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科版《5.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教材分析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必修教材对矢量的教学要求较低,如:不引入矢量符号,不要求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问题等。这是教材降低高一物理学习台阶的措施之一。力的合成是鲁科版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力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指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很好的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理解矢量概念的核心,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研究以后各章内容的基础。力的合成不过关,后续课物体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的合成分解都无从谈起,电场磁场的叠加就不能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等效代替的思想,运用“等效”思想研究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后续教材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就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鲁科版《5.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课标研究在《普通高中新新课程标准》必修1模块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有“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应达到理解的水平,并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鲁科版《5.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学情分析通过运动学、以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矢量的概念。但对不共线的矢量的合成接受和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互动式学习模式。教学主题力的合成一、教材分析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必修教材对矢量的教学要求较低,如:不引入矢量符号,不要求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问题等。这是教材降低高一物理学习台阶的措施之一。力的合成是鲁科版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力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指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很好的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理解矢量概念的核心,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研究以后各章内容的基础。二、学生分析通过运动学、以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矢量的概念。但对不共线的矢量的合成接受和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本节课的重点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验证,为了更加简洁、清晰的给学生呈现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我采用了PPt动画模拟了此实验过程。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化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难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抽象的物理问题很理解和接受,为了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和分析合力随夹角变化的情况——在攻克这一教学难点时,我采用了flash技术,将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的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变得轻松自如。通过这两个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枯燥抽象的一节物理课,变成了一节生动活泼的科普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导入以历史典故——泗水拔鼎,再现历史拔鼎过程。思考:产生疑问创设情境请两位女同学一起提着一个水桶。再请一名男生提着相同的一个水桶。

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引导启发

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现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并得出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通过几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多媒体展示物理情景——两根绳与一根绳可以吊起相同的电灯等实验探究用两只弹簧秤,通过两个细绳互成角度的提起一个钩码,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学生实验、观察、读数——产生疑惑。F1+F2≠F多媒体展示重要实验步骤。继续深入探究:继续深入探究:实验参考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相同的弹簧测力计(2个)、三角板。

[实验步骤]

参阅课本第81页的实验与探究

为了分析合成情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

第一组锐角、

第二组直角、

第三组钝角。

通过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处理数据,得到F1、F2力的图示。学生进一步思考:合力与分力,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邻边。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到实验数据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力的图示,猜想合力与分力应该满足的关系?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进一步以分力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发现合力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等大同向。从而得到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展示规范的探究过程和作图过程。巩固应用:力的合成的例题已知F1=45N,方向水平向右;F2=60N,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学生作答多媒体展示台展示探究合力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变化提出问题,展示合力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变化过程的flash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思考、讨论1:当夹角分别等于0°和180°时,怎样确定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思考、讨论2: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变时,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F2的夹角而变化。求合力F的取值范围?得到二力合力大象的范围:|F1-F2|≤F≤F1+F2多媒体展示合力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变化过程的flash,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阅读课本第80页,了解怎样的力称为共点力。提出问题,判断所给的几组力,是否为共点力学生观察、思考多媒体展示答案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一、合力与分力概念:关系: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内容:2、二力合成范围:三、共点力学生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多媒体展示课堂总结七、教学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代数运算在矢量中是不适用的,我设计了让学生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提起砝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提起相同的砝码。让学生见证F1+F2≠F,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为了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作图过程,我利用多媒体模拟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和规范的作图过程;在突破合力大小随分力间夹角变化而变化的教学难点时,我利用了多媒体flash软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了合力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变化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变化过程的理解。并且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鲁科版《5.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评测练习1、关于两个大小一定的力的合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总大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力B、两个力的合力至少比原来的一个力大C、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D、合力的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的绝对值之间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N、3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3NB、8NC、10ND、15N3、已知F1=60N方向水平向右,F2=60N,F1和F2夹角为120°,求F合大小?4、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个分力的夹角的关系图象,求:(1)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各是多少?(F1>F2)(2)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多少?鲁科版《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学生当堂学习效果测评及分析一、自主学习的效果分析。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次设计的自主学习效果很好,能够起到夯实基础的效果。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分析。

学生不应是知识的接受器,而应该是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认识物理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传统授课,教师往往收集大量信息,展示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课后印象不深刻。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去做、去直观的感受,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全过程当中,所学知识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我感觉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热情高涨,解决了很多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鲁科版《5.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教学反思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