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李凭,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颂。今天学习李贺为此写的一首诗歌《李凭箜篌引》。一、导入解题《李凭箜篌引》①“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颂。②“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坚抱在怀,用两手齐奏。③“引”:曲调的开头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依据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诗歌(2分钟)
读完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四、自学指导一
2min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著有《昌谷集》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相关背景《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感情。2分钟四、自学指导二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五、精讲1.前四句怎样写李凭弹箜篌?2.诗中直接写音乐的诗句是哪两句?,并分析其妙处。3.诗人在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时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列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5.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钟四、自学指导三1.前四句怎样写李凭弹箜篌?
⑴先声夺人。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时,写声,然后写人,写地,写事,突出乐声。⑵以实写虚。二、三两句写乐声。但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姜娥素女”)落笔,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⑶移情于物。“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⑷“赋”笔手法。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姓名,交代了地点及事件。五、精讲2.诗中直接写音乐的诗句是哪两句?,并分析其妙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
这两句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诗人选择了形象感特别强的一些优美的事物,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以视觉感受的美来写听觉感受的美,从而引发听者的想象与联想,让人能够同样感觉到乐曲丰富的层次和乐声的优美。五、精讲3.诗人在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时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诗人使用了侧面烘托、通感、夸张等表现手法。
本诗没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的评判,只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对乐声及其效果进行摹写。“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等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五、精讲4.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列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五、精讲5.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①描绘感受,惊心动魄。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②想象奇特,瑰奇绚丽。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引人人胜。③活用典故。这首诗用典灵活,将众多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熔铸在诗人独特的奇峭词句和想象中,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五、精讲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六、课堂小结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1.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待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通过神奇的比喻写出乐声各种变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八、当堂训练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
1目标导向1.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2.注重学习这篇驳论文中的驳论方法,掌握其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3.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4.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2课前预习写作背景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文体知识:启蒙运动“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题目解说3讨论分析学习活动本文主体由4个部分组成,请分别为其拟定标题,并概括其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结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学习活动二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学习活动二故事中的目击者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幼儿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幼儿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痛之感,并生发出一伸援手的冲动。这种冲动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学习活动三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学习活动三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学习活动三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学习活动四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学习活动四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习活动五“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学习活动五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学习活动六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学习活动六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学习活动七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学习活动七观点一: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学习活动七观点二: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4总结归纳本文写作手法依托大量翔实的事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比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演绎推理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 2025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培训试题及答案(企业人员)
- 短视频营销目标受众定位方法考核试卷
- 联名产品在乐器零售市场中的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医药制造业的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美容仪过载保护维修考核试卷
- 信号设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数据隐私保护机制考核试卷
- 活动策划与执行技巧考核试卷
- 扶贫款项管理办法
- 果酒标识管理办法
- 智力残疾测试题及答案
- 校长选拔试题及答案
-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0000吨年高效环保助剂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手册
- 2025年中国开关电源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陕西商洛“7·19”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学习及警示教育
- 医院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情侣常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人寿: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药临床试验药物警戒
-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