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重要技法_第1页
古筝的重要技法_第2页
古筝的重要技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筝的重要技法古筝的重要技法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下面是整理的古筝的重要技法,欢迎大家共享。

时代在前进,古筝艺术在进展,古筝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扩充。近些年来,古筝左手的技法随着新作品的消失快速增多,主要集中表现在右手弹弦的技法,左手基本都在使用。这转变了演奏传统筝曲单一的右手职弹、左手职按的演奏方法。这一转变,无疑大大增加和丰富了古筝的演奏和表现力。

但是,左手技法不断向右手技法看齐的状况下,左手独有的技法,在演奏中的使用渐渐削减而被忽视。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同学们对两手都弹弦的乐曲或乐段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而一遇到右手弹,左手作韵的乐曲或乐段,往往就会消失两手协作不精确     、音准掌握不好,或者除了谱面标明的"滑'、"按'音外,便无其它动作,音乐听起来"干巴巴'的;就是使用了"颤音',颤弦的方法也是千篇一律,只有一种,不擅长或不会依据不同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内容、情感变化的需要,在颤弦的速度、力度、幅度上随时加以调整,同学们也普遍反映右手"弹'、左手"按'的乐曲难于把握。

古筝这个乐器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被淘汰,主要是由于古筝在演奏中,依重于左手在筝码左边"按'的各种技巧的运用及由此产生的特有韵味。由于筝乐风韵的独特,共性鲜亮,奠定了它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因此,它不仅未被淘汰,至今还深受广阔人民群众的宠爱。可是,这一特点在被冷漠、被忽视,如若我们对此熟视无睹,这一特点就很难传承下去。须知,失去了特点的乐器,必将被其它乐器所替代。因此,这不能不引起筝人的留意,尤其是从事古筝专业教学的老师们的留意。

古筝左手的技法,除了与右手相同的技法外,独有的主要为:"揉、吟、滑、按'(传统订法)。弹筝时,如不用"滑'、"按'技法作韵,就必需用"颤音'(揉、吟)发挥其"以韵补声'的效用。可是,一般在谱面上,只明确地标记"滑、按'符号而"颤音'通常都无明显的标记。"颤音'是由演奏者视乐曲的风格、内容、心情123456表达,自行斟酌处理,只有在特别和必需强调的地方才有符号标记。这给演奏者供应了二度创作的很大空间,演奏者可以依据自己对乐曲音乐风格的把握,音乐内容的理解,审美趣味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但也同时给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因此,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在"颤音'的使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为此,本文欲就古筝的"颤音'技法进行探讨。

关于颤音

颤音是左手作韵众多技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法。它通过快速而细致的音高波动,给予音乐以表情颜色。"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这一称呼约始于20世50年月。

传统的"揉、吟'都是左手在筝码左边15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个手指(或中、无名两指)并齐,稍弯曲成弧形,轻轻粘在右手所弹弦上,当右手弹弦后,左手在弦上作垂直的起伏按动,使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波动始终按"准'(弦本身的音准)、"高'(左手向下按动,弦的张力转变,弦音上升了的音高)不断反复有规律地进行。传统的"揉、吟'仅以弦音的波动幅度大小作区分,大者为"揉',小者为"吟'。

"揉'和"吟'总的作用都是润饰右手所弹的音和延长音波,以达到音乐风格的体现和音乐内容的表达。从其性质和方法来看,都属同一类,没必要因按动的波动幅度大小分成两类技法。

"揉'和"吟'技法名称来源于古琴,古筝借用已有相当一段历史。但古筝左手作韵与古琴作韵相差甚远,古琴是左手以徽为中心,用左、右分向为运动的目标;而古筝的左手只能上、下起伏按动。古琴是以琴弦的长度分成若干个等份来取音;而古筝只能靠移码或上下按动用力大小来取音。因此,古筝用"颤音'来代替"揉'"吟'要精确     一些。

在对传统"揉、吟'的分类上,筝界内有的分为"颤、揉、吟'三种,也有的分为"揉、吟'或"颤、揉'或"颤、吟',也还有的统称为"揉弦'、"吟音'或"颤音'等等。

古筝演奏的右手技法

筝的右手技法主要以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四指的"托、劈、抹、挑、勾、剔、打、摘'八种基本技法为基础,并由这些单音单指技法组合成"花、撮、轮、摇、扫、琶、刮、拍'等多音综合技法。

大指是演奏旋律的主要用指。在基础训练中要重视大指的训练。大指弹奏使用根关节运动,第一关节保持敏捷自如,强调指尖意识,即力点在指尖的意念,切忌大指根关节凹陷的指型。

食指、中指、无名指弹奏时要留意指型的自然弯曲,切忌僵直指型,弹奏的运动是以其次关节为主,保持第一关节的***性,不能脆弱无力。

初学单音单指技法应以"勾托'为基础,用八度弦位固定大、中指弹弦指型,并以此熟识五声弦位。练习中要留意弹弦时的用力和弹弦后的松弛,用指要富有弹性,力求用力致,切不行中指强大指弱或大指强中指弱。变换弦位和过弦时,手指要有预备动作,力求弹弦精确     。

多音综合技法练习要留意双指或多指的力度匀称,以及大指力度与其它指力度的平衡。其中,成组的综合技法经常是快速的,用以表现欢快热闹的心情。

摇指类技法要求肩臂松弛,手指不动,固定指型,用手腕摇动或以小臂带动,形成快速密集的来回拨弦。练习中要求留意手腕的松弛和灵活,肘部放松,手指触弦的角度和入弦的深浅以及来回拨弦的速度要全都,力度要匀称。训练方法有由慢到快,又由快到慢;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以及各种节奏型的练习。

双手协作技法

1、轮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拨弦的挨次,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跳动或急促的心情。

2、三勾轮抹:这是一组双手协作拨弦的综合指法。共有四次拨弦的动作:

第一次右手用三勾;

其次次左手用抹;

第三次右手用抹;

第四次左手用抹。

三勾轮抹常用于心情热闹的乐曲中。

3、轮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拨弦。拨弦的挨次,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轮撮常用于连续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4、双手琶音:用双手协作弹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

双手琶音的用力,一般要求每个手指力度要均衡,有时强调大指要稍多用力,以突出琶音中的旋律音。

双手琶音应留意左右手的连接要紧凑,时值要精确     。

5、双手柱外刮奏:左右手交替进行柱外刮奏。它主要用于制造气氛,取得某种特别颜色。

双手协作拨弦的手法许多,以上讲的仅是双手协作的部分指法。双手协作的其他手法还有:

a.左手弹伴奏音型,右手弹旋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