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对主观题的必杀技
一、高考化学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
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题模板
答题关键词: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测液、比色卡、对照。
四步:①取放试纸一②蘸待测液一③点滴试纸一④与比色卡对照。
概括为“取、蘸、点、比
抓住关键词和四步操作环节,此类问题一定不失分。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答题模板
①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
剂已过量。
②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注意: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只能选用方法①。
3.沉淀洗涤
(1)沉淀洗涤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向漏斗内加蒸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
2〜3次。
(3)误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会使沉淀的质量偏高。若沉淀洗
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导致其质量偏低。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答题模板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洗净。
4.容量瓶检漏操作
答题模板
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掘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再将容量瓶正立,并
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观察。若均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
5.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后,重复上述操作。
碱式滴定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
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6.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流出,气泡会随
之排出。
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橡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使
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气泡。
7.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答题模板
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一描述现象一得出结论。
微热法—关键词:封闭(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微热、气泡、水柱;
液差(封)法——关键词:封闭(用止水夹关闭右侧导气管,向XX漏斗中加水)、
液差(XX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变化)。
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以加热的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
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也可对整套装置适当分割,分段检查装置气密性。
8.萃取、分液操作
先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溶液,再加
入萃取剂,振荡。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使其分层。待液体分层后,将
分液漏斗上方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
9.焰色反应的操作
将伯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
然后用铝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煮沸的蒸储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b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
加热。
11.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实验操作
答题模板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蒸发一结晶一过滤。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或带结晶水的物质:加热浓缩一冷却结晶一过滤。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
1.性质实验设计
从实验原理出发(含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顺
序来表述答案。
答题模板
操作一现象一结论。
取样,加入……一有……生成一……的是……
2.定量实验误差分析
对于定量实验,要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从以下角度考虑: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排除装置中气体;
(3)减少副反应;
(4)避免气体带杂质(如测定水的质量,气体必须干燥);
(5)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等。
定量测定实验的一般设计思路:气体发生装置一气体干燥装置一主反应装置一
吸收产物装置(1)t吸收产物装置(2)t干燥装置一尾气处理装置。
3.实验现象描述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面,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
了什么现象,答题模板如下:
(溶液)一(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浑浊
(4)生成(产生)……沉淀
(5)溶液发生倒吸
(6)产生大量气泡
(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8)有液体溢出
(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2)固体逐渐溶解
(3)颜色由……变成……
(气体)一(1)生成..色(味)气体
(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后……(加深、变浅、褪色)
4.仪器或装置作用
答题模板
有利于……(好处),以防止……(坏处)。
尾气吸收: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例如有机实验中玻璃长导管的作用可以是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安
全瓶作用:防止……中的液体倒吸进入……中;某导管的作用:平衡气压,便
于……中液体顺利进入……中。
5.原因、理由类
答题模板
“有理,,一化学原理,“有据”一事实依据。
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正说”——“直接原因+根本目的工
(2)“反说”——“如果......就......
6.理论型简答题
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方向)移动,……(结论)。
(三)图表、图像类题目答题技巧
1.图像题
(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横、纵坐标的含义,弄清起点、
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四看量变,五看是否作辅助线。
(2)会分析:分析图像中隐含的信息,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2.表格数据题
(1)明含义:理解表格中各项的含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
(2)析数据: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
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口诀:图像题要细心,全面观察得高分;曲线题能速答,分析走势好办法;表
格题要解好,转化数据离不了。
二、高考经典题型的评分细则
1.工艺流程题
员
物\水解、煨烧、电解
典例(14分)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以
钛
过
溶
夜
虑
铁一系列
滤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3),浸T-T*滤液2-
矿
查
修操作
LFeS(l-7H,0
还含有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钛的工艺
流程如下所示。
(1)滤液1中钛元素以TiO2+形式存在,则“溶浸"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
FeTi+
程式为°32H2S04=Ti0S04+FeS04+2H2O(2分)。
[解析]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Ti()3,且滤液1中钛元素以Ti()2+形式存在,所
以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TiO3+2H2so4=Ti0S04+FeS04+2H2O。
(2)物质A为Fe(1分)(填化学式),“一系列操作“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
[解析]根据题给流程可知还有副产物FeSC)4•7H2。,故需将“溶浸”产物中的Fe3+
除去,物质A为Fe;“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3)“水解”步骤中生成TiO2・%H2。,为提高Ti()2・%H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
施有加水稀释反应物、加碱中和生成的酸(或加热等)(每空1分)。(写
出两条)
[解析]“水解”反应为Ti()2++(%+1)H2O#TiO2・XH2O1+2H+,根据平衡移动
原理,为提高Ti()2•支电0的产率可以加水稀释反应物、加碱中和生成的酸、加
热等。
(4)“电解”是以石墨为阳极,Ti()2为阴极,熔融Ca。为电解质。阴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2+40-="+202-(1分);若制得9.60g金属Ti,阳极产生
气体4480(2分)mL(标准状况下)。
[解析]“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反应式:Ti。?+46-=r+2。2-,阳极电极反应
式:2。2--4e-=。2T,若制得9.60g金属Ti,则n(Ti)=n(O2)=0.2mol,
7(02)=4480mL(标准状况下)。
(5)将少量FeS()4,7H2。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NaHCO?溶液,可制得FeCC^,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FeC(M+C(M+H2°(2分);
若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2.0X10-6mol-L-1,则溶液中c(CO『)=
1
1.0125X10一5Q分)mol.fo(已知:常温下FeCO3饱和溶液浓度为
4.5X10-6mol•「1)
[解析]由题意知该反应的禺子方程式为
2+
Fe+2HCO3=FeCO3J+CO2T+H2O;常温下FeCO3饱和溶液浓度为
62+
4.5X10-mol•LT,则Arsp(FeCO3)=c(Fe)-c(CO/)=2.025X10-11,反应后
的溶液中有FeC03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存在FeCC)3的沉淀溶解平衡,若
c(Fe2+)=2.0X10-6mol-L-1,则
o2X
c3J5
(c「mol•LT=1.0125X10-mol•L。
评分细则(1)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写成离子方程式均不得分。(2)Fe写成
汉字“铁,,不得分;答“蒸发结晶、过滤,,不得分,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不扣分。(3)标准答案中的三种措施,任答两种得2分,答一种得1分。
(4)电极反应式未配平不得分;计算结果非4480不得分。(5)离子方程式未
配平、写成化学方程式均不得分,漏掉广不得分;数值计算错误不得分。
2.实验题
玻
典例(14分)常用调味剂花椒油是一种从花椒璃
管1)
籽中提取的挥发性香精油,溶于乙醇、乙醛等有
机溶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花椒籽粉,经分水与花
椒籽粉
B
离、提纯得到花椒油。阴n热装置
实验步骤:
(一)在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中装入;容积的水,力口1〜2粒沸石。同时,在B装
KJ
置中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g花椒籽粉和50mL水。
(二)加热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储。
(三)向馆出液中加入食盐至饱和,再用15mL乙醛萃取2次,将两次萃取的酸
层合并,加入少量无水Na2s。4;将液体倾倒入蒸储烧瓶中,蒸储得花椒油。
[解析]加热A装置,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经导气管进入B装置,加热B装置中花
椒籽粉与水的混合物从而提取花椒油;向播出液中加入食盐,可降低花椒油在
水中的溶解度,利于花椒油分层析出;花椒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醴中,而乙
酸与水互不相溶,则向用乙醛萃取的花椒油中加入硫酸钠可除去酸层中少量的
水,最后蒸储得到花椒油。花椒油的主要成分属于油脂,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
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过量的NaOH溶液用盐酸滴定,从而间接计算出花椒
油中油脂的质量,进而可得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
(1)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以免关闭弹簧夹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2分)。装置B中圆底烧
瓶倾斜的目的是一防止飞溅起的液体进入冷凝管中(或缓冲气流)(2分)。
[解析]加热时烧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玻璃管可平衡气压,以免关闭弹簧夹后圆
底烧瓶内气压过大;B装置中圆底烧瓶倾斜可以防止飞溅起的液体进入冷凝管中。
(2)步骤(二)中,当观察到仪器甲处一出液无油状液体(2分)现象时,
可停止蒸储。蒸镭结束时,下列操作的顺序为②①③(2分)(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②打开弹簧夹③关闭冷凝水
[解析]加热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储,
B装置中的花椒油会变为气体,随着热的水蒸气不断被蒸出,当仪器甲处储出液
无油状液体时,说明花椒油已完全分离出来,此时停止蒸播;蒸馈结束时,首
先打开弹簧夹,然后停止加热,最后关闭冷凝水,故操作的顺序为②①③。
(3)在福出液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加入无水Na2s。4的作用是
除去花椒油中的水(或对花椒油进行干燥)(2分)。
[解析]在储出液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增大水层的密度,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
解度,有利于分层;加入无水Na2s0…无水Na2s。4与水结合形成
Na2SO4-10H20,便于除去花椒油中的水。
(4)实验结束后,用稀NaOH溶液清洗冷凝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COOCH?CH,OnRJCOOCIIJ
A
RjCOOCH+3、aOH—►SRjCOONa♦CHOHRCOOCH
II:(:%(川(2分)(残留物以RCOOCII表7K)o
[解析]实验结束后,用稀NaOH溶液清洗冷凝管内壁上沾有的油脂,二者发生
R.COOCH,
△
反应产生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t::"‘
CH.OH
I'
3H,COON«+CHOH
CHOH°
(5)为测定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取20.00mL花椒油溶于乙醇中,力口
80.00mLO.5moi,LTNaOH的乙醇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力口水配成200mL
溶液。取25.00mL加入酚麟,用0.1mol盐酸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消耗盐
CMCOOCH?
酸20.00mL。则该花椒油中含有油脂353.6(2分)g.。(以「二二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884)
[解析]根据HC1+NaOH=NaCl+H20,可矢口
71过量(NaOH)=n(HCl)=0.1mol-L一1*0-020LX加=0.016mol,则与油
脂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L-1X0.080L-0.016mol=0.024mol,
根据花椒油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花椒油中油脂的物质的量ri(油
脂)=-n(NaOH)=-X0.024mol=0.008mol,其质量m(油脂)
33
=0.008molX884g-mol-1=7.072g,则该花椒油中含有油脂
7.072g
=353.6g-L-1
0.020L
评分细则(1)答出“平衡气压”即得2分,答“冷凝回流”不得分;答出“防止飞
溅起的液体进入冷凝管”或“缓冲气流”均得2分。(2)答“仪器甲处储出液无油状
液体,,“牛角管偏出液无油状液体”均得2分;答“仪器甲处无液体流出”“牛角管无
液体流出”均不得分;操作顺序颠倒任何一个均不得分。(3)只要答出“降低花
椒油的溶解度唧得2分;只要答出“干燥”的意思即得2分。(4)化学方程式未配
平、物质结构简式书写错误不得分,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等,得1分或不得分。
(5)数值计算错误不得分,填写对应答题卡时注意题干是否给出单位,视情况
决定数值后面是否带单位。
3.化学反应原理
典例(15分)唐山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因此研究NO久、SO2等大气污染物的
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
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
SO2(g)+NH3.H2O(aq)=NH4HS03(aq)=akJ,mol-;
-1
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1)=bkJ•mol;
2(NH4)2S03(aq)+02(g)=2(NH4)2S04(aq)AH3=ckJ•moL。
则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1)的
AH=2a+2b+c(2分)kJ•mol-1。
(2)已知:N2(g)+02(g)=2NO(g)AH=+181.5kJ•moL,某科研小组尝试利
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的分解。若用00、⑴、oo、,〃〃〃人分别表示
。2、NO、电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分解NO的过程如图所示。从
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C(2分)(填字母)。
吸解
ARC
(3)以乙烯(C2HJ作为还原剂脱硝(将NO转化为电),脱硝机理如图1,则总
Cu、
6N0+30+2CH=3N+4C0+4H0(2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22
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2,为达到最
佳脱硝效果,应采用的条件是350久左右、负载率为3.0%(2分)
负载率
H,O、CO,、N,a0.5%
*X*
h3.0%
c5.0%
d8.()',
(;1心。2)(:U+(OJ
2mV.300(40()V.5()0T.6()0V.
图1图2
(4)温度为A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0(g)+02(g)=2NO2(g)AH<Oo实验测得:
u正="消耗(N。)=2u消耗(。2)=k正.C2(NO)-。(。2),
逆2正、逆
u逆=u消耗(N02)=k-C(NO2),k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同时
刻测得容器中几(NO)、n(02)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10.60.40.20.20.2
n(02)/mol0.60.40.30.20.20.2
①「时生=160(2分)L,morio
②若将容器的温度变为了2,②时k正二」逆,则72>(2生(填“>,,“<,,或
"=")T-
(5)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NO(。2浓「
1固体
了电解质电
度约为NO浓度的10倍),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固体1k"源
电解质可传导。2-。_'2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4e-="+2O2-(1分)
②消除一定量的N。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
物理因素)阴极发生副反应02+4e-=202-(2分)。
评分细则(1)数值计算错误不得分。(2)错选、多选不得分。(3)化学方
程式未配平、漏掉C"不得分;”350久左右”“负载率为3.0%”两者全答得2分,
只答其一得1分。(4)①数值计算错误不得分;②“〉”写成“大于不得分。(5)
①电极反应式未配平不得分;
②答出“02+4e-=202-,,即得2分,只答“阴极发生副反应,,得1分。
4.物质结构
典例(15分)硼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B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
A(1分)、D(1分)(填字母)。
A同同FH
/A..|>2>2p,2p,2p
-D•1*2、2p2p2p
nwmmm
rL.I、2s2p,2p,2P
八nmnwi
\,J.Is2s2p,2p,2p
[解析]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Is、2s、2p;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
子,且自旋方向相反,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
相同,能量最低。由此分析,A项能量最低,D项能量最高。
(2)H3BO3是一元弱酸,可用作医用消毒剂,其水溶液呈酸性的原理为
0H
。则1m01硼酸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OH
6叫(或3.612X1024)(1分)(设村从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硼酸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通过3对共用电子对结合,每个羟基中有1对共
用电子对,所以1mol硼酸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6NA。
(3)BF3可用于制造火箭的高能燃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平面三角形(1分),硼原子杂化方式是sp2(1分);BF3能与乙醛发生反
应:(C2H5)2。+BF3tBF3•0(C2H5)2,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BF3中B原子有空轨道,0(C2H5)2中o原子上有孤电子对,能形成配位键(2
分)。
[解析]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X(3-1X3)=3,且不含孤电子
对,所以为平面三角形结构;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BF3能与乙醛发生反应的
原因是BF3中B原子有空轨道,0(C2H5)2中0原子上有孤电子对,能形成配位
键。
(4)硼的一种化合物结构简式为0=B—CH=C=CH2,该分子中含
7(2分)个0键。
[解析]单键是。键,双键中含有1个。键,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还有3个C—H键,所
以一共有7个。键。
(5)如图(a)为类似石墨的六方BN,图(b)为立方BN。
。B
oN
图(a)图(b)
①六方BN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是因为
六方BN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较弱的范德华力,故层与层之间相对易滑
动(2分);六方BN不能像石墨一样具有导电性,其原因是
六方BN的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2分)。
[解析]由题图结构可以看出六方BN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较弱的范德华
力,层与层之间相对易滑动,故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六方BN不能像石墨一样具
有导电性,是因为六方BN的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②已知立方BN的晶胞参数为0.3615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立方BN
—4X11+4X14-或3^X1021(2分)
-3
的密度为NAX(0,3615X10-7)3-036153.NAg.Cm(列出计算
式)。
[解析]已知立方BN的晶胞参数为0.3615nm,则晶胞体积为
(0.3615X10-7)3cm3,晶胞中B原子数目为8><:+6><;=4,N原子数目为4,则
oZ
立方BN的密度为小若;*-7)©cm-3
评分细则(1)错选不得分。(2)数值错误不得分;写成“6mol”不得分。(3)
写成“平面三角型”不得分;写成“sp2杂化”不得分。解释出“空轨道”和“孤电子对'
二者缺其一不得分。(4)数值错误不得分。(5)①答出"BN晶体中层与层之
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唧得2分;②答出“六方BN的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即得2分。(6)计算表达式或化简表达式,只要正确即得2分。
5.有机化学
典例(15分)M是降低润滑油凝固点的
H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O2/Cu①HCN_9浓硫酸/_
0o0
、/\/△2JH7H,()COOH△COOH浓%酸
H,CCCCDE△
'III
+cH,一€—CH—€H十
,用石油裂解气合成M
/RrJCJ
COOCJc-H2O
△'L
的路线如下:X一定
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向
(1)B的化学名称为2-丙醇(或异丙醇)(2分)。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石方破碎工程承包及新材料研发合作合同3篇
- 二手房地产交易培训与指导合同
- 2025年度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墙工程进度监控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卡销售与技术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遗产分割与遗产传承规划及执行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皮草品牌全国授权及市场拓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音乐版权评估与价值分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箱节能改造合同范本节能减排新策略
- 2025年度轨道交通聘用司机劳动合同范本发布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英语语法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