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相关_第1页
心血管疾病相关_第2页
心血管疾病相关_第3页
心血管疾病相关_第4页
心血管疾病相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血管疾病相关第一页,共53页。(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主要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参与氧化卵磷脂的水解,其水解产物能引起单核细胞趋化性改变,内皮功能障碍,诱导表达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增加表达血小板源生子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类蛋白,从而导致慢性炎症的形成,加速AS的进程。Lp-PLA2在AS形成和发展中有促进作用,是一个新的独立的预测冠心病意外的危险因素。第二页,共53页。(四)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通过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促进平滑肌的增生和迁移,影响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已有证据表明血浆Fib水平与CAD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重度血管痉挛心绞痛Fib水平高于轻度血管痉挛心绞痛患者。第三页,共53页。(五)同型半胱氨酸游离的硫基基团介导H2O2生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同型半胱氨酸的二聚体可活化凝血VII因子,促进凝血HCY抑制蛋白C活化生理水平的HCY可增加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促凝活性HCY可增加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结合能力HCY是预测远期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因素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多种机制:第四页,共53页。二、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在心肌中有较高的含量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可反映小范围的损伤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能评估溶栓效果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除了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外,还应该具有以下特性:第五页,共53页。1.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ST诊断AMI敏感性77.7%,特异性仅53.3%。由于敏感性不高,特异性较差,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将AST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传统的心肌酶第六页,共53页。2.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LD出现较迟,窗口期较长,如果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己恢复正常的AMI患者有一定参考价意义。血中出现时间:发作后8~12h

峰值时间:48~72h

半寿期:57~170h

回复正常:约7~12d第七页,共53页。检测AMI时LD和LD同工酶的应用原则:有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不仅LD1升高,往往还有LD2相对降低,故LD1/LD2比值(>0.76)更敏感和特异。LD1/LD2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5%-0%。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对患者作个案处理,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LD同工酶。第八页,共53页。2.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血中超过正常:发作后4~6h达峰值时间:24h回复正常:48~72hCK半寿期:10~12hCK–MB:1972年首次用于临床。

CK、CK–MB: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指标。较早期诊断AMI,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第九页,共53页。肌肉疾病:总CK>200U/L,CK–MB>15U/L,

但%CK–MB<4%

急性心肌梗死:总CK>200U/L,

%CK–MB在4%~25%

CK–BB或巨CK存在:总CK>200U/L,

%CK–MB>25%第十页,共53页。①快速、经济、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应用最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②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的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③能测定心肌再梗死。

④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CK作为AMI标志物优点:第十一页,共53页。①特异性较差,特别难以和骨骼肌疾病、损伤鉴别。

②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h以前和36h以后敏感度较低,只有CK–MB亚型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③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缺点:第十二页,共53页。1.心肌肌钙蛋白T(cTnT)2.心肌肌钙蛋白I3.肌红蛋白4.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5.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6.缺血修饰性清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第十三页,共53页。1.心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n):各种骨骼肌胞浆的细丝中,由钙介导调节肌肉收缩。

1965年首次发现Tn,新的蛋白因子。

1971年Tn电泳分离出三个组分:

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T(TnT)。第十四页,共53页。

由于心肌中肌钙蛋白的含量远多于CK(心肌含肌钙蛋白10.8mg/g,含CK1.4mg/g),因而敏感度高于CK,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和CK-MB比较,对AMI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窗口期长,cTnT长达7天,cTnI长达10天,甚至14天。cTn半寿期较长,局部坏死肌纤维不断释放cTn,诊断发现较迟的急性心肌梗死,替代LD。

第十五页,共53页。最初:生物素标记鼠抗人CTNT单克隆抗体,3.6%(慢肌的STNT)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0.04ΜG/L。

第二代试剂:减少了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0.02ΜG/L

99.6%非心脏患者<0.1ΜG/L,心肌损伤的判断值(CUT-OFF)>0.08ΜG/L。

电化学发光试剂盒:抗体同第二代,最低检测限为0.01ΜG/L,试验可在9MIN内完成。

cTnT试剂第十六页,共53页。CTNI分子量比CTNT小,22KD。分别编码的慢骨骼肌TNI(STNI),快骨骼肌TNI(FTNI)和心肌TNI。

CTNI只有46.2%、41.4%氨基酸序列与STNI、FTNI同源。

目前检测的CTNI多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在AMI中90%是CTNI–CTNC复合物。CTNC的保护作用,CTNI的中心区(第28位~110位氨基酸)比较稳定,是制备抗体常选用的抗原决定簇区段。

第十七页,共53页。(1)优点

1)敏感度高于CK,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

2)检测特异性高于CK。

3)有较长的窗口期,有利于诊断迟到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4)双峰的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

5)肌钙蛋白血中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的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正确治疗。第十八页,共53页。

(2)缺点

1)在损伤发作6h小时内,敏感度较低,对确定是否早期使用溶栓疗法价值较小。

2)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较差。第十九页,共53页。2.肌红蛋白Mb分子量小,仅17.8kD,小于CK-MB(84kD)更小于LDH(135kD),且位于细胞质内,故出现较早。到目前为止,它是AMI发生后最早的可测标志物。

第二十页,共53页。升高时间:2h

达高峰时间:6~9h,

恢复至正常时间:24~36h

阴性预测价值:100%,在胸痛发作2~12h内,如Mb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中Mb过度体育锻炼、骨骼肌创伤、休克、严重肾衰、肌肉注射等。其他血清Mb升高:第二十一页,共53页。1.优点

1)在急性心梗发作12h内诊断敏感性很高,有利于早期诊断,是至今出现最早的心梗标志物。

2)能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3)能用于判断再梗死。

4)在胸痛发作2~12h内,肌红蛋白阴性可排除急性心梗诊断。肌红蛋白的评价第二十二页,共53页。肌红蛋白的评价2.缺点

1)特异性较差,但如结合CAⅢ,可提高诊断急性心梗特异性。

2)窗口期太短,回降到正常范围太快,峰值在12h,急性心梗发作后16h后测定易见假阴性。第二十三页,共53页。3.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H-FAB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长链脂肪酸的胞内转运,H-FABP在心肌损伤后被释放进入血液,随后人们研究了H-FABP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十四页,共53页。在心肌缺血/损伤0.5~2h内即可显著升高,6h达峰值,24~36h内恢复正常水平。在早期(胸痛发生6h内)诊断AMI的敏感度等于甚至优于肌红蛋白Mb/H-FABP比值可用于区分心肌损伤及骨骼肌损伤。心肌损伤时Mb/H-FABP比值在2~10之间,骨骼肌损伤时Mb/H-FABP比值在20~70之间。第二十五页,共53页。4.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生理条件下,GPBB主要以GPBB-糖原复合物形式与肌浆网紧密结合。心肌细胞缺血(氧)状况下糖原分解活跃,使与之结合的GPBB游离,扩散入胞浆积聚,一旦细胞膜因缺氧导致通透性增加即大量逸出。GPBB是反映心肌缺血(氧)的良好指标,可用于发现早期心肌缺血性损伤。第二十六页,共53页。血中GPBB水平在AMI发作:0.5h后即可显著升高6~8h达峰值24~48h恢复正常在胸痛发生4h内,GPBB用于诊断A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敏感性优于CK、CK-MB、MB和cTnT,阳性预示值达94%,阴性预示值达78%。第二十七页,共53页。5.缺血修饰性清蛋白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

在缺血/再灌注发生时,由于自由基等破坏了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而导致白蛋白与过渡金属的结合能力改变,这种因缺血而发生与过渡金属结合能力改变的白蛋白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第二十八页,共53页。IMA的测定原理:血清中正常白蛋白以活性形式存在,加入氯化钴溶液后,CO2+可与白蛋白N-末端结合。心肌缺血患者血清中含有较多的修饰白蛋白,加入同样浓度的氯化钴后,由于IMA与CO2+结合的能力减弱,使溶液中存在较高浓度的游离钴,二巯苏糖醇(DTT)可与游离钴发生颜色反应,以测定其吸光度,即可推测IMA含量。第二十九页,共53页。以0.50ABSU为临界值,IMA对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94%,阳性预期值(PPV)和阴性预期值(NPV)分别为92%和9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达0.95,表明IMA可有效地将UA,心肌坏死与非心脏疾病,心绞痛样综合征区分,IMA为缺血标志物而不是坏死标志物。2003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IMA测定作为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用于对低危患者辅助ACS的诊断。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第三十页,共53页。

*hs-CRP+TCH/HDL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IMA异常

-可能有冠心病

*hs-CRP+cTn﹥0.06ug/L

-将发生ACS可能性多大

*cTn﹥0.50ug/L

-诊断ACS(敏感性96%和特异性94%)

第三十一页,共53页。心肌标志物分子量(kD)判断值出现时间(h)达峰时间(h)恢复时间(h)升高倍数Mb17.8100μg/L0.5~25~1218~305~20CK86200U/L3~810~3672~965~25CK-MB86>25U/L,3μg/L3~89~3048~725~20LD135>200U/L8~1824~726~10d3~5LD1135>40%总LDLD1/LD2>18~1824~726~10d5~10cTnT39.70.5μg/L3~610~245~10d30~200cTnI22.51.5~3.1μg/L3~614~207~14d20~50临床常用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标志物一览表

第三十二页,共53页。三、心力衰竭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其中尤以左心衰更为常见。长期以来,心衰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物理仪器如超声心动仪和X线诊断,无相应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第三十三页,共53页。鉴别CHF患者因素的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测因素P值比值比(95%CI)年龄0.041.02(1.00~1.03)CHF病史<0.00111.08(6.55~18.77)急性心肌梗死病史<0.0012.72(1.63~4.54)湿性罗音<0.0012.24(1.41~3.58)肺尖部血管增粗<0.00110.69(5.32~21.47)水肿<0.0012.88(1.81~4.57)颈静脉怒张0.041.87(1.04~3.36)BNP>100pg/ml<0.00129.60(17.75~49.37)第三十四页,共53页。(一)心力衰竭的生化改变心钠肽(ANP)又称心钠素,B钠尿肽又称脑钠肽(BNP),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即可大量分泌。第三十五页,共53页。

单纯BNP诊断CHF的正确率83.4%,如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

BNP有极高的阴性预测价值(96%),根据BNP可排除96%的非心衰患者。

CHF时联合测定CTNT和BNP,可判断CHF的恶化程度。第三十六页,共53页。

BNP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定性试验仅需15MIN,定量试验还有ELISA法,约需2.5H,判断值为BNP>22PMOL/L(100PG/L)。非CHF患者BNP平均水平<111PG/L。

心功能I级:患者BNP平均水平244PG/L,

心功能II级:患者BNP平均水平389PG/L,

心功能III级:患者BNP平均水平640PG/L,

心功能IV级:患者BNP平均水平817PG/L,

总的急性充血性心衰BNP平均水平675PG/L。第三十七页,共53页。特点BNPNT-PROBNP分析检测物BNP(77-108aa)NT-proBNP(1~76aa)活性激素是否,非活动肽采源由proBNP裂解而来由proBNP裂解而来半衰期20min120min主要的清除机制钠尿肽受体肾清除随常态年龄增长+++++经核准的CHF诊断cutoff值100pg/L年龄<75:125pg/L年龄>75:450pg/L第三十八页,共53页。1)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理作用。

2)BNP是一个较可靠的CHF诊断指标,其升高程度和CHF严重程度相一致。现学术界主张怀疑心衰者首选检查BNP,BNP阳性者,再作超声和其他进一步检查。

3)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BNP正常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4)在呼吸困难患者,BNP是一个将来发生CHF的较强的预示因子。BNP有以下特性第三十九页,共53页。A型利钠肽及A型利钠肽原N端肽注:虽然人们对ANP的认识远早于对BNP的认识,但由于ANP的稳定性及半衰期短等问题导致ANP检测一直无法在临床应用。ANP在心脏表达最为丰富,在心房细胞的表达水平是心室细胞的250~1000倍,心房细胞是合成ANP的主要部位。第四十页,共53页。四、高血压生物化学检测指标(一)原发性高血压24h尿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电解质第四十一页,共53页。(二)继发性高血压第四十二页,共53页。(二)继发性高血压第四十三页,共53页。第三节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一、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评估二、心肌缺血及损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第四十四页,共53页。(一)Framingham评分(二)Reynolds评分(三)PROCAM评分(四)中国ICVD综合危险度评估工具一、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评估第四十五页,共53页。

危险因素:是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以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针对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使冠心病发病率

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第四十六页,共53页。①危险因素并不等同于病因。

②危险因素不是诊断指标。

③同一疾病可能有多种危险因素,临床常用

相对危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