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_第1页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_第2页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_第3页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_第4页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有感

记得以前准备考研的日子里,有一句英文万能句被我背诵默写了无数次。这句话就是:“countlesstraditionalculturesaresorelylacinginthisancientlandenjoyingasplendidcivilizationstretchingbacover5000years.”翻译过来是“在这个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里,无数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殆尽。”其实当时不过是死记硬背几个看起来华丽丽的辞藻罢了,拼成一个看起来很高大上成分复杂的句子。如今读了楼宇烈先生的《中国的品格》,回头再思此句,不禁深有感触。

曾经师从冯友兰的楼宇烈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中国的品格》就是由学者邓景异负责整理的楼宇烈先生在北大或全国各地讲堂上的精彩演讲。一共分为八个章节,有八讲: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中医与中国文化。因为是整理的演讲稿,所以其文字通俗易懂,用楼宇烈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给自己提了个要求,在公众场合的演讲既要让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人能听得懂,又要让专业人士觉得有新意。”可以肯定的说,楼宇烈先生做到了。

在章节中,楼宇烈先生强调了文化的主体性。因为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古人云:“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人之途。”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如果没有文化主体性,这个国家的历史将被中断,那么民族精神和传统也就丧失了。

对中西文化何去何从的探讨在历史上从未被中断过。在八十年代文革之后,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两种分歧,一种是鼓励大量引进西方的文化,一种是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河殇现象,就是说我们要抛弃掉自己的黄土文化去拥抱西方的海洋文化。到了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一次所谓的传统文化热,就是在北大成立了一个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然后大肆批评河殇现象。而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迎来了波“国学热”。在这些轰轰烈烈的中西方文化探讨中,在对中国应该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深思中,楼宇烈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树立起文化的主体意识。由于缺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就缺乏对它的尊重;由于缺乏尊重,又对它没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就让我们对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样一种意识越来越淡薄。因而,我们必须树立起一种自觉的文化要。因此,想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书是必须要读要看的。

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楼宇烈先生介绍了儒家道家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就是儒家文化。作者将它概括为七个方面:以王道仁政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理想、“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乐观而注重生活的现实态度、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在教育方面,儒家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儒家思想中也有一些陈旧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极小的部分就给它扣上反动的帽子。而应该去挖掘那些有启发性的合理的东西,使之成为我们的财富。

在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习近平同志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党在新时期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实,中国哲学家早在多年前,就指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约2300年前,孟子就说过,人类活动会对周围自然界造成影响。孟子日:“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是一个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春天是万物发芽的时节,夏天万物生长,即春生夏长。而现时代的人偏要违背自然规律,不顾季节秩序恣意砍伐,随意捕捞,是对自然的破坏。因此,重提儒学,是在整个社会的精神层面再建一种基于儒家价值观的人文主义,重提儒学,将会促使人们行动起来。最重要的是,这会催生看待自然界的方法论,有可能对治理雾霾、受污染的江河以及人们的拥有欲、创造欲和自身状态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所以重提儒学,学习儒学也是必要的。

而在最后的两章中,楼宇烈先生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一是伦理的精神,二是艺术的精神,二者是相互配合不可分割。而中国的中医,楼宇烈先生认为,这是最需要注意研究的,只有将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医和传统艺术联系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以道统艺,由艺臻道,道艺并进,形神俱完,才能把血肉丰满,神气十足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

总的来说,真的庆幸读书活动推荐书目中有这本书,让我能够潜下心来一一读完。老先生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中国文化,我想,这本书,做到了。它让我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真正博大精深的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灿烂光芒的文化,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需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也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人崇拜西方超人,崇拜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回过头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从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难道不该成为我们崇拜的对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呢?

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好好学习经典,珍惜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就像楼宇烈先生说的:“弘扬国学重在实践,最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只有把传统文化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从待人接物做起,一个人才能逐渐形成文化的品格,一个国家才能形成自己的礼仪风度,一个国家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