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1.gif)
![初中历史-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2.gif)
![初中历史-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3.gif)
![初中历史-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4.gif)
![初中历史-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66bac0d9492f4f0f18162c737496ffc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转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搜集所需的历史资料,而且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作业跃跃跃欲试。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分化较大,学困生占相当大比重,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到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组织预习和指导,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12.《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评测练习【评测练习】1、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到了南宋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来自于A、水稻B、小麦C、玉米D、高梁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4、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5.朝代占全国户口比例南方北方西汉19.8%80.2%唐朝 43.2%56.8%北宋62.9%37.1% 1.从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信息?2.南方人口增加最重要的原因是? 6.想一想,议一议: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的?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3..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法构思】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经济重心南移,二是农业和手工业,三是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教学中合并为一个部分。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课前导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初中历史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执教者:单位:兖州市第八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四、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转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搜集所需的历史资料,而且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作业跃跃跃欲试。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分化较大,学困生占相当大比重,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到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组织预习和指导,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六、教学策略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经济重心南移,二是农业和手工业,三是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教学中合并为一个部分。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课前导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出示学习目标讲授新课第一篇重心渐南移提问:什么是“经济重心?”引导学生比较《战国经济分布图》、《唐代经济分布图》、《宋代经济分布图》,认识经济重心渐南移。教师点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强调南移时间、区域。由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指出太湖流域是重要粮仓。图片展示:南方经济支撑南宋半壁江山。论从史出:学生根据材料,讨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第二篇经济共腾飞小小史学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相应的中心。利用列表的形式,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秧马占城稻煤五大名窑景德镇动脑筋:展示“交子”、“会子”、“关子”,让学生思考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出现的地点、时间、优点,认识今天货币的发展。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宋代海上贸易的发展。欣赏《南宋海船和北宋战船》,认识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拓展延伸:我们从宋代经济的发展中吸取哪些成功的经验?谈古论今: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课堂小结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课堂检测当堂检测,当堂反馈。附:板书设计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效果分析【效果分析】本课的可取之处: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古今联系。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在介绍手工业时,能力好的学生制作出课件,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繁荣,五大名窑各自的特点,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不足之处:1.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2.时间掌控有点难度,在学生发言和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时,要把握好时间。《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在这节课里能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古今联系。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本节课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清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01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四 人体的奥秘-比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会议总包合同范例
- 钢板桥面面层施工方案
- 供热公司用工合同范本
- 专业律师合同范例
- 债务合约合同范例
- 物业车辆清洁方案
- 公司聘用文秘合同范例
- 买矿协议合同范本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