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学总论课件_第1页
针刀治疗学总论课件_第2页
针刀治疗学总论课件_第3页
针刀治疗学总论课件_第4页
针刀治疗学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刀治疗学总论

12针刀医学治疗学概述针刀医学治疗学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治疗方法学,它区别于传统的西医治疗学和传统的中医治疗学。它包括:针刀治疗手法治疗(独立的,非传统的)药物治疗(中药、西药)针刀医学配合相应的特有的医疗器械针刀为主,手法为辅,药物配合,器械辅助。3针刀治疗疾病的原理总论针刀的作用(9项)刀的作用针的作用针和刀的综合作用调节局部能量平衡的作用调节力平衡的作用关节内骨折复位调节人体体液平衡的作用使人体生物电恢复平衡的作用激发生物能转变成电能的作用促进局部细胞的新陈代谢得到平衡的作用针刀医学的核心:平衡4针刀的持针方法(常规)以术者的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刀柄,中指托住针体,置于针体的中上部,无名指和小指置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作为针体在刺入时的一个支撑点,以控制针刺的深度。长型号针刀持针法:与上相同,再用左手拇、食指捏紧针刀体下部。图A图B5针刀治疗的无菌操作手术环境:室内、治疗台床单术野皮肤:先碘酒,再酒精(75%)脱碘洗手:器械消毒:针刀(一次性)术时:口罩,帽子,隔离衣,镊了钳夹术毕:创可贴6严格掌握针刀的用针规程四步规程:定点:病变的部位定向:使刀口线和大血管、神经、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将刀口压在进针点上。加压分离: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3指托住针体,稍加压力不使刺破皮肤,使进针点形成一个长形凹陷,刀口线和重要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这样,神经血管就会分离在刀刃两侧。刺入:当继续加压,感到一种坚硬感时,说明刀口下皮肤已被推挤到接近骨质,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此时进针点处凹陷基本消失,神经血管即膨起在针体两侧,即可根据需要施行治疗了。7针刀手术的针感(患者)针刀进到深部以后组织间隙、变性组织:没有感觉血管、正常肌肉:疼痛——异常针感神经:触电感——异常针感病灶:酸麻胀感——正常针感遇到异常针感,应轻提针刀,稍移动刀锋1-2mm,再继续进针。8针刀手术的手感(医生)肌肉:柔软筋膜和神经:柔韧病变的结节:硬而柔血管:先是阻力较大然后阻力又突然消失组织间隙:毫无阻力,空虚骨头:坚硬9晕针的预防和处理原因患者怕针(痛),情绪紧张,坐位治疗饥饿或体弱表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恶心、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处理立即出针,让病人躺在治疗床上,脚高头低,注意保暖。再掐人中穴、内关穴,灸百会,喝热水。一般都可以很快恢复正常。情况严重者,应用中西药进行常规急救处理。10配合科学且巧妙的手法不是建立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手法。是建立在现代的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运用了现代生物力学的规律来设定动作,简便省力,不伤人体。11配合适当的中西药物局部有细菌感染,炎症,配合抗生素术后有疼痛感者,配合止痛药有微循环障碍者,配合活血通络药有渗出、水肿者,配合消肿利水药有出血倾向者,配合止血药有水和电解质失衡者,配合输液和相应的药物体质极虚者,配合一些调补性药物某一脏器功能极低下者,针对其进行治疗有明显的其他疾病(非主诉疾病),也配合药物治疗12配合相应的治疗器械和器材治疗床微型手术针刀:共有14种模型39种规格治疗椅治疗巾固定带牵引带13严格掌握适应症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病等;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网球肘;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疤痕挛缩。14针刀手术的禁忌症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针刀治疗的;全身或局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的;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的;血压高,且情绪紧张的;恶性肿瘤。15针刀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1、术后疼痛2、术后发热3、术后感染4、术后腹胀161、术后疼痛轻微疼痛痛处无红、热的表现,常见于项部、腰背部等处,一般不超过三天。无须特殊处理。较重的疼痛局部无红、肿、热表现,常见于膝关节、手足等部的针刀术后。疼痛一般从局麻药物作用消失起,可达3-5天,有的可达7天。疼痛一般在3天后逐渐减轻,如有增重现象,应考虑有其他并发症。耐受性较差的病人,术后可常规给予一般止痛药。17炎症性疼痛此种疼痛一般在术后2-3天以后发生和逐渐加重,无缓解趋向,局部可有红、肿、热等征像。体温相应升高,血像也应有所反应。需抗感染治疗。原因:多由于无菌观念不强、消毒不严格、操作有污染等。182、术后发热吸收热针刀侵袭轻微,故一般无吸收热现象。但少数病人针刀术后确有发热,大多在38℃以下,刀口局部无感染症状,亦无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等疾病。一般持续3天左右,且体温会一天天下降,直至正常,无需特殊处理。切口感染致发热:抗感染治疗其他原因发热术中由于环境等因素,过冷或过热,致病人感冒等。一般病程3-5天,对症治疗有效。193、术后感染原因:适应症选择不当,病人全身状态不佳,对疾病抵抗力及抗感染力低下。如体质衰弱、患严重糖尿病、贫血等,切口有污染时则可酿成感染。病人已有深部或浅部感染灶,如深部原有炎症,或浅部有毛囊炎,窦道等未被发现或未予重视。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20术后感染临床表现切口疼痛体温升高切口局部反应:组织发硬、水肿紧张感、有压痛、逐渐增重,或切口皮肤已有红肿。组织深部反应:筋膜以下的感染有特殊性,即切口表面只有轻度发红,或根本无发红,但局部肿胀压痛和自觉痛明显。如体温持续不降或温度再升高,切口肿胀表现有增无减,而体温却不再升高、甚至反有下降者,可能脓肿已经形成。21术后感染处理有感染迹象,尽早给予敏感的抗生素。局部热敷或理疗脓肿形成应予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