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展示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成就,讲述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说明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课标分析】课标细化为:①识记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成就,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②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③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落实策略】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绕事例和逐步深入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开展互动设疑,合作探究,启迪思维,联系实际,完成课标要求,落实教学目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教学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题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分析,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古老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或泯灭,而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辉煌历程。第二:以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第三:以中华文化近代衰落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本单元是一、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知道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质之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中华文化之中的伟大民族精神,更好地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因为如此,本单元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难点: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情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生依靠原来的知识积累,对中华文化应该有所了解。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课堂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从历史教材上找到相关知识,还可以从我们周围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发现、收集、整理、挖掘一下本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整体上看,该课程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法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标准,以学生为主体,选取典型、具有感染力的视频材料,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贯彻以上理念所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有:历史对比法:通过与其他古老文明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和探究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学生学情分析学生依靠原来的知识积累,对中华文化应该有所了解。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课堂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从历史教材上找到相关知识,还可以从我们周围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发现、收集、整理、挖掘一下本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整体上看,该课程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及其古代的辉煌成就。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三、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二、注重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及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课外探究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
○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联系实际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再次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备良好的文化思想。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难点: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五、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导入:由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导入中华文化的特点。展示材料:(多媒体显示)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重要成就:通天塔和古印度城堡探究一:通过图片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究古老文明中断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追溯、比较这些曾经跟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了解她们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多媒体显示)探究二:中华文化在古代辉煌的成就有哪些?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多媒体显示)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成就,由学生填写完成表格。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文化资源的收集,把握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地位。目的在于通过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增强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探究三:通过分析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总结中华文化的特征和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的根本原因。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活动:由于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综合国力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掌握知识点的联系。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多媒体显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探究四: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区分文字和汉字的作用。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64页内容。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视频展示:以动漫形式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中华汉字的魅力。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书写汉字的竞赛,两组各选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带有“贝”字旁的汉字,在规定时间内书写汉字最多的小组获胜,全体同学都可以参与,可以为本组代表提示写哪些汉字。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和参与书写汉字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注意控制活动的时间,最后,根据书写结果选出获胜小组。小结:文字与汉字的作用:(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史书典籍探究五: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史书典籍的特点和作用。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64页内容,让学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的史书典籍有哪些。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史书典籍有哪些,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国史书典籍的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小结:史书典籍:1、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三、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媒体显示)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历程(多媒体显示)探究六:概括中华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历史原因。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材第65页框内内容搜集资料,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思考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整理后在课堂师生互动活动中展示。教师活动:让学生懂得在探究中学习,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并及时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对近代历史的回顾,让学生感受中国近代文化衰微的沉痛历史,懂得国家衰落与文化衰微的关系。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多媒体显示)探究七:新时期中华文化如何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思考与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自由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鼓励他们承担历史使命,再续中华的新篇章。小结: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党的领导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成果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多媒体显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辉煌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辉煌历程重要见证汉字史书再创辉煌 六、课堂练习学生活动:独立思考、认真做练习题。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核对答案。教师活动:讲授习题,明确解题思路与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当堂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2.《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此事一报道,随即引发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下列对“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看法正确的有()①在数字时代,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②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③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该做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④书法是文化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A.③④ B.①②C.①③ D.②④3.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这说明()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4.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有道理的,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5.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辉煌的文化发展史。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中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6.“今天,你还会写字吗?”《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开播以来,汉字书写问题成了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命运的忧虑。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难怪有读者感叹“汉字走远了”,汉字俨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有专家呼吁,拯救“汉字危机”,应及时打响保卫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掀起汉字保卫战的理由。答案1.【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项体现了传统文化;D项强调了外来文化。故选A。2.【答案】A【试题解析】③④是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正确看法;①本身明显认识错误;②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3.【答案】C【试题解析】由材料可知,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故①④入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4.【答案】D【试题解析】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态度不正确,不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④错误;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维护汉语规范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表明文字在一个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①③当选,故选D。5.【答案】D【试题解析】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殷周时期的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①观点错误,含①的选项应排除。故选D。6.【答案】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它独具特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必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效果分析本节课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通过师生的探究互动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掌握了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让学生参与书写汉字和回答有关历史书籍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掌握。本课难度较小,易于学生掌握,但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仍需学生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做进一步的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观课记录一、主评人:吕凯二、其他参评人:吕凯步翠岭宋巨华冀荣博三、评课过程:1、老师介绍授课思路和教学流程和教学意图本节课教学流程:=1\*GB3①导入新课:由传统文化的特点导入中华文化的特点。=2\*GB3②探究一:通过图片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究古老文明中断的原因有哪些。=3\*GB3③探究二: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成就。=4\*GB3④探究三:通过分析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总结中华文化的特征和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的根本原因。=5\*GB3⑤探究四: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区分文字和汉字的作用,总结史书典籍的特点和作用。⑥探究五:概括中华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并说明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7\*GB3⑦本课小结教学意图=1\*GB3①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学生参与的活动等手段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2\*GB3②通过观看汉字演变的视频和让学生参与书写汉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汉字内涵的丰富多彩,感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发挥的巨大作用。=3\*GB3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和掌握教材的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等多种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促进教学互动、合作探究。=4\*GB3④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5\*GB3⑤通过学生参与书写汉字的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升华情感。2、吕凯老师主评观看了老师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课堂实录,我认为崔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课堂理念,采用问题式教学,注重问题的设置于探究,较好地引导了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讨论和探究问题,以及全体学生参与书写汉字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总结,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参与课堂教学中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总之,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有如下优点:一、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介绍人”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展示,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花迅速点燃,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师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练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黑板和教学案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的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汉字丰富的内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三、充分利用教又有不拘泥于教材。做到了对教材知识的深挖和拓展。例如: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这一点联系了第一单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再如: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联系了第二单元中文化创新的知识。总之,崔老师的这节政治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灵活,教学效果明显。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时间分配不合理,联系实际较少等。3、备课组其他成员讨论、点评和建议步翠岭老师的评价(1)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从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课堂中较好地做到了讲练结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后,紧接着进行课堂练习,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当堂学习和掌握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4)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中的大量的问题设置与教师提问较好地引导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视频的播放和让学生书写汉字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建议:教师可以创设更多的新情境。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可以做更深入的探究。宋巨华老师的评价(1)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和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目标。(2)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电视节目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生活中的事例与教材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彰显了政治课的生活气息。(3)崔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了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给予了学生,由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冀荣博老师的点评(1)课堂开局对古代文明的介绍较精彩,较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3)课堂设计思路简洁大方;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到位。4、备课组长总结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的讲解完整全面,重难点突出。教师的基本功较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强。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教师引导与点拨及时到位,过渡自然,各个环节的链接较好。虽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但总的来说本节课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一节较成功的政治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本课时既是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的逻辑延伸和具体化,又是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及其古代的辉煌成就。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三、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二、注重教材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刷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软磁材料投资规划项目建议书
- 控制器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无锡护肤课程设计公司
- 新建眼镜PVC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4-2030年模温机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无铝食品袋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金冲压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树皮纹麂皮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无隔板空气过滤器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GB/T 23935-2009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
- 癫痫发作急救及应急预案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课件】读后续写 suspended coffee
- GB/T 14048.15-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传感器和开关放大器的DC接口(NAMUR)
- 2023年上海各区中考物理一模卷及答案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链表的基本概念
- 热镀锌技术课件
- 【手抄报】宪法伴我成长小报学宪法讲宪法法治A4手抄报(可修改打印)
- 国开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最新整理】课件
- 【课件】声速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