引介原因时,相当于“因”、“因为”、“由于”等,其宾语一般是谓词性成分。例如:以其勇而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由于他的勇气,而闻名于诸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因为它的环境太冷清了,不能常时间地呆在那里,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边去带兵。以上四例,都是引介原因,“以”可译作“因为”。(二)“以”的宾语提前与省略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它提到“以”的前面,有时还可以隐含。例如: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他聪明而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为这称他为“文”。2、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用一个抵挡十个。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在五十亩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五十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愚公移山》——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以上例句中,例1、例2中是“以”的宾语前置。例3、例4、例5都可看作是宾语的隐含(省略),隐含的宾语大都在上文中不远的地方出现过,在“以”后再出现就显得重复了,因此,“以”后宾语的隐含是有条件的。我们今译时,往往需要补足一个代词性的东西。如“亡以应”就是“没有什么话拿来回答”,省略了“什么话”这类代词性的东西。(三)“以”的分辨介词“以”各种用法的分辨,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以”后面总要有一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后有名词或词组,而全句只有一个动词时,那么“以”就是介词。当“以”的宾语承前省略,紧接其后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这时只要我们注意一下“以”的前面是不是还是个动词,若不是,“以”就是介词,若是,“以”就是连词。介词“为”(一)“为”的用法例析介词“为”(读wèì),相当于“替”、“给”或“因为”。它构成的介宾结构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引介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目的、原因、主动者。其主要用法有四种。第一种用法是引介涉及的对象。例如: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公输替楚国建造云梯这种作战器械。2、秦王为赵王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给赵王击瓦盆。以上两例中,“造”、“击”涉及的对象分别是“楚国”和“赵王”,“为”可译为“替”、“给”。第二种用法是引介动作行为的目的。“为”相当于现代的“为”、“为了”等。例如:1、始知文章和为时而著。(白居易:《与元九书》)——这才懂得文章是为了适应时代而写的。2、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今天却为了华美的住宅而接受它。例2中的第一个“为”都是引介目的的介词。第三种用法是引介原因,可译作“因为”。例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大自然的运行变化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统治者的不同而存在或消亡。非为织作迟。(《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这里的“为”都是“因为”的意思。第四种用法是引介主动者。“为”作为介词,常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例如:山峦为晴雪所洗。(袁中道:《满井游记》)——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其印为予群众所得,(《梦溪笔谈·活板》)——那些活字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了。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一贯的暴力所挟制。这里,“为”分别引介了“晴雪”、“予群众”和“秦人积威”。(二)“为”后宾语的省略介词“为”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这类宾语常常是“之”、“我”、“此”等代词,一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例如:1、愿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我愿替(父亲出征)去买马和马具。2、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麻烦大巫婆为(这件事)去报告河神。这两例中的“为”后都省略了“此”这样的代词,在翻译时需要补出来。(三)“为”的分辨分辨介词“为”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要看它后面还有没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一般来说“为”就是介词,若没有就是动词,若“为”在句末,一般是语气词。三、古今介词的语法联系与差别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古今是有差异的。这里以“于”、“以”、“为”三个介词为例作一比较。(一)用法联系与差别1、介词“于”用于引介处所、时间,现代汉语里还一直沿用。例如:“写于北京”、“寓教于乐”、“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于上午抵达武汉”等,但在古汉语里,比较宽泛,它只引介处所、时间,而不含方向。介词“于”有时可以隐含,古代作品中有时“乎”同“于”的作用完全一样,而现代汉语里很少见。2、介词“于”引介与事对象的用法,现代汉语里也常见。例如:“献身于教育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等。但不用“乎”。3、介词“于”引介比较对象的用法,现代汉语里有时也使用。例如:“党的利益高于一切”。4、介词“于”引介主动者和原因的用法,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用了。5、介词“以”的用法,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例如:“两天以后”(时间)、“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优良的环境吸引外商”、“以公路为界”(凭借)等。此外,成语还保留了介词“以”的宾语提前的用法。例如:“一以当十”、“夜以继日”等。“可以”在古代汉语中是“可以之……”的省略,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现代汉语里的“可以”是一个能原动词。6、介词“为”引介对象、目的、原因、主动者的几种用法,现代汉语中基本都可以看到,但使用范围较小,频率较低。例如:“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为情而动心”、“为生活所迫”等。(二)介宾结构所处语法位置的差异1、介词“于”及其介宾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或补语,用在动词或谓词性词组的前边或后边,其补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要移作状语。例如:“战于长勺”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在长勺打仗”;“生乎吾前”应翻译成“在我前头出生”;“告之于帝”要译成“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业精于勤”就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寒于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伤于矢”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被矢伤”。2、介词“于”在古代汉语中引介处所时,有时可以隐含(省略),让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后边作补语,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很少用的,例如“林尽水源”等于说“林尽(于)水源”,即“桃花林到水源为止”;“然足下卜之鬼乎”等于说“然足下卜之(于)鬼乎”,即“可是您向鬼神问过这件事吗”。3、介词“以”及其介宾结构,可以在谓语核心之前,也可以在谓语核心之后,在句子里充当状语或补语,这和现代汉语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情况在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在语序上作微调,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例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如果译成地道的现代汉语就是“把刘邦的话全部(具)报告给项羽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在古汉语中,可以提到“以”的前面,有时还可以隐含。例如:“一以当十”就是“以一当十”;“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等于说“盖以(假寐)诱敌”即“才认识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办法来引诱对方”。4、介词“为”的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完全与现代汉语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是一脉相承的,既有其传承性,也有发展变化。无论是在介词的用法上,还是在介宾结构所处语法位置上,古今汉语都有些细微末节的差异,但是,只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和掌握其中的区别,学好古代汉语也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主要参考文献:1、张双棣:《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2、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6年4、《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5、张之强:《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北京出版社,1980年6、高庆赐:《古代汉语知识六讲》,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7、韩昌森:《少年文言知识十讲》,少儿出版社,1986年8、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9、原建平:《文言文全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0、《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社,200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一公子①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会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②。遂乘胜还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③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注]①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②蒙骜:秦国大将。③晋鄙:人名,曾被信陵君所杀。7.下列句中的“于”与“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告之于帝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所欲有甚于生者D.万钟于我何加焉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面对秦国的进攻,魏王多次派人去请公子,公子不肯回到魏国,主要是担忧魏王的责怪。B.面对毛公、薛公的劝说,公子幡然醒悟,立即返回魏国,说明他是知错能改的人。C.公子为将后,诸侯都派军队救助魏国,最终大败秦军,表明公子在诸侯间威望很高,公子的才能卓著。D.打败秦军后,公子面对荣耀不能谦虚面对,反而沉溺酒色,最终因之身亡,令人叹息。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魏王患之患:②语未及卒卒:③求晋鄙客求:④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亡: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2分)译:(2)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2分)译:二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7、下列句中的“之”与“犹今日之事将军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悍吏之来吾乡D、故时有物外之趣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体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再三强之,不许(2)彼诚小人邪(3)且不耻将军之言(4)涣白太祖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译文:(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译文:三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臻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7.下列句中的“以”与“诚以百姓疲劳故也”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项()2分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何以战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继任魏王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称帝后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B.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C.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D.毌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应该寻找机会平定东吴而不是克定辽东。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4分)(1).数诣兹议大事(2).及践阼(3).臻数切深(4)而犹案甲养士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2分)四魏其侯窦婴①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②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③。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④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⑤、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注】①魏其(jī)侯窦婴(?~前131):观津人,字王孙。历仕汉文、景、武三朝。②孝文:即汉文帝。③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物的官。④门籍: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⑤财:通“裁”,酌量,裁度。⑥条侯:即周亚夫。6.下列句中的“之”与“陈之廊庑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B.悍吏之来吾乡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D.益慕圣贤之道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这篇节选的文字中,有两位对立面的人物:窦婴和窦太后。窦婴坚决反对传位梁孝王,因此遭窦太后的冷遇。B.袁盎、栾布等虽是名将贤士,但受奸臣迫害,不被重用,后因窦婴的推荐得以重用。C.吴、楚谋反,汉景帝重新起用窦婴,任其为大将军。后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窦婴被封为魏其侯。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酒酣,从容言曰酣:②窦婴亦薄其官薄:③王孙宁可以让邪宁:④辄令财取为用辄:9.翻译下列句子(4分)(1)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2分)译:(2)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2分)译:五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6.下列句中的“以”与“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塞忠谏之路也B.祭以尉首C.策之不以其道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这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就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B.范雎见到蔡泽后,虽然蔡泽行长揖之礼又下拜,但蔡泽心里不快,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C.蔡泽游学四方,向各国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D.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燕王就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当了人质。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①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说:②范雎让之曰让:③乃谢病归相印谢:④遂拜为秦相拜: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②乃延入坐,为上客。

六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从沛公。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①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见周昌,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岁,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被征,太后使使召赵王,王果来,至长安月余,见鸩杀。昌谢病不朝见,三岁而卒,谥曰悼侯。【注】①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7.下列“之”与“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多助之至C.具答之D.怅恨久之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谏,曾当面指责刘邦如桀纣,反对改立太子。B.汉高祖刘邦处事不拘小节,为社稷立贤不立嫡,虽未成功但不愧是一代开国明君。C.周昌坚决反对刘邦立如意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被毒杀,最终消除了吕后心头之患。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高帝方拥戚姬②公强为我相赵王③昌还走④昌谢病不朝见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②微君,太子几废。七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后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①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未几,卒于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②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注:①擢:提拔,选拔。②笥: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6.下列句中的“以”与“贷以牛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祭以尉首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以土砾凸者为邱D.以激怒其众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康熙六年,于成龙任四川合州知州,合州百姓赋税徭役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B.十七年,有百姓因为犯罪株连几千人,于成龙上书康亲王,请求查明真相,康亲王没有听从。C.十九年,宣化前任长官金世德上奏请求朝廷免除百姓田赋,没有得到批准,繁重的田赋成为百姓的负担。D.于成龙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去世后遗物只有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皇帝对其一生功绩表示赞叹。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州中遗民裁百馀裁:②尝微行村堡微:___________③檄成龙造浮桥济师檄:④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被:9.翻译下列句子(4分)(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2分)译:(2)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2分)译:八魏孝文帝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次日,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①于马前。帝曰:“谋略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诚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还镇平城,曰:“留台②庶政,一以相委。”【注】①稽颡(sǎnɡ):古代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②留台:即平城。(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6.下列句中的“而”与“执鞭乘马而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拔山倒树而来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言和而色夷D.学而时习之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孝文帝身穿军服全副武装,作势将带领大军向南进发。B.大臣们都反对孝文帝南征,纷纷劝谏孝文帝不要一意孤行。C.孝文帝声称要往南讨伐一统天下,其实只是想让群臣同意迁都洛阳。D.于烈相信孝文帝的深谋远虑,完全赞同迁都之举。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策马将出策:▲②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如:▲③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辍:▲④一以相委委:▲9.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2分)译:▲(2)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2分)译:▲九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①山东佥事。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②之余,闾阎(yán)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节选自《明史·张春传》)【注释】①擢:提拔。②兵燹:战祸。6.下列句中的“而”与“事理而民不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拔山倒树而来B.人不知而不愠C.言和而色夷D.委而去之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永平战祸之后,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弹劾时,百姓都为他诉冤。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兵备道,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又获释起用,无论境遇如何,都对国事尽心尽力。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惑:②春具揭辩具:③闾阎困敝闾阎:④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逆: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②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十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注]弃市:一种刑罚。6.下列加点的“以”与“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以怪之矣B.属予作文以记之C.可以一战D.皆以美于徐公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御史中丞。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书:②罔不肃然罔不:③恚望滋甚恚:④帝益忿之益:9.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2分)答:(2)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2分)答:文言文真题十篇答案一7.(2分)B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