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优秀实用_第1页
书愤优秀实用_第2页
书愤优秀实用_第3页
书愤优秀实用_第4页
书愤优秀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优秀实用课件第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第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第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第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示儿》等。诗集有《剑南诗稿》,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第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检查预习:1、陆游,字

,号

,山阴(浙江绍兴)人。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

》。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

3、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楼船夜雪瓜洲渡渡: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务观放翁南宋剑南诗稿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悲愤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第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创作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第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朗读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第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第十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感情基调把握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解题书:愤:书写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又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首联“书”颔联“书”颈联“书”尾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从诗中找)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表现手法?B、对比手法: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A、借古讽今(用典):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壮志未酬)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不同点:

1.情感:

《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

《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总结:

一心报国却壮志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