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对《原子的构成》的要求有三条:一、知识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过程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2.体验“发现---实验验证---建立模型---解释模型”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三、态度价值观1.逐步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和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分子和原子都很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中的原子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那么,原子是否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对此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想法:有的认为既然分子可分,那么原子也一定可分;也有的认为既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原子应该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了。对于这种想法可以通过原子结构的发现历史,使学生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态度。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评测练习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中子数为30,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5B.30C.55D.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电子决定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铁块难压缩,说明铁原子间无间隔3、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说明理由。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第一课时主要讲原子结构的发展史,知道原子的结构,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本节教材的编制是从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史的角度逐步展开的。首先展示了人们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即:“原子是最小的粒子”,这也是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的认识。而后,教材又展示了汤姆森发现电子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认识。随后介绍卢瑟福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思考,认识到原子中必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且带正电荷的部分,这个带正电荷的部分就是原子核。通过这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原子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差别在于它们的数目不尽相同。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是有结构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基本构成是相同的”等化学基本观念。教学重点是: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原子的结构教学难点是:卢瑟福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特征。3.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不断思考,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α粒子散射实验的探究、思考板书设计第一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一个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教学过程:[回忆导入]复习水的电解实验,回顾化学反应实质。[设置目的]学生对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理解不深,让学生再次回顾思考这个问题。[问题]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原子都不能再分?如果还能再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化学史]原子结构发现史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这一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由于原子本身并不带电,汤姆生认为原子中一定还存在某种带正电的物质,基于这一结论,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布丁”的原子结构模型,带负电的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布丁”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并非不能再分,它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汤姆生的剑桥实验室里聚集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其中有一名来自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卢瑟福。1909年,卢瑟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通过荧光屏上亮点的情况来观察α粒子的运动方向。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引导]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为什么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结论](1)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2)原子内又带正电的物质(3)原子核质量很大,体积却很小[设置目的]化学史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一把你心目中的原子结构画出来,介绍给你的同学。[设置目的]通过讨论,学生对原子内部结构进行了推测、猜想,在本环节外显出来,同时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介绍,加深对“葡萄干布丁模型”不正确的理解。问题:你认为原子核应该具备哪些特征?[结论](1)带正电(2)质量很大,体积却很小[教师介绍]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尽管原子核体积非常小,但是它仍然可以再分,分为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__________(1个__带___个单位___电荷)每个质子的质量是1.672×10__________(1个__带___个单位___电荷)每个质子的质量是1.672×10-27Kg_________(带电)每个中子的质量是1.674×10-27Kg______________(带___电)______________(带___电)___________(1个__带___个单位___电荷)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1.原子(_____电性)思考:从原子内部各种粒子的质量关系上,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活动二观察表格,由这一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镁121212氯171817铁263026[结论]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引导得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种原子,质子数不同……[教师介绍]跟分子一样,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知道,分子具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是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三个主要的特征,在构成物质方面,原子跟分子一样,也具有相同的特征。总结分知识与方法两部分巩固练习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中子数为30,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5B.30C.55D.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电子决定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铁块难压缩,说明铁原子间无间隔3、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简单说明理由。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效果分析《原子的构成》这一节设计了两课时,侧重点不同.本节内容作为第一课时,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历史,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形成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展开,三位科学家分别提出的原子模型,其中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较难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猜想,勤于思考的品质.从教学实施的效果看,学生掌握的似乎还不错,尤其是学生在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问题时,绝大多数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去,并准确的描述;但也有部分同学出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解不到、不准确.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较充分地展示,通过练习检测来看,学习效果也较好.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是解决原子结构的问题,重点是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结构的发现史,难点是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课堂反映和随堂检测结果,将自己的教学感想总结如下: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分子以及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后进行的一节新授课,在备课时,我就按照目标让学生明白、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总结的指导原则进行认真备课,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顺序安排,并且认真制作了课件,便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难点的解决.2.在实际授课中,在让学生明白了本节学习目标后,通过以下步骤让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本节知识:(1)让学生回顾了水电解实验,引入新课,做到了以旧带新,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三个探究让学生明确本节的重难点,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一破解重难点;(3)在每个探究后都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而且还在总结后设计了课堂练习,进一步进行巩固;(4)通过设计随堂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进行查缺补漏.3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引导学生边讨论边思考,让学生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在讨论完之后对知识获取方法的总结.4.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课堂时间把握不精确的问题,出现了课堂练习不足的情况,以致有深度的练习没有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教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97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3份)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 第3-4单元测试题C卷-年三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青岛版-六三制)
- 《游山西村》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5年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品牌服装设计课件
- 小学六年级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课件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课件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三种表格
- 大灰狼儿童睡前故事大全
- 家长进课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 酒店预订确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