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查房课件_第1页
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查房课件_第2页
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查房课件_第3页
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查房课件_第4页
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查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护理查房

内分泌科一、糖尿病基础知识二、个案分析基础知识一、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异常综合征。由于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不同,概括而言,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不同病因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缺陷和(或)外周组织胰岛素利用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三、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候群:1、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即被描述的“三多一少”2、皮肤瘙痒3、其他:四肢酸痛、麻木、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四、并发症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2)高血糖高渗性状态(3)低血糖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心血管病变(2)糖尿病肾病(3)糖尿病眼病(4)糖尿病足(5)糖尿病神经病变病情介绍1、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江华秀性别:女年龄:61岁床号:44床入院时间:2017-8-17

主要诊断:2型糖尿病管床医生:喻自峰责任护士:叶园琼专科检查:1、患者步入病房,精神正常2、T36.3P70,R18,BP100/703、入院手指血糖24.9mmol/L,血酮0mmol/L4、体重45Kg,身高156CM5、ADL100分,压疮23分,跌倒评估无风险。主要病情:

1、现病史:患者近一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消瘦,体重下降10余斤,伴乏力,伴视物模糊,无其他不适,院外未作诊治。今口干乏力症状加重,来我院门诊查空腹血糖13.05mmol/L,餐后血糖26.44mmol/L,以“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2、既往史:无3、过敏史:无辅助检查2017/8/16来我院门诊HbAIC14.60%,空腹静脉血糖20.89mmol/L,餐后2h静脉血糖25.90mmol/L,肝功能血脂无异常,肾功能肌酐121.0umol/L,尿素10.42mmol/L.诊疗计划:1、二级护理2、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3、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及3AM手指血糖监测4、皮下胰岛素持续注射(胰岛素泵)5、予以降糖(门冬胰岛素)营养神经(甲钴胺)改善循环(丹红)及对症支持治疗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3、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4、潜在并发症:低血糖。5、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护理目标1、病人体重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血糖血脂正常或维持理想水平。2、未发生感染或发生时及时发现和处理。3、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未发生糖尿病足或发生糖尿病足时能得到有效处理。4、未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一、营养失调1、饮食护理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有利于控制血糖高纤维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减肥和通便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多饮水,戒烟限酒食物的三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产热4kcal/g·蛋白质:产热4kcal/g·脂肪:产热9kcal/g

饮食量的制定1每日摄入的饮食中包含的总热量计算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实际身高(厘米)-105

确定体型: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100%

标准体重

≥20%—肥胖

≤20%—消瘦该患者标准体重:156-105=51kg体型:(45-51)/51*100%=11.76%为正常体型饮食量的制定2劳动强度举例千卡/公斤标准体重/日消瘦正常肥胖休息302520轻体力劳动办公室职员、教师、售货员、钟表修理工353025中体力劳动学生、司机、电工、外科医生、体育活动者403530重体力劳动农民、建筑工、搬动工、伐木工、冶炼工、舞蹈者454035每日热量的分配该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51*25=1275kcal碳水化合物50-60%:即:1275*60%=765kcal*0.4=306g脂肪20-30%:即:1275*25%=318kcal*0.9=286g蛋白质15%:即:1275*15%=191kcal*0.4=76g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1—1.5斤/天,

以叶菜、根茎类为主合理分配:

·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早餐1/3、中餐1/3、晚餐1/3·早餐2/7、中餐2/7、晚餐2/7、睡前1/7注意: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易发生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中匀出25-50g主食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1.碳水化合物:主要进食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如:面、米、大豆等。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藕等根茎类蔬菜的淀粉含量很高,不能随意进食,需与粮食交换。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巧克力、各种糖果、含糖饮料、冰激凌以及各种甜点心的摄入。2.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鱼、海产品、瘦肉、蛋、低脂奶品和坚果等。对于有肾功能损坏者,蛋白质的摄入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6-0.8克,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限制主食、豆类及豆制品中作为蛋白。3.脂肪和胆固醇:糖尿病患者少吃煎炸食品,宜多采用清蒸、白灼、炖、煮、凉拌等烹调方法。坚果类食物脂肪含量高,应少食用。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选用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2、用药的护理

什么是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是模拟正常胰腺的分泌方式输注胰岛素,由于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更接近正常人的胰岛素,所以胰岛素泵也叫”人工胰腺”胰岛素泵适用范围1)1型糖尿病患者;2)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列情况:口服降糖药无效;急性并发症期;各种慢性并发症;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反复发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现象;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及围手术期等。3)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4)生活极不规律的各种职业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1、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监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胰岛素过敏: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4、水肿:胰岛素治疗初期可因水钠潴留而发生轻度水肿,可自行缓解。5、视力模糊:部分病人出现,多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自然恢复。使用胰岛素泵注意事项

1、胰岛素基础量设定无误,针头及连接管连接牢固。2、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映,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3、识别报警,注意报警、高血糖和低血糖等特殊情况的处理。4、经常检查泵运行情况与功能,防止输注装置阻塞或泄漏、泵设定程序不正确等情况。5、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损坏。6、在不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离泵一小时;如拆下胰岛素泵超过一小时,则必须重新皮下注射胰岛素或重新装上胰岛素泵进行大剂量输注。7、当胰岛素泵受潮时应及时将水分擦干,必要时打开储药仓和电池仓,十分钟内擦干、晾干,等其完全干燥后再使用胰岛素泵并自测一次;不要使用热风吹干胰岛素泵,否则会损害胰岛素泵内的电子部件8、如果接受x线、磁共振成像,CT扫描或其他放射类型的放射性检查,则必须把胰岛素泵拆下并将其从放射区域内移开。注意监测血糖:一般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常规监测8次血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及半夜3am血糖,如发现血糖波动较大或持续较高,及时通知医生。3、运动的护理(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有氧活动,如散步、太极及较轻的家务劳动等。

(3)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min为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二、有感染的风险1、病情的监测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的变化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3、泌尿道的护理勤洗外阴并擦干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洗澡,水温不可过高,皮肤瘙痒不能挠抓皮肤。三、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1、评估病人有无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2、足部观察与检查3、保持足部的清洁,避免感染4、预防外伤5、促进肢体血液循环6、积极控制血糖,说服患者禁烟四、潜在并发症:低血糖1、加强预防2、症状观察和血糖监测五、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1.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血糖、血酮2、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神志

优质护理服务上班时间不能玩手机!做治疗期间不能接打电话!护理改革的紧迫性病人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政府不满意护士也不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目标护士满意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理管理者的挑战“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是二甲复审和三级医院评审中的核心条款。1、访谈院长、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及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对优质护理目标和内涵知晓和落实情况。2、访谈医护人员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由护理部牵头、院领导大力支持,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主任、医生配合,护士长、护士参与的一项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以“病人为中心”,改革护理分工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护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FIRSSPITA内涵全程、全面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连续、完整入院到出院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对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间有1-2名责任护士负责对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43HOSPITAL排班模式小组责任包干模式责任包床到人模式小组负责一切护理工作体现护士分层次合作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护士协作意识强组里每个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医护患之间更密切和谐。将病区病人平均分配每位护士,人人参与管理病人掌握病人情况有一定难度8小时在岗,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有限要求护士能力均衡44如何做好优质护理?1、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借助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潜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充分衡量工作的利弊转变服务理念,服务端口前移真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位病人2、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换位思考,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摸索便捷的流程,积累优质护理的经验3、责任护士主要职责:晨间护理时认真做好病房整理,主动和病人打招呼,让病人对责任护士更加熟悉。晨间参加交接班,认真听取夜班护士及医生的交班报告。参加床头交接班,床头有交接自己的病人。了解所管病人有无病情变化及特殊情况。为病人做任何治疗护理时要将沟通放在重要位置。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及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责任护士与小组包干相结合模式: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一名护士负责到底责任护士固定,服务时间固定护士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时间较多责任护士可以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

8小时之外也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与主管医师的工作时间基本相符,便于沟通48做到接待热心、护理精心,征求意见虚心,诊疗细心、解释耐心,从患者的病情、用药,到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做到主动介绍,释义答问、沟通到位;准确、有效地实施各种医嘱;为每位患者提供各自疾病的用药、健康指导,解决患者关切的问题,提供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实施优质护理丰富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核心一:改革分工方式优质护理核心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内容优质护理核心三:人文护理优质护理核心四:简化护理文书优化护理流程。优质护理核心五:夯实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核心六:健康教育敢说会说协调沟通用心用情优质护理核心七: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优质护理核心一:改革分工方式

相对固定的白班制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所护理的病人优点:连续全程确保病人安全优质护理核心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内容1.加细专科疾病护理常规2.各疾病、检查健康教育、护理告知统一一致3.根据科室疾病临床路径制定相应的护理路径4.规范各种手术护理流程5.梳理完善临床护理规章制度6.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优质护理核心三:人文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换液不用叫护理专人管热情洒满床四有,五心,六个一,七声四有:入院有人迎,检查有人陪,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五心: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责任心。六个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本健康教育手册,一张联系卡。七声:入院有问候声,巡视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安慰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配合操作有致谢声,出院有欢送声真正体现人性化服务。

优质护理核心四:简化护理文书优化护理流程。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工作流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主线,进行相关表格设计。设计思路为护士评估患者护理需要,制定当日护理工作计划,按照患者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定时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护理记录以打钩形式为主,减少文字书写。优质护理核心五:夯实基础护理

晨间护理四部曲:一问(问候病人)二看(查看病情)三做(基础护理)四教(健康宣教)优质护理核心六:健康教育敢说会说

协调沟通用心用情健康教育在病人想问之前;专业叮嘱在病人不了解之前;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没有出现之前输液前沟通什么;发药时沟通什么;扫床前沟通什么;检查前沟通什么;劝走探视时怎么沟通;就事不能说事把患者的事放在心上(答应了-忘了-应付)健康教育的切入点:1.某一种病2.某一项特殊的诊疗措施3.某种手术4.某一项检查5.某一种特殊药物6.某一项护理措施一个关于中美护理工作时间分布的比较55%用于病人沟通病情看护美国护士工作时间分配15%用于病人沟通病人诊疗服务中国护士工作时间分配优质护理核心七: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我们的护士在健康指导中传授知识,在日常教育中展现自我,在护理操作中判断病情,在专业护理中体现价值,得到患者的认可,医生的信任、领导的赞扬、社会和政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