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绪论1.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篆学原则:eq\o\ac(○,1)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eq\o\ac(○,2)厚古说与厚今说eq\o\ac(○,3)内在说与外在说eq\o\ac(○,4)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eq\o\ac(○,5)连续性研究和非连续性研究意识心理学第二章内容心理学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一、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eq\o\ac(○,1)冯特继承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抛弃了他的形而上学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eq\o\ac(○,2)冯特在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同时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的彻底分离,并认为心理学的许多实验课题都来自于哲学。2.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eq\o\ac(○,1)冯特认为生理学的研究给了心理学许多启发,它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但冯特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并认为心理学并非生理学的一个分支。eq\o\ac(○,2)冯特持有心身平行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二元论的观点。eq\o\ac(○,3)冯特在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中并未贯彻心身平行论的观点。3.心理学的应用性eq\o\ac(○,1)冯特把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门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eq\o\ac(○,2)他所要研究的是正常人的一般心理,即普通心理学。eq\o\ac(○,3)他认为应该研究意识经验的本身而不是意识经验的功用和意义。二、心理学的对象1.冯特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都是把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只是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是间接经验。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冯特认为心理学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法。2.冯特还认为心理学不能完全抛弃内省法,他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以消除主观内省带来的不利影响。3.冯特为实验内省制定了四条规则:第一,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第二,自我观察开始后,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以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第三,必须控制实验条件,使得自我观察的过程能够重复进行便于验证;第四,必须经常变换刺激条件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区分开来。4.冯特清醒地意识到实验内省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和观察物是混淆在一起的。为了将两者区分开来,必须使用各种客观的实验技术记录被试的反应,而不仅仅依赖于被试对自我观察所做的报告。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冯特收集了示波器、速示器、测时仪等工具,这些工具构成了冯特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四、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经验的分析eq\o\ac(○,1)冯特把意识分析为最基本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意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尽管意识过程可以看成是有各种心理元素组成的,但这些心理元素本身也是一种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eq\o\ac(○,2)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感觉和情感。感觉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依据强度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对感觉进行分类。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对于外在客体的感觉总是以知觉的形式而不是以纯感觉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eq\o\ac(○,3)感觉经验和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是两种平行的现象,后者并非前者的原因,前者并非后者的结果。eq\o\ac(○,4)另一个基本的心理元素是情感。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情感则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着感觉产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但情感不象感觉那样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只是感觉的伴随物。eq\o\ac(○,5)冯特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情感三维说。情感具有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和兴奋—沉静。情感的三个维度是彼此独立而各不相同的。每一种特定的情感都是这三个维度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情感是动态的,它既可能在一个维度上发生变化,也可能在三个维度之间发生变化。不同的情感元素结合成情绪,每种情绪中总有一种或几种情感元素占据支配地位。eq\o\ac(○,6)冯特主张意志的情感说。意志在本质上是情感性质的。情感是意志的动因,是意志的决定因素。某些情感因强度不够,可能不足以引起意志,但在缺乏情感的条件下决不可能产生意志。2.经验的结合eq\o\ac(○,1)联想,联想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过程,是一种低水平的心理组合方式。冯特利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心理元素消极的、被动的结合方式。联想的方式有四种。融合:把不同的心理元素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复合体,从这一复合体中很难再辨别出个别的心理元素。同化:当一个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进入意识时,我们总是通过联想找出与之相似的事物,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合并: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情感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相继联想:如记忆过程,把过去的感觉、情感回忆起来,并与现在的心理元素相结合。eq\o\ac(○,2)统觉,统觉是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入意识的内容可以得到清晰的注意。统觉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它使得各种心理元素以处于注意焦点的那些心理内容为中心,形成复杂的意识状态。统觉的组合功能具有创造性综合的作用,各种心理元素就是通过统觉形成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具有新性质的复合体。eq\o\ac(○,3)心理复合的规律,心理复合遵循三条基本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强调的是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性质。心理关系原则,指的是每一种基本的意识状态总是在与其他意识状态所处的关系中获得它的意义。心理对比原则,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五、民族心理学1.冯特把民族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和人性发展的阶段。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没有完成,它还在展开着、发展着。民族心理既要研究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要研究各阶段间过渡状态的心理特点。2.语言、神话和风俗是组成民族心理的三个要素,宗教、艺术、法律和社会组织等,由于其起源不同不能被列入组成民族心理的基本要素中。3.冯特把语言同情绪表现和社会性的姿势相联系,认为语言既不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物,也不是人类尝试交流思想愿望的结果,而是一种高度进化并得以习惯化的自然形成物。语言之所以区别于低级的交流形式,在于它有思想内容。人类可以通过这些思想内容、情绪远东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他人所理解,并同他人交换思想,交流情感。4.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语言在理解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语言是人的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中介,而语言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又是社会的,因此,人的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对冯特的评价贡献:1.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2.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3.冯特在心理学问题上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局限:1.冯特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想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2.在研究方法上冯特终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3.冯特的理论体系既庞杂又混乱,充满了矛盾,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艾宾浩斯心理学一、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1.研究手段: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2.研究结论:eq\o\ac(○,1)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遗忘在学习完后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eq\o\ac(○,2)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诵读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当然过度学习是无益的。eq\o\ac(○,3)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重复学习→对一定的识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分配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分配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率要高。这两条规律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布学习和集中学习比较研究的开端。eq\o\ac(○,4)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通过学习,不仅邻近的音节能够形成联系,就是远隔的音节也能形成联系;音节之间不仅按顺序能形成联系,而且反向也能形成联系。不过就保持的程度而言,音节组内各个音节彼此相邻的优于远隔和反向的。eq\o\ac(○,5)有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无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大的多,并且睡眠对记忆保持有利。第三章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和冯特的比较)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感觉、情感等直接经验,并把心理学的任务规定为心理元素的分析和心理复合规律的探讨,因此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内容心理学。布伦塔诺则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意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被称为意动心理学。2.意动和内容是有区别的,意动指的是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而内容则为意动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另一方面,意动和内容又是有联系的,任何意动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内容,指向于一定的客体。3.心理活动是以内在的对象性为特征并与物理现象相区别。4.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就是说心理学是把意动作为研究对象。5.布伦塔诺把意动区分为三种: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爱憎的意动。在三者中,表象的意动是最根本的,其他两者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布伦塔诺主张心理学研究要采用经验的方法。但布伦塔诺的经验不同于冯特的经验。冯特的经验不同于布伦塔诺的经验。冯特的“经验”是一种实验的经验,重在实验。而布伦塔诺的“经验”是一种经验的经验,侧重于观察而不是实验。虽然布伦塔诺并不反对实验,但他认为科学心理学不应局限于一些细节的实验上,而应着眼于对心理现象作大体的解释,这样才不至于使心理学迷失于实验法中。2.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知觉,它指的是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它与内省有着根本的区别。内省是指直接以正在进行的心理过程为对象的内部观察。内省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我们将注意集中于内部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时,这种心理活动实际上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内部知觉的对象是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因此在内部知觉中不会出现内省过程中所遇到的干扰。内部知觉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是心理学知识的主要来源。3.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并对儿童、动物、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4.布伦塔诺尊重实验结果,甚至认为当我们将注意集中于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现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时,实验方法也是完全可能的。在其研究中,布伦塔诺曾使用“决验法”。但布伦塔诺的决验法不同于冯特的系统实验,它不采用心理物理法。总之,实验法在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布伦塔诺的评价贡献:1.布伦塔诺提出意动与内容相对立,对后世心理学的影响很大。他培育了奥国学派,推动了关于形质的研究。他的心理学观点成了后来不满于冯特心理学的各种心理学的推动力。后来的欧美的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受到了意动心理学的影响。局限:1.布伦塔诺并未像冯特那样建立了一个完整庞大的心理学体系,对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也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2.布伦塔诺把心理活动的内容与作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混为一谈,进而把心理内容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形质学派:由布伦塔诺的弟子厄棱费尔和麦农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派别,由于这一派别的主要成就在于形质的形成,因此称为形质学派,同时又由于这一学派是以奥国的格拉茨大学为中心,故也称为格拉茨学派。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1.内容和机能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尽管内容和机能都属于心理现象,但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五个方面:eq\o\ac(○,1)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eq\o\ac(○,2)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的变化。eq\o\ac(○,3)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内容稳定,易于实验分析;机能变动不居,不易作实验分析,只能用经验的反省进行研究。eq\o\ac(○,4)内容和机能都具有强度和性质,但彼此各不相关。eq\o\ac(○,5)内容和机能都具有自己的规律。内容的规律是联合、混合、对比等,机能的规律是定势、决定倾向、意识的态度等。贡献:屈尔佩把内容和意动同时包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内,力图使实验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相互为用,这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进步。局限:二重心理学的提出并未真正地解决意动和内容之争。第四章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詹姆士把意识状态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冯特式的把心理现象分析为若干元素,反过来又认为心理仅是元素集合的做法。他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詹姆士称之为意识流。2.意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eq\o\ac(○,1)意识是属于私人的。eq\o\ac(○,2)意识是常变的。eq\o\ac(○,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eq\o\ac(○,4)意识必定具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同时又具有对这些对象的认识功能。eq\o\ac(○,5)意识具有选择性。3.詹姆士对意识状态的原因、条件及直接后果进行了解释。eq\o\ac(○,1)在意识状态的原因方面,他反对以灵魂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但同时又主张“思想自身就是思想者”。实际上是把意识状态的原因归结到思想的各种官能上,因而与灵魂说并无本质差别。eq\o\ac(○,2)在条件方面,詹姆士特别重视心理与脑的关系,他认为脑的状态和心理状态之间是相关的,但不能用对脑的依存性来说明心理的本质,并坚决要求和唯物主义划清思想界线。eq\o\ac(○,3)詹姆士特别重视意识状态的直接后果问题。他认为必须从与现实的关系上研究心理和意识作用的特点。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内省法:eq\o\ac(○,1)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eq\o\ac(○,2)内省是困难的并且容易产生错误,但是内省的困难是一切观察法共同存在的困难,并且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使内省做到准确无误的。eq\o\ac(○,3)詹姆士反对那种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的内省。2.实验法:eq\o\ac(○,1)在对待实验法的态度上,詹姆士表现出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他从理论上证明并高度评价了实验法的作用,他主张心理学要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詹姆士对当时实验法的发展抱着不满、轻视和消极的态度。3.比较法:eq\o\ac(○,1)詹姆士把比较法正式列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之内。eq\o\ac(○,2)比较法可以弥补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不足。三、本能论和习惯论1.本能论:eq\o\ac(○,1)本能是一种冲动。詹姆士认为人比动物有着更多的本能从而反对了当时欧美流行的认为人是理性动物以及人的本能比动物少得多的观点。eq\o\ac(○,2)本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能常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被掩蔽起来。本能被掩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习惯对本能的抑制;另一个原因是本能的表现具有暂时性的特点。eq\o\ac(○,3)詹姆士比较重视本能的作用。他扩大了本能的范围,他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归结为人的本能,并进而认为社会生活的样式也是由本能决定的。eq\o\ac(○,4)詹姆士关于本能的观点在后来的心理学中引起了两种倾向,一是大讲特讲本能的重要作用另一种则是完全否定本能的存在。2.习惯论:eq\o\ac(○,1)习惯是物质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eq\o\ac(○,2)人的习惯主要有两种,由先天而来的习惯称为本能;由教育而来的习惯称为理性行为。eq\o\ac(○,3)习惯对个人的实用效果有二,一是省事、准确,减少疲劳;二是减少动作操作时意识的注意。四、记忆理论1.詹姆士是双重记忆理论的最早提出者。记忆由两个要素组成。第一个要素是初级记忆,指的是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内容。第二个要素是次级记忆,指的是“一个过去的心灵状态,已经脱出于意识之外,又重新回到我们的知识之上”。2.关于记忆的原因,詹姆士认为保持得好,回忆也好。保持属于纯粹的物质现象,而回忆则属于心理物理现象。3.记忆力和脑途径的坚持性有关。一个人天生的脑途径的坚持性不会因教育、训练而改变。增进记忆力的方法有三种,机械法、明哲法和巧妙法。五、情绪理论1.情绪有两种:一是较粗糙的情绪,这类情绪常伴有较强烈的身体骚动;另一种则是较精细的情绪,这类情绪的身体反应是微弱的。两种情绪都是我们对身体内部所发生的某些变化的知觉。2.一种精神状态并不是由另一种精神状态直接引起的,身体的表示法应该位于二者中间。3.詹姆士的情绪理论看到了情绪与身体变化的联系,强调了外周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这一理论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六、自我理论1.詹姆士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和纯粹的自我。经验的自我指的是一切一个人要呼之为“我”或“我的”东西的总和。它包括三个成分:物质的自我、社群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2.纯粹的自我指的是一个知晓一切(其中包括自我)的那个东西。3.自我情感是由对经验自我的成分的评价所产生的体验,自尊=成就/抱负。4.人格恒同之感之所以可能,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思想、自我与当前的思想或自我之间有一个基本方向的相似;另一方面还由于存在着一个“当事思想”,即纯粹的自我。第五章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铁钦纳和冯特的比较)一、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他反对冯特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铁钦纳也坚持冯特的心身平行论的观点。3.铁钦纳进一步说明了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联系: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区别:四个概念的内涵是递增的,但外延是递减的。4.在关于心理学的应用性上,铁钦纳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都是观察法。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观察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是一种内部观察,即内省。后者观察的是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是一种外部观察。2.内省首先要注意分析,分析可以是区分的,如把一个整体区分为部分;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通过观察从整体中选出某些特点或属性。3.铁钦纳继承和发展了冯特的内省法,并对内省法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eq\o\ac(○,1)铁钦纳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eq\o\ac(○,2)初学者的内省实际上是一种回忆,而老练的观察者则会养成一种内省的态度。eq\o\ac(○,3)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个部分。注意必须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记录必须精确。eq\o\ac(○,4)内省者必须在状态良好和安静适当的环境中进行观察。eq\o\ac(○,5)内省必须是公正客观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刺激本身。eq\o\ac(○,6)铁钦纳赞同冯特把内省和实验相结合的做法。(刺激错误:内省必须是公正客观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刺激本身,否则就会把心理过程和被观察的对象即感觉和刺激相混淆,从而犯下“刺激错误”。)4.铁钦纳的内省和冯特内省的区别在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实验,而铁钦纳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内省。三、关于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回答三个问题:eq\o\ac(○,1)“是什么”,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eq\o\ac(○,2)“怎么样”,即确定这些元素是如何结合的以及结合的规律。eq\o\ac(○,3)“为什么”,即把这些元素和它们的生理条件联系起来。2.铁钦纳也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并且他还在冯特的感觉元素和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即意象。在三种意识元素中,铁钦纳研究得最多的是感觉,其次是情感,最少是意象。3.铁钦纳反对冯特的情感三维度说。他认为情感的维度只有一个,愉快—不愉快。并把冯特所说的紧张—松弛、兴奋—沉静两个维度称为“感觉—情感”。4.关于意识元素的属性,除了冯特所说的强度和性质两个特性外,铁钦纳还增加了持续性、外延性和清晰性三个属性。5.在心理元素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冯特采用联想和统觉来说明,而铁钦纳则只采用联想来说明。对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评价贡献:1.铁钦纳继承和发展了冯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坚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向,为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铁钦纳正式打出构造主义的旗帜,明确地划定了构造主义和其他派别,尤其是与美国机能主义之间的界限,导致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心理学派别的对立。3.铁钦纳的构造主义提供了一个相当有力的正统体系,充当了批评的靶子。4.在具体的研究成果方面,铁钦纳对感觉心理学的贡献最大。局限:1.在心理学的对象上,铁钦纳只主张研究意识的内容反对研究意识的功用。2.在对意识经验的分析上,铁钦纳只重视元素而忽视整体,对意识元素进行了频繁的分析,因而最终成为了一个元素主义者,受到了激烈的批评。3.在内省法上,铁钦纳比冯特更家极端,对内省附加了许多限制,最终把心理学引向了封闭的主观世界。4.在心身关系上,铁钦纳坚持心身平行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杜威2.安吉尔3.卡尔机能主义和构造主义的争论一、鲍德温与铁钦纳之争1.鲍德温认为感觉的反应时间与运动的反应时间的差别是属于个人间的类型差别。铁钦纳则认为是由于观察者的随意态度的不同而引起的。二、杜威与铁钦纳之争1.杜威反对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与反应的元素主义,主张刺激与感觉一样,只是为了行动而存在。2.铁钦纳认为构造主义的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机能主义是研究“为什么”的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才是正统的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不是心理学的本门。机能主义虽然有用,但它必须建立在构造主义的基础上。三、安吉尔与铁钦纳之争1.安吉尔指出机能主义和构造主义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eq\o\ac(○,1)机能主义是关于“心理活动的心理学”,构造主义是关于心理元素的心理学eq\o\ac(○,2)机能主义的关于“意识的基本功用的心理学”,构造主义是关于意识结构的心理学eq\o\ac(○,3)机能主义是研究心物关系的心理学,构造主义是研究心身平行的心理学。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1.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问题转向个别差异问题,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量是主要的方法。2.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它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之注重意识的功用。3.从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的方法,它不取消内省法,之是并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等。4.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问题,它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5.从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应用于生活实际。行为主义第六章早期行为主义一、关于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1.性质:心理学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2.对象:eq\o\ac(○,1)凡是不可经验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主张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eq\o\ac(○,2)应该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eq\o\ac(○,3)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分为四类:外显的习惯反应、内隐的习惯反应、外显的遗传反应和内隐的遗传反应eq\o\ac(○,4)华生所说的反应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华生反对内省法,倡导客观的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有四种。1.观察法,可以分成两类。eq\o\ac(○,1)无帮助的观察,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简便的方法eq\o\ac(○,2)借助仪器的观察,利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被试,更加精确地研究行为。2.条件反射法,这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方法,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另一个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3.口头报告法。eq\o\ac(○,1)口头报告法是只适用于正常人的方法eq\o\ac(○,2)口头报告法的结果有待于仪器的验证,但不能完全弃之不用eq\o\ac(○,3)口头报告法报告的只是自己机体内部的变化,不是心理和意识的活动,因此不是内省法eq\o\ac(○,4)测验法,华生主张设计和运用不一定需要语言的行为测验。三、在心理学具体问题上的主张1.关于感觉的理论:eq\o\ac(○,1)华生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出发,在其著作中尽量避免使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eq\o\ac(○,2)华生的研究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心理学所讨论的各种问题eq\o\ac(○,3)华生行为主义观念的革命性和偏激性是统一的。2.关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早期:eq\o\ac(○,1)华生并不否认本能的存在,只是把本能看成是一种先天性反应所形成的组合eq\o\ac(○,2)本能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它的个别元素是横纹肌的运动eq\o\ac(○,3)本能行为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机体的学习活动。后期:eq\o\ac(○,1)华生主张在心理学中取消本能的概念,他把人们所说的本能动作都归结到学习行为之中,认为这些动作是由于学习而得到的结果eq\o\ac(○,2)华生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环境造成的eq\o\ac(○,3)华生提出了动作流的概念以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3.关于情绪的理论:eq\o\ac(○,1)情绪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深刻变化eq\o\ac(○,2)尽管本能和情绪都是遗传的类型反应,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刺激所引起的适应是内部的,而且局限于主体的身体之内,那就是情绪;如果刺激引起整个有机体对各种对象的顺应,那就是本能eq\o\ac(○,3)三种原始情绪是恐惧、愤怒和亲爱eq\o\ac(○,4)条件化是使情绪复杂化和发展的机制,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三种原始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eq\o\ac(○,5)华生的实验表明,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4.关于思维的理论:eq\o\ac(○,1)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即言语;另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即思维。两种习惯动作在本质上是等值的,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谈话eq\o\ac(○,2)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eq\o\ac(○,3)构成内隐的言语的肌肉运动的组成是很复杂的,除了喉头运动外还包括面部的、舌部的和胸部的肌肉运动eq\o\ac(○,4)思维的创造作用是由于玩弄词的反应的结果eq\o\ac(○,5)人类除了语言形式的思维之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当一个人在思维的时候,他不仅发生着潜伏的语言活动,而且还发生着潜伏的肢体活动和潜伏的内脏活动,当后两种活动占优势时就发生了没有语言形式的思维。5.关于人格的理论:eq\o\ac(○,1)人格是一个在反应方面现有的和潜在的全部资产和现有的、潜在的债务eq\o\ac(○,2)资产有两层含义→第一,已经被组成的各种习惯的总体,社会化了的各种本能,社会化了的和被锻炼过的各种情绪,以及这些东西间的各种组合和相互关系。第二,可塑性和保持性的高度系数。债务是指在当前环境中不发生作用和阻止其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顺应的潜在因素eq\o\ac(○,3)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研究人格的方法是将动作流切断使之成为横切面,一个人的动作流在某一年龄时的横切面就是他在该年龄时所具有的人格eq\o\ac(○,4)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依据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人格的分类也是根据这种习惯系统eq\o\ac(○,5)人格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人格的途径就是改变人所处的环境。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1.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2.华生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3.华生的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局限:1.华生的行为主义否定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2.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3.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七章新行为主义古斯里的接近联想行为主义一、心理学: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1.古斯里认为学习的理论只有一条,即刺激与反应的客观联结。2.引发反应的刺激有两种: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是一些关节内的刺激或肌肉运动所产生的刺激,是可以观察和证实的。外部刺激是由外在情境作用于有机体而引起的。3.我们所研究的反应是细节的反应而非整体的反应,是实际的动作而非动作的效果。4.古斯里的理论融合了桑代克的联想说,但较少主观色彩,并充分发挥了华生的客观性的观点。二、学习定律:接近条件作用1.联结只能发生在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如果原来的刺激未能引起通常的反应,那么联结就不可能如巴莆洛夫所说的发生在两个刺激之间。2.刺激与反应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接近而形成联结的,即同时性条件作用。3.1943年古斯里补充了一条附律,即“一次尝试即建立联系”。4.古斯里还提出了称为新近性原理的第二条附律,即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形成联结,一组刺激与一组反应形成联结,一组刺激发生时所联系的最终动作将会在这组刺激再次出现时发生。三、对练习、消退、强化和动机的解释1.练习观:eq\o\ac(○,1)古斯里首先将动作和活动区分开来。动作是活动的一个模式或细节,而活动则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所组成的eq\o\ac(○,2)练习的效果表现在反应与众多的情境刺激建立了联系,对于反应与某一特定刺激的联系来说,一次接近就够了eq\o\ac(○,3)是活动需要练习不是动作。2.消退观:eq\o\ac(○,1)消退或遗忘是指已有的线索不能唤起旧有的反应。原因是另一反应代替了旧反应与原来的线索建立了新的联结eq\o\ac(○,2)如果我们在已有的联结之间主动地安排某种积极的活动,那么我们既可以以新的联结来塑造我们所期望的行为,也可以借此消除旧有的不良反应eq\o\ac(○,3)消除原有联结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控制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使它以极微弱的数量呈现而反应不至于出现,以后逐渐增加,从而使得原有的反应无法建立;第二,充分、反复地呈现某种刺激直至它所引起的反应疲乏为止,然后再呈现该线索并辅之以新的反应相匹配,从而建立新的联结;第三,将某一刺激与另一引起抑制某反应的刺激同时呈现,使得原有的刺激与该抑制性反应形成联结而原有的联结被破坏。3.强化观—关于奖赏与惩罚奖赏:eq\o\ac(○,1)奖赏的实质在于通过某种特殊的机械安排,使得行为免除了因受干扰而形成了新的不必要联结的可能eq\o\ac(○,2)奖赏对行为的加强意义是相对的,而非实质的加强eq\o\ac(○,3)要切实地加强某一行为,就要善于安排一种情境,使得该行为在相应的刺激出现时发生,并尽可能多地使该行为与众多的相应刺激物建立联系,从而使之与其他无关刺激物建立联系的可能性较小。惩罚:eq\o\ac(○,1)惩罚本身并不一定使有机体习得正确的行为eq\o\ac(○,2)要使惩罚更有效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使受罚后行为反应与被惩罚的行为反应互不相容;二是要使引起受罚行为反应的刺激与惩罚同时配对使用,使之与新的行为反应联系起来。4.动机观:eq\o\ac(○,1)动机就是刺激,是对感官的刺激,只不过动机作为一种内部因素,是机体内部的刺激eq\o\ac(○,2)动机是重要性表现在它提供了维持性刺激,从而使有机体活动不止,直至达到目标。对古斯里接近联想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1.简明、扼要是古斯里理论的最大特色。2.古斯里坚持了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克服了他们的不足。3.古斯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他的理论激起了后人的许多研究;另一方面,他的理论被广泛地发展成行为技术学。局限:1.古斯里的理论过于简单,人们甚至怀疑他以一种几乎无懈可击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学习现象是否具有足够的现实性。2.古斯里将一切有机体的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并将动物的实验结果推及到人类,这也是人们难以接受的。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赫尔逻辑行为主义的独特性在于:他以客观性为原则,以假设—演绎系统为方法论,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普遍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一、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1.赫尔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有机体的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2.赫尔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方法论出发,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假设—演绎系统。这一体系具有三个特征:eq\o\ac(○,1)有一套表述清晰的公设以及被予以具体明确的“操作性”定义的一组重要术语eq\o\ac(○,2)从以上公设出发,以尽可能严密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包括有关领域的具体现象的定理eq\o\ac(○,3)以所观察到的已知事实去检验、印证以上定理。如果两者一致,则该理论系统为真,否则是没有科学意义的。二、赫尔的行为原理1.学习的性质:刺激—反应的联结eq\o\ac(○,1)赫尔依然坚持学习的联结观点,但赫尔修改了S—R的公式,使之成为S—s—r—R的公式。eq\o\ac(○,2)外在环境刺激消失后仍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成为刺激痕迹。该刺激痕迹导致了运动神经冲动,而该运动神经冲动最终导致了外部行为反应。eq\o\ac(○,3)行为难以预测的原因在于引发行为的刺激很少是单个刺激,通常是一组刺激及其相应的刺激痕迹共同作用,共同决定了行为。2.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和强化原则eq\o\ac(○,1)刺激与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将加强该刺激引起该反应的可能性,但接近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条件,甚至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eq\o\ac(○,2)学习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强化,强化是降低内驱力所必需的。赫尔将强化分为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初级强化是内驱力降低的过程;次级强化指的是一些中性刺激,本身并不具备降低内驱力的能量,但因为经常与初级强化物紧密相连,因而获得了强化的效用eq\o\ac(○,3)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量是习惯强度sHr,sHr由于接近和强化而得到加强,其函数表达式是sHr=1—10ˉ0.0305n(n为强化的尝试次数)。3.行为的动力:内驱力eq\o\ac(○,1)内驱力是一种由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它的力量可以由生物需要被剥夺时间的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eq\o\ac(○,2)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是否发生的可能性是受习惯强度和内驱力共同决定的,其函数表达式是sEr=D·sHreq\o\ac(○,3)每一种内驱力都有与之相联的特殊刺激。内驱力可以分成两种→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原始内驱力是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继起内驱力是指某一中性刺激由于曾经伴随过原始内驱力的降低,因而也就具有了内驱力的性质eq\o\ac(○,4)赫尔提出内驱力的概念来回避行为的动机作用问题,反应了他的行为主义的客观立场。行为的抑制与消退eq\o\ac(○,1)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一个不断重复的习得反应会逐渐削弱以至消失,这是发生了抑制的缘故eq\o\ac(○,2)抑制可以分为两种反应抑制(Ir)和条件抑制(sIr)。反应抑制是指有机体不断重复的活动产生了疲劳,疲劳使得动物削弱并最终停止其反应,当操作停止时,反应抑制逐渐消失。条件抑制是指在疲劳削弱其反应的同时人为地匹配一个刺激,则该刺激也获得了抑制性力量,条件抑制是习得的,不会随时间而消失。反应势能的函数表达式为sEr=D·sHr—(Ir+sIr)eq\o\ac(○,3)赫尔还假定了抑制性潜能的存在,它能抵制习得性反应的发生,因此反应势能的函数表达式是sEr=[D·sHr—(Ir+sIr)]—sOreq\o\ac(○,4)由于抑制的增强,一个反应在未强化的情况下逐渐削弱以至消失,这是行为的消退现象。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强化,行为的消退则是因为抑制的缘故。5.赫尔后期对其理论的修正eq\o\ac(○,1)赫尔认为是强化K、刺激强度V、习惯强度和内驱力一同决定行为的发生,所以行为公式最终表示为sEr=[D·V·K·sHr—(Ir+sIr)]—sOreq\o\ac(○,2)不是内驱力本身的降低而是内驱力刺激的降低起了强化的作用eq\o\ac(○,3)赫尔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零星期待目标反应rG,指的是动物在到达目标之前对这些原本中性的刺激物产生了条件反应,由于这种反应是部分的、零碎的,并位于目标物之前,所以称之为零星期待目标反应eq\o\ac(○,4)赫尔用零星期待目标概念来解释连锁反应的学习→动物在到达目标物之前的每一刺激既是对前一反应的强化,又是引发下一反应的刺激,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行为链。对赫尔逻辑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1.在理论上,赫尔建立了一个非常精确、详细的理论。2.赫尔及其同事所做的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学习问题的理解。3.赫尔的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心理学家汇集到他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和信徒,以至形成了人们所说的耶鲁学派。4.赫尔关于学习问题,如强化、内驱力等观点至今仍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局限:1.赫尔的理论体系过于庞大、复杂、精细,简直令人望而生畏,难以弄懂。2.赫尔的方法过于特殊且缺少概括性,他的许多普遍的公设和参数往往来自于单一实验情境中的少量动物行为研究,而他又将它们用来概括和说明一般动物行为,因而这些公设和参数是否具有代表性令人怀疑。3.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是从经典几何学中借来的,应用于经验科学是否合适仍是一个问题。4.赫尔以动物的刺激反应实验来说明人类的意识等高级认知活动,犯了还原论的错误。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整体行为的学说1.托尔曼强烈反对内省,坚持研究行为。但他反对华生等人对行为所做的分子性定义,而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并且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分子性行为:华生等人以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的概念来界说行为)2.整体行为具有三个特征:eq\o\ac(○,1)整体行为总是坚持指向一定的目标—对象eq\o\ac(○,2)整体行为为实现指向目标—对象,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eq\o\ac(○,3)整体行为在指向特定的目标—对象时,总是选择那些较短的路径或较容易的手段,即所谓最小努力原则。第一点代表行为的目的性,第二、三点则代表行为的认知性。二、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中介变量1.在实验变量与行为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以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即中介变量。2.中介变量是完全可以进行客观定义和定量的,它能客观、精确地同一定的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联系起来。3.三种主要的中介变量是:eq\o\ac(○,1)需要系统eq\o\ac(○,2)行为空间→机体在某一时刻内感知到的,具有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客体eq\o\ac(○,3)信念—价值的符号排列矩阵图→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果而加以归类和分化,以排出一个等级顺序。4.托尔曼对上述的中介变量予以操作性定义和说明,再次表明了他的客观行为主义者的立场。三、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模式1.有机体习得的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即形成“认知地图”,而不是习得简单、机械的反应。2.托尔曼用“符号”这一术语来表示有机体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而关于目标以及到达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意义的知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知。所以,所谓学习也就是习得符号及其意义。他的学习理论也被称之为符号学习论。3.托尔曼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潜伏学习的概念。→eq\o\ac(○,1)期待→eq\o\ac(
,1)期待是有机体关于客观事件的意义,通常是指目标物意义的知识或信念。这种知识既可以是当前习得的,也可以是过去曾经习得。eq\o\ac(
,2)白鼠的期待学习实验表明白鼠对“水”这一特定的目标—对象有一种预先的认知或期待,如果换上食物则立即导致了行为的紊乱。又因为新近产生的对“食物”的期待,使得次一日的行为恢复到了先前的水平eq\o\ac(○,2)位置学习→eq\o\ac(
,1)动物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这就是位置学习。eq\o\ac(
,2)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一表明,位置学习比反应学习快。学习是习得目的符号及其意义,而非简单的机械运动反应。eq\o\ac(
,3)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二表明,在先前的预备实验中白鼠已经形成了由起点到终点的各通道环境的“认知地图”,它正是根据这张“地图”来行动的eq\o\ac(○,3)潜伏学习→eq\o\ac(
,1)潜伏学习是指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托尔曼想借用潜伏学习证明,强化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符号学习的特征之一。eq\o\ac(
,2)白鼠的潜伏学习实验表明,强化确实促进了符号学习,但却不是符号学习的必要条件。对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1.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融合了格式塔心理学、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武德沃斯的动力心理学等许多思想,他坚持以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的认知性学习,为认知的行为研究开辟了道路。2.托尔曼的理论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3.托尔曼将认知与行为主义联系起来的第一人。4.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也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局限:1.托尔曼的理论凌乱,许多概念没有明确定义,许多表述模糊不确定,对许多学习问题也未能作出回答。2.他提出了有机体内部的认知问题,但又未能将行为与有机体内部的某种认知机能恰当地联系起来。3.托尔曼的理论显示出主观主义和心灵主义的倾向。4.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体系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但他又将其理论用于说明人类的行为,因此这些理论的说服力令人怀疑。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一、心理学:描述行为的科学1.心理学是一门直接描述行为的科学。2.要研究行为,只需要观察和研究行为本身,假设是多余的。3.要使用客观的方法找到决定某一行为的特定因素,以次来分析行为,并把决定行为的先行影响即自变量S与后继行为即因变量R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确定下来。用公式表示为R=f(S)。4.某些条件会改变R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其公式为R=f(S,A)。5.斯金纳否定了赫尔和托尔曼有关驱力和中介变量的观点,认为剥夺有机体进食纯粹是一种操作程序,这也反映了他激进的行为主义者的立场。6.要确定R、S、A三者间的函数关系,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实验,为此斯金纳专门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斯金纳箱。二、行为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1.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eq\o\ac(○,1)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成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后者是指在没有任何可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的行为。应答性行为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eq\o\ac(○,2)两类行为具有不同的条件作用形成机制,即巴莆洛夫的经典式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eq\o\ac(○,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eq\o\ac(
,1)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规律是指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但强化增加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反应,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eq\o\ac(
,2)斯金纳并不像桑代克那样依据强化带来满意与否的效果来谈问题,也不强调练习的作用,他认为行为的关键在于操作及其强化相依随eq\o\ac(
,3)斯金纳也不赞成赫尔关于强化使内驱力降低的观点。他认为内驱力只是一种操作,是影响反应行为的又一因素。eq\o\ac(○,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eq\o\ac(
,1)反应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一个已经习得的行为不不是随着强化的停止而立即终止,而是继续反应一段时间,最终趋于消失eq\o\ac(
,2)反应消退的时间与该习得反应本身的力量强弱成正比eq\o\ac(
,3)消退过程的时间长短也是斯金纳衡量操作性条件反射力量的一个指标。eq\o\ac(○,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eq\o\ac(
,1)分化是指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一个特征,如速度、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动物可以逐渐形成有选择性的反应eq\o\ac(
,2)分化原理经常被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塑造中,这一原理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行为治疗中。3.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eq\o\ac(○,1)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eq\o\ac(
,1)强化物分成两类,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积极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消极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以增强该反应eq\o\ac(
,2)惩罚不是一种消极强化物,呈现一个消极强化物或取消一个积极强化物都可以起到惩罚的作用。eq\o\ac(○,2)条件性强化→eq\o\ac(
,1)条件性强化是指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强化刺激反复匹配联合,那么它也具备强化的性质eq\o\ac(
,2)条件强化物的强化力量与相匹配的原始强化物的配对次数成正比eq\o\ac(
,3)如果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许多原始强化物相匹配,那么该条件性强化物便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而成为一个概括性的强化物。eq\o\ac(○,3)强化的程序→eq\o\ac(
,1)斯金纳着重研究了间歇强化。间歇强化一般可以分为固定强化和非固定强化两种。固定强化又分为定时强化和定比强化。定时强化是指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强化。定比强化是指以反应的数量而非时间为单位来实施强化eq\o\ac(
,2)非固定强化往往会克服固定强化的缺陷,使得反应既均匀又稳定,而且难于消退。如果将固定强化和非固定强化混合安排使用,则效果非常好。三、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1.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eq\o\ac(○,1)斯金纳运用他的操作强化原理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教学机器。该机器有许多的优点,它可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师来编制教学程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每一步都能获得及时强化,学生甚至可以自定步调来安排学习。它的缺点在于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格教育活动。2.言语行为→eq\o\ac(○,1)言语也是一种行为,它同样服从于操作强化原理,并且也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eq\o\ac(○,2)斯金纳将言语行为概括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四种类型(召唤、命名、形声、复合),并一一分析了它们的形成。3.社会控制计划→eq\o\ac(○,1)斯金纳将操作强化原理应用于社会控制中,并提出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eq\o\ac(○,2)斯金纳认为人类毫无自由可言,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eq\o\ac(○,3)只有承认这一点,并积极地选择控制、完善控制,才能达到人类幸福的目标。而为了选择科学的控制,完善控制,就必须使用行为技术,借助于行为科学的帮助。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1.斯金纳的实验方法富有生气,实验技术高度精确。2.他的行为主义体系非常精确、清楚,他对许多动物行为的研究也非常地精细、彻底3.他用不同于心灵主义的术语清楚地解释了反应形成、表象等现象。4.他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预测和控制有机体行为的能力。5.斯金纳的巨大影响超越了学术界,他的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中。局限:1.对斯金纳最经常的批评在于他所宣称的心理学不需要任何理论。2.斯金纳将人们的主观事件摒弃在心理学的大门外。3.斯金纳以有限的动物行为研究推导出普遍的动物行为规律,并用于描述和控制人类行为,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4.斯金纳的极端环境论忽视了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5.他以操作强化的唯一模式解释言语的获得,令人难以信服。第八章新的新行为主义具体特点: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1.班图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2.观察学习的特点→eq\o\ac(○,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eq\o\ac(○,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eq\o\ac(○,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eq\o\ac(○,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3.观察学习的类型→eq\o\ac(○,1)直接的观察学习,指的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观察学习属于这种类型eq\o\ac(○,2)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eq\o\ac(○,3)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者通过观察可以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4.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是紧密相连不能分离的)eq\o\ac(○,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eq\o\ac(
,1)注意过程决定了学习者在大量的示范事件面前观察什么、知觉什么、选取什么eq\o\ac(
,2)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eq\o\ac(
,3)示范活动的显著性和复杂性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成功的行为模式较之失败的行为模式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eq\o\ac(
,4)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能力和较大权力的榜样易为观察者所注意eq\o\ac(
,5)观察者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已经形成的知觉定势和期待使得他对示范信息作出相应的选择,人际关系结构特征是制约注意过程的重要因素。eq\o\ac(○,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eq\o\ac(
,1)保持过程使示范者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形象,这些记忆代码在日后便能指导操作eq\o\ac(
,2)演习成为一种重要的记忆支柱经由观察而习得的示范行为只有经过认知上的演习或实际上的行为操作后,才能保持长久的记忆。eq\o\ac(○,3)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eq\o\ac(
,1)这一过程是把以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适当行为的过程。观察者为了重现示范动作和产生最佳的行为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eq\o\ac(○,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eq\o\ac(
,1)这一过程决定了哪一种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eq\o\ac(
,2)操作是在足够的动机和激励作用下才出现的eq\o\ac(
,3)影响行为操作的三种诱因→直接诱因,替代性诱因和自我诱因交互决定论1.行为、环境、个人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2.班图拉把行为和环境区分为潜在的和实际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决定关系表现在环境决定了哪些潜在的行为成为实际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了哪些潜在环境成为实际影响行为的环境。3.个人不同的动机、观念和认识使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反过来以其结果使人的动机、观念和认识发生改变。4.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性格、气质上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反应。不同的环境反应反过来影响个人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导致气质与性格某种程度的改变。5.个人、环境和行为三种因素的相对影响力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不同的人来说是大不相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三者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6.班图拉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他把人的因素概括成自我系统。自我系统不仅作为行为的的交互决定因素而起作用,也在环境影响本身的形成与对环境的知觉中处于重要地位。7.个人的成就是由外界环境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因素包括天赋潜能、反省思维、后天获得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自我创造力等。三、自我调节论1.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2.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3.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4.自我奖惩标准的形成途径有三条→模仿、标准内化和榜样作用。四、自我效能原理1.自我效能的含义→eq\o\ac(○,1)在1977年时,班图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预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eq\o\ac(○,3)80年代后班图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并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eq\o\ac(○,1)行为的成败经验eq\o\ac(○,2)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eq\o\ac(○,3)言语劝说eq\o\ac(○,4)情绪的唤起eq\o\ac(○,5)情境条件。3.培养自我效能的三个途径→eq\o\ac(○,1)适当的外部强化eq\o\ac(○,2)及时的自我强化eq\o\ac(○,3)加强归因训练。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1.班图拉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贡献: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2.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和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3.在方法论上,注重以人为被试,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的错误倾向。4.其实验方法较严谨,结论较有说服力。局限:1.班图拉的理论缺乏内在统一性。2.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3.班图拉在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让人难以苟同。4.班图拉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位置。精神分析第九章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1.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将谈话法发展成为自由联想法。2.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出版了《癔病研究》一书,这本书通常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开端。3.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4.1908年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召开,这一年是精神分析学派形成的重要标志。一、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1.精神分析的对象→eq\o\ac(○,1)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eq\o\ac(○,2)无意识可以分成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潜意识是无意识中永远不可以回忆的内容eq\o\ac(○,3)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弗洛伊德整个理论的基础。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欲望。2.精神分析的方法eq\o\ac(○,1)自由联想→eq\o\ac(
,1)让患者全身心放松,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eq\o\ac(
,2)同时精神分析者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双方都认为找到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eq\o\ac(○,2)梦的分析→eq\o\ac(
,1)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系,而是被压抑的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eq\o\ac(
,2)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梦的真正含意,即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eq\o\ac(
,3)梦的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eq\o\ac(○,3)对日常生活的分析→eq\o\ac(
,1)弗洛伊德特别注意分析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过失现象。他认为这些过失现象都具有潜意识的欲望动机,都是意识和潜意识矛盾斗争的结果eq\o\ac(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过失行为的分析,可以透过过失表层偶然无意的现象,发掘出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在动机,从而揭示过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二、本能论1.本能及其特征→eq\o\ac(○,1)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eq\o\ac(○,2)本能具有四个特征:来源,指身体欠缺什么;目的,指消除身体欠缺重建内在平衡;对象,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经验和事物;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2.本能的种类→eq\o\ac(○,1)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成两种,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它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自我本能则害怕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eq\o\ac(○,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将本能分成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属于生的本能。死本能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受到死本能的驱使eq\o\ac(○,3)行为有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在梦中和无意识状态,人根据快乐原则行事;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人受到现实原则的支配。三、人格论1.人格结构eq\o\ac(○,1)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eq\o\ac(○,2)晚期弗洛伊德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伊底、自我和超我。eq\o\ac(○,3)伊底是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的,其中以性本能为主。伊底纯粹按照快乐原则追求本能能量的释放和紧张的解除,而不考虑外界的现实情况。eq\o\ac(○,4)自我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是有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自我既要满足伊底的即刻要求,又要按客观的要求行事。自我代表理性,伊底代表情欲,自我不能脱离伊底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来自于伊底,自我是用来帮助伊底并力图使伊底获得满足的。eq\o\ac(○,5)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分成两部分,一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种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超我按照至善原则活动,其功能是监督自我去限制伊底的本能冲动。超我的监督作用是通过自我理想和良心实现的。自我理想是以奖励的方式形成的,良心是以惩罚的形式形成的。eq\o\ac(○,6)在人格的三个系统中,伊底、自我、超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如果三者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但三者的行动原则各不相同,所以冲突无法避免,当三者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会产生焦虑,导致神经症和人格异常。2.人格发展→eq\o\ac(○,1)儿童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这一区域称为性感区eq\o\ac(○,2)弗洛伊德把心理性欲分成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四、梦论1.梦和无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打开一条通向潜意识的道路。2.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在梦中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3.要对梦进行解释,就必须了解隐梦是如何转化为显梦的。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eq\o\ac(○,1)凝缩,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符号出现eq\o\ac(○,2)移置,在梦的工作中把隐梦的内容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部分替换主要的部分eq\o\ac(○,3)象征,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欲望eq\o\ac(○,4)润饰,醒后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来掩盖真相。五、焦虑论和自我防御机制1.焦虑论eq\o\ac(○,1)焦虑的性质和根源→eq\o\ac(
,1)性质:焦虑是由冲突所引起的结果,自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去反应,从而产生了防御机能,这就是“第二焦虑理论”也称“焦虑的信号理论”eq\o\ac(
,2)来源:人的焦虑最早来自于婴儿在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由出生所产生的创伤是以后一切焦虑经验的基础,焦虑代表了早期创伤经验的重复出现。eq\o\ac(○,2)焦虑的种类→eq\o\ac(
,1)焦虑可以分成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是指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神经性焦虑是指个体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他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eq\o\ac(
,2)作为人格的焦虑状态,经常不止一个根源,它可能是两种焦虑的混合状态,也可能是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焦虑的作用在于提醒人们警惕已经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危险,使人们意识到危险,并避开危险。如果无法躲避危险,焦虑就会不断地积累起来,最终把人压跨,这就是所谓的“人格崩溃”。2.自我防御机制eq\o\ac(○,1)为了减轻焦虑,自我可能采用正常和理性的方法来控制危险,解决问题,也可能采用否认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非理性方法。后一种方法就是自我防御机制。eq\o\ac(○,2)自我防御机制有三个特点→eq\o\ac(
,1)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不仅可以作用于焦虑,也可以作用于心理冲突和内在挫折eq\o\ac(
,2)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eq\o\ac(
,3)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eq\o\ac(○,3)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eq\o\ac(
,1)压抑→Ⅰ压抑是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防御机制Ⅱ压抑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压抑是一种主动性遗忘,它不同于一般性遗忘;第二,被压抑的思想观念并没有消失,而是储存在潜意识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思想观念还可以重返意识领域Ⅲ压抑分成两种:原始压抑,指的是阻止某些具有威胁性的内容进入意识领域;真正压抑,指的是强迫某些威胁性的内容退出意识领域。eq\o\ac(
,2)投射→是指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经典的投射例症是妄想狂。eq\o\ac(
,3)移置→Ⅰ移置是指个体将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转移对象,以寻求发泄的过程Ⅱ移置分成两类,对象移置和驱力移置。前者是情感不变,对象转变;后者是对象不变,情感转变。eq\o\ac(
,4)否认→Ⅰ否认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承认有关其个人痛苦事实的存在Ⅱ否认不同于压抑,在否认中重新解释占有很大的成分,而压抑则是从意识中抹去某些经验,但在否认中压抑也起着一定的作用。eq\o\ac(
,5)反向作用→个人有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不愿显露出来,除了压抑外,还在行为上采取与欲念相反的方向来表示。eq\o\ac(
,6)认同→指的是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所以也称为自居作用。eq\o\ac(
,7)退行→Ⅰ退行是指当个体面临冲突、紧张,特别是遭受挫折时以较幼稚的行为应付现实困境,以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从而减低自己的焦虑Ⅱ退行分成两种:对象退行,指个体在不能从某人或物那里获得满足时,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驱力退行,指的是一种驱力受挫折的个体转而追求另一种驱力的满足Ⅲ退行和移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退行的对象或驱力都是早期已经出现过的,而移置则不具备这种特征。eq\o\ac(
,8)升华→Ⅰ升华是指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Ⅱ弗洛伊德认为这是防御机制的最高水平,一个人只有在自我是健康和成熟时,在性本能部分得到满足时,才可能施行这种防御机制。六、社会文化观1.在社会文明的起源上,弗洛伊德主张社会契约论。社会的形成、文明的创造是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所固有的各种困难而自愿缔结的契约。文明的产生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外在条件是人的艰苦的生活条件或自然环境;内在条件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精神特点或人性特点。2.关于人性和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满足和社会文明是相对立的。eq\o\ac(○,1)性爱是与文明相对立的eq\o\ac(○,2)作为死亡本能表现的攻击本能或破坏本能也是与文明相对立和冲突的。3.社会文明在人性中的依据是所谓的“广义的人对爱的需要”,正是这种爱的作用,文明社会得以巩固和发展。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贡献: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局限: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第十章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一、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1.1904年荣格在伯格尔斯立对精神病人做过字词联想实验(首创于英国的高尔顿),并提出了著名的情结理论。2.情结理论→eq\o\ac(○,1)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eq\o\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人技术入股协议书合同
- 大班音乐《小白船》课件
- 2024年辽宁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2024年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4【房屋拆除合同范本】建筑拆除合同范本
- 2024职工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家居工程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农村水库承包合同书
- 2024项目投资咨询合同版
- 深圳大学《游泳俱乐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31-T 540-2022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 儿化音变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参考答案
- NY∕T 3349-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岗位技能要求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施方案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 剧本写作课件
- 计算方法第三章函数逼近与快速傅里叶变换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7 At weekend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3张PPT)
-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uccessTheImportanceofFailure教案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初三九年级青骄第二课堂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