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中考1年模拟)2021年中考语文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1页
(3年中考1年模拟)2021年中考语文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2页
(3年中考1年模拟)2021年中考语文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3页
(3年中考1年模拟)2021年中考语文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4页
(3年中考1年模拟)2021年中考语文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

考吉解读

知识点名师点睛

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

理解浅近的文言文析概括和总结

文言知识积累。注意重点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言文

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

译。动地翻译文句,培养学生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

真题实战

[2020年题组】

一.【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郭义官日和者,有田在会昌、瑞金之间。翁一日之田所,经山中,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

虎辄随翁,驯扰不去。翁留妾守田舍,率一岁中数至。翁还城,虎送之江上,入山而去。比将至,虎复来。

家人呼为“小豹”。每见虎来,其妾喜曰:“小豹来,主且至。速为具饭!”语未毕,翁已在门矣。至则随

翁帖帖寝处,冬寒,卧翁足上以覆暖之。竟翁去,复入山。如是以为常。翁初以肉饲之,稍稍与米饭。故

会昌人言郭义官饭虎。镇守官闻,欲见之。虎至庭咆哮,庭中人尽仆,翁亟将虎去。后数十年,虎暴死,

翁亦寻卒。嘉靖癸丑,翁孙惠为昆山主簿,为予言此。又言岁大早,祷雨不应,众强翁书表焚之•有神凭

童子怒曰:“今岁不应有雨,奈何令郭义官来?今则不得不雨。”顷之,潮雨大降。然翁平日为人诚朴,

无异术也。

(选自归有光《书郭义官事》)

8.下列句中的“之”与“翁一日之田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己而之细柳军

B.何陋之有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顷之,谕南大降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郭义官留妾看守他在会昌、瑞金间的田产,他到那里去需要跋山涉水。

B.郭义官遇到的虎很有灵性;他回城,虎就回山;他来之前,虎已先到田舍。

C.郭义官的妾知道他喜欢这头虎,一看到虎来,她就吩咐家人为虎准备吃食。

I).郭义官应众人要求写表求雨,神灵虽怒却不得不违背天意,降下谕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必将至

②郭义官像虎

③庭中人尽(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译文:

郭义官名和,他有田地在会昌、瑞金之间。有天,郭翁到自己的山里去,经过山中,见到一

只老虎挡在路上,他非常惊骇,于是驾马回避,从其他路绕行。但老虎一直跟着郭翁,训斥驱赶它也不离

去。后来郭翁让自己的小妾留守农舍,一年中大概来个几回。郭翁每次回城,老虎会把他送到江上,再回

山里去。等郭翁要来时,老虎就会又出现。郭家的人都称呼老虎为“小豹”。每次见到老虎来,郭义官的

小妾就说:“小豹来了,那主人就要到了,赶快为他准备饭食。”话还没说完,郭翁已经到门口了。老虎

来的时候,就服贴地跟着郭翁坐卧。冬天冷时,老虎就躺在郭翁脚上,为他取暖。等郭翁离开了,它就又

回山了。像这样,习以为常。郭翁一开始拿肉喂它,后来渐渐给它米饭吃,所以会昌人都说:“郭义官喂

老虎。”镇守当地的官员听说了,想要看看,就跟着郭翁到了田舍。老虎见到外人就咆哮,院中的人吓得

人都趴在地上不敢动。郭义官急忙把老虎带走。儿十年后,老虎突然死了,郭翁不久也去世了。嘉靖癸丑

年,郭翁的孙子郭惠正做昆山主簿,给我讲了这些事。他又说:当年大旱,祷雨不见效,大家就强要郭翁

写表文,烧化了祈雨。就有个神灵附身到小孩子身上,生气地说:“今年本不应该下雨的,没办法你们把

郭义官叫来了,现在不得不下雨了。”不一会,大雨滂沱。但郭翁平日为人诚朴,也不会异术。

【解答】(1)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动词,至h

A.动词,至!|。

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代词,这件事。

D.音节助词,不译。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

步了解文章,作出选择。

ABD.正确;

C.有误,郭义官的妾一看到虎来,知道郭义官要回来,就吩咐家人为郭义官准备吃食。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

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等郭翁要来时。比,等到;

②句意为:郭义官喂老虎。饭,喂养;

③句意为:院中的人吓得人都趴在地上不敢动。仆,倒下。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

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策,驱赶。径,小路。句意为: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

②句中重点词:暴,突然。寻,不久。句意为: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

答案:

(1)A

(2)C

(3)①等到;②喂养;③倒下。

(4)①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

②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

【点评】“之”的用法。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④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

⑤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等。

⑥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

⑦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二.【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①玮®知秦州。西蕃犯塞,候骑报虏②将至,玮方饮啖自若。坝之,报虏去城数里,乃起贯戴刃以帛缠

身,令数人目之,身停不动。上马出城,望见虏阵有僧奔马径往来于阵前检校,玮问左右曰:“彼布阵乃用

僧耶?”对曰:“不然,此虏之贵人也。“玮问军中谁善射者,众言李超。玮即呼超指示之,曰:“汝能取彼

否?"对曰:“愿得五十骑,可以取之。”玮以百骑与之,敕日:“不获而返,当死。”遂进至虏阵前,骑左

右开,超射之,一发而毙。于是,虏鸣笳而遁。玮以大军征之,虏众大败,出塞穷追,俘斩万计,改边凿

濠。西边由是慑服,至今不敢犯塞,每言及玮,则加手于额,呼之为父④云。

②玮在秦州,有士卒十余人,叛赴虏中。军吏来告,玮方与客弈棋,不应。军吏亟⑤言之,玮怒,叱

之曰:“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虏闻之,亟®归告其将,尽杀之。

(选自宋•司马光《流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①玮:曹玮,北宋名将。②虏:指西蕃军。③贯戴:穿戴。④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⑤亟(qi):

屡次。⑥亟(jl):同“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填书,报虏去城数里__________________

(2)令数人引之__________________

(3)玮以百骑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虏鸣笳而遁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不然,此虏之贵人也。(2分)

(2)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3分)

11.“玮方饮啖自若”这一细节是大将曹玮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在另一突发事件中类似的一个句子是:

“(1分)

12.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曹玮将军用了哪两个计谋。(3分)

【分析】译文:

①曹玮镇守秦州时,西蕃的军队进犯边塞,骑马的侦察兵报告西蕃军即将到达,曹玮正喝水吃

饭显得镇定自若。一会儿,(侦察兵)报告虏西蕃军距离秦州城只有几里了,曹玮才乃站起身穿戴,用丝

帛缠在身上,让几个人拉着他,身体一动不动。骑上马出城,远远望见西蕃军阵中有一个僧人骑着马径直

来回奔走在阵前检查军队,曹玮问周围的:人说“他们排兵布阵用僧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这个

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曹玮问军中谁善长射箭,众人说是李超。曹玮马上招呼李超指着那个僧人,说:

“你能射中他吗?”回答说:“希望给我五十骑兵,可以射杀他。”曹玮把一百骑兵交给他,命令说:“不

能完成任务返回,要处死。”于是前进来到敌军阵前,骑兵左右分开,李超射僧人,一箭毙命。于是,西

蕃军吹响笳笛逃跑了。曹玮用大军进攻敌军,敌军大败,对逃出边塞的敌军紧紧追赶,俘虏斩杀了数万人,

重新确定边界,开凿护城河。西蕃军从此畏惧而屈服,至今不敢侵犯边塞,每次说道曹玮,就用手放在额

头上,大呼他是“父”。

②曹玮在秦州,有十多个士兵,叛变投奔西蕃军。军吏来告诉曹玮,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

不回应。军吏多次说这件事,曹玮怒,训斥军吏说:“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

得这么明白吗?”敌军听说这件事,马上跑回来告诉了他们的首领,把叛变的士兵全部杀死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

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一会儿,(侦察兵)报告虏西蕃军距离秦州城只有几里了。顷之:一会儿;

②句意为:让几个人拉着他。引:拉;

③句意为:曹玮把一百骑兵交给他。与:给;

④句意为:西蕃军吹响笳笛逃跑了。遁:逃跑。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然,这样。虏,敌军。句意为: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

②句中重点词有:固,本来。遣,派。句意为: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这么

明白吗?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此题,可以抓住“玮方与客弈棋,不应。”来分析大将曹玮

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一件事是命令李超射杀敌军中的僧人,擒贼先擒王;第二件事

是处理士兵叛变时,故意说假话,采用离间计,借刀杀死叛逃的士兵。

答案:

(1)①一会儿;②拉;③给;④逃跑。

(2)①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②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

这么明白吗?

(3)玮方与客弈棋,不应。

(4)①下令射杀僧人,擒贼先擒王;②故意说假话,采用离间计,借刀杀叛徒。

【点评】一词多义

闻:

①听,听见。

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赋》);

②听说。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③使皇帝(或上级)听见,向上级报告。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④懂得,理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⑤闻名。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⑥见闻,学识。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⑦传闻,新闻,听到的事情。

求天下奇闻壮观(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广东省2020年中考】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祯每进谏。明曰:

“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

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

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B.恩龙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D.以及于此(比得上)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9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D选项中“及”是“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答案】10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画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画错1处扣1分,“恐今之荣位”后面断不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通读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情发生的逻辑

顺序,这是断句的基础。其次,依次解释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语可暂时不解释),再

把词意串联起来,明确大概意思。最后,根据句意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标记断句即可。

【答案】11示例: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

贷;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每1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以上三点都可从文章前后找到对应的事件,作答时要结合事件来分析。采用

人物性格+具体事件的格式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四.【湖南省株洲市2020年中考】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邮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

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人世她少爱惜臻

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

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遗二白鸽,

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

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太惊曰:“此非雪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节选自《聪斋志异•鸽异》)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日:“味亦殊无异处。”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够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分析】【参考译文】

鸽子种类繁多。名类繁多,数不胜数,只有玩鸽内行的人,才能辨识清楚。邹平县有位张幼量公子,特别

喜好鸽子。他按照《鸽经》上所列的名堂,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他养鸽子,如同养育婴

儿--样。山东-带养鸽子的行家,以张公子家为最著称,张公子也常以善养鸽子,自我夸耀。曾经得到两

只白鸽,人世间绝无仅有,张公子对两只鸽子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

虽然亲朋好友,也得不到。

有一位张公子父亲的朋友,是个贵官。一天,见到公子,问:“你养r多少只鸽呵?”张公子谨慎地回

答几句,就退下来。怀疑某公是爱好鸽子的,想赠送两只鸽子,但是实在舍不得。又想到长辈来索求,不

能过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鸽子送给他应付差使,就选两只白鸽,用笼子盛着去送给他,自

己以为就是送千金的礼物,也不如这两只鸽子珍贵。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某公,自己脸上很有居功得意之

色,而某公说话间,并无一语感谢赠送鸽子的事。张公子不能忍耐,便问:“前天我送的鸽子可中意?”某

公回答说:“也挺肥美。”张公子惊讶地说:“大人把鸽子烹了?”某公回答说:“是啊!”张公子大惊地说:

“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没什么特殊的。”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

为:曾经得到两只白鸽,人世间绝无仅有,张公子对两只鸽子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

鸽小母鸽各三只,虽然亲朋好友,也得不到。故断为: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

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

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非常,非同寻常。回思,回想。句意: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

下说:“味道也的确没什么特别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有误,某公不识鸽子,张幼量送鸽给他,结果被他给吃了;

B.正确;

C.有误,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四处搜罗鸽子;

D.有误,某公不理解张幼量对鸽子的喜爱,只是认为,鸽子可以吃。

故选:B»

答案:

(1)A

(2)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的确没什么特别的。”

(3)B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五.【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雹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①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

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②,曰:“闻胆从®将临,先遣负弩久”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

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

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

公问:“何处?”日:“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日:“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

皿”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坐,文

寺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氟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

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日:“适戒之,所以迟迟,

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

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②刺:名帖。③骆从:古时达

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④负弩:充当先导。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怀中号天师刺(2)公以接壤关切

(3)题而嘱曰(4)文去勿武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2)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

12.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3分)

【分析】【参考译文】

王老先生字筠苍,到今湖北地区做官到任后,他便想登上龙虎山拜会张天师。一天他来到湖边,刚登

上船,就见有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他驶来,叫船上的人替他通报。王老先生立刻接见了这个人,只见这

人外貌端庄,衣着整齐,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说:“得知长官驾临,特先派我来迎接王老先生。”

他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张天师设酒宴款待,

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过了一会儿,

他向张天师小声打听这个人。张天师对王老先生说:“此人是先生的同乡难道你不认识吗?”王老先生问

这个人是谁,回答说此人就是世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呀。王老先生一听惊讶得变了脸色,张天师接着说:

“刚好他向我说要奉上帝旨意去布雨下雹,所以特来告辞。”王老先生问:“向何处下雹?”回答说:“章

丘。”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便离开席位请求天师免去这场雹雨。张天师

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王老先生仍然哀求不止。

张天师低下头来想了很久,才当面嘱咐雹神说:“把冰雹降在山谷,不要伤害庄稼这就可以了。”接着又

嘱咐说:“贵客坐在这里,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雹神听后退出殿堂。走到庭院里忽然见他脚下

生烟烟雾环绕,这样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便飞升起来。开始时,升的和庭院中的大树一般高;继续飞升便和

楼阁一般高;然后呼隆一声向北方飞腾而去,殿堂立刻受到剧烈震动,席上碗盏都被震歪碰倒。王老先生

吓得说:“去时真如雷霆,张天师说因为刚才告诫了他,所以才慢慢飞升而去。不然的话呼地一声轰鸣,

他就会立即消失。”王老先生告辞回到住所,记下拜访那天年月,派人去章丘打听。果然那天下了大雨冰

雹,雹粒布满沟壑,田地里却只有几粒而已。

【解答】(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

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出:取出,拿出。

②句意: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十分关心。以:因为。

③句意:才当面嘱咐雹神说。顾:看。

④句意:要慢慢离开,不要毛手毛脚。去:离开。

(10)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他

一听十分惊讶,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更把他看成是神,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因为限断两处,故停顿

为: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

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

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类,像。侍,侍候。句意: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

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

②重点词:此,这,玉,敬辞。敕,敕令。何,怎么。句意: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

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文章主要讲述

了父母官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传说故事。从“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公哀不己”“公别归,

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等语句,可以看出王筠仓爱民如子,关心老百姓疾苦。

答案:

(9)①取出,拿出;②因为;③看;④离开。

(10)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11)①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

②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

(12)从王筠苍爱民心切并感动天神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爱民如子。

六.【陕西省2020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

赍②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

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十

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

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侪(chai):同辈。②赍:携带。③占城:仿越南南部。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2)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3)帝大悦,爵赏有差()

(4)所历凡三十余国()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

是()(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策之不以其道

C.全石以为底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20.请写出选文中能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两个句子。(2分)

【分析】参考译文:

郑和,云南人。明成祖想要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侪王朱景弘等

出使西洋。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了很多金银财物。建造了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

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首先到达了占城(印度支那古国),依

次走遍了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到明朝,各国派的使者也跟随郑和的

船只来朝见明成祖。皇帝非常高兴,对出海者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封赏、赐爵。永乐十年,明成祖又派郑

和出使,到了苏门答腊国。永乐十四年冬天,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都派使者来朝廷进贡。

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所经历的国家共有三十多个。从宣德年间以来,远方各国不时也有

来中原的。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所以世人把三保

太监下西洋传为明朝初年的盛事。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

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明成祖想要显示中国的富强。显:显示。

②句意为: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将:带领。

③句意为:皇帝非常高兴,不同程度的奖赏了将士们。爵:封爵。

④句意为:所经历的国家共有三十多个。凡:总共,共。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以”的辨析能力。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以”的含义,然后总结归

纳得出答案。例句:句意为:依次走遍了各国;以:按照。

A.句意为:想挖洞进去以从后面攻击他;以:来。

B.句意为: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以:按照。

C.句意为:石潭以一整块石头作为底;以:把。

D.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故选:Bo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造,建造.修,长。广,宽。句意为:建造r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

示,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结合内容可知,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句子是:十四年冬,满刺

加等十九国成咸遣使朝贡;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答案:

(1)①显示:②带领;③封爵;④总共,共。

(2)B

(3)建造了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

(4)十四年冬,满刺加等|一九国成咸遣使朝贡;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

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

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

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

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

当的词去替换。

七.【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12分)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其

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

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

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

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

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①鬻(yiD,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三十年不辍辍:收拾

B.众人异之异:认为……奇怪

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假:借

D.凡有欲染皂者皂:黑色

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C.子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也用完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分析】参考译文:

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常常待在一个小阁楼上,闭门不做其他的事,坚持30年不停止。有一个别墅,价

值三百万,全卖了来买纸。他的书法笔迹高简,有晋宋人的风格味道。原来的房子在甜水巷,一天忽然舍

弃离开。在水柜街租了小房子,和染工成为邻居。众人对此非常惊异。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想要

借白色的绢学习书法罢了。”凡是有想要染黑色的(绢),先借给他,布帛二丈酬谢二百金。像这样每天写

好几个二丈,笔没有停过。有人送纸给他,不问多少,到手就行,到写完才停止。

他向来和苏子瞻交好。元祐末年,苏子瞻从扬州被召还,友正准备饭菜款待子瞻。子瞻到了后,就相对着

摆设了长桌子。上面分别放上好笔、好墨、纸三百列,却把酒菜放在一旁。子瞻看到这种情形,大笑着就

座。二人每喝过一轮酒就展开纸写字。有一两个小童磨墨,几乎不能供应。喝完酒,纸也写完了。二人都

认为自己平日的书法比不上这些。

友正不曾出仕做官,他的性子刚直,担心被名声所累,很少和人交往,所以知道他书法成就的人很少。

【解答】(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句意为:坚持三十年不停止。辍:停止。

BCD.正确;

故选:A。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赁小屋于水柜街”意思是“在水柜街租了小房子”,于,在。

A.句意为:对于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微不足道。于:对于;

B.句意为:(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于:比;

C.句意为:客人称赞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于:对,向;

D.句意为: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于:在;

故选:Do

(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

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有人送纸给他,无论多少,他拿到手就写”,据此断句为:有以纸馈之者/

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故选:A。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梳理语段内容,结合选项,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CD.正确;

B.有误,根据“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可知,友正得到的是白色的绢,还没有

染色。“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说法错误;

故选:Bo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其,代词,指友正。直,刚直,正直。恐,担心。句意为:他的性子刚直,担心被名声

所累,很少和人交往,所以知道他书法成就的人很少。

答案:

(11)A

(12)D

(13)A

(14)B

(15)他的性子刚直,担心被名声所累,很少和人交往,所以知道他书法成就的人很少。

八.【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2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李沆

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阡食上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日:“稍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

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

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②,大营宫观,无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沆

真圣人也。”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

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对日:“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

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

治居第,未尝答。弟李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肝(gdn)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②封岱祠汾:封禅泰山、祭祀汾水。③寝:搁置。

④动遵条制:行动遵守规章制度。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或至肝食或王命急宣

B.会契丹犯边多会于此

C.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康肃笑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B.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担心真宗会纵情声色犬马,劳民伤财.,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因为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所以皇帝要降罪于他。

C.选文赞美了李沆忠良勤勉、富有远见、刚正不阿、襟怀坦荡、生活简朴的品质。

D.选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分析】参考译文: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我

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

天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

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皇上渐渐地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

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

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那么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

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

造宫殿,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沆真是圣人啊。”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天

晚匕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

“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搁置了。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李沆

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常

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李沆生性正直诚信,居家时修身严谨,言谈没有琐碎的空话,识大体。任职时谨慎细致,不

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用私事求他。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

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

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

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或:有时。后句句意: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或:有时•选

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B.前句句意: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会:适逢。后句句意:大多都在此集会;会:集会。选项加点词意义

和用法不同。

C.前句句意:那么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则:那么。后句句意: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

的手段,那种手段不可以使用呢;则:那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I).前句句意:李沆乂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之:代词。后句句意:康肃公笑着把

卖油翁打发走了;之: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Bo

(2)本题考查给语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

子割裂开。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句意为: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

还有意外的赏赐,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故断句为:身食厚

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故选:Co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

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文中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诏书,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皇帝并没有要降罪于他。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恶,厌恶,讨厌。岂,怎么。效尤,效仿。句意为: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②句中重点词:率,带领。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为: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

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答案:

(1)B

(2)C

(3)B

(4)①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

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九.【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

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

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

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

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

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寇列传》)

【注释】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②建节:执持符节。⑤沮:毁坏。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纳之纳:收下B.恂勒兵入见使者勒:率领

C.窃伤计之不详也伤:担忧D.国信未宣宣:宣布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A.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B.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C.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D.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恂出身名门望族,起初担任上谷郡功曹时,很受太守的器重。

B.使者拒绝了寇恂提出的发还耿况印绶的请求,指责他威胁自己。

C.寇恂指出使者的行为会毁掉国家信义,将无法再号令其他郡国。

D.经过寇恂的劝说,使者下令召来耿况,以新帝的名义任命了他。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

【分析】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冀,是上谷郡昌平县人,其家世代都是有名望的大姓。寇恂最初曾担任郡里的功曹,太守耿况很

器重他。

王莽兵败,更始登上帝位,派使者去收取郡国,并说:“先投降的恢复爵位。”寇恂跟随耿况在上谷郡的边

界上迎接使者,耿况把印绶上交给使者,使者收下了,过了一个晚上还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面

见使者请求将印绶交还给耿况。使者不还,说:“我是天子的使者,功曹想威胁我吗?”寇恂说:“不敢威

胁你,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国家的信用还刚刚宣扬,您接受了帝王的使命,带着符节俯临四方,郡国的人

无不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望风而动,准备归顺。如今刚刚到了上谷郡就要先毁弃信义,打击归服之心,

催生叛离的裂痕,又将凭借什么来号令其他的郡国呢?何况耿况在上谷担任太守,很长时间被这里的人们

所爱戴,现如今换了他,得到贤者可不能安定,得个无能的人只怕更生祸乱。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

的官位来安定百姓。”使者不吭声,寇恂叱令左右的人用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耿况到了以后,寇恂上前拿

了印绶给耿况带上,使者不得己,只好用更始帝的名义任命耿况,耿况接受后就回去了。

【解答】(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

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为:国家的信用还刚刚宣扬。宣:宣扬。

故选:Do

(9)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

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何况耿况在上谷担任太守,很长时间被这里的人们所爱戴,现如今换了他,得到贤者可

不能安定,得个无能的人只怕更生祸乱。故断句为: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

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故选:Ao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C.正确;

D.有误,不是使者下令召来耿况,而是“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

故选:D„

(1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为,替。以,来。句意为:(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爵位来安定百姓。

答案:

(8)D

(9)A

(10)D

(11)(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爵位来安定百姓。

十.【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共4题,15分)

陆九龄,字子寿,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①,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

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②,退居临川,与语大说,尽以当代

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签之说。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③。未上,会湖南茶寇剽④庐陵,声摇旁郡,人

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⑤。士而耻此,

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曰:“是固男子之事也。”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⑥,学者号“二陆”。尝日:“人

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⑦,未必不自悟也J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注释】①黄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