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声声慢》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声声慢》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声声慢》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声声慢》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声声慢》检测卷一、选择题1.李清照的词被誊为()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2.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①范仲淹②苏轼③李清照④李清照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④李清照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④李煜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B.独自怎生得黑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赢得仓皇北顾4.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化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这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A.苏轼与王弗 B.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C.陆游与唐琬 D.李清照与赵明诚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作者用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便层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B.作者通过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C.作者通过自比黄花,不仅表达了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也象征着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D.《声声慢》这首词作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二、小阅读-课内6.《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

)A.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 B.创造性地运用叠字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语言浅近,意境深远7.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古诗词学习笔记,请你帮他把表格的空白处填写完整。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意象①梧桐、细雨、黄昏画面特征②凄清、冷寂情感抒发了作者对赤壁景色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③8.《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9.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0.《声声慢》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它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南飞的大雁,满地的落菊,梧桐和细雨。试着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对“宋词”的理解。11.请谈谈你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所包含的意思的理解。《声声慢》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证以亡命收系卖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谅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觅可疗疾,今官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大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逐以亡命/收系妻子/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B.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专门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C.祔庙是指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祔”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D.中国的古典文献中分别常用“朔”“望”“晦”来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每月的最后一天。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夷简一心为国,勇于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他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加以理会,应将诋毁者流放到更远的地方。B.吕夷简政绩突出,得到赏识。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屏风上记下了他的姓名,表示要重用他。C.吕夷简为人机巧,受到牵连。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和夏竦,两人就向郭皇后供出他也曾依附太后,最终他被贬官为武胜军节度使。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他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让他用来治病。三年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②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18.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19.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2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B.词的上片描述了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起来,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22.有人评论: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做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行香子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2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写秋天秋光遍地,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要添衣御寒;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C.下片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之后,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D.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了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24.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此时已入素秋,本已气肃天清,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如雾,尽皆浣去,一澄如洗。B.“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当此之际,凉风忽至,关河肃杀,残阳照着高楼,一片冷落之景良。“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C.“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D.本词融写景、抒情于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对比等手法,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26.下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南宋]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①!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②!二十五弦③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④?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比喻世事颠倒。②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③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④痴骨:指愚笨的内心。2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28.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念奴娇·重九席上①辛弃疾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②。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注】①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61岁,赋闲家居于江西。②“老兵一笑”“落帽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2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B.上片先写龙山重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实到虚,令人浮想联翩。C.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D.下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描写了词人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读后令人回味无穷。30.该词表达了词人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完成各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情感和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词人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里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措。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确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能不悲戚。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词人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一指,“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有书信来往的丈夫;二指,词人流落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词人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发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概括了词人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3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词人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满江红①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②如雪。春正好,见龙孙③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注】①此词约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后,被排挤闲居期间。②荼蘼:荼蘼在春末夏初开白花,花凋谢即表示春季结束。③龙孙:笋的别称。3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樱桃如火,荼蘼如雪,这是从视觉上表现春天的艳丽鲜明;龙孙破壁而出,雏燕力弱试飞,黄莺娇声唤友,这是从听觉上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欣喜,反而因此生愁。此愁难消,词人于是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体现了词人抑郁烦乱的心绪。C.下片最后几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夜啼这个凄苦的情景烘托词人有家归不得的无奈与伤感。D.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与愁绪情调一致的落花飞絮、凄风苦雨等意象来表现,而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下片刻画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描写,也有环境点染。34.此词写的是思乡愁情,词中却说这是“古今遗恨”。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35.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所抒发的感情在层次上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庭芳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憧。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注】①陈慥,字季常,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王长官当时住在黄陂,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③摐摐:形容雨声。④釭:灯。3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三句出语不凡,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将人神化,暗含傲视天下的豪情。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出了与王长官在黄州会面的因由。C.下片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的高雅志趣。D.“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达了复杂的情感。37.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8.对下列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风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风御寒,借酒浇愁,却愁多风急,忧愁难以消解。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写雁群飞过引起她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雁是“旧时相识”。原来诗人认得,这群飞雁是过去栖宿在她老家屋檐下的,现在来寻旧主人了,而物在人亡,怎不引起诗人的悲伤呢?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写菊花引起她的哀愁。地上一丛丛的菊花,却枯萎憔悴了,看到了花的憔悴,诗人就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时日难熬引起了哀愁。“守着窗儿”是因为孤寂翘首盼望有人能来解闷的情景,可是半天也没有人来,“独自”一人怎么样才能熬到天黑呢?阅读《声声慢》,完成下面小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9.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意?40.人们常常评价说,开头连下得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试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作者用这些叠字表现了怎样复杂的心理状态。41.《声声慢》中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七、语言表达42.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对于写作者来说,就是选择那个最能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是品味那个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请参考下面的示例,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示例:清风扶细腰“扶”字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使诗句更有韵味。(1)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2)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43.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李清照《声声慢》中开篇三句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表达效果,写一则文学短评。100字左右。4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苏轼不论则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参考答案1.C2.B3.D4.D5.B6.BCD7.①乱石、天空、惊涛、江岸②壮观、雄浑③抒发了作者对亡夫深深的怀念,表现了自己孤单凄凉的愁苦。8.词眼是“愁”。9.所蕴含的感情基调是昂扬的。原因如下:(1)“人生如梦”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作者此时年近“知命”,功业未成,看着滚滚江水,就自然会感到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生如梦”的感慨也实属正常。(2)“一尊还酹江月”是作者向江月诉说壮志难酬的苦闷。作者的感慨是与周瑜对比之后发出的,其实这种对比的本身就是作者奋发向上的积极表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旷达之情。10.示例一:宋词就是一方雕花轩窗,窗里的人正对镜梳妆,窗外归人已是泪千行。宋词就是一株雨后芭蕉,忧愁和雨滴滑落黄昏,叹息隔窗点滴到天明。宋词就是一条夕阳小径,花香氤氲但满地落红,独自徘徊中捡拾往事。示例二:宋词就是浮在线装书页上的一弯残月,即使你掩合书卷,清辉依然在书内晶莹,更会在你心里洒下一片温柔的凄冷。宋词就是几案上茗烟渐消的半盏温茶,萧瑟的盏中依稀可辨过往的芬芳,呷一口虽然余味犹存,却掩不住曲终人散的涩苦。11.①北雁南飞,雁叫声声,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词人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词人的心伤,使词人伤心难过。②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词人带过信的,给过词人安慰的,现在丈夫已逝,亲人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词人安慰了,所以使词人伤心。③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词人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词人在北方时就与雁相识,词人现在不是在故土看到北雁,而是在异乡,于是就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12.ABC13.D14.A15.C16.①按照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例(范例)。②等到宣布制令时,夷简正在朝会上领班,听到提名,大惊,不知原因。17.C18.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19.①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的状态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②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③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2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A22.从字面上看,“起来听”似乎纯系由于“北人不惯”,但这里的“北人”,实际上应解作“流离之人”“沦落之人”,因此,这种“不惯”也就绝不只是水土气候上难以适应的不惯,而是一种飘零沦丧的异乡之感导致的不惯。23.D24.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把词人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词的音律美。②排比:前后结句均用排比,“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声声凄切,句句血泪。25.D26.在抒情方式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①词人用“不忍”“思难收”“叹”等词直接抒发了自己羁旅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②用对写的手法,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对方入手,写故园之闺中人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这样,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27.A28.相同点:陈词和辛词都表达了抗击金人的愿望和决心;不同点:①陈词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对杀敌抗金的决心和信心;②辛词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29.D30.(1)抒发了词人在现实中倍感物是人非,知音稀少的凄凉之情。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唯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2)抒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