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达到学习目标: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醛和酮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3、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从用途了解甲醛和丙酮,再从结构去了解化学性质,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些性质也体现了它们的用途,是很好的化工原料,体现了它们的学科价值。也帮助学生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识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用化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学情分析1.知能储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对醛和酮的官能团、部分化学性质及乙醛和和丙酮的分子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必修2的学习过程中初步认识了糖的分类及葡萄糖的分子结构。2.学习方式喜欢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学习新知,对图片、视频、实物等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理论性强的内容,特别是计算问题。3.认知方式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主动性差偏向形象思维,动手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差。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测试题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2.下列关于常见醛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氢还原C.丙酮难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机溶剂D.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难以氧化生成视黄醛,而引起夜盲症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丁醇和乙醚B.丙醛和丙醇C.丙醇和甘油D.乙烯和丁二烯4.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丙烯醛分子中,仅含有一种官能团B.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C.丙烯醛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D.等物质的量的丙烯醛和丙醛完全燃烧,消耗等物质的量的O25.核糖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3CHO,它不能发生的反应有A.酯化B.中和C.氧化D.还原6.有乙醛蒸气与乙炔的混合气体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A.2aLB.2.5aLC.3aL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7.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D.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是C10H22O8.丁基有4种形式,不试写,试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A.2种B.3种C.4种D.5种9.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氢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16%B.37%C.48%D.无法计算10.有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CO2为8.96L(标准状况),则该醛是()A.丙醛B.丁醛C.3—甲基丁醛D.己醛11、已知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其分子中含有:1个—CH,1个—CH2—,2个—CH3,1个—CHO原子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2.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 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13、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2OH(CHOH)3CHO和CH2OH(CHOH)2CH2CHO,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①氧化;②还原;③酯化;④水解:⑤加成;⑥中和()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14.完成银镜反应实验:在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时在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继续滴入氨水至沉淀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边滴边振荡直滴到________为止.再加入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15.写出四种符合通式(CH2O)n且能被新制Cu(OH)2氧化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16.今有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几种有机物,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若该有机物为烃,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2)若该有机物是一种饱和一元醛,则其结构简式为: 。(3)若该有机物1mol能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molAg,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4)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有机可能是:。(注羟基连在双键上的有机物极不稳定)17.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中, 能被催化氧化为醛的醇有 ,能被催化氧化为酮的醇有 ,不能被催化氧化的醇有 。18.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1)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⑥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4)反应⑦中,除生成α-溴代肉桂醛的同时,是否还有可能生成其他有机物?若有,请写出其结构简式:①;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ACBBCCBBACA14.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形成银镜,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15、HCHO,HCOOCH3,16、1)CH3CH2CH2CH3,CH3CH(CH3)2(2)CH3CH2CHO(3)OHC-CHO(4)CH2=CH-CH2OH17、.18.(1)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3)(4)(共2分)观课记录授课人:课题:醛和酮课型:新授观课人:侯慧敏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重难点突出
,有效地突出了有机物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的特点、重要的反应银镜反应等重难点,同时采用了由学生实验,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多种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有机物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难点,又为今后学习有机合成埋下了伏笔。有机学习方法指导到位,体现了以醛和酮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贯彻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精神。2.学案编写严谨详实,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选例题和练习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3.学生活动充分有效,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活跃,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氛围热烈高效,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调控收放自如,显示了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4.教学素材和资料准备充分,甲醛动画视频播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实验的探究对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理解反应机理起了莫大的帮助作用。观课记录授课人:课题:醛和酮课型:新授观课人:贾庆敏1、课堂把控很好,基本功扎实2、本节课设计精彩,点拨恰到好处,语言精炼。3、学生参与积极,教师指点到位4、教学目标明确,利用实验、视频增加课堂趣味性5、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对实验兴趣很高6、课堂流程操作熟练,环节完整,重落实7、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基本完整8、能够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适时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活动充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2.教材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再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2、醛、酮、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醛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书写。《醛和酮》教学设计课题第3节第1课时醛和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醛和酮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3、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过程与方法1.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来感知甲醛的性质;3.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反应过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醛、酮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学以致用;2.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对环境及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教学难点醛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疑探展导练分组探究,并与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和团结合作精神。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甲醛动画视频和展示图片观察与聆听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引入课题。【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醛和酮的知识。聆听并思考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提纲【设疑自探】由预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3分钟【提问】分析常见的几种有机物结构的特点,总结出醛和酮的定义?[过渡]醛、酮的命名原则与醇的命名相似。【讲解】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牛刀小试】抢答练习,及时巩固。【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分析醛和酮的结构推测醛和酮的性质?[板书]二、醛酮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的递变规律[板书]三、醛酮的化学性质【问题设计】写出乙醛和丙酮分别和HCN,NH3,CH3OH,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反应规律。【质疑再探】醛和酮和非极性试剂加成反应有什么规律?学生阅读并解决问题,得出醛和酮的概念回答观察并思考后发表评论学生观察并思考后得出结论学生板书展示写出醛和酮的通式和官能团的结构式区别两种结构的不同并掌握醛和酮的命名及其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和类型。观察与聆听抢答练习。由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测醛和酮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讨论醛和酮的官能团结构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回答。板书展示化学方程式。积极思考并讨论总结规律。回忆思考积极回答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旧知识对比,加深认识将知识夯实,明确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学以致用自然过渡建立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激起进一步运用类比法由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迁移能力。温故知新促进主动思考巩固并补全原有知识【复习】回忆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强氧化剂:O2、酸性KMnO4溶液、酸性K2Cr2O7溶液等。弱氧化剂:银氨溶液[Ag(NH3)2OH]、新制的Cu(OH)2【强调】根据任务卡上的分工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写出相应的方程式。【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与讨论】性质决定用途,利用这两个反应原理有哪些应用呢?知识总结:醛和酮性质很重要,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质疑再探]思考回答。阅读教材和要求观察并描述现象观察并描述回答根据任务卡上的分工和注意事项思考并讨论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观察并描述现象观察并描述回答聆听并思考学生抢答思考并解析思考回答思考理解记忆思考归纳思考并积极回答。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温故知新促进主动思考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思考与总结能力揭示本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及时巩固应用理论联系生活实践拓展视野,提高能力。【总结】从知识上、方法上和学科特点上进行梳理【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哪个小组最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总结形成思路和习惯。学生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调理化,便于掌握。自主的将知识梳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甲醛的利弊2、课时作业(十一)学生解决应用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板书】§3.1醛和酮一、醛和酮的结构、同分异构体和命名分子结构:1.分子通式
CnH2nO
RCHO,
2.结构式:
3.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4.醛和酮的命名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2.还原反应3.取代反应4.氧化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地方合同示范文本库
- 2025年合同范本全书
- 2025标准规范家具采购合同
- 《摩托车产品知识》课件
- 2025红酒销售合同范本
- 《乡村风光》课件
- 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发展前景与实施方案分析
- 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
- 地块平整项目实施方案优化升级
- 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解析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OPPO手机在泰国营销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 DB45-T 2840-2024 陆川猪疫病防治技术规程
- DL∕T 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 《水泥窑炉富氧(全氧)燃烧技术规范》
-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课件
- 2024年福建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工程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工程材料采购方案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一览表
- MOOC 隧道工程-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