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1.gif)
![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2.gif)
![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3.gif)
![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4.gif)
![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ba25ec98fc837dd03b01255998d187e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一、任务的由来根据金沙县自然资源局的《金沙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对7个市场化矿山综合治理项目开展排查的通知》,为确保矿区地质环境的整体景观协调,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的有关要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土损毁,促进当地社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贵州康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编制了矿《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山编制地质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方案,提交《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二、编制目的编制本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主体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意见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进行整改,便于贵州康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按本方案分区块部署各项整改工程及措施,同时便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行政主管部门对照本方案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整改项目的验收等,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以及收集的“二调”信息,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保证矿山区域恢复治理后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质量不降、数量不减,并确保恢复治理与周边地貌景观的相互协调,工作目标如下:1、恢复遭受矿山活动破坏的地貌景观;2、恢复遭受压占、损毁的土地资源;3、恢复遭受损毁的植被;4、恢复遭受污染的水、土地质环境。三、编制依据(1)委托书(2)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10《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号);1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12《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1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09.11通过);14《贵州省生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18.11.29修正);15《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11.29修正)。16《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17《贵州省生态修复条例》(2018.11.29修正);18《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12.22);19《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环水体[2018]181号。(3)技术规范与标准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DB45/T701-2010);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标准》(DB43/T1393-2018);9《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贵州省建筑工程总价管理总站,2014);10《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改版);12《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1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15《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17《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8-02);1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19《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行);20《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试行);21《防洪标准》(GB50201-2017);2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2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24《贵州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25《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26《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3-2013);27《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SY1-2003);2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9《生产过程中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等。四、方案的适用年限本方案适用年限自方案报告提交至2023年12月底,当矿区地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五、编制工作概况工作程序本《方案》的编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版)以及《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评审备案技术指南》(试行)进行。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以已有资料为基础,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查明废弃矿山影响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根据废弃矿山现存地质环境问题,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划定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其范围划分地质环境影响和地质环境保护分区,结合实际情况部署必要的防治工程和监测措施,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投资经费概算,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政府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本次《方案》编制工作综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年12月)和《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评审备案技术指南》(试行)规定的程序进行。图1:工作程序图工作方法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确定的方案编制工作基本要求,工作中首先明确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野外调查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以及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定评估范围,划定评估级别。以评估成果为基础,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监测方案,并根据设计工程量进行投资经费概算和效益分析。根据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条件和社会环境现状条件,本次《方案》编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合整理的工作方法开展。(1)资料收集与分析在开展现场调查前,收集了《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了解矿山影响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规范要求,确定了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和现场调查方法以及调查线路和主要调查内容。(2)野外调查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通过对化竹煤矿及附近村民的走访与实地调查,查明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和分布状况,调整并优化室内初步设计的野外调查线路和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为确保野外调查涉及范围包含主要地质灾害点以及调查的准确性,本次野外调查工作采用实测1:1000矿区正射影响图为基础图件,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参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成果,展开全面的现场访问与实地核实工作。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无人机航拍和GPS定位。(3)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综合研究贯穿于方案编制的整个工作中,针对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图件形式直观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和危害程度以及恢复治理工程署,最后编写方案。完成的工作量2022年4月10日,在接受贵州康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委托后,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随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开展了项目资料集和方案前期准备等工作,并于2022年4月20日~21日进行了野外综合调查,搜集已有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资料,随后进行资料室内整理和《方案》编制,完成工作量见下表:完成工作量统计一览表序号工作项目计量单位完成工作量01整改区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张102整改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张103整改区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张104整改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张105化竹煤矿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报告份1工作质量评述本次调查工作与《方案》编制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评审备案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要求组织实施,野外资料由《方案》编制人员实测或收集而来,确保了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案编制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和工作程度,均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工作质量及成果自检为优良。六、原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核查和评估(1)前期方案编制概况2013年7月,贵州博盟实业有限公司编制《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该方案于2013年8月经毕节市原国土局聘请专家评审通过,并取得毕节市原国土局关于该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2019年8月,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委托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编制《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优化方案》,对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区域按相关规范、技术要求提出具体可行的工程治理实施优化方案。(2)前期工程实施情况以贵州博盟实业有限公司编制的《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中治理工程实施范围为基础,2019年编制的优化方案结合现场原复绿项目施工情况,把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突出区域作为优化方案复绿治理范围。经现场调查,前期工程范围内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灾隐患以及土地资源、地形地貌破坏以及老窑积水等矿山环境问题得以消除,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项目区内已建成玫瑰花园、经果林地、蔬菜种植基地、食用菌培育基地、杉树林地,使其土地利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恢复治理效果较为显著,原实施方案基本可行。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金沙县化竹煤矿现状条件下存在的问题为以下3点:1、目前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恢复的土地类型并未按照“宜耕则耕,以林则林”的原则修复,即调查区北部、中部即南部已修复为草地的区域按照“宜耕则耕,以林则林”的原则宜修复为耕地。2、三处填方边坡坡面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存在裸露的矸石、渣石现象,修复效果未达到原方案设计要求。3、调查区北东部存在矿山前期工程开挖形成的裸露岩质边坡,严重破环地貌景观。本次工作将前期土地复垦分项工程满足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复垦单元称为“已修复区”,将目前存在问题需要整改的区域划分为“整改区”(已修复区及整改区详见附图)。照片原实施范围内恢复区域现状照片生态修复区基本情况生态修复情况简介根据本次调查,目前该矿山已修复区分为复耕区、复林区、复草区,根据现状分区描述如下。复耕区耕地地形地貌为平地、缓斜坡地区,复垦方向为旱地,其中复垦后的坡度在15°以下,覆土平整度满足要求。覆土厚度约0.4-0.5m,表土层土壤质地为黄黏土夹少量碎石,碎石含量约为10%,土壤质量基本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种植作物以玫瑰和辣椒为主,存活率较高,局部栽种时间达4年,基本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照片旱地侧耕区(辣椒种植)复林区地形为平地和斜坡阶地。覆土厚度约0.3-0.5m,表土层土壤质地为黄棕壤黏土夹少量碎石,碎石含量小于15%,土壤质量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种植苗木以樱桃树、李子树、柳杉为主,株距2.0m,行距2.0m,种植密度为2500株/hm2,存活率约90%,建议于相应时节进行补种,前期建设局部苗木栽种时间达4年,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郁闭率基本合格。照片路边复林区——樱桃树照片复林区——李子树照片路边复林区——柳杉照片复林区——乔木林复草区地形以斜坡阶地为主,地形坡度为25-40°,区覆土厚度约0.3-0.5m,表土层土壤质地为黄黏土夹有部分碎石,碎石含量约20%,土壤质量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主要种植物为三叶草,由于其生命力旺盛,在自然条件较差、土壤较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很好地生长。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除释放大量养分外,还可以转化成腐殖质,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照片复草区照片复草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生态修复区中心建设一处面积约6ha人工湖,人工湖从沙坝用泵引水,泄水至新民村2组。经走访调查,人工湖里面养殖多种鱼类,主要为草鱼、鲤鱼、花鲢和观赏鱼,人工湖周围还栽种红叶石楠、三叶草等绿化植物。该人工湖面积宜大于2hm2,保持景观完整性与多样性,与区域自然环境协调,有景观效果,基本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照片人工湖照片人工湖综上所述,化竹煤矿生态修复区前期主要采用“旱地复垦+林地复垦+草地复垦”的方案对生态修复区已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已修复的林地、旱地、草地等地类数量指标与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出入较大,即旱地面积小于二调旱地图斑面积。本次工作在我公司前期已提交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复核调查,发现修复区内前期修复工程除地类数量指标与二调图斑不对应外,还存在土地压占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问题。整改区范围本次整改区范围以本方案编制现场复核调查确认的范围为准,以我公司已经提交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的破坏范围为调查区,将区内存在地质环境问题及土地复垦问题的区域划为整改区,整改区总面积669.59亩。表1-1整改区主要控制拐点坐标拐点编号X坐标(GCGS2000坐标系)Y坐标(GCGS2000坐标系)1607525.00623035804.03532607562.84843035649.6790360764358374607410.48383035605.52975607198.10253034361.05116607447.00453034316.87587607539.63023034350.60118607447.47953034256.55039607607.08073034377.201310607672650311607741.50683034270.800412607746.73183034360.101113607891.60803034403.801514608087.78453034184.349715608061926816607814.65743034574.802817607652.20613034490.727218608104.85483034718.752919608433.85653034737.277720607988.51863034715.047921608196.73813035105.552122608370.87193035407.137023608768.78613035867.294724608834.73463035707.239825608622.81013035381.202226608512.40193034992.1799图1.1化竹煤矿已修复、整改区相对位置关系已修复区范围在本次修复区范围内,部分区段林地旱地修复区域地表闭郁度、覆土质量、覆土厚度、使用功能等基本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相关要求,本方案简称其为“已修复区”,经调查复核已修复区总面积1422.74亩,其中已修复旱地144.84亩主要分布在本次整改区的中部及西部,林地968.51亩主要分布在整改区的中部、西南部及北部,园地212.25亩主要分布在整改区的西北部。各类已修复土地(不包括草地)在整改区内的分布及相对位置关系详见图1.2。图1.2化竹煤矿已修复相对位置关系
整改区基础信息整改区自然地理气象金沙县新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变化受季风及地形地貌影响较为显著,为多雾、多阴雨的高原山区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变换明显,雨热同季、温差较小,气候宜人。具有春迟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显著特征,气温及降水特征概述如下:1、气温根据气象站发布气象资料数据显示,金沙县新化乡、西洛街道境内全年四季温差变化较小,多年平均气温16.0℃。夏季较为炎热,最热月一般为每年的7月,年平均温度25.0℃,极端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最高温度35.5℃;冬季较为温和,最冷月一般每年的为1月,年平均温度4.3℃,极端低温天气一般出现在1月下旬,最低温度-7.6℃,全年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85天。2、降雨结合气象站发布发布降雨资料数据显示,金沙县新化乡、西洛街道境内降雨丰沛,时空上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1033.1mm(1977年1340.7mm,2003年734.7mm)。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每年的4月中、下旬~同年的10月中、下旬),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2%。每年4月中旬,金沙县新化乡、西洛街道进入雨季,阴雨天气逐渐增多,强降雨天气高发,亦是地质灾害变化、突发的高峰期。全年降雨量最多月份一般为6月,历史上偶伴洪涝灾害发生,最大24h降雨量102.2mm。每年的10月中、下旬雨季结束,气温陡降,秋末春初降雨较少且稀疏,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8%。水文金沙县境内地表水径流和溪沟及河流以大田乡白泥窝大山至平坝乡新庄水库抵桂花乡双山段为分水岭,往西属于长江流域赤水河系,向东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金沙县新化乡位于分水岭东侧,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补给区域,矿山周边未见地表水体,结合现场走访和调查,境内地表水来源补给主要为大气降雨,最终以片流、径流向低洼处排泄。地形地貌金沙县地处乌蒙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处,坐落于乌江流域与赤水河流域之间的夹角地带,属黔中山原向西北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总体呈西、南较高,东、北较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起伏较大,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最高海拔1884m(白泥窝大山),最低海拔457m(鱼塘河),全县地形呈三级台阶下降,平均海拔1500m~700m,受乌江及赤水河切割影响较为显著,岩溶地貌较为发育,漏斗、峰丛、洼地、落水洞、天生桥等岩溶地貌较为常见。化竹煤矿矿区地形复杂,起伏变化大,属剥蚀型山地地貌,矿区山脉走向整体呈南北向,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为矿区西北部的山顶,海拔标高1626.5m;最低点在矿区东南部的季节性溪沟处,标高1360m,最大相对高差266.5m,一般相对高差50~80m。植被金沙属于中亚热带云贵高原半干性常绿阔叶林地带,滇黔边缘高原山地常绿栎林、云南松植物区。矿区内海拔主要在1700m以下,针叶和常绿、落叶和阔叶混交林带是境内主要植被组合类型;主要野生牧草有箭竹、云香草、十字马唐、白茅、五节芒、金茅、画眉草等;水果树种主要桃、李、杏、花红、梨、枇杷、柿子、石榴、拐枣等,植被覆盖率80%左右。矿山所处区域土地利用皆为荒地,植被发育茂密,以灌木丛林和荒草为主,植被覆盖率大于75%,其中灌木丛林占据覆盖植被的80%。土壤通过实地调查及结合金沙县农业区划,矿区范围内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水稻土。黄壤系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富铝化作用表现强烈,发育层次明显,黄壤主要分布于缓坡、平台、洼地及沟谷地带。pH值一般小于6.5,土壤发育层次明显,土壤大部分为粘土,土壤透气性差、土壤肥力一般。土体厚度40-80cm,耕作层厚度一般在15-25cm;水稻土在人工耕种的条件下产生的,矿区内水稻土pH值5.5-6.5之间,耕作层15-20cm,耕作层下为5-10cm的犁底层,渗育层和潴育层约为30-40cm不等。有机质含量为4%,pH值一般小于6.5,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整改区地质环境背景地层岩性调查区境内出露地层岩性复杂多变,露头良好,崩塌、采空塌陷、岩溶等复杂地质现象发育强烈,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地质界线较清楚,地层分别为第四系(Q4)和二叠系(P)以及三叠系(T),各地层岩性特征概述如下:1、第四系(Q4)调查区内第四系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分布较广,几乎覆盖调查区全境,物质成分为含碎石、块石粘土,主要呈黄色、黄褐色,表层土体多植物根系,碎石成分主要为强风化粘土岩,夹杂少许灰岩碎块,碎石含量约15%~40%,碎石粒径0.1cm~1cm,块石含量小于5%,块石块径3cm~25cm,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厚薄不均特征,厚度月0m~10m。2、二叠系(P)调查区境内二叠系露头差,地质界线不清楚,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长兴组、龙潭组,各组地层岩性分述如下: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长兴组(P3ch)调查区内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长兴组(P3ch)出露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主要分布于整改区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位置,厚度约50m。②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龙潭组(P3l)调查区未见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龙潭组(P3l)岩层出露,结合对调查区境内化竹煤矿现场走访调查及资料收集,地层岩性详述如下:调查区下伏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龙潭组第一段(P3l1)岩性为灰色、深灰色、黄灰色粘土岩,夹杂少量深灰色、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线,该段厚度约50m。调查区下伏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龙潭组第二段(P3l2)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粘土岩,夹杂少量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及煤层,该段厚度约80m。3、三叠系(T)调查区内三叠系露头较差,仅仅在矿山南侧小范围出露,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殷坑阶夜郎组黄村坝段(T1y1)粘土岩。地质构造金沙县地处羌塘—扬子—华南板块,扬子陆块~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织金穹盆构造变形区,位于师宗—松桃—慈利—九江断裂带以北,鸭溪向斜东翼翘起端,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较平缓,岩溶发育。调查区发育一向斜构造,地层倾向NE50°~SE40°,倾角8~20°,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结构破碎~较破碎~较完整,岩层产状147°∠15°。主要发育L1、L2二组裂隙,裂隙L1产状41°∠88°,属于构造裂隙,裂隙L2产状220°∠85°,属构造裂隙,两组裂隙张开度10mm~30mm,发育间距10m~25m,裂隙面平直、较粗糙,裂隙间泥质充填,结合差,岩体结构较破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现行版,调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较稳定区域。水文地质根据调查期间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成果,调查区内水文地质结构变化较大,地下水补给条件复杂,地表径流排泄条件复杂,有多层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根据调查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含水介质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可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具透水性,由于其厚度小,仅降水时节短暂含水,一般在降水时节含水,干旱季节一般不含水,地下水埋藏较浅,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并于就近的自然冲沟中排出地表,为近源排泄,富水性弱。(2)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长兴组灰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含水组为P3ch,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大气降雨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岩岩溶裂隙进入P3ch,通过岩溶管道和岩溶裂隙进行集中排泄,其富水性中等。(3)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龙潭组粘土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富水性弱,地下水埋藏较浅。补给源为大气降水,以面状渗入补给为主,即大气降水通过节理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赋存于裂隙中,接受补给后,地下水分散排泄于地形切割的低洼沟谷地带,具近源排泄特点。
工程地质根据野外调查成果资料,从废弃矿山分布地段出露岩(土)体的坚硬程度和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将调查区范围内出露的岩(土)体划分为硬质岩类和软质岩类及松散岩类等三类工程地质岩组,各类工程地质岩组岩性特征详见下表。工程地质岩组地层代号岩性硬质岩类P3ch薄至中厚层状灰岩,新鲜岩块强度高,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一般在30-40Mpa之间。软质岩类T1y1、P3l薄层状泥岩,表层岩体呈强风化状,岩体呈碎块状、碎裂状结构,用锹、镐易挖掘。松散岩类Qel+dl岩性以含碎石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地段可见零星堆积的崩塌碎块石、巨块石堆积体,结构松散矿体地质特征通过所收集的化竹煤矿开发利用方案、储量核实报告等以往地质资料,为含煤地层的岩性、岩相、沉积特征及含煤性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经综合整理,项目区内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岩性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的韵律层,偶夹薄层灰岩,其中砂岩成分主,区内主要可采煤层4层(M4、M6、M9、M15)。根据储量报告,化竹煤矿于2005年12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采矿年限为5年。由于矿山办证前,该区为原遗留整改矿井少蓬煤矿和森土湾煤矿曾开采过,主要开采M9煤层,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原森土湾煤矿消耗资源量约11.5万吨,原少蓬煤望而生开采消耗资源量M6煤层约7.7万吨,整合后化竹煤矿一直处于基建期,现开采的煤层为M15、M9,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30日为矿山建设及开拓工程的布置,未正式开采,只存井巷工程出煤,约采出煤炭0.5万吨。各煤层特征见下表:区内煤层情况表煤层编号平均倾角(°)斜面积(m2)煤层厚度(m)平均容重(t/m3)资源/储量比例(%)备注M49128051.581.45>147592011801.481.45标高内9205761.611.45>631.45>1475M6102627221.161.45标高内10323141.221.45标高内1089481.161.45>147510397881.21.45>147510263021.221.45>1475M9101119701.231.45标高内10359281.661.45标高内101968801.741.45标高内10958721.491.45标高内10459031.461.45标高内10958721.631.45标高内101841881.691.45标高内10698811.631.45>147510320041.691.45>1475M1510183561.331.45标高内101357531.581.45标高内101737761.301.45标高内10421791.781.45标高内101918141.431.45标高内103017231.391.45标高内1060621.261.45>147510711601.431.45>1475整改区社会经济概况整改区主要以汉族为主,当地经济欠发达,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烟叶等。畜牧产品主要有牛、马、羊、猪等。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主要涉及煤炭、电力、化工、水泥、农机、食品等方面,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解决了当地一部分富裕劳动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整改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调查区范围内土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用地四大类,总面积2112.77亩,按一级类划分上述四类一级地类面积分别占整改区面积的23.04%、25.12%、48.86%、2.97%,按二级地类划分旱地486.79亩、有林地65.12亩、灌木林地415.88亩、其他林地49.83亩、其他草地1032.35亩、采矿用地19.01亩、村庄43.80亩,详见表2-1。表2-1整改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亩)占总面积比例(%)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耕地013旱地486.7923.0423.0403林地031有林地65.123.0825.12032灌木林地415.8819.68033其他林地49.832.3604草地043其他草地1032.3548.8648.86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43.802.072.0707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19.010.900.90合计2112.77100.00%100.00%五、整改区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整改区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早期煤矿开采和道路、房屋修建,以及目前已经实施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虽覆土复绿未彻底,但整体复绿效果还是较为理想,对地质环境影响及破坏较轻,裸露的高陡边坡有引发小规模坡面掉块的可能,目前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已经停产,人类工程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为主,对整改区复绿工程影响较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一般。
整改区生态环境问题现状整改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根据我公司前期提交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和本次现场调查复核情况,新化乡化竹煤矿生态环境整改区范围内主要地质环境是局部区域覆土复绿不彻底,具体表现为:1、化竹煤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北东侧区域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形成一段长约110m,最高约30m的岩质边坡,边坡共分为三级,每级高约5-10m的裸露岩质边坡,坡度在70°左右,岩性为灰岩,坡面未进行复绿或复绿效果不理想,边坡下部虽无威胁对象,但调查见边坡最北侧顶端岩体见裂缝发育,裂缝局部泥土充填,边坡可能产生小型坡面滑塌。(详见边坡赤平投影定性分析)。2、化竹煤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南侧局部区域前期治理效果未达标,填方边坡存在水土流失的现状。根据收集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及实地测量,整改区损毁土地资源中,耕地合计486.79亩,林地530.83亩,按照目前的治理现状,以恢复林地为主,耕地恢复111.46亩,无法确保占用的耕地可以在治理后达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实现占补平衡的要求;林地恢复面积为1151.87亩,超过原林地面积,但部分复垦成林地的种类、有效土层厚度等指标均未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的标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根据现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规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应包括采矿等级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结合《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本次评估范围面积约1.41km2,调查范围以评估范围为基础,向外延展100m,调查范围1.84km2。根据收集的《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优化方案》整改区内地质灾害规模小,根据调查,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从规模上来看属于小型矿山,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至厚层状为主,岩石风化程度中等,局部硬质岩类组岩石岩溶裂隙发育,原矿上开采时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内因煤矿开采活动对区内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总体上,区内矿山地质环境受影响程度较严重。根据现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附录C确定,该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整改区周边分布有200-500人的局面集中居住区,根据现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附录B确定,该矿山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根据现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附录A确定,整改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为二级。整改区地质灾害现状分析整改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整改区北东侧区域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形成一段长约110m,最高约30m的岩质边坡,边坡共分为三级,每级高约5-10m的裸露岩质边坡,坡度在70°左右,岩性为灰岩,但调查见边坡最北侧顶端岩体见裂缝发育,裂缝局部泥土充填,边坡下部无威胁对象,边坡坡向在305°左右,边坡坡度70°左右,岩层产状147°∠15°,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产状分别为41°∠88°和220°∠85°,根据边坡赤平投影分析图,对边坡稳定性作如下评价:(1)单组结构面的分析①、岩层坡面与坡面相反,倾角小于坡角,属稳定结构面;②、3结构面倾向与坡向相切,为稳定结构面;③、4结构面倾向与坡向相切,为稳定结构面;(2)各结构面组合的分析从各结构面组合交线与边坡的关系来看,各组合交线倾向与坡向相反,为稳定组合交线。综上定性分析边坡属稳定性较好边坡,不会造成大规模崩塌,可能产生小型坡面风化掉块。(详见边坡赤平投影定性分析)。照片岩质边坡全貌图边坡赤平投影分析图边坡赤平投影分析图整改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根据收集的《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优化方案》,由于原老窑开采采空区塌陷破坏了岩体结构,岩体内发育大量贯通裂隙,同时不均匀塌陷在地表发育塌陷坑,形成低洼汇水地形。岩体内贯通裂隙与塌陷坑一起构成导水通道,地表水与上覆岩层中地下水沿裂隙向地下渗流在采空区内形成大量积水;老窑采空区极易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下渗,产生积水,且积水长期累积积存,发生变质,当水量较大时,一旦外泄,流入地表水沟,会导致污染地表农作物灌溉水及居民生活用水。根据现场前期治理方案的实施,该矿山已停止开采,通过土地整理后,在回填种植土前,一般回填了一层粘土作为隔水层,以保证上部土层含水,减少地表水下渗,从而改善含水层条件,适于作物生长。整改区现状对含水层及地下水位、水质基本没有影响,整改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由于该区域内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覆土复绿不彻底,开采过程中形成了高边坡,但总体来看,复林、复草区覆土厚度一般0.3-0.5m,表土层土壤质地为黄棕壤黏土夹少量碎石,碎石含量小于15%,土壤质量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种植苗木以樱桃树、李子树、柳杉草籽等,存活率约90%,前期建设局部苗木栽种时间达4年,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郁闭率基本合格。整改区现状地形地貌景观与周边地形地貌上还有仅有略微差距,破坏程度小。整改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整改区现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整改区中心建设一处面积约6ha人工湖,人工湖从沙坝用泵引水,泄水至新民村2组。经走访调查,人工湖里面养殖多种鱼类,主要为草鱼、鲤鱼、花鲢和观赏鱼,人工湖周围还栽种红叶石楠、三叶草等绿化植物。该人工湖面积宜大于2hm2,保持景观完整性与多样性,与区域自然环境协调,有景观效果,基本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根据收集的《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优化方案》,覆土工程在在开始进行前,已将整个治理区内表层耕植熟土进行剥离,并堆放至治理区中部排土场内,用于整改区回填后的覆土复垦。因此整改区水土现状基本无污染。整改区土地损毁现状评估根据收集的《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及实地测量,整改区主要损坏土地资源中,耕地合计486.79亩,林地530.83亩,按照目前的治理现状,以恢复林地为主。耕地恢复144.84亩,无法确保占用的耕地可以在治理后达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实现占补平衡的要求;林地恢复面积为968.51亩,超过原林地面积,复垦成林地的种类、有效土层厚度等指标均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的标准。整改区生态修复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整改区生态修复分区根据上述对评估级别、范围的确定,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由于矿山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为覆土复绿不彻底,现状评估为较轻,依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附录F判定内容,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为1个一般区。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由于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前期生态修复工作未严格按照二调数据的的耕地林地界线进行覆土复绿整改,导致现状条件下区内耕地指标数量不满足造成损毁前的指标数量。本次土地复垦整改方法为对照二调数据进行覆土复耕工作,保证耕地指标不降、质量不减。设计对整改区南部、东部目前已修复为草地并且地面坡度小于15°的区域进行覆土复耕工程,恢复地类为旱地,有效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土壤本底值设定标准,并根据耕地区块大小设置的灌排设施及机耕道等配套设施,应满足《灌概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复垦为耕地的修复工程验收标准应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土地类型与权属按照整改区现状修复情况,整改区需整改复耕的土地资源基本位于草地区域,土地资源还位于属于矿区范围内,权属属于矿区。
第四章整改区生态修复可行性分析一、整改区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1岩石边坡区:经定性稳定性分析评价,整改区东侧历史时期开挖形成裸露岩质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岩质边坡表层岩体较完整,现状条件下为稳定状态。本设计针对该边坡破坏地貌景观进行治理,拟采用“种植爬藤植物”对该裸露岩壁进行治理。即在边坡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在岩质边坡坡面局部松动块石人工清理后,在边坡底部中部分两排进行爬藤植物栽植。本次设计内容均为行业所用常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难度不高,总体可行。2水土流失防护区:整改区水土流失区域所处地段主要为填土边坡表面,填土边坡后缘调查未见土体内连续张拉裂缝,无整体滑塌等变形破坏迹象,填土边坡形成过程中填土自然堆积自稳形成边坡面,填土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本设计拟采用“覆土复绿”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即对边坡表层进行局部覆土后,对前期复绿工程闭郁度小于30%的区域进行补种灌木,无须对坡面再次进行挖填改造破坏,对现状地貌及地质生态环境的破坏改造作用最低,且采用技术手段均为常规常用手段,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可行性较好。经济可行性分析结合上述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防护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所用工程措施均属常规措施,不涉及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且相关治理措施均是根据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针对性因地制宜治理,无过度治理、盲目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方案总体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本次设计各项矿山地质及生态环境整改措施基本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各个方面,是在整改区前期修复工程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协调性的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保障人的安全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精神,岩质边坡绿化、水土流失防护提高整改区表层岩土体稳固程度并增加大气层含氧量。二、整改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复耕区目前修复状态为复草区,覆土厚度一般0.3-0.5m,表土层土壤质地为黄棕壤黏土夹少量碎石,碎石含量小于15%,土壤质量满足《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主要种植三叶草,存活率约90%,郁闭率基本合格。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由于复耕区在目前在前期已修复为草地区域进行,现状地形坡度一般在15°以下,从地形坡度来看,适宜进行复耕,且目前该区已经进行了覆土覆盖,只是覆土厚度及要求按照林地进行,下一步整改成旱地工作量也较小,因此整改区土地复垦较为适宜。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复耕区现状土地属性主要为草地,且目前修复效果较好,相关截、排、蓄水、管涵、人行路、机耕道已在前期修复治理工程中完善,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下一步整改主要针对草地整改为耕地即可,在草地原有覆土的基础上采取客土复耕,客土来源由本整改项目实施责任主体通过买土、购地取土等方式依法依规协调解决,但涉及借土取土等措施禁止侵占破坏最新“三区三线”。客土可购买就近无污染的表层耕种土层,整改区周边土地资源丰富,客土购买可行,草地整改为耕地后,主要满足原二调土地属性,达到水土资源占补平衡。土地复垦质量要求1旱地复垦质量要求1)旱地田面坡度不宜超过25°。2)有效土层厚度大于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旱地配套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林网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4)3~5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周边地区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等产量水平,粮食及作物中有害成分含量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2715)。旱地复垦质量指标详见表4-2。表4-2旱地复垦指标控制标准指标类型基本指标控制标准地形地面坡度/(°)≤25土壤质量有效土层厚度/cm≥40土壤容重/(g/cm3)≤1.4土壤质地砂质壤土至壤质粘土砾石含量/%≤15pH值5.5-8.0有机质/%≥1配套设施排水达到当地各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道路林网生产力水平产量/(kg/hm2)四年后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第五章整改区生态修复分项设计由于整改区高边坡不存在不利结构面,不会产生大面积崩塌等地质灾害且无威胁对象,整改区经过前期修复后,目前对含水层也已无破坏,仅仅在整改区西北侧、西南侧存在局部裸露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岩质高边坡对地貌景观的破坏;2、部分弃渣边坡覆土复绿不彻底。因此结合上述,整改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主要为对整改区岩质高边坡进行坡面清理,然后进行“种植爬藤植物”工程,对水土流失边坡进行“覆土复绿”工程,主要为了恢复地形地貌景观,工程布置位置详见工程部署图。一、整改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目标任务以生态恢复重建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为目标,使修复后整改区地质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为类似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经验模式,为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技术措施1、种植爬藤植物首先对岩质边坡上方松动块石进行人工清理,清理块石工作量约为300m3,边坡清理完成后,在边坡底部修建种植槽,种植槽底宽不小于30cm,高50cm,耕植土厚度不小于40cm,耕植土底部应搭配基质肥料,基肥厚度不小于20cm,每株攀援植物种植处需安插牵引花架,本次设计栽种爬藤植物4400株。攀援植物生长15天内务必要在早晚浇一次水,而且对于浇水的水质要求无毒,尽可能的保证植株的生长水分,随攀援植物的生长,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需要通过施用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来改善土壤结构,抗旱保水,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每月进行定期巡查养护,并及时进行补种。2、覆土复绿对整改区局部水土流失部位进行绿植补种,补种绿植为柳杉、南天竹、火棘等,部分覆土小于30cm的区域进行覆土,保持每月巡查,设计覆土复绿面积为13233m2,主要工程量见表5.1。表5.1地质环境保护主要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边坡清理立方米300种植爬藤植物株4400覆土复绿平方米13233二、整改区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土地复垦分项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对前期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损毁的土地资源进行恢复,同时结合整改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根据“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优先对耕地、林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设计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域内地面坡度小于15°的区域进行覆土复耕工程,恢复地类为旱地,覆土有效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土壤本底值设定标准,并根据耕地区块大小设置的灌排设施及机耕道等配套设施,应满足《灌概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复垦为耕地的修复工程验收标准应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技术措施(1)复垦为耕地的应具备水源、土壤、地形条件,其中复垦为旱地后的田面坡度不宜超过25°,复垦地面坡度不宜超过15°。(2)旱地有效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土壤本底值设定标准。(3)根据耕地区块大小设置的灌排设施及机耕道等配套设施,应满足《灌概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4)复垦为耕地的修复工程验收标准应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主要工程量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地质环境破坏区内本次设计整改恢复耕地总面积为347.53亩,已修复耕地面积为144.84亩,整改完成后区内耕地面积合计492.37亩。区内二调耕地面积为486.79亩,设计增加耕地指标面积为5.58亩。表5.2土地复垦主要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草地植被清理m2171420.78覆土m369515.16场地平整m2231683.88土壤培肥Kg/亩73表5.3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亩)变幅编码名称编码名称复垦前复垦后1耕地13旱地486.79492.375.583林地31有林地65.12346.54281.4232灌木林地415.88834.23418.3533其他林地49.830.00-49.834草地43其他草地1032.35322.06-710.296工矿仓储用地62采矿用地43.80.00-43.807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19.010.00-19.0111水域113水库水面097.1497.1412其他用地122设施农用地020.4420.44合计2112.782112.780.00三、整改区地质环境及土地复垦监测监测和管护目标任务对整改区生态修复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对复绿效果不理想的区域技术跟进加以整改。措施和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主要为地貌景观恢复治理工程及恢复耕地指标工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地貌景观恢复及耕地指标工程的特征,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为地貌景观恢复治理监测工程,主要内容为地貌景观的破坏监测及耕地指标的恢复监测,监测范围为矿山影响区范围,监测手段为人工巡查和无人机航拍(三维正摄影像和三维模型),第一年度监测周期为1次/每月,第二年度监测周期为1次/每季度。主要工程量无人机航测,第一年度监测周期为1次/每月,第二年度监测周期为1次/每季度。第一年12次,第二年4次。土地复耕管护土地复耕合格通过验收后,采用土地流转或其他方式,结合当前土地政策对耕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作,防止耕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保证耕地的不出现撂荒,肥力下降。
第六章整改区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根据调查,整改区由于主要为覆土复绿不彻底,影响区范围较小,故《方案》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为一次部署,不做近期、中期和远期部署的划分,修复工作部署如下:(1)在高边坡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标牌,高边坡坡面进行种植爬藤植物;(2)严格按照旱、林地指标,按照二调数据的的耕地林地界线进行覆土复绿整改,保证耕地指标不降、质量不减;(3)对局部覆土厚度不够,植被成活率不高的区域进行补种补植;(4)布置地质环境土地复耕监测基站和观测站。二、整改期内实施计划根据现场调查,结合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实际情况,本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耕原则上做出如下安排,具体实施应协调执行,实施顺序依次如下:(1)完成高边坡警示标志标牌及边坡坡面复绿工作,施工工期2个月;(2)复绿复耕工作,对照二调数据在原土地属性为耕地的区域进行覆土复耕工作,保证耕地指标不降、质量不减。施工工期5个月;(3)布置监测点,及局部复绿补种工作,施工工期3个月;综上所述工作可平行施工,该恢复治理工程预计总耗时10月完成。第七章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预算依据概算以《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报告提供工作量作为概算编制基础,采用《贵州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作为本次施工图设计概算编制基本定额,建设工程材料基础单价采用地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综合确定,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依据概述如下:1、方案编制费安协议合同价进行计算;2、招标代理费: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价格[2002]1980号文和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文进行计算;3、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进行计算;4、工程造价咨询费及竣工决算审计费:按贵州省物价局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通知黔价房[2012]86号文进行计算。(2)编制说明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位于金沙县新化乡,地势偏僻,交通运输条件差,为进一步优化工程投资,增强工程的经济性及合理性,提工程的经济效益,建议就近采购工程所需的各类建筑工程材料。根据上述实际情况,结合建设单位意向,本次概算仅为地貌景观修复工程及土地复耕工程费用,该工程由建设单位贵州康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自行开展实施。二、费用汇总与整改期内安排(一)费用构成与汇总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位于金沙县新化乡,地势偏僻,交通运输条件差,为进一步优化工程投资,增强工程的经济性及合理性,提工程的经济效益,建议就近采购工程所需的各类建筑工程材料。根据上述实际情况,结合建设单位意向,本次概算仅为地貌景观修复工程及土地复耕工程费用,该工程由建设单位贵州康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自行开展实施。编号分项费率\计算式费用一直接工程费相关定额36600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 DB65-T 4848-2024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认定
- 短视频制作与文化传播策略探讨
- 电商平台物流成本管理与用户体验提升
- 学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 物业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 现代药店信息技术系统建设与管理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与计划
- 新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湖北省2025届高三T8联盟模拟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承包工程2篇
- 2025年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美容院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80题)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事业单位引进名校优生1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寒假数学计算题天天练及答案(共15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