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1.gif)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2.gif)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3.gif)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4.gif)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7b51f7e366eb6c10f81edf1a81362f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点对点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各地遗址中犁铧、镢(júe)、锄、铲、镰等铁农具大量出现。这在当时(
)A.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B.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C.使铁农具得以普及 D.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2.“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3.《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承认土地私有 B.革除陈规陋习C.打击旧的贵族 D.强化社会控制4.“初税亩”,见于《春秋·宣公十五年》。对此,《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均有解释和评议。“初者始也”。“古者”,“藉而不税”;而今,则是“履亩而税”。《左传》说“初税亩,非礼也”,《穀梁传》说“初税亩,非正也”。甲骨文、金文和西周文献中,还没有“税”字。“税”,大概是西周末年以后才出现的新字新词。这说明“初税亩”()A.实质上是一种赋税制度变革 B.纳税人仅限井田制下的农夫C.适应了当时经济关系的变动 D.是自下而上的自觉变法运动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6.孔子是先秦时期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①“克己复礼”
②“隆礼重法”
③“兼爱尚贤”
④“有教无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主张。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反映出(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传统华夷观念已被突破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渐强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8.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该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9.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10.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有包含士冠礼、士昏礼、乡射礼、公食大夫礼、特牲馈食礼等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表明当时(
)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B.儒家学说地位上升C.国家一体局面形成 D.礼制与政治相结合11.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地方统治C.瓦解了宗法制度 D.扩大了统治区域12.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荀子提出“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由此可见,他们都(
)A.强调社会责任 B.认同以德治国 C.倡导民本 D.讲求实利13.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B.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C.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D.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14.先秦某改革家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改革家最有可能属于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5.荀子以其对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更以其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和务实求用的学术原则,对治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治国方略。荀子的治国方略是A.隆礼重法 B.为政以德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图中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什么时期?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材料二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将耕地依照边界以1步宽、240步长为标准划分成小块,两块这样大小的土地就是一亩。秦政府将100亩左右的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然后向其征收粮食、饲料、稻草及劳役和兵役。——摘编自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据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各地遗址中犁铧、镢(júe)、锄、铲、镰等铁农具大量出现。”可知,战国时期大量铁农具的出现,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崩溃,排除B项;铁农具的大量出现不等于普及,直到汉代铁农具才得到普及,排除C项;金属冶炼业发展推动铁农具大量出现,因果倒置,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画野分民乱井田”体现了井田制的崩溃,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的是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动荡变革,D项正确;生产力发展没有体现“百王礼乐散寒烟”,排除A项;争霸战争频繁没有体现“画野分民乱井田”,排除A项;这两句诗都没有体现思想文化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根据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商鞅采用军功授爵措施有利于打击旧的贵族,C项正确;材料与承认土地私有无关,排除A项;军功和爵位挂钩,重在激发战斗力,与革除陈规陋习无关,排除B项;什五连坐制度利于强化社会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材料显示,“初税亩”是“履亩而税”,这就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适应了春秋时期私田大量出现的状况;同时“初税亩非礼也”、“初税亩,非正也”,说明它与传统统治秩序是相背离的,这反映出“初税亩”适应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状况,C项正确;初税亩实质上是土地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初税亩”制度实行“履亩而税”,也就是按田亩纳税,纳税人就应该是拥有土地的人,排除B项;“初税亩”是鲁国自上而下推行的土地制度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强调“仁”与“礼”,主张君子之义;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有侠客之风;道家主张无为,有隐士之风;法家主张变革,依法治国,有英雄气概。C项排列正确,C项正确;ABD项排列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6.C【详解】据所学可知,“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主张“克己复礼”,①正确;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②错误;兼爱、尚贤是墨子的主张,③错误;“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指的是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是“华夷之辩”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而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夷变夏”的观念,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渐强,C项正确;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材料与传统华夷观念已被突破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孔子、孟子的思想都是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夷夏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据所学,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B项正确;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排除A项;庄子为道家,未主张礼,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法治,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10.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这表明先秦时期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神权政治色彩,排除A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重视,而且材料也不能说明儒家学说地位上升,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国家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1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亭,亭以下设邮,邮以下设里,里以下设什,什以下设伍,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中的户籍管理组织结构加强了地方统治,与激化了阶级矛盾、瓦解了宗法制度、扩大了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2.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农工商并重政策,两者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强调社会责任,A项正确;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排除B项;C项只符合孟子,D项只符合荀子,排除CD项。故选A项。13.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均以古代选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完善的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排除B项;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主张变法和改革,属于法家观点,D项正确;儒家主张仁、仁政,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5.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符合“隆礼尊贤而王”,又吸收法家思想,主张重法爱民,由此可知,荀子的治国方略是隆礼重法,A项正确;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治国主张,排除B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主张,排除C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6.(1)时期:春秋战国。意义: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写出两点即得分)(2)表现: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个体小农经济出现。【详解】(1)时期:从材料一的左图看出生产工具是铁制工具,铁犁等;右图是牛的造型,表示生产方式应该是牛耕,根据所学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意义:根据所学可答出铁犁牛耕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可从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等方面分析。(2)表现: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分析,上图表示铁农具改进后使用更加广泛,牛耕技术的推广;下图表明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根据材料“废除井田制,将耕地依照边界以1步宽、240步长为标准划分成小块,两块这样大小的土地就是一亩。秦政府将100亩左右的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可知,商鞅变法使得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出现等等。17.(1)分封制。诸侯争霸。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新兴地主阶级。【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铁犁牛耕的使用和百家争鸣相关知识。制度: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从图中的镐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vr全景制作合同范本
- 光热分包合同范本
- 运动休闲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建筑拆除工程合同
- 分期货款合同范例
- 劳务及销售合同范本
- 乙方包工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野生菌类采集与保护利用合同
- 保护乙方施工合同范例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职位管理手册
- IPQC首检巡检操作培训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
- (中职)Dreamweaver-CC网页设计与制作(3版)电子课件(完整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