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新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2、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3、过程与方法: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教材分析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课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此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教师在教法上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也是一个难点。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此问题是第一框的起点,也是一个重点。因为只有充分理解了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领会了宪法内容的特殊性,知道了宪法在内容规定方面与普通法律不同时,才能进一步、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学情分析在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很清楚。例如,有的同学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等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好的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涉及的生活领域主要是国家生活,面对的社会关系是公民与国家、国家与宪法的关系。在生活中,学生对刑法、民法、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内容了解比较多,对宪法的内容及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在学生成长,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参与国家社会的管理必然要学习宪法内容,知道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认识的不足与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展开的生活基础和动力。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宪法知识理论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若只由老师讲授,就会显得枯燥与沉闷。因此,本节课设置了许多活动,设置情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能力目标: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教学过程】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初步感悟.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一名同学来朗读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宪法学习之旅”)环节一、走进宪法我国的宪法史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哪四部宪法?我国的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它由哪几部分构成?法制宣传日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为什么要定在这个日子呢?这是我国历年来法制宣传日的主题,请你思考一下: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为什么多次以宣传宪法为主题呢?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11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13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2014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环节二、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1、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注意:4名同学分角色表演,要声情并茂,1——4组各出一人,小组长早定好人选)宪法:我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等。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刑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民法: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问:你能看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不同吗?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2、查一查:宪法规定的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的标志:3、大家来抢答下列描述分别指的是哪部法律?①在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主要是管犯罪的,对于犯罪分子,我会用刑罚来处罚他,直至判处死刑。()②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损坏东西要赔偿等等。()③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④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⑤我主要关注和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予以严厉惩罚。()⑥我主要管国家的基础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内容上看,(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慧眼识法: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几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你发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吗?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我观察我思考○宪法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权,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于是民法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于是民法规定了对人格损害的赔偿,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权,于是刑法规定了打击报复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居住权,于是刑法规定了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观察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材料一: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组织法》便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这一规定作了相应修改。材料二: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无论对法律的解释还是相关规定,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上述规定体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法律效力上看,(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1、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宪法其他法律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3或3/4以上多数通过。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过半数通过。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简要分析原因目的收获平台学生谈收获和困惑,师归纳总结学以致用(一)选择题1、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分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是()A、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错误的,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容不同C、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胡锦涛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C、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D、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生活的具体法律4、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二)非选择题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六、课堂小结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分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是()A、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错误的,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容不同C、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胡锦涛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C、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D、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生活的具体法律4、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二)非选择题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效果分析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取典型的的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如,猜谜语,小品展演,课堂辩论,我思我悟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本课能够较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首先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方式做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局面,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享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探究中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思维碰撞,共同提高,在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实践活动中,升华提高。其次,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采用学生比较熟悉活动形式贯穿始终,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是课堂有整体感;选材来源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思考问题,既有引导感悟式问题,也有选择冲突式问题,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感悟、提高。再就是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通过系列栏目,把课堂有机统一在一起。教学效果明显。课后反思一、本课的亮点1.努力开发利用现实生活资源,选取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因此本课与时俱进,努力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积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新闻时事,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了典型性、有针对性、有感染力、有较强说服力的事例,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例中激情,在例中明理,在情和理中导行,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活动引领教学。
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学生只有在亲身实践、体会和感悟中去学习,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确道理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受到启发。本课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与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精彩的课堂一定是以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载体贯穿其中。在教学中我注重以活动引领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讨论、交流、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3.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好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