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十堰市白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遗传病由单基因控制,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现在国家政策鼓励生二胎,请你为他们测算风险值,以下测算中计算错误的是A.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9B.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C.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8D.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参考答案:A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由此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双方均有2/3的可能性为杂合子,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9=8/9。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8/9)×(8/9)=17/81,A错误;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B正确;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可以确定双亲均为杂合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或患病男孩的概率均是(1/4)×(1/2)=1/8,C、D正确。2.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参考答案:D3.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得到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该病由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控制。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由患者II3与II4的后代正常,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C.若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则它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9/16D.II7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II2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参考答案:B本题通过遗传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4.经查阅1944年和1946年艾弗里等人所发表论文发现,艾弗里的原始实验并没有逐一分析S型细菌中的各种成分,原论文也没有提及蛋白质和多糖的分离、提纯工作,而且在论文的预处理方法部分采取了“去除蛋白质和荚膜多糖”步骤,后续实验是在去除了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不断地去除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后,艾弗里对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确认转化因子就是DNA。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B.该实验思路是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离,单独研究其作用C.该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无法证明这一点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依题意可知:艾弗里是通过不断地去除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后,对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A正确;艾弗里只研究了DNA的作用,没有单独研究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的作用,B错误;该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该实验确认转化因子就是DNA,即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3:1、1:2:1和l:3C.1:2:1、4:1和3:1

D.3:1、1:1:1:1和3:1参考答案:A【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解析:根据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可推知,F1的基因型都是AaBb,但第一种情况的性状表现有三种,双显为一种,其它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的表现型相同,因而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为1:3;第二种情况的表现型有三种,双显为一种,一显一隐、一隐一显的表现型相同,双隐又为一种表现型,因而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为1:2:1;第三种情况的表现型有两种,只要有显性基因的表现型都相同,双隐的为另一种表现型,因而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为3:1。【思路点拨】根据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与9:3:3:1的关系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6.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值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可以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参考答案:A7.据CCTV-1台2007年1月8日报导,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组织,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证明了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全能性B.这些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C.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其生成的肌肉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不一样D.这些干细胞可以生成更多种类、更有价值的人体细胞,将有助于更多的医学用途参考答案:C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参考答案:A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B.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的调节,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C.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对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D.脱落酸主要是由茎尖、成熟的叶片合成的,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参考答案: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能量消耗,A正确;植物激素的合成需要的酶要受基因的控制,但最终合成的激素在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中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B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对根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C正确;脱落酸主要是由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合成,D错误。10.关于胚胎工程的正确叙述是A.通过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B.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再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C.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大的空腔D.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的饲养层细胞分泌一些物质既能抑制细胞分化又能促进细胞生长参考答案:D1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②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③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④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D12.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参考答案:B【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疟原虫与人和按蚊都是寄生关系,疟原虫与按蚊不是共生的,如果是共生的话,疟原虫没了按蚊会不能生存,按蚊没了疟原虫也无法生存,但是事实很显然不是这样.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是生产者.按蚊幼虫(孑孓)能以藻类和细菌为食,鱼类能以孑孓为食,都属于消费者.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解答】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B、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蚊蝇,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C、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是初级消费者,鱼类可捕食孑孓,为次级消费者,C正确;D、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B.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B.狼和兔子通过相互选择,达到共同进化C.细菌接触抗生素后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D.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参考答案:C【分析】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后若出现生殖隔离,可导致新物种形成。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详解】A.长期的地理隔离若能产生生殖隔离,就可形成新物种,A正确;

B.草原上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细菌的抗药性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就已经产生,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抗药性突变个体进行了选择,C错误;

D.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本地食物链的稳定性受损,可能改变了自然选择的方向,进而导致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14.取生长状态相同两组番茄幼苗,分别置于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所列A、B两种培养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干天后发现,两组番茄苗叶片颜色不同,甲组呈绿色,乙组呈黄色B.提取光合色素时未加碳酸钙,所得滤液颜色可能是黄色C.实验中,要不断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D.分离光合色素,乙组色素颜色都比甲组的浅参考答案:【知识点】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D解析:比较A、B培养液成分可知,B中缺少Mg2+,而Mg2+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成分,乙组植物叶绿素含量少,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因而分离光合色素时乙组只有叶绿素的颜色比甲组的浅。【思路点拨】根据表中成分的差异结合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进行分析。15.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在其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粒和DNA复制,染色后通过光镜观察可发现每条染色体上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B.细胞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板的位置形成赤道板,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参考答案:答案:C16.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似

C.核糖体不是只分布在内质网上

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参考答案:C17.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和戊B.丁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C.丙获得甲同化量的10%~20%D.该图未体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考答案:C【分析】图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辛;甲→乙→丁→辛;甲→丙→乙→辛;甲→丙→乙→丁→辛;甲→丙→丁→辛;甲→丙→己→庚;戊→己→庚;戊→丁→辛。【详解】A、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甲和戊,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同食物链中丁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B正确;C、甲同化量的10%~2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而第二营养级上的生物不只是丙,C错误;D、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出现,D正确。故选C。18.生物膜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具有的功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排泄功能

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参考答案:C19.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C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参考答案:B20.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参考答案:C21.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参考答案:D22.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参考答案:答案:B23.下列关于实验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甲基绿为染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生活状态的蓝绿色线粒体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均用到盐酸,两者盐酸的作用不一样D.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实验,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粒参考答案:D2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型)患者,那么病因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母亲都有关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25.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参考答案:D将含有14N14N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DNA为2个14N14N-DNA和2个14N15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6个15N14N-DNA和2个14N14N-DNA,比例为3:1,D正确。26.浮萍(一种被子植物)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生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研究发现,浮萍不但能净化水质,还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使藻类处于遮光状态,从而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浮萍能分解水中有机污染,属于分解者B.浮萍通过影响叶绿体的生理功能抑制的蓝藻生长C.浮萍与藻类是竞争关系D.浮萍可用能源生产,体现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间接价值参考答案:C

27.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它们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3个染色体组的依次是A.②⑤、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①③④参考答案:A2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0℃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O2,应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D.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参考答案:

考点:酶的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解答:解:A、人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一般与动物体温相符,故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37℃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错误;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催化,B错误;C、新鲜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强,能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O2,C正确;D、pH为2时,唾液淀粉酶活性已经丧失,且不可恢复,将溶液pH由2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29.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R型菌是无毒的B.该实验说明R型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S型菌C.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致死性是因为其蛋白质已变性失活D.在一定条件下R型菌实现转化是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参考答案:D【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解答】解:A、该实验徺起R型菌是无毒的,A正确;B、该实验说明R型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S型菌,B正确;C、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致死性是因为其蛋白质已变性失活,C正确;D、在一定条件下R型菌实现转化是因为其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D.3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参考答案:C31.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a、b、c等基因,右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对该细菌的生长、繁殖是非必需的B.在完整的质粒中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

C.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比水稻中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长度要短很多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而且基因a、b、c中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参考答案:答案:B3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参考答案:D33.下列过程中,不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是()A.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B.浆细胞分泌抗体和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旋酶进入细胞核和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参考答案:D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本题关键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物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说明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实例有动物细胞融合、胞吐等.解答:解:A、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细胞膜都需要向内凹陷形成子细胞,体现膜的流动性,A错误;B、浆细胞分泌抗体和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都属于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细胞膜的形态都发生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D、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旋酶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细胞膜上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与流动性无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学生能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可解题.平时学习过程中常见流动性的实例有:1.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2.白细胞吞噬细菌,3.胞吐和胞吐,4.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6.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7.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8.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9.人鼠细胞的杂交试验,10.质壁分离和复原试验.34.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一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运输的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参考答案:A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即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明显高于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A项错误;由图示可知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就可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即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B项正确;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C项正确;由图示信息可知,葡萄糖的总的运输速率为两种运输速率之和,所以可确定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存在,D项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从图表中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图示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5.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而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一只雄蜂和一只蜂王交配,F1中工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雄蜂的体细胞在增殖时,会出现四分体B.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C.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D.隐性性状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比在蜂王、工蜂中出现的概率大参考答案:D36.下列过程会导致ADP含量增加的是A.乙醇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分解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参考答案:C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消耗ATP产生ADP的过程,说明细胞正在耗能。乙醇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ADP含量不增加,A项错误;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不消耗ATP,因此ADP含量不增加,B项错误;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ADP含量增加,C项正确;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释放能量,该过程中合成ATP而消耗ADP,因此ADP含量减少,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消耗ATP产生ADP的过程,说明细胞正在耗能。37.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都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激素的分泌

B.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神经递质的外排

C.DNA的复制与转录、多糖等有机物的合成

D.氧化酶的合成、蓝藻细胞壁的形成参考答案:B38.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B.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的影响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D.细胞不能正常分化意味着细胞可能发生癌变,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参考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解析: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A正确;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有限制,最多只能分裂40~50次,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B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与分化有关系,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C错;细胞不分化意味着细胞可能发生癌变,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D正确。39.下列有关腐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不宜进行腐乳制作B.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浓度保持稳定不变C.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D.种发酵的主要菌种均以R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腐乳发酵所需的适宜温度是15-18℃,因夏季温度一般会高于15-18℃,因此不易在夏季进行腐乳制作,A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浓度因糖分等有机物的不断分解,以及CO2的产生,浓度会逐渐下降,B错误;果醋发酵是严格的有氧发酵,C错误;三种发酵菌种均以DNA为遗传物质,D错误。40.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B.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C.在10~11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D.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参考答案:A【分析】图示为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曲线,加入维生素C的实验组与未加入维生素C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裂间期的时间延长,说明维生素C主要抑制癌细胞分裂间期。【详解】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C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而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说明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A项正确。10h时对照组中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和体细胞相同,且末期细胞中的DNA数也和体细胞相同,B项错误。含氮、磷的物质是合成DNA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而实验组细胞在10-11h时分裂期细胞百分比迅速升高,所以此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慢,C项错误。癌细胞的出现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癌变、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要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20分)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1)若选用杂合黄果高茎番茄(rrHh)植株的花粉用不同方法进行育种,分别获得植株B和植株C,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①植株A为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其基因型及比例是

。②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

,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③植株C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④获得植株C的育种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

。⑤植株B与植株C相比,一般情况下,

一定是纯合子。(2)若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病毒基因导入植株B,选用与目的基因结合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有

。(写出两点)(3)若选用纯合的红果矮茎缺刻叶(RRhhBB)番茄植株和黄果高茎马铃薯叶(rrHHbb)番茄植株杂交(三对性状都有明显的显隐性,即完全显性),将获得的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红果高茎缺刻叶与黄果矮茎马铃薯叶的比例为

参考答案:答案:(1)①单倍体;rH∶rh=1∶1②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3;2

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⑤植株B(2)有多个限制酶切点,能自我复制,与宿主细胞和睦共处(3)27∶142.甲、乙两位同学从实际出发着手准备如下实验。甲同学想从土壤中分离出自生固氮菌(一类能独立固定氮气的细菌)。查阅资料得知,细菌的直径大小通常在0.5~5μm之间,某针筒式微孔过滤器(滤膜孔径0.22微米,如图),耐热性稳定。乙同学想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资源——柠檬来提取柠檬精油,查阅资料得知柠檬精油是挥发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同学查阅的资料进行思考,如何配制含有不耐高温药品A的无菌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在无菌环境中操作)。(2)甲同学进行富集培养时,为达到筛选自生固氮菌的目的,在配制培养液时不应添加_________营养物质。培养时要将装有培养液的锥形瓶放置在摇床上,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___,同时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