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自然灾害学概论_第1页
14自然灾害学概论_第2页
14自然灾害学概论_第3页
14自然灾害学概论_第4页
14自然灾害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学概论第七讲减轻自然灾害第一节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第二节为什么要进行防灾减灾第三节防灾减灾工作第四节防灾减灾教育第一节科学认识自然灾害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两个属性:一是其自然属性,就其本身而言仍然是自然界部分物质以特殊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这种特殊方式的自然物质运动可称为事件;二是其社会属性,上述事件会对它所及范围内生存和活动的人员、生物和已存在的资产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被称为“灾害”。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被喻为自然事件(灾害)的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异),通常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1)潜在性。在开始运动之前,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能量积累或能量转换过程,直到突破原来的平衡。

(2)触发性。自然界物质运动往往是由其他因素的触动,而突然进入高速位移运动。

(3)急剧性。—旦开始运动便来势凶猛,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因此,人类对即将发生的急切运动,即便已有所察觉也仍然会陷入卒不及防,即便已有所设防,也没有能力加以抑制或抗衡,甚至避之不及。(4)偶发性。有多种不同的因素可以促发部分自然界物质发生某种形式的急剧运动,因此除了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这种形式的物质运动之外,至于它到底在何时刻发生,似乎总带有偶然性色彩。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

(5)有限性。部分自然界物质的急剧运动本质上仍然是以急剧运动的方式释放能量,潜伏时期积累的能量越多,急剧运动时期释放的能量也越大,但必定有个时空限度。

洪灾的形成:水流汇集(势能—动能,能量汇集)——汇集成雍,下泄不畅,水头抬高(动能—势能)——水涨压强、越堤溢流、水淹低洼(势能—动能—释放)。这就是洪灾的潜在性——能量的积累、突发性——骤然发生的能量转化、急剧性——瞬间释放积累的巨大的能量。

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自然灾害发生基础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也即部分自然界物质进入急剧位移运动的发生(或变异),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能量积累的过程和所达到的程度则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我们把自然灾害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能量积累的条件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合称为自然基础。发生滑坡事件的自然基础是比较陡的地形坡和坡地组成物质的结构构造特征,也即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灾害系统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至灾因子与灾情共同组成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面系统,灾情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至灾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孕灾环境是由地球五个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作用环境,它对灾害系统的复杂程度、强度、灾情程度以及灾害系统的群聚与群发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至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变异因子。承灾体是指包括人类本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有农田、森林、草场、道路、居民点、城镇、工厂等人类活动的财富聚集体,人类既是承灾体又是至灾因子,如人为灾害、环境灾害中的人为过度利用等。灾情是指在一定的孕灾环境与承灾体条件下,因灾导致某个区域内、一定时期生命与财产损失的情况。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一个灾害事件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时间、地点或范围、性质、强度、直接和间接损失。从过程上看,自然灾害应当有环境条件——形成机制——启动机制——成灾机制的过程。自然灾害的分布相对有规律的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亡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力量引起的为主,人类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1.1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陕西汉中平利县城,唐朝设县,多次被淹;自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到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多次在此地设县址。1728年以来屡遭洪水冲击,故1802年起县治移址。古城门在民国初年尚能骑马通过,到民国十几年只能躬腰迈过了。50年代初期古城内尚有一条东西街,1954年9月4日大暴雨,洪水高出老街3米多,古街被洪冲积泥沙砾石掩埋。1958年6月1日暴雨,泥砂淤高0.3米多,到1979年底古城内淤沙高3—5米,南城墙全部被埋没。1983年大水,又出现农田被淹。(1)自然灾害事件特点;(2)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诱发因素及其成灾机制;(3)原发自然灾害与次生自然灾害的关系;(4)自然灾害事件规模和损害程度的评定(5)减轻自然灾害理论、方法与措施。(6)自然灾害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等。

自然灾害学研究内容1.2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的分类的意义自然灾害分类关系到对灾害本质的理论认识、指导对灾害的科学研究。自然灾害分类关系到选择有针对性的减灾防灾和灾害治理措施、建立最有效的监测系统、客观评价减轻灾害之实效等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自然灾害的分类应于反映自然灾害的本质特征。

突发型和缓发型灾害按照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长短及缓急,可分为突发型和缓发型(又称累积型灾害)两类。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表现为灾害行为,称为突发型自然灾害。自然界存在致灾因子并对人类形成潜在或初步威胁时称为“胁迫”,再经过长时期作用危害日益明显就形成缓发型或累积型自然灾害。

1.2自然灾害的分类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按照因果关系可将某些灾害区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灾害链中最早发生起主导作用的称原生灾害由此诱导出的灾害称次生灾害有时多种灾害现象伴随发生称为复合灾害自然灾害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而在灾后诱发的一系列灾害称为衍生灾害1.2自然灾害的分类1.2自然灾害的分类按自然灾害的程度划分的自然灾害类型——灾情灾害的分级巨灾:死亡1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大灾:死亡1千-1万人,经济损失1千万-1亿元人民币中灾:死亡1百人-1千人,经济损失100-1000万元人民币小灾:死亡10人-1百人,经济损失10-100万元人民币微灾:死亡少于10人,经济损失少于10万元人民币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

1.2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由于大气圈的异常活动和变异引起。海洋灾害由于水圈异常活动和变异引起。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活动所引起。生物灾害由于生物圈的异常活动和变异引起。人为自然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以自然态出现的灾害。宇宙灾害由于天体和宇宙异常现象引起的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台风,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人为灾害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水库溃坝,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房屋倒塌,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各类交通事故等。政治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社会暴力与动乱,金融风暴等。灾害学自然灾害学突发自然灾害学以突发地质、气象灾害为主的自然灾害学地震(含火山、海啸)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极端气候(台风、暴雨、冰雪冻)洪水其他自然灾害(天体灾害、其他气象灾害、渐成的自然灾害、互为伴生的自然灾害、人为与自然共生的自然灾害)我院主要涉及的自然灾害研究1.3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自然灾害的时空群发性灾害链现象自然灾害的周期性

自然灾害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联系的自然灾害组合成的整体称为自然灾害系统

暴雨灾害链我国的暴雨,一部分与台风有关,另一部分则出现在副高压的边缘冷热空气交绥的地带。暴雨可以引起洪涝,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由于湿度增加,可引起某些生物灾害的流行。寒潮灾害链由于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大范围冷暖气团活动以及大气环流场转换的过程中,同时又受局地的地貌、植被等的影响。因此一次大的寒潮往往在同一天气过程中,在五六天内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相继发生多种气象灾害。干旱灾害链干旱不仅可以使农作物歉收,而且可以引发某些病虫害,使潜水面下降,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震灾害链地震的发生往往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1.3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自然灾害的二元属性自然灾害的利与害的双重性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与可减性自然灾害减灾与致灾的转化性发展、环境与灾害的统一性第二节为什么要减轻自然灾害?

新华网北京2008年1月11日电(记者卫敏丽)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2007年灾情2.1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2007年灾情2.1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50-1999年不同时段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按1990年可比价折算)2.1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1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1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全球自然灾害损失随时间有增加的趋势。(单位:十亿美元,下同);虚线表示自然灾害损失随时间增长的趋势;实线表示保险损失随时间增长的趋势。

死亡人口比率最高的是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主要死于洪水、地震、台风和地质灾害年份损失>1%国家GNP超过1%人口受灾死亡人数>1001963-19671639

891968-197215

54

981973-197731

56

951978-198255

991381983-1987581161621988-1992661392051963-1992年期间,全球按经济损失、受灾人数和死亡人数统计的每5年的各种灾害数目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大——小灾大害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种类损失>1%国家GNP超过1%人口受灾死亡人数>100洪水76162202热带风暴73100153干旱5316721地震24

20102滑坡

1

2

54火山

2

9

12海啸

1

1

91963-1992年期间,全球按经济损失、受灾人数和死亡人数统计的各种灾害数目

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代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GDP(万亿美元)10.8311.2511.1311.3911.8912.3314.3216.1718.1619.0721.0221.8523.2123.58损失(10亿美元)322.22.17.42.111129.5231718251724灾害损失比GDP增长得更快2003年非辐射定标平均灯光强度图像

城市抗灾能力越来越脆弱,城市灾害越来越重要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联合国对全球人口的统计和预测。来源:(UnitedNations,2004)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大陆地区城镇人口比例变化图(2001)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一旦受到自然事件的袭击,灾害特别严重。图中给出了近年来世界高程建筑物的几个例子。从左到右:上海JinMao塔(1998,421m),芝加哥Sears塔(1974,442m),马来西亚Petronoi塔,1998,452m),台北101塔(508m,2003)。197019801990200020102020102030405060城市化率年代2000年为36.1%,2020年预计达到55%—60%左右城市人口估计从4.56亿增加8.3—8.7亿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工程灾害到社会灾害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三大城市群“崛起”京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2020年:国土面积3%人口近50%,GDP65%,进出口值90%2.2社会的发展对减轻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家口承德集宁包头呼和浩特大同东胜朔州廊坊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沧州德州衡水邢台太原阳泉榆次离石临汾运城邯郸安阳新乡长治晋城郑州开封商丘徐州济宁菏泽泰安聊城潍坊东营淄博济南连云港枣庄烟台威海大连赤峰锦西锦州朝阳营口阜新盘锦鞍山本溪抚顺沈阳铁岭日照青岛秦皇岛

榆林延安铜川临沂北京环渤海城市群历史地震分布图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死亡数万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24.2万1668郯城8.5级地震死5万余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死万余人1888年渤海7.5级地震1966年邢台7.2级地震死亡8100人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死1328人2.3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两大板块交汇部幅员辽阔,地形起伏变化大生态环境多样人口众多、开发历史长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按地貌的三大部分(1)西部高原和高山多地震、冻害、冻融、雪灾、雹灾、泥石流、干旱和沙漠化等。(2)中部山地和平原多山地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干旱、洪涝、冰雹和森林灾害等。(3)东部沿海平原和海岸带多旱涝灾害、海洋灾害、平原地质灾害、环境灾害和生物灾害等。局部地区还是强震多发地带。2.3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三大灾害带我国存在沿海灾害带、沿江灾害带和山前灾害带等三大灾害带。西部高原高山地区并非没有强烈的致灾因素,但因人口和经济密度低,受灾损失小,没有形成明显的灾害带。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种类多,连发性强灾害强度大,频次高,趋势强化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灾害时空分布具有韵律性与群发性

2.3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胡锦涛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上专门讲到防灾减灾问题

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从长远看,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等六方面工作。

2008年6月23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三节防灾减灾工作3.1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中国防灾减灾要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

四是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五是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六是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减轻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援预防预警3.2减轻自然灾害的途径——以地震灾害为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紧急救援体系1971年国务院正式成立国家地震局

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成功的预报是实现显著减灾实效的有效途径。3.2.1监测预报长中短临10年1-3年3个月10天地震预报工作总体思路通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的总体思路和程序

震灾预防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1工程性预防措施

2非工程性预防措施3.2.2震灾预防工程性预防措施的内容新建工程已建工程抗震加固震害预测(抗震性能鉴定)设计、施工、监理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标准)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1建立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2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3城市规划4制定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5地震保险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非工程性预防措施的内容紧急救援体系建设3.2.3紧急救援2000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1年4月27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温家宝同志为救援队授旗

救生搜索犬热红外生命搜索仪医疗救助设备第三讲减轻自然灾害3.3减轻灾害的国际行动

3.3.1国际减灾十年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1990-2000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该活动的最后总结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DECADEPASSED,

LOSSTRIPLE!

3.3.2

国际减灾日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灾十年”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并从实现”国际减灾十年“目标的方面开展有关活动。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

1998年防灾与媒体

1999年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2001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

2002年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与灾害共存--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

2005年利用小额贷款和保险手段增强抗灾能力

2006年

减灾始于学校

2007年

防灾、教育和青年

2008年

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具体的一个自然灾害事件的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基础调查与研究——确定灾害的区域分布与类型、规模等具体孕灾体的研究——形成的机理、成灾机理等监测与预报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防灾减灾灾害发生的报警、灾害的速报速评应急救援灾害的重建日本列岛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几百个小岛组成面积为37.7819万平方公里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人口:1.27亿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8~10月常遭台风袭击4.1日本的自然灾害第四节日本的防灾减灾教育有大小火山两百多座,其中活火山约占1/3。故有“火山国”之称。全国每年平均有一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被人们称为“地震国”。8.2级,140000人遇难,发生全城大火,几乎毁掉整个东京城1995年阪神大地震7.2级6418人遇难1959年初秋,正值日本名古屋建市70周年大庆。“薇拉”台风席卷整个城市死于台风造成的灾难的人数高达5000多人,30000多人受伤,数百人失踪1960年5月22日下午19点11分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8.9级浪涛高达8-9米,最高达25米。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造成了日本数百人的死亡,冲毁房屋近4000所。自有记载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到猛烈海啸袭击达30多次1703年海啸袭击日本栗津,10万人遭难。1933年日本本州岛东岸遭海啸,约有3000人死亡。

1896年,三陆,7.6级,海啸,2.7万人。关东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十分惊人,造成8000余艘船只沉没,5万多人淹死,并使沿岸大小港口均告瘫痪。台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地质灾害是日本最为常见的、严重的灾害多灾的自然环境、资源的贫乏、纵深的狭小使日本国民养成了极强的忧患意识、积极防御灾害的意识。在民族性格上也能表现出来一些。阿信(田中裕子)一生经历了东京大地震、多次台风、战争等,在与灾难和困难战斗中创建了日本的著名企业。中日两国1920年以后主要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日本自从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后,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基本上避免了过大的人员伤亡,最大的伤亡是1995年神户地震,死亡人数为6千。而中国自从1920年海原地震以后,地震伤亡人数并没有明显的改变。4.2.民众对灾害的知情教育让民众都真实了解他所生活的地方都发生过那些灾害,受灾程度,现在还面临那些灾害。回避和隐瞒灾情是防灾的大忌。日本京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地震右图为地震剖面,显示地震活动的证据4.2.民众对灾害的知情教育京都史上大火毁城记录4.2.民众对灾害的知情教育4.3灾害的现场情景教育宣传日本十分重视对灾害遗迹的保护、具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与现场情景教育宣传。血的教训比什么教育都重要。灾害场地与现代建设有机结合阪神地震的地表破裂保护地震现场遗址兵库县地震后大火现场兵库县三木震灾纪念公园经历地震的老人介绍同济大学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方案4.4家庭应急备品应急备品包含三类:食品、生活用品和自救工具等,日本家家备有应急备品已经成为习惯,便利店里都可以买到应急备品,时常更新应急食品主要有:开罐即可食用的大米粥、小豆糯米粥、兑水即可食用的被称为“万年饼”的压缩饼干、可直接食用的“大酱汤”、杂烩菜及其他各类速食蔬菜、保存期较长的饮用水等。这些应急食品和饮料大约有上百个种类,保质期大多在5年以上。价格一般在几千日元到几万日元不等。应急生活用品有:防灾腰包、安全帽、头巾、防毒面具、便携报警器、应急灯、便携充电器、手电筒、防灾蜡烛、雨衣、简易帐篷、睡袋、灶具和炊具等一系列物品。防灾腰包上有反光带和ID卡,很容易让救援人员发现并确认身份;用便携式充电器充电1分钟可使手机连续通话3分钟或待机90分钟、警报器可连续鸣叫5分钟;防灾蜡烛能连续燃烧100个小时;防灾净水器能将雨水、洗澡水、河水等净化后直接饮用。自救应急用具包括:小型便携灭火器、家庭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