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下列关于民事义务的说法中,(

)是错误的。A.民事义务的产生必须依据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B.主体违反民事义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当事人约定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D.民事义务的履行必须通过义务人的积极行为来实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正确,民事义务的产生来源于民事主体之间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前者例如买卖合同双方互负义务,后者例如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故主体违反民事义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当事人约定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D项错误,民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其中积极义务指以一定的作为为内容的义务。消极义务指以一定的不作为为内容的义务。故民事义务的履行不一定要通过义务人的积极行为来实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像科学天空的北斗七星,“?”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盘。“?”

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案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诱绞尽脑汁B.引导冥思苦想C.开导异想天开D.指导浮想联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前文可知,横线处要体现“?”的指引之意。A项“引诱”指诱惑,引导别人做坏事,有消极色彩,排除。B项“引导”指启发;领导,符合文意,保留。C项“开导”侧重劝解,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指导”指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符合文意,保留。第二空,根据前文“追求真理奋斗不息”可知,要体现为了追求答案而思考之意。B项“冥思苦想”形容动脑筋,反复的思考,符合文意,当选。D项“浮想联翩”比喻连续不断的联想,与“答案”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的联想》3.①猫腻多,投诉多②旅游古城全国闻名③经营生态得以净化④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⑤“一票制”新政实施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⑤③②C.②④①⑤③D.④①③②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④中选择。因为“旅游古城全国闻名”,所以“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猫腻多,投诉多”的问题,所以首句为②,排除B、D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④中选择。比较可知,“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是“猫腻多,投诉多”的原因,所以④在①前面,排除A项。因此,选择C选项。4.长时间:短时间(

)A.深色:浅色B.高温:低温C.大块:小块D.强酸:弱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长时间和短时间无法用具体的数值来界定,同一时间段,比较对象不同,可能是长时间也可能是短时间,二者是一组相对概念。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深色是指黑色,深蓝色,棕色等颜色,浅色是指白色,黄色,粉色等颜色,二者表示不同的颜色,不是一组相对概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高温和低温可以用具体数值来界定,如天气中,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属于高温,故二者不是一组相对概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大块和小块无法用具体的数值来界定,同一物体,比较对象不同,可能是大块也可能是小块,二者是一组相对概念,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一般来说pKa小于1的为强酸,大于4为弱酸,二者可以用具体数值来界定,不是一组相对概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沼气是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无色无味。(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由于沼气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题干中的“无色无味”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错误。发酵作用:生理学上(狭义):指微生物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以某些有机化合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过程。工业上(广义):泛指利用微生物生产各种产物的过程,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微生物通过本身新陈代谢活动,将不同的物质进行分解、转化或合成,生成人们所需要的酶、菌体或各种代谢产物的生产工艺过程。6.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了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他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下列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特性基因的作物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可知,并非是“因环境影响”,不符合文意,错误。B项,文段通过举例,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使其具有“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并不是所有转基因作物都具有的,属于扩大范围,错误。C项对应“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一句,可知转基因作物并非杂交作物,错误。D项对应“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可知符合文意,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7.行政处罚有法定期限,违法行为在(

)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A.一B.二C.三D.五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的相关知识。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故正确答案为B。8.左边这个图形是由右边四个图形中的某一个作为外表面折叠而成,请指出它是哪一个?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对选项的面进行标号,如下图所示。A项:选项中面4、5、6为左边所展示的面,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发散出两条对角线,但在原图中仅发散出一条对角线,排除;B项:选项中面2、4、5为左边所展示的面,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没有发散出对角线,但在原图中发散出一条对角线,排除;C项:选项中面3、4、6为左边所展示的面,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为面4直角三角形左下的锐角处,而在原图中三个面的公共点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9.简报的报体一般由(

)组成。A.标题、正文B.主送机关、正文C.标题、主送机关、事项D.标题、事项、编发单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务公文知识。第二步,简报是一种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信息、总结经验的简短报道文体。简报的格式大体分报头、报体、报尾三部分。报头部分包括:简报的名称、期数、编号、密级程度、编发简报的单位、编发简报的日期;报体是简报的中心部分,一般包括目录、标题、按语、正文、署名组成。报尾部分包括发送单位和印发份数。因此,选择A选项。10.感觉上与我容易投机交谈的人,多是比我年长十岁或十几岁的,也许因为他们都________了各个领域的书籍,从年轻时候起就曾深深________自我内心和世间万象。我平时所思所想,都是人生观问题,所以与同年代的人往往难有共同语言。对方若是20来岁的年轻人,未曾思考过人生,那自然我们就________。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A.摄取

审悉

孤言寡语B.涉及

审视

无言以对C.涉猎

审视

话不投机D.涉猎

审悉

一拍即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他们都……了各个领域的书籍”可知,该空应体现“阅读”之意。A项“摄取”指吸收(营养等)或拍摄(照片、电影、电视镜头);B项“涉及”指牵涉到,关联到。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涉猎”指粗略地阅读,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审视”指仔细地看;D项“审悉”指详细了解。二者均符合语境。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感觉上与我容易投机交谈的人,多是比我年长十岁或十几岁的”可知,作者与未曾思考过人生的、20来岁的人是聊不来的。D项“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达到了一致,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C项“话不投机”指话说不到一起,意见或见解不一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11.当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以湿毛巾捂住口、鼻B.尽量降低身体高度,弯腰前进C.处于高楼层时,立即跳楼逃生D.向门窗上浇水降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失火或灭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对空气中的烟雾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毒气入口,争取逃生时间。是正确的做法。B项正确。因为火灾时,浓烟热气轻于空气,浮于空间的上面,尤其火灾初期,上部烟气大且多,下部是比较洁净的空气,所以,人弯腰逃生,是正确的做法。C项错误。跳楼逃生有生命危险,应该走楼梯或者等待救援。D项正确。向门窗上浇水降温,可以延缓火势蔓延。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道德∶行为∶约束A.权力∶人民∶服务B.信仰∶图腾∶崇拜C.教师∶教育∶学生D.法律∶犯罪∶惩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道德”“约束”“行为”,三者属于主谓宾关系,且“约束”具有限制“行为”的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权力”“服务”“人民”,但“服务”不具有限制行为的含义,排除;B项:“图腾”“崇拜”是指关于人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的“信仰”,三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项:“教师”“教育”“学生”,三者属于主谓宾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法律”“惩治”“犯罪”,三者属于主谓宾关系,且“惩治”具有限制“罪犯”的含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3.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一定是关于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职员,那么你们在一起时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关于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房地产商,那么你们谈论的话题一定会是关于房地产的。此段文字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A.当外因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改变内因B.朋友圈子是决定你生活方式的关键C.人们的话题总是和朋友的工作紧密联系的D.不同的朋友会为你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三个并列分句,每个分句都讲述了朋友的工作对人们所谈论话题的影响。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最能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A项“外因对内因的作用”,B项“朋友圈子决定生活方式”与D项“不同的朋友会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均与文段话题不一致。因此,选择C选项。14.和风细雨:暴风骤雨A.年富力强:风烛残年B.如沐春风:如履薄冰C.耀武扬威:扬眉吐气D.雪中送炭:落井下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和风细雨指的是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暴风骤雨指的是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二者是反义关系,且“和风”和“细雨”是并列关系,“暴风”和“骤雨”是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二者是反义关系,且“年富”和“力强”是并列关系,“风烛”和“残年”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如沐春风指的是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如履薄冰指的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耀武扬威指的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眉吐气指的是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二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雪中送炭指的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落井下石指的是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二者是反义关系,但“雪中”和“送炭”、“落井”和“下石”均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5.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

)。A.共处、战争与和平B.竞争、合作和冲突C.共处、屈服与对抗D.共处、对抗与竞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知识。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国际关系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发展等。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故正确答案为B。16.关于太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矮行星是围绕大行星运行的天体C.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D.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天文地理。第二步,距离太阳越远引力越小,所以公转的速度不用太快就能有足够的离心力来平衡引力,因此公转周期就越长。行星的公转周期只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且与距离成平方反比。T²=4π²R³/GM,T²与R³成正比。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用初中地理知识和排除法解题。A项排除。银河系的中心是大质量黑洞,太阳系不可能位于银河系中心;B项排除。注意关键词“矮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结合地理常识,矮行星围绕恒星运转。C项推断正确。距离太阳越远,公转的线路越长,公转耗费的时间也越长。

A项错误。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位于分支悬臂猎户臂上,离银河系中心有2.61万光年。B项错误。矮行星围绕恒星运转。C项正确。八大行星离太阳越远,公转轨道半径越大,同时公转周期越长。D项错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有六大行星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它们中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如果从地球的北极(也是太阳和大多数行星的北极)方向看,它们都是逆时针方向自转,与它们的公转方向相同。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与大家的自转方向不同。金星是顺时针自转的,而它的公转方向与其它大行星相同,这样一来,金星上的一天与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而天王星自转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很小,看上去差不多是躺在黄道面上转圈。但它也算是由西向东自转的。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太阳系的自然常识。A项错误,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内,但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其距离银河系中心尚有几万光年的距离。B项错误,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而非大行星。大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C项正确,八大行星离太阳越远,公转轨道半径越大,同时公转周期越长。D项错误,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多数为自西向东,但是金星和天王星为自东向西。所以不能说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17.在Power

point软件操作中,若要使某个内容在每张幻灯片都出现,应该在(

)中进行设置。A.大纲视图B.浏览视图C.页面设置D.幻灯片母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幻灯片母版控制除标题幻灯片以外的所有幻灯片的格式。母版上的更改反映在每张幻灯片上。所以,要使某个内容在每张幻灯片都出现,应该在母版进行设置。因此,选择D选项。A项:大纲视图是指用缩进文档标题的形式代表标题在文档结构中的级别,用于长文档的快速浏览和设置。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浏览视图用于快速浏览而不是修改。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页面设置不能使某个内容在每张幻灯片都出现。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8.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A.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这是工商界的规矩B.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C.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D.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论据: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面试是取得工作的必要条件,说明面试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具有加强作用。B项:补充前提。使用否定代入法,面试主持者无法准确分辨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就无法确定录用对象,所以,面试者具备分辨个性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测试应聘者的个性是否是面试的唯一目的与面试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论据是:¬个性适合→¬录用,而该项是:个性适合→录用。“个性适合”是对论据翻译形式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不具有加强作用。第四步,强度比较。补充前提的加强力度强于增加论据,所以B项的力度强于A项。因此,选择B选项。19.(1)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

),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更是很(

)的话题。(2)对经典的质疑不会使经典变得(

)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的认识经典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经典中可能存有的某些(

)。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超前平淡无奇缺陷B.门可罗雀遥远黯淡无光瑕疵C.门庭冷落生僻一文不值不足D.无人问津突兀百无一用弊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与“寂寞”对应,强调很少人去高校博物馆。A项“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的地方,D项“无人问津”指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D两项;第二空,指目前高校博物馆距离免费对公众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应B项“遥远”。C项“生僻”指不常见、不熟悉,与博物馆开放无关,排除。将第三空、第四空代入验证,符合文意,B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20.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在效力范围内不可反复适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第二步,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确定人们行为的准则。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法律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从而为人们行为规划出可以自由行动的基本界限。法律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针对的是一般的人或事,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被反复适用。所以,“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在效力范围内不可反复适用”表述不准确。因此,本题错误。21.小李用几天时间看完了一本400页的书,第一天看30页,然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20页。在小李看书这几天的前半段时间(按整天计算),小李一共看了多少页:A.130B.150C.170D.19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小李前5天分别看了30、50、70、90、110页,共计70×5=350页,还剩50页,则第6天即可看完。因此小李前半段时间即3天看了30+50+70=150页。故正确答案为B。注:观察天数不多的题目,可直接采用列举法求解,无须列方程。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枚举法解题。第二步,应用枚举法解题,枚举可得30,50,70,90,110,50相加即为400,即6天可以看完,那前半段时间也就是3天内共看了30+50+70=150(页)。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枚举法解题。第二步,由于是整天数看的页数,直接枚举得前几天看的页数的总和:第一天:30页第二天:30+50=80页第三天:30+50+70=150(页)第四天:30+50+70+90=240(页)观察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小李每天看书的页数构成了首项为30,公差为20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an)”计算出小李一共看了多少天,进而便可求解前半段时间看的页数。设第n天看an页,则an=30+20(n-1)=20n+10;到第n天看的总页数Sn=×(30+20n+10)=(20+10n)n≥400,解得n≥-1。5<-1<5.5,考虑n为整数,则n=6。第三天时(前半段时间)看了30+50+70=150页。故本题选B。22.由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而导致一个下级同时接受多个上级领导的现象是:A.多级领导B.多头领导C.多层领导D.越级领导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第二步,多头领导是一种由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一个下级同时接受多个上级领导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A、C项:多级领导、多层领导不符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属于干扰项,故排除。D项:越级领导是指上级直接对其下级的下级进行领导,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右图所示“上弦月”大致的农历日期是:A.初一、初二B.初七、初八C.十五、十六D.廿二、廿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自然常识,主要涉及月相变化的相关知识。A项错误,农历初一的月相是新月,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B项正确,图中所示的上弦月,大约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我们在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因此叫上弦月。C项错误,农历十五、十六时出现的月相是满月,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D项错误,农历廿二、廿三时出现的月相是下弦月,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称为下弦月。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月相变化。第二步,每月农历初七、初八,月亮上半夜自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称为上弦月。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朔指农历初一,望是农历十五。上弦月正好处于朔望日之间,据此推断应该为初七、初八。月相变化的顺序为:新月(朔)——上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望)——下凸月——下弦月——下娥眉月——新月(朔)。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相可通过一首歌谣记忆: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故本题选B。24.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包装问题?无论是

的礼盒包装,还是包裹过于严实的快递物品,背后都绕不开商家趋利避害的心理。对于商家来说,面对生产、销售趋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升产品质量,不如在包装上下功夫来得“性价比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美绝伦大众化B.华而不实同质化C.美轮美奂标准化D.表里不一个性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礼盒包装”,根据“无论是······还是······”可知,横线处应与“包裹过于严实”形成并列,共同体现过度包装的问题,且感情色彩消极。A项“精美绝伦”指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感情色彩积极,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华而不实”比喻中看不中用,与“礼盒包装”搭配恰当,且符合文意,保留;C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众多,富丽堂皇,与“礼盒包装”搭配不当,且感情色彩积极,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表里不一”指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一般形容人的品格,搭配不当,且文段形容礼盒包装过度,未提及“内在”,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文段论述面对生产、销售趋势时商家的做法,根据“背后都绕不开商家趋利避害的心理”可知,商家的心理是相同的,故生产、销售趋向是相同的,B项“同质化”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人民时评:让“轻包装”成为社会新风尚》25.天上的星星有多老?虽然年轻恒星的年龄比较好测定,但是老年恒星的年龄测定比较困难,多年来,天文学家测定恒星年龄的误差甚至超过20%,某科学家今日推出一种新的恒星年龄测定技术,误差仅为3%至5%,该方法处于初步研发阶段,但它非常有前景,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银河系内恒星形成的认识,人们对恒星年龄认识的精准度:①受恒星自身复杂性的制约②取决于对规律的把握程度③取决于恒星自身的实际年龄④印证了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①项:恒星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其年龄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差,说明恒星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②项:人对规律的认识取决于对客观规律的把握程度,天文学家推出了新的恒星年龄的测定技术,测量误差降低,这体现了天文学家把握了恒星年龄的认识规律,提高了对恒星年龄客观规律的把握程度和恒星年龄的认识精准度。②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③项:恒星自身年龄是客观事物的自身特性,是客观的,是人认识的探测客观事实,不是影响精准度的原因。③项错误。④项:印证了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项错误。26.刑罚∶有期徒刑∶无期徒刑A.爬行动物∶青蛙∶蜥蜴B.儒家∶朱熹∶王阳明C.朝代∶清代∶明代D.首都∶北京∶北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都是“刑罚”,二者与“刑罚”均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且“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属于并列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青蛙”是两栖动物,而非“爬行动物”,排除;B项:“朱熹”与“王阳明”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者与“儒家”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项:“清代”与“明代”都是“朝代”,二者与“朝代”均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且“清代”和“明代”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北京”与“北平”属于全同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7.概化互惠是指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平衡互惠是指要求价值相当、报偿时间明确的交换,即有明显的回报期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概化互惠的是(

)。A.某商场刚刚开业,里面很多商铺的商品都有5折到7折的优惠B.小杰因为一件小事和同桌发生了冲突,他一气之下把同桌的平板电脑扔到了地上C.小梦需要换手机但没有足够的钱,于是向室友借了一部分,并承诺下个月就归还D.小芸当妈妈以后,把所存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别无他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概化互惠:“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平衡互惠:“要求价值相当、报偿时间明确的交换,即有明显的回报期望”。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商场的商品有5-7折优惠,优惠力度明确,价值计算清晰,不符合“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因生气将平板扔到地上的行为未涉及交换,不符合“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梦换手机向室友借钱,承诺下个月就归还,归还借款,明确报偿时间,不符合“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芸当妈妈以后对于孩子的付出是不计算价值、不求回报的,符合“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8.下面的四个选项的平面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所给出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由于D项中的图形可划分为如下部分。因此正确答案为D。29.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中属于正迁移的是:A.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B.地方方言对学习普通话有消极影响C.语文学习不能区分一字多义、一字多音D.在数学负数运算时错误使用正数的规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英语学习对法语学习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符合定义,当选;B项:方言的学习对普通话的学习起到消极的作用,不符合“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只涉及一种学习内容,不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只涉及一种学习内容,不符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英语和法语属于两种学习,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说明“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符合定义;B项:地方方言对学习普通话有消极影,不符合“积极的、促进的作用”,不符合定义;C项:不能区分一字多义、一字多音都属于语文学习,没有涉及两种学习,不符合定义;D项:错误使用正数的规则,不符合“积极的、促进的作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0.穆某因工作不顺利,在乘坐公交车时,突然冲到司机右侧,抢夺方向盘。司机紧急制动,车内有乘客跌倒,受到惊吓,但无人受伤。穆某的行为:A.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B.构成抢夺罪C.构成危险驾驶罪D.构成妨碍安全驾驶罪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第一款,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题干中穆某抢夺汽车方向盘危害车内乘客人身安全,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因此,选择D选项。A项:穆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包括两种情况:(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A项错误。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由此可见,穆某的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C项错误。31.我国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30年以下。(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故表述错误。32.现在,创新的重要性已无需____。这些年,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等微观层面,我国创新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不用____,创新孤岛化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少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不时还把“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作为口头禅。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调遮掩B.苛求藏匿C.赘述讳言D.点明噤声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是对后文“我国创新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概括,意在表明创新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不需要再三强调,A项“无需强调”、C项“无需赘述”、D项“无需点明”均符合文意。B项,“无需苛求”意为“不需要过高的要求”,即对创新的要求低,与后文表述不符,排除。第二空,“已无需……也不用”提示相同句式构成的并列,且转折关联词“但”提示转折前后语义相反,C项,“不用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无需赘述”与“不用讳言”表意相反,符合文意,当选。A项,“不用遮掩”侧重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措施进行掩盖,文段只是提到存在当前的问题,并没有要掩盖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噤声”指闭口不做声,侧重于完全不做声,文段只是提到存在“创新孤岛化问题”,程度过重,并且“无需点明”与“不用噤声”不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创新创业创富的“密码”》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通过分析语境可知,第一句话强调大家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A项“强调”、C项“赘述”和D项“点明”均符合语境。B项“苛求”指过严地要求,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创新孤岛化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可知,我国的创新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不指出,填入的词语应有“不说”的语义。A项“遮掩”掩饰,隐瞒,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D项“噤声”多指被制止不许说下去,但是文中侧重主动表达,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C项“讳言”指不敢或不愿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33.爱岗敬业反对人们随意变动工作岗位,要求职工一生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第二步,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但是,爱岗敬业并不代表反对人们变动工作岗位。所以,“爱岗敬业反对人们随意变动工作岗位,要求职工一生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错误。34.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数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出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到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A.2B.3C.4D.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他在这一天做了x个不合格零件,则合格零件数为(12-x),由得到工资90元,可列方程10(12-x)-5x=90,解得x=2。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极限假设法解题。第二步,若该工人所做的12个零件全部合格,应得12×10=120元,现少得工资120-90=30元,且每做出一个不合格零件将少得10-(﹣5)=15(元),故不合格零件数为30÷15=2(个)。因此,选择A选项。35.孩子:明珠:女儿A.护士:天使:医生B.少年:花朵:儿童C.卧室:港湾:家D.师长:春蚕:教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女儿是孩子的一种,一般用明珠指代女儿。第三词(女儿)与第一词(孩子)之间为种属关系,第二词(明珠)可以用来指代第三词(女儿)。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护士和医生为并列关系,即第一词与第三词之间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儿童和少年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卧室是家的一部分,二者之间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教师是师长的一种,一般用春蚕指代教师。第三词(教师)与第一词(师长)之间为种属关系,第二词(春蚕)可以用来指代第三词(教师),与题干逻辑关系完全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6.某部门开展技能比拼大赛,甲、乙两人一组,共加工了170个零件。比赛结束后经统计发现,甲加工零件个数的比乙加工零件个数的还多10个,则乙在比赛中加工了(

)个零件。A.80B.85C.90D.95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由“乙加工零件个数的1/4”可知,乙加工的零件数是4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甲加工了3x个零件,乙加工了4y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得:3x+4y=170,

x-y=10,解得x=30,y=20,则3x=90,4y=80因此,选择A选项。37.不仅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以下选项中劳动者无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C.劳动者在职期间证明不符合用人条件的D.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ABD项正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C项错误,劳动者在职期间证明不符合用人条件的,不属于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8.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同,优先考虑位置类。但黑块无明显位置变化规律,考虑数黑块的个数。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所给四幅图形整体观察,第一行黑块之和为7,第二行黑块之和为7,第三行黑块之和为6,问号处填入D项之后可使每行黑块总个数一致,都为8。因此,选择D选项。39.时间∶停顿

A.微生物∶生长

B.平行线∶交叉

C.物质∶存在

D.河流∶干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时间”是不会“停顿”的,二者属于否定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微生物”和“生长”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B项:“平行线”是不“交叉”的,二者属于否定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物质”是“存在”的,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与题干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D项:“干枯”的“河流”,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0.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等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此相关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

)上升到国家战略。A.5GB.新材料C.新能源D.人工智能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B项错误,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C项错误,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或指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D项正确,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是由“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及一批数学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等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已经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的战略。故正确答案为D。41.近年来,志愿者运动________,说明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之后,有了推行志愿者运动的________。尽管初始稚步,但既然开始了,且方向正确,总会逐渐成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悄然兴起条件B.方兴未艾机制C.欣欣向荣实力D.如火如荼资本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结合句中的提示信息“初始稚步”可排除与句意相悖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句意及常识排除不恰当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由后文的“初始稚步”可知,志愿者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二者填入均与句意不符,排除C、D。第二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为志愿者运动的推行创造的是“条件”,而非“机制”。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初始稚步”可知,此空应体现志愿者活动刚刚兴起之意。C项“欣欣向荣”和D项“如火如荼”侧重指事物发展到鼎盛状态。二者均体现不出“刚刚兴起”之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才能“推行志愿者运动”,所以A项“条件”符合语境。B项“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为志愿者服务带来“机制“,排除B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此题为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第一空,根据文段中“尽管初始稚步”“总会逐渐成熟”可知,现在的志愿者运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不能形容刚起步的志愿者运动,排除C项;“如火如荼”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故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

第二空,提取主干,材料在讨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与“推行志愿者运动”的关系,经济发展给志愿者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称之为条件,而“机制”与“初始稚步”语义矛盾,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A。4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B.如果买家逾期未确认收货或申请退款,系统将自动付款给卖家。C.厂长再次强调:“这个面子还是要的”。D.他先后将该公司的6辆车分别送给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长期使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句意明确,没有歧义,当选;B项,“逾期未”修饰的对象不明确,可以理解为“逾期未确认收货”,也可以理解为“逾期未确认收货或逾期未申请退款”,句意不明,排除;C项,“面子”存在歧义,可理解为实体物的表面,即与“里子”相对,也可理解为抽象的脸面,句意不明,排除;D项,“子女”的所属关系不明确,可理解为“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也可理解为“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句意不明,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3.下列事件最合乎逻辑的排列顺序为:①媒体充斥着某名人的负面新闻②负面新闻进一步传播扩散③出面澄清和反驳④该名人陷入尴尬境地⑤引起更多的关注A.①⑤②③④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②③⑤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第二句应从②③④⑤中选择。分析可知,首先“媒体充斥着某名人的负面新闻”,之后“负面新闻进一步传播扩散”,进而采取措施“出面澄清和反驳”,结果“引起更多的关注”,最后“该名人陷入尴尬境地”,所以第二句确定为②,排除A、B、C三项。因此,选择D选项。44.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全了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

B.避免了对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偷税

C.可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D.不能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A项错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适用于所有劳动者,无论是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还是非公有制范围内的按要素分配(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该项表述片面。

B项错误,对经营额征税,即营业税,与个人所得税无关。此外,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防止偷税无直接关联。

C项正确,D项错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增加其收入(即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即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故正确答案为C。45.集体谈判是工会或个人组织与雇主就雇佣关系和问题面对面进行交涉的一种形式。工资和福利是集体谈判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集体谈判的是(

)。A.某企业临时工联名写信要求企业为临时用工购买团体意外伤害保险B.某企业连续几个月拖欠员工工资后,该企业员工集体罢工以表示自己的不满C.在某次职工代表大会上,企业职工方和企业方代表围绕职工岗位工资标准、年度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谈判D.某企业为了留住员工,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待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工会或个人的组织与雇主”、“面对面进行交涉”。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通过联名写信的方式要求购买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不符合“面对面进行交涉”,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通过集体罢工的方式表示不满,不存在谈判,不符合“面对面进行交涉”,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职工代表大会上,企业职工方和企业方代表进行了谈判,符合“工会或个人的组织与雇主”、“面对面进行交涉”,符合定义,当选;D项:企业为了留住员工,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待遇,不涉及面对面谈判,不符合“面对面进行交涉”,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6.下列矿石中,主要成分相同的是:①石灰石

②孔雀石

③金刚石

④大理石

⑤蓝宝石A.①④B.①⑤C.②⑤D.③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第二步,各矿石的主要成分分别是:①石灰石:碳酸钙(CaCO3);②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③金刚石:碳单质(C);④大理石:碳酸钙(CaCO3);⑤蓝宝石:氧化铝(Al2O3),由此可知①石灰石和④大理石的化学成分相同。因此,选择A选项。47.爸爸:叔父:兄弟A.哥哥:婶婶:夫妻B.奶奶:姑姑:子女C.姨妈:伯伯:兄妹D.妈妈:嫂子:婆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兄弟可以用来说明爸爸和叔父之间的关系。爸爸和叔父是兄弟关系。A项,哥哥和婶婶不是夫妻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奶奶和姑姑不是子女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姨妈和伯伯不是兄妹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妈妈和嫂子是婆媳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故本题选D。48.李某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后,下列行为不合法的是:A.在宅基地的空地上种树B.在院子里建假山和鱼池C.在房屋内加工外包玩具D.将房屋转让给邻村的张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八条,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本题中李某的转让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D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C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A项、B项、C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49.虽然做选择与以某种方式对待快乐________,但选择并不意味着要全然放弃快乐。在快乐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显然________多数人的意见,即“快乐是一种善”,抱着尊重的态度。

填入横线处恰当是:

A.相似

基于

B.有关

基于

C.有关

对于

D.相似

对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体现出做选择与以某种方式对待快乐有关系。A项和D项“相似”指相像,语义不符,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应体现对于多数人的意见,亚里士多德抱着尊重的态度。B项“基于”指由于、根据,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形容“选择”与“以某种方式对待快乐”之间的关系,且由“但”与后文构成转折关系,由此可知,横线处应填入表示有关之意,“相似”程度过重,排除A、D两项;

第二空,横线处表示对于多数人的意见,亚里士多德是持尊重态度的,C项符合文意,当选;B项,“基于”为由于、根据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伦理学中的幸福问题——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50.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侵蚀作用的是:A.裸露的人造雕像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下,会出现机械剥蚀,甚至会出现崩塌碎裂B.植物根部在岩缝中向岩石施加物理压力,并提供一个水及化学物的渗透渠道,造成岩石分解开裂C.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形成岩溶地貌D.在气温变化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像楔子插入岩体内,导致岩石崩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侵蚀作用的一项。分析侵蚀作用的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结果(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侵蚀作用的定义要点:①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②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属于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要点②。B项,岩石分解开裂的外力来自植物根部施加的物理压力,不符合要点①。C项,可溶性石灰岩受流水的作用,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形成岩溶地貌,符合定义。D项,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是受气温变化的影响,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②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属于“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定义;B项:造成岩石分解开裂的原因是植物向岩石施加的物理压力,不属于“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义;C项:岩溶地貌的形成是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符合“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符合定义;D项:导致岩石崩碎的原因是气温变化,不属于“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符合“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植物根部在岩缝中向岩石施加物理压力最终导致岩石分解开裂,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符合定义,当选;D项: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导致岩石崩碎,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1.有120名职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举一人为劳模,每人只能投一次,且只能选一个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统计票数的过程中发现,在前81张票中,甲得21票,乙得25票,丙得35票。在余下的选票中,丙至少再得几张选票就一定能当选?A.15B.18C.21D.31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用固定套路解题。第二步,考虑最不利情况为丙与第2名乙的票数相等,设剩余的120-81=39(张)票中丙获得x张,乙获得(39-x)张,最不利情况为35+x=25+39-x,解得x=14.5。第三步,为了保证丙要当选,至少再得15张票。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第二步,在前81张票中,丙领先第二名乙35-25=10(张)票,故在剩下的120-81=39(张)票中,首先分配10张给乙,还剩29张。丙要保证一定当选,则应该获得剩余票量的半数以上,即至少15张。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三: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代入A,则丙票为35+15=50,剩余票量39-15=24,即使全给威胁最大的乙,乙得25+24=49,小于丙,满足条件。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至少……就一定能……”可知,应该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对于丙当选最不利的情况是:剩余的选票只选乙和丙,所以只需求120-21=99张选票中丙一定当选的数量即可。120名职工投票,已有的81张票中,得票最少的是甲21张,只考虑乙、丙即可。120-21=99,若丙最后当选,至少得50张票,所以丙至少再得50-35=15张票。故本题选A。52.远古时代的人类通过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的方法记录数字,表达某种意思,用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录和交流信息的方式,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通过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的方法记录数字,表达某种意思,用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这种记录形式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史前阶段,是当时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故表述正确。53.时间之于(

)相当于(

)之于密度A.数量质量B.流水磐石C.速度体积D.日晷天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时间和数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质量=体积×密度。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时间如流水,磐石与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C项,路程=时间×速度,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质量=体积×密度,当质量一定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前后关系一致。代入D项,日晷可以测定时间,天平可以测定质量,但天平与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54.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拉尼娜现象,只是个别地区对该现象的称呼不一样而已。(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因此,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不同的两种现象。题干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错误。55.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两个顺序,下列继承人中,(

)是第一顺序继承人。A.配偶B.父母C.兄弟姐妹D.祖父母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AB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选择AB选项。C项:兄弟姐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祖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56.太阳光是由三部分组成。下列哪些是太阳光的组成之一:A.带电粒子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B项、C项、D项:太阳光,是来自太阳所有频谱的电磁辐射。太阳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三部分组成。太阳的太阳辐射光谱与温度5,800K的黑体非常接近。其中约有一半的电磁频谱在可见光的短波范围内,另一半在近红外线的部分,也有一些在光谱的紫外线。当紫外线没有被大气层或其他的保护涂料吸收,它可能导致皮肤的晒伤或触发人类皮肤色素的自我调整变化。B项、C项、D项正确。因此,选择BCD选项。可见光是指肉眼看到的,如太阳光中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绚丽的七色彩虹光;不可见光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如紫外线、红外线等。太阳光是由于太阳发生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强烈光辐射,太阳光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等,靠近红光的光所含热能比例较大,紫光所含热能比例小。太阳光是可见光波段内的电磁波,当太阳光被物体吸收时,光能就转换为热能,该热能被水吸收后,水温就升高,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能够热水的前提条件。黑色物体吸收光最多,灰色物体吸收光较少,白色或镜面反射物体吸收光最少。A项:带电粒子是指带有电荷的微粒。它可以是次原子粒子,也可以是离子。A项错误,不当选。57.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可以任意转化的

B.方法论人人皆有,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

C.世界观不能脱离方法论而存在,方法论可以脱离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揭示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两者不能任意转化。A项错误。

B项: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项错误。

C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一致的,不能相互脱离。C项错误。

58.①自学法律知识②群众对法律了解甚少③律师行业小有名气④通过司法考试⑤建立免费法律咨询点A.①-②-③-⑤-④B.①-④-③-②-⑤C.④-②-③-⑤-①D.⑤-③-②-④-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学习法律知识到建立法律咨询点”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1)和事件(4),应该先“自学法律知识”,然后“通过司法考试”,即事件(1)在事件(4)前面,排除C、D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A、B项符合,只有先通过司法考试,才能建立免费法律咨询点,所以事件(4)应该在事件(5)前面,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B。59.烧伤时水肿的产生原因可能:A.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B.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C.有效滤过压增大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察水肿产生的机制中的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由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机械压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通过排除法排除B,烧伤后肾损伤导致有效滤过压降低,排除C,可得出答案AD。60.书信:短信:微信A.电灯:电视:电脑B.扇子:电风扇:空调C.凉菜:热菜:主食D.传呼机:电话:手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书信、短信和微信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三者在功能上是并列关系,并且从书信到短信,再到微信,是按照出现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电灯是用来照明的,电视是用来收看的,电脑是用来办公和娱乐的,三者在功能上不存在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扇子、电风扇和空调都是用来纳凉的工具,三者在功能上是并列关系,并且从扇子到电风扇,再到空调,是按照出现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凉菜和热菜都是属于菜种,可以用来充饥,主食也可以用来充饥,三者是功能上的并列关系,但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传呼机、电话和手机都是用来通讯的工具,但是手机是一种无线电话,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1.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

)。A.定期存款B.活期存款C.通知存款D.吸收存款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定期存款指存款户在存款后的一个规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项或者必须在准备提款前若干天通知银行的一种存款。B项错误,活期存款指无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户即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一种银行存款。活期存款占一国货币供应的最大部分,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C项错误,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但约定支取存款的通知期限,支取时按约定期限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的日期和金额,凭存款凭证支取本金和利息的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