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_第1页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_第2页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据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宏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由于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下是我整理的端午节手抄报好画,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端午节手抄报好画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粽子,当时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品。

2、划龙舟

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年以上,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消遣项目。“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3、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利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行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4、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在端午节,人们用菖蒲艾蓬等浸酒蘸洒于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5、打午时水

端午,是五月初五,“五”(午)是阳性,古人认为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午时驱邪,所以端午当天有取“午时水”的说法,用来煮饭、烧水、煮汤,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端午节的传奇

1、屈原投江

传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始终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季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

传奇,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最终修成人形,化为漂亮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观察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静静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

正好观察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许仙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躲得很远,任凭雨淋。白娘子观察许仙这样狡猾害羞,心里更喜爱了,许仙也对漂亮的白娘子产生了喜爱之情。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爱他们。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静静地告知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许仙将信将疑。转瞬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根据法海教的方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辞不了许仙,喝了酒后,立刻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即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舍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白娘子和小青特别生气,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许仙。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这就是传奇中很出名的“水漫金山”。法海也大显法力,白娘子由于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爱护下逃跑。当她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百感交集,不由得抱头痛哭。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久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战胜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最终救出了白娘子。

端午节的诗句

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亮     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4、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文天祥《端午感兴》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

7、正是浴兰季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8、有意庄重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

9、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苏轼《六幺令》

1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赏赐百索》

1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潘《端午日》

17、官衣亦出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8、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午日观竞渡》

19、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徐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