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在每个历史时期,人类都会面临群体生存的困境、危机和重大难题,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需要个人的牺牲和承担才能应对,这就需要以文学来凝聚民心民力。“人民性”是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当前我们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重提文学的“人民性”是很有必要的。②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作家“为谁写作”的问题。在“人民性”的写作传统中,“为谁写作”是头等大事,文艺界曾反复地宣传为人民大众而写作,批判为名利而写作。今天,一些作家为权力、资本和评奖而写作,为满足西方读者的口味写作,为个人名利写作。在强大的消费主义的逻辑中,我们对此习焉不察。作家孙犁晚年一直坚持为人民写作的理念,他反对单纯刺激个人名利的文学评奖制度,呼吁作家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今天一些人可能认为他的创作心态是“保守”的,但这却恰恰足以成为我们今天考量“为谁写作”的借鉴。③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文学与人民生活的联系。增强文学创作与人民生活的联系,作家们必须要重视“亲历”生活,直接面对生活的真实。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研究者质疑文学反映论,主张文学“超越”现实生活,于是一些作家也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撤离,远离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从而使文学凌空高蹈,不接地气。在今天,许多作家更是满足于从媒体中获取写作的材料,由于一些媒体在呈现生活的“真相”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更由于作家们只能以部分的感官面对媒体“真相”,所以很难全方位地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作家失去感知真实生活的能力,一些作家对生活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受到损害,失去了把握社会生活的“整体”和“发展方向”的能力,满足于书写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的平面的、琐碎的生活状态,在创作上出现惊人的雷同现象。④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文学的理想性和精神性。十七年文学中,在“人民性”写作传中统被确立为典范的作品,大多是有力量、有热情、有理想的,大多具有正面引导人心的凝聚力。而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出现俗化”与“现代化”等同起来,把理想和精神置于“世俗化”的支配下,品“情感冷漠”、“软弱无力”,无原则地认同“世俗化”的逻辑,无限度地迎合人心人性的一些弱点,不仅失去了滋养、守护和引导精神生活的热情,更谈不上担当民族精神建构的重任。这样的文学,哪里谈得上是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呢?⑤今天的文学创作,仍需作家具有投身社会生活激流的勇气和激情,在“躲避崇高”、“拒谈理想”的论调,不少人简单地把“世强大潮流的对立面。在这一不少作充分借鉴“人表现人民的事业和生活,并在人民生活中寻找新民性”写作资源的基础上,融入人民生活,生力量的萌芽,寻找民族精神成长的新的可能性。(摘编自武新军《文学的“人民性”永远不会过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用文学来凝聚民心民力,是人类面临群体生存的困境、危机和重大难题时的普遍选择。B.“为人民大众而写作”曾被文艺界反复地宣传,时至今日我们却对这一情况习焉不察。家重视“亲历”生活,直接面对生活的有利于增强其作品与人民生活的联系。C.作真实,D.文学担当民族精神建构的重任,要避免认同“世俗化”逻辑、迎合人心人性的弱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针对当前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重提文学的“人民性”的必要性。B.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将孙犁与一些作家的创作理念进行对比,强调要为人民写作。C.文章多处使用引用论证,如“躲避崇高”“情感冷漠”“软弱无力”等,增强了论证的力量。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多角度论述“文学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下一些作家不注重文学创作的与作者的创作人民性”,为当下文学创作指明方向。“人民性”,理念有关,也与读者有关。

B.一些作家的文学创作脱离人民的生活,与当时研究者的文学“超越”现实的主张有关。C.一些媒体为了需要会对生活“真相”进行加工,这是许多作品出现雷同现象的主要原因。D.今天的文学创作应该有力量,有热情,有理想;应该滋养、守护和引领人民的精神生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鱼苇之事孙犁很多年不到白洋淀去,关于菱茨鱼苇之事,印象也淡了。近日,一位妇女,闲时和我谈些她家乡的事,引起我对水乡的怀念。她家住在D村。这个小地方,曾有一京二卫三D村之称。原来是个水旱码头很是繁华热闹。大清河在村南流过,下水直达天津。又是一个闸口,每天黄昏,帆檣林立。旱路通往保定,是过路客商打尖的地方。我记得在同口教书时,前往保定,就是这在里吃午饭,但当时的街道市面,都忘记了。她家很贫苦,父亲好赌博,曾在赌场上,把土改分得的地,当场卖掉,家里的人都哭了。但他有妻子和五个小孩,也要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一年之中,他除去赌博,不是给人家去打坯,换些粮食;就是在河边治鱼,卖些零钱。她是头大的孩子,很小就知道为生活操劳了。她先学会编席,母亲告诫她,织席这勾当,“抬头误三根,低头一大片”,整天忙得连梳头洗脸的工夫都没有。母亲见她太疲乏、太困倦,就给她讲故事。她回忆说,那些故事,古老,冗长,千篇一律。故事中,总是有一个傻子,傻子又总是很走运,常常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娶到漂亮的媳妇,发家致富。有一年,发了一场大水,她家的房被冲倒了,于是一家人只能搬到堤坡上,临时搭了一间小屋。秋后,水渐渐落去,河里出了鱼,全村的人,买网捕捞。买一片大靖,要一百多元,她家买不起。父亲买了几丈蚊帐布,缝制了一具小缗。小网有小网的好处,除去她父亲,母亲和她都可以去搬縛捕鱼了。鱼实很在多,特别是一种名叫石饒的小鱼,浮满了河面。这种小鱼,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炖熟了,上面漂着一层黄油,别提多香了。外地的鱼贩子都来了,就地收货加工。但因为鱼太多,后来就只收大鱼,不收小鱼。她只好自己卤了,和大弟弟挑到上高地集市上去卖。她从小逃过荒,出过工,也作过运输,就是没有卖过东西。她看好一个地段,把鱼放在地下,和弟弟站在那里,弟弟比她还腼腆,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赶集的人从他们眼前走过,可是没有一个人照顾他们的鱼。她想

吆喝几声,心里十分害臊,喊不出来,最后还是红着脸吆喝起来:“买鱼呀,好香的鱼!”过了一会儿,又喊:“买鱼呀,贱卖呀!”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几个人蹲在她们的摊子前面了。买卖开始了,她掌秤,弟弟收钱。卖出几份以后,围上来的人更多了,你挑我拣,她简直忙不过来。她忽然看见有一张五元的票子,掉在了她的筐子下面。她看好一个空子,赶紧捡起来,扔进书包。她很兴奋,买卖做得也很顺利,不到晌午,鱼就卖完了,一共卖了十多元。赶紧收摊,带着弟弟去赶集。她手里有十五元钱。她手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钱,但她除去衣食二字,没有想到要买什么别的东西,她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谁要这件皮袄?”有一个老太太,提着一件破旧的短皮袄,在大声吆喝。她心里一动。天渐渐凉了,父亲一早一晚还要去河上搬繕。她只见过别人家的老人穿皮袄。她从来也没想到过自己的父亲穿皮袄,现在,好像父亲也有穿一件皮袄的份儿了。她走上前去,摸了摸皮袄。毛色很旧,有的地方还露着皮子。但这总是一件皮袄。她问:“多少钱?”“不还价,你给十五元。”老太太说。“值吗?”值,你就走你的。”老太太又吆喝起来。她走了几步,终于又回去,把钱交给老太太,换来这件皮袄。“不回家的路上,虽然天气并不冷,她还是往自己身上披了披这件皮袄,确实暖和呀。现在,父亲早已去世,她讲起这段事情,还很得意。她对我说,为了不再织席,她和家在这个大城市的人结了婚,现在很少再回娘家住。那里的河,早已经干了,更不会有鱼;也没有人再织席,人们有别的致富之路了。我听到的,好像也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七日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说开篇对家乡的介绍不吝笔墨,如“大清河在村南流过”“是过路客商打尖的地方”,)

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也与结尾遥相呼应。B.文中母亲讲的“傻子走运”的故事看似一处闲笔,却体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隐寓后文“她”幸运地捡到钱。C.小说中的父亲好赌博,但为了家人的生活还给人家打坯,到河边治鱼,在平静的叙述中,也真实地展现了父亲的另一面。D.小说的结尾说“那里的河,早已经干了”“没有人再织席”,既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悲凉。5.妇女在给“我”讲卖鱼买袄的往事时,为什么会表现出“很得意”的神态?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艺评论家陈良运曾说:“《鱼苇之事》只是间接地写今日白洋淀,但还保留了作家40多年前那些写白洋淀作品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孔道辅,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也。道辅幼端重,举进士第,为宁州军事推官,数与州将争事。有蛇出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辅径前以笏.击蛇,碎其首,观者初惊,后莫不叹服。迁大理寺丞,主孔子祠事。孔氏故多放纵者,道辅一绳以法。上言庙制庫陋,请加修崇,诏可。再迁太常博士。奉使契丹,道除右司谏、龙图.阁待制。契丹晏使者,优人以文宣王为戏,道辅艴然径出。契丹使主客者邀道辅还坐,且令谢之。道辅正色曰:“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慢侮先圣而不之禁朝之过也道辅何谢”既还,言..者以为生事,且开争端。仁宗问其故,对曰:“契丹比为黑水所破,势甚蹙。平时汉使至契丹,辄为所侮,若不较,恐益慢中国。”帝然之。道辅性鲠挺,遇事弹劾无所避,出入风采肃然,及再执宪,权贵益忌之。会受诏鞠冯士元狱,事连参知政事程琳。宰相张士逊雅恶琳,而疾道辅不附己,将逐之。察帝有不悦琳意,即谓道辅:“上顾程公厚,今为小人所诬,见上,为辨之。”道辅入对,言琳罪薄不足深治。帝果怒,以道辅朋党大臣,出知郓州。已而道辅知为士逊所卖,颇愤惋。时大寒上道,行至韦城,发病卒,天下莫不以直道许之。皇祜三年,王素因对语及道辅,仁宗思其忠,特赠尚书工部侍郎。..(节选自《宋史·孔道辅》)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慢侮/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道辅何谢/B.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慢侮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道辅何谢/C.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慢侮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道辅何谢/D.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慢侮/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道辅何谢/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持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用来记录所言之事。B.庙,既可指祭祀先祖的宗庙,也可用来指君王处理政务的殿堂,文中即指后者。C.言者,即言官、谏官,既监督政府官员行为,也对君主过失直言规劝使其改正。D.皇祐,宋仁宗年号,年号首创于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道辅作为孔子后代,对于行为放肆、不守礼法的同姓族人没有徇私包庇,而是全都依法予以惩处。B.契丹宴请宋朝使者,宴会上优伶拿文宣王的事情演戏,这引起了孔道辅的极度不满,他愤然离席。C.言官认为孔道辅出使契丹期间无事生非,会挑起两国争端;仁宗问明孔道辅缘故后,认为他没有过错。D.张士逊憎恶程琳和孔道辅不依附自己,于是借着孔道辅审理冯士元案件的机会,设计将二人逐出朝廷。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平时汉使至契丹,辄为所侮,若不较,恐益慢中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受诏鞠冯士元狱,事连参知政事程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的首句写诗人途经山村,听到远处传来流水之声,以声衬静,更显环境之幽静。B.三四两句视听结合,营造出一种阴森萧瑟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受。C.颈联转写夜景,新月初升还未能照彻长夜,此时边关烽火燃起,紧迫之感油然而生。D.本诗语言极尽推敲却又不露痕迹,如“怪”“恐”“亲”等词既精练传情又贴切自然。12.此诗以“寒水”始,以“烟火”终,整首诗感情极富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寻常事物却意旨博大,虽然列举浅近事例却意蕴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秦王统一天下之后,派良将精兵守卫关口,盘问过往行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李商隐《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2)营造迷离的意境,抒发内心悲凉伤感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中国古代社会的文人学士常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______________。在这一思想的鼓舞下,文人们几乎都有旅行游览的经历。年代稍早的文人“驴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谢灵运为了方便出游时______________,发明了谢公屐。这种木屐的底部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无论上山下山,都______________。在旅途中,谢灵运还创作了不少山水诗,引领了绵延上千年的中国山水诗潮流。文人走出书斋,来上一段范围广、时间长的旅行,(),在切磋讨论中使自己的人生境界更上一层楼。我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他结识了孟浩然、杜甫、高适等好友,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题材和创作灵感。他笔下与关的诗篇,既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这种______________的短诗,也有《蜀道祖国大地游历。旅行让旅行有难》这种充满着奇诡浪漫想象的长篇诗歌,既有《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金陵凤凰台》这种写景怀古、意境悠远的作品,也有《渡荆门送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种满含对友人真挚情感的诗篇。如果没有李白的人生旅行,中国的诗歌宝库中,不知会缺失多少瑰宝。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相提并论B.等量齐观跋山涉水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健步如飞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如履平地炙手可热脍炙人口脍炙人口炙手可热C.等量齐观D.相提并论翻山越岭15.下面填入括号中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充知识储备,还能在途中仅可以在途中结交知心好友或学者名师,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充知识储备仅可以增长知识储备、扩充见识、开阔视野,还能在途中结交知心好友或学者名师仅可以在途中结交知心好友或学者名师,还能增长知识储备、扩充见识、开阔视野李华深受触动,想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条幅,提醒自己在学习中要注重实践相结合,以下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2分)A.不结交知心好友或学者名师B,不C.不D.不16.读了上面的文字,理论与A.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二)复兴中学的学生做了一期以“奶茶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海报,下面是海报中的两幅图阅读这两幅图,完成17〜18题。17.请把图(一)转写为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针对两幅图中所反映的问题个字。(3分),给出一条合理建议。要求语言得体,表述准确,不超过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清人袁枚在他的《续诗品•尚识》中曾说:“学如弓弩,才如箭儀,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用见识来引导箭头,才能命中目标。其后章学诚也谈到“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意思是有了才能而不注意学习,那是小智慧;有了小智慧而没有见识,那也算是没有才能的人了。两位先贤在谈到识、才、学对人的发展意义时,都非常重视“识”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识”又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0分)1.C(A项,“普遍选择”错;B项,原文“对此习焉不察”,“此”指代“一些作家为权力、资本和评奖而写作,为满足西方读者的口味写作,为个人名利写作”;D项“避免”错,原文意为不能“无原则”认同,不能“无限度”迎合)2.C(“躲避崇高”等不属于“引用论证”)3.C(“主要原因”错)4.D(“悲凉”理解有误)5.(6分)①她战胜了内心的羞涩,在做买卖时勇敢地“吆喝”并挣到了不少钱。②捡到一笔钱,这是意外之喜。③给从来没有穿过皮袄的父亲买了一件皮袄,尽了孝心。(每点2分)6.(6分)①体现人情之美。父亲替别人打坯、河边治鱼,母亲千篇一律的古老故事,姐弟俩艰难地叫卖,体现出艰苦岁月中的温情和人民的勤劳坚忍的人性。②形象描写逼真。“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形象地写出弟弟的腼腆;,生动地写出她捡钱时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看好空子”,“赶紧捡”,“扔进书包”③语言清新简明。如对小鱼的介绍,句,简洁明快。“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多用短④景物诗情画意。文中她所在的D村,“每天黄昏,帆樯林立”,体现出水乡的诗意美景。(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7.B8.B(文中“庙”指祭祀先祖的宗庙)9.D(“憎恶程琳和孔道辅不依附自己”错,“设计将二人逐出朝廷”错)10.(8分)(1)平时宋朝的使者到达契丹,总是被他们欺侮,如果不计较的话,恐怕会更加轻视朝廷。(“辄”“较”“慢”各1分,大意(2)恰逢孔道辅接受诏令审讯冯士元的案件,事情牵扯到参知政事程琳。1分)

(“会”“鞠”“连”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孔道辅,字原鲁,原来的名字叫孔延鲁,是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自幼为人端直庄重,考中进士后,做了宁州军事推官,多次与宁州的将领争论事情。有一条蛇从天庆观真武殿中出来,全郡的人都把它当作神明,全州的将帅及官属都前往祭拜它,还打算把这件事上报给皇帝。孔道辅径直走上前用笏板击打这条蛇,打碎了它的脑袋,围观的人起初非常震惊,过后没有不赞叹佩服的。后来迁任大理寺丞、仙源县知县,主持孔子祠堂的事务。孔氏族人以前大多不守礼法,孔道辅全都把他们绳之以法。上奏说孔子祠堂的房屋低矮简陋,请求朝廷加以修缮加高,皇帝下诏答应。后来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