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SM-设计说明SM1峰高街道2021—2023年场镇品质提升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为加快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同步提升场镇管理能力,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开放型场镇,荣昌区峰高镇需要做场镇品质提升。场镇范围内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和1#路、2#路路面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华路路面存在大面积破损,1#路、2#路路面破损较少,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主要为进出场镇的过境交通,1#路、2#路生活服务性较强。场镇范围内还存在3个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停车场,1,2号停车场路面状况良好,3号停车场路面存在局部破损。为更好地服务场镇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减小社会矛盾,提高街道整体形象,急需对项目涉及的路段和停车场进行改造,采用与周边道路一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1.2项目区位本项目中包含的三条道路以及三个停车场均位于场镇东侧。两条道路呈南北走向,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北起东湖东路,南止于花园路与1#路交叉口;1#路北起于花园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南接新华路;2#路呈东西走向,位于田坝子小区大门口。1号停车位于新华路与东湖东路交叉口东南侧,2、3号停车场位于新华路与桃峰路交叉口东侧,峰高小学北侧。1.3项目概况本项目中包含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和1#、2#路三条道路的路面改造、3个停车场的路面改造及竖向优化。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起点端已铺装沥青路面,改造长度约82m,道路等级为支路,设计时速为20km/h;1#路改造长度约78m,道路等级为小区路,设计时速为10km/h。2#路改造长度约33m,道路等级小区路,设计时速为10km/h道路路面改造总面积约为1452m2。1号停车场面积约为917m2,2号停车场面积约为1755m2,3号停车场面积约为661m2。三条道路和3个停车场路面现状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现将其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对1号停车场的竖向进行优化。1.4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主要内容为:道路、交通、排水、景观、照明工程。本册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二、设计依据及标准2.1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定的设计合同。2、荣昌区峰高街道2021-2023场镇品质提升项目1:500地形图(20220107)3、荣昌区控规整合土地利用规划图入库版4、镇街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污水管网)及污水支线管网(含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设计峰高施工图设计(2021.6)5、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2.2对上阶段设计批复的执行情况本项目经方案阶段后,受业主委托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无上阶段设计批复。2.3设计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064-2007)(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参照执行)(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参照执行)(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参照执行)(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12)《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13)《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14)《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15)《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T51224-2017)(参照执行)(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1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9)《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20)《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50/T548-2014)2.4设计标准新华路(K0+050.52-K0+142.347段)1、道路等级:支路;2、设计车速:20Km/h;3、路面类型:沥青路面;4、设计荷载:路面BZZ—100KN;5、设计年限:路面结构使用年限10年:1#路1、道路等级:小区道路;2、设计车速:10Km/h;3、路面类型:沥青路面;4、设计荷载:路面BZZ—100KN;5、设计年限:路面结构使用年限10年:2#路1、道路等级:小区道路;2、设计车速:10Km/h;3、路面类型:沥青路面;4、设计荷载:路面BZZ—100KN;5、设计年限:路面结构使用年限10年:2.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均满足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三、现状路面调查2021年12月,我院根据建设方的部署和要求,开始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形式调查,并收集设计文件、施工、养护相关资料和交通量资料,以求准确地评价路面的损坏情况,找出造成路面损坏的原因,为整治方案提供设计依据。新华路、1#、2#路及1、2、3号停车场现状路面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层结构因无设计资料暂估混凝土板厚22~24cm。新华路经过多年的通车使用,现场调查路面主要病害为:龟裂、沉陷等,新华路上多处路面破损严重,破损面积约占25%,龟裂面积大,局部地方存在路面沉陷,裂缝宽且深。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低,行车舒适性差。1#路局部路面破碎,破损面积约占8.7%,面层脱落,裂缝较少。2#路局部路面有少量裂缝,其他路面情况良好,破损面积约占4.3%。因新华路路面破损面积较大,本次设计为保证道路整体性,对新华路的路面进行整体更换。破损面积较小的1#、2#路的路面仅进行病害修复再加铺沥青面层。1号停车场路面状况较好,但竖向坡度较大建议对其进行竖向优化,再重新更换为沥青路面;2号停车场坡度较大,路面状况一般,局部有少量裂缝和坑槽,因场内存在国防光缆,且暂无相关设计资料,故对其竖向不做调整,仅对路面局部进行修复找平并加铺沥青面层;3号停车场场地内高差较小,西侧路面较好,仅加铺沥青面层,东侧路面大面积破损严重需重新更换路面层。道路上井盖情况良好无破损,周边无沉陷,新华路、1#、2#路上和路边存在排水管及电力管线,具体使用及迁改、保护情况详见排水设计和电气设计。2、3号停车场下存在国防光缆,现阶段暂无国防光缆相关资料。新华路东侧建筑与道路高差在0-1m之间,西侧建筑与道路高差约在0.08-1m之间;1#路东侧建筑与道路高差约在0-0.2之间,西侧建筑与道路高差约在0.2-0.3m之间;2#路南侧与建筑物无高差,北侧建筑即将拆迁设计为绿化带。新华路现状路面调查1#路现状路面调查2#路现状路面调查四、道路工程4.1平面设计新华路新华路设计起点接东湖东路,实施起点位于1号停车场出入口,终点止于花园路,道路全长142.347m,实施范围为K0+050.525-K0+142.347,设计时速20km/h,道路等级为支路。全线设置2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90m,最大圆曲线半径450m,圆曲线前后不设缓和曲线。现状新华路圆曲线半径R=90m段内路幅宽度未设置加宽,路幅宽度为6m,现状道路东侧人行道最小宽度仅1m且人行道又紧邻现状建筑,道路西侧人行道存在高差且受人行绿化限制,道路两侧不具备加宽条件,故本次设计中道路平面线形均拟合现状不设加宽。1#路由于周边建筑已基本建成,并紧邻周边居民建筑和化粪池,展线和拓宽条件有限,故本次设计拟合现状道路平面设计。1#路设计起点接花园路,终点与现状新华路相交,全程约86m,实施范围为K0+000-K0+078.225,设计时速10km/h,道路等级为小区路。逆时针单向1车道,全线设置1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25m,圆曲线前后不设缓和曲线。全线无加宽无超高。2#路2#路设计起点接新华路,自西向东延展至居民小区大门口,为一条直线,全长约36m,实施范围为K0+003.654-K0+036.555,设计时速10km/h,道路等级为小区路。2#路现状北侧为废弃建筑,道路最小宽度为3.22m,最大宽度为5m,不满足消防车车道最小宽度,本次场镇改造中将对北侧废弃建筑进行拆迁,将道路全线拓宽至5m。全线无加宽无超高。4.2纵断面设计新华路由于道路与两侧建筑距离过近,为不影响现状交通以及沿线的管网,考虑纵断面坡度均拟合现状不作调整。本次道路实施起点K0+050.525,设计高程H=363.9m与现状顺接;终点K0+142.347,设计高程H=358.65m,与现状顺接。各交叉口标高基本与现状保持一致。全线共设置2个变坡点,最大纵坡8.3,最小纵坡1.2%,最小坡段长度64.704m,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63m,最小竖曲线长度20m。竖向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1#路道路与两侧建筑距离过近,为不影响现状交通以及沿线的管网,考虑纵断面坡度均拟合现状不作调整。道路白改黑在原有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纵断面设计在原路面高程上增加约4厘米沥青高度。1#路起点设计高程约为358.7m,实施终点设计高程约为357.89m,现状标高为357.89m,纵断面有两个变坡点,平均纵坡不超过4%。2#路道路紧邻南侧建筑,为不影响现状交通以及沿线的管网,考虑纵断面坡度均拟合现状不作调整。道路白改黑在原有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纵断面设计在原路面高程上增加约4厘米沥青高度。2#路实施起点设计高程约为358.48m,现状高程约为358.48m。终点设计高程约为357.5m,现状标高约为357.5m。纵断面无变坡点,平均纵坡在4%以内。4.3横断面设计由于道路两侧基本开发成熟,为减小社会矛盾,本次设计道路均维持道路既有断面布置形式不变。新华路新华路由于道路两侧受现状建筑和绿化限制,K0+050.524-K0+110段路幅宽度为6m,K0+110-K0+142.347段路幅宽度为7m,路拱及横坡:道路车行道采用单向横坡,横坡为1.5%。不设加宽。1#路1#路由于道路两侧受现状建筑限制路幅宽度与现状基本保持一致,路幅宽度在3.57-7.5米之间,具体详见道路平面图。路拱及横坡:道路车行道采用单向横坡,横坡为1.5%。不设加宽。2#路道路北侧建筑可拆除,拓宽路幅宽度至5m,满足消防通道规范要求。横坡沿用原道路横坡,均采用单坡形式,横坡为1.5%。4.4停车场设计(1)1号停车场一号停车场总面积约916平米,出入口处坡度较大(约15%),与周边南侧建筑有1-1.5m高差,故本次设计中对其停车场进行竖向优化,由原标高364.9~365.5m,下降至364.02~364.18m,优化后的停车场最大坡度为0.5%,最小坡度为0.3%,停车场出入口由现状标高364.9m降至364.02m与相接道路平接,停车场与南侧建筑标高大致保持一致。(2)2号停车场2号停车场总面积约1755平米,因场地内有国防光缆且现阶段暂无相关资料,路面状况良好,仅有少量裂缝及不平整,故本次设计中不对其进行竖向改造,仅进行路面病害修复再加铺沥青面层,并对停车场东南侧加宽64平米。同时对停车位尺寸及停车场主通道划线宽度进行调整,停车位由原来的2.5x5m调整为2.5x5.5m,主通道划线宽度由4m调整为6m,并对停车场与人行道、停车场与村道之间缺失破损的U型隔离护栏进行更换。(3)3号停车场3号停车场总面积约661平米,场地内高差较小,西侧区域路面状况良好,仅少量裂缝及不平整,东侧区域面板破损严重。因场地东侧区域内可能国防光缆且现阶段暂无相关资料,故本次设计中对西侧路面进行路面病害修复再加铺沥青面层,并对东侧路面进行整体更换。同时对停车位尺寸及停车场主通道划线宽度进行调整,停车位由原来的2.5x5m调整为2.5x5.5m,主通道划线宽度由4m调整为6m,并对停车场与人行道、停车场与村道之间缺失破损的U型隔离护栏进行更换。4.5路面结构设计(一)新华路因新华路路面破损严重,为保证道路的整体性和行车舒适性,故本次设计中对新华路路面结构进行整体更换。本次对新华路路面结构设计如下:结构层结构层类型上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砼SMA-13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m²下面层6cmAC-20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乳化沥青透层油(用量0.7~1.5L/m²)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二)1号停车场本次设计中对1号停车场进行竖向调整后,路面结构如下结构层结构层类型上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砼SMA-13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m²下面层6cmAC-20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乳化沥青透层油(用量0.7~1.5L/m²)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三)1#路、2#路、2号停车场、3号停车场因1#路、2#路、2号停车场、3号停车场的水泥路面情况良好,破损不严重,故本次对1#路、2#路、2号停车场、3号停车场路面采用现状路面病害修复后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旧路改造处理。(1)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对原完好混凝土路面直接进行加铺设计,对破损混凝土板进行加固及破除修复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详见病害整治处理大样详设计图纸。原混凝土板的处理方式如下:1)原砼面层处理方式在铺设沥青混凝土前,路面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油脂、碎屑、泥土等。2)原有伸缝、缩缝处理方式对原有伸、缩缝应先清理旧缝填料,并将缝锯平整(两边需露出新鲜面)。缩缝采用硅橡胶填缝(2厘米高);伸缝应先用沥青麻丝填缝后,面层再用硅橡胶封缝。3)破坏砼板的处理方式①对于裂缝:清除旧缝填缝料及其它填料,清理缝壁,用高压气冲刷干净,再用稀释沥青涂刷缝壁,对于仅为表面的裂缝,首先将缝凿(锯)成3厘米宽深至无裂缝处的“V”字型,清理干净后,用硅酮密封胶填缝后铺设防裂贴;对于宽度大于5毫米的通缝应破除砼路面进行重新修补。②对于错台:若错台高度小于1厘米,应敲除高出来的砼,并在相接处用环氧砂浆作平滑处理,而后罩面;若错台高度大于1厘米,应破除旧砼板,并清理基层后,进行重新修补。③对于路面坑槽:若坑槽深度等于及大于30毫米,需破除砼板,并清理基层后,进行重新修补;若坑槽深度小于30毫米,用环氧粘结剂粘结,用C30细石砼修补表层。④对于整板多处断裂的路面:应进行整块路面板的换除,若仅为破角,需进行全深度修补;方法如下:锯缝:在路面板上切除有裂缝的板成为一个方形槽,锯缝位置应离破损位置至少30厘米,若边界距离另一条裂缝不足180厘米或接缝90厘米,则以另一条裂缝或接缝为边界。锯缝并除去旧砼后,应保护好现有路基。若路基已恶化,应全部清除掉,重新做路基后再进行路面修补。基层可用C35混凝土浇注。在相邻旧砼板上设置拉杆,以环氧树脂做粘结剂,而后,摊铺路面砼,设置接缝,以硅橡胶填缝。⑤对于板完整而板底脱空的板:应采取地基加固,如重作基层或压浆处理。由于本次设计无地勘和相关路基评价资料,地基加固结合应现场实际情况确定。⑥对于基层结构遭到破坏区域,清除范围应在破坏区域加宽50cm,然后铺设水泥含量C35水泥混凝土作为新建路面基层,C25水泥混凝土作为新建路面底基层。(2)找平层本次设计对竖向局部调整的区域,有2种处理方式,具体如下:①找平厚度H≤8cm路段适用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好,找平厚度≤8cm路段。找平厚度为找平厚度为0~2cm,直接铺筑沥青至设计标高,找平厚度为2~8cm,先铺筑找平层再铺筑沥青面层4cm。②找平厚度8cm<H≤20cm路段适用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好,8cm≤找平厚度≤20cm路段。其中8cm<找平厚度<15cm路段,则需先超挖现状混凝土路面,保证新浇C30砼找平层至少15cm;15cm≤新浇筑C30砼找平层厚度≤20cm路段,直接浇筑找平层上再铺筑沥青面层。(3)粘油层在混凝土表面以及沥青上、下面层之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采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喷洒量一般为0.3~0.6kg/m2(以沥青重量计),应试洒后确定用量,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洒漏。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加铺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为:4cm沥青玛蹄脂砼SMA-13C改造后路面结构为:结构层结构层类型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砼SMA-13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m²基层22cm原水泥混凝土面层(清洗干净并拉毛)垫层25cm原道路基层(注:原路面结构以现场实际为准)(四)路面防滑设计为保证行车安全,在纵坡≥4%下坡方向,路面表层间断性地加铺一层环氧薄层抗滑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本次设计道路具体铺设路段为:K0+050.525~K0+110(道路右侧)铺筑间距10m,铺设长度20m。其平面布置及铺装结构如下图所示。减速抗滑层平面图薄层抗滑层结构图①彩色陶瓷颗粒(2~3mm);②聚氨酯抗滑材料(1~2mm);③沥青砼4.6路基设计(1)路基宽度道路工程所采用的路基宽度由旧路现状路宽确定。(2)路基设计高程路基设计高程采用路基中线设计高程。(3)路基压实新建路基填土层应分层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压实厚度约为20cm)。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480-150≥93>150≥90零填及路堑路床0-80≥94路基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得小于20Mpa。(3)旧路路基处理部分路面沉降严重路段,需重新浇筑基层及面板后加铺。重新浇筑底基层采用C25标号砼直接回填并振捣密实。面板恢复采用C35砼做22cm厚,另外需在新旧砼板缝位置设置拉杆。(5)路基边坡及防护本项目为在老城区旧路路面白改黑处理,道路两侧均为建筑物顺接,没有放坡及防护问题。4.7挡护设计1、概况根据道路总体设计,本项目包含两段重力式挡墙,位于1号停车场,具体定位详道路平面设计图。2、安全等级和设计标准(1)根据规范,挡墙为永久性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2)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3)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4)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5)设计荷载:人群荷载:4KN/m2;车行荷载:城-A级。3、重力式挡墙施工(1)严格按照平面位置进行挡土墙的定位,挡墙起止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施工单位应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参建各方。(3)挡墙采用C25素混凝土或浆砌条石,以岩石或老土做为持力层,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m;当设置纵坡时,坡度不得大于1:20,采用台阶过渡时,台阶高宽比宜为1:2,一般情况下台阶高度0.5~1.0m,挡墙起终点应注意与相邻结构的顺接。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当挡墙置于土层时,应采用级配碎石换填处理,具体详重力式挡墙大样图。(4)挡墙施工时,开挖基坑临时边坡坡率按照岩层1:0.75,土层1:1.25取用。同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边坡安全。(5)基槽应符合设计宽度、承载力、摩擦系数的要求,基底标高应满足埋置等深度要求。挡墙换填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6,换填层下卧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换填层及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应由静载试验确定,需满足设计要求。换填层与挡墙基底摩擦系数不应小于0.4。基槽应平整、干燥。清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需待墙身强度达到75%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回填材料采用沙性土,分层填筑碾压,每层的厚度不得大于0.3m。如回填区域属于道路路基范围,回填的密实度应严格按照道路路基要求执行。(7)挡墙混凝土可分段、分层浇注,但施工缝需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沿墙长每隔10~15m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缝宽2~3c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15cm。挡墙地质或地形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8)挡墙背后0.5m内设置砂石反滤层,卵石含量占总重的70%,卵石最大粒径小于50mm,砂石含泥量小于3%,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回填透水性好的粒料,以便于墙后排水顺畅。墙身泄水孔间距2米,孔内预埋10cmPVC管,排泄水孔底部应高出地面30cm,在泄水孔进口处应设置反滤层,在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应设置隔水层,不使积水渗入基底。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水端采用渗水土工布包扎,为防止墙背水下渗至基底,于墙后最低排泄水孔下用粘土回填封闭夯实。当墙后渗水量较大或在集中水流处,为了减少动水压力对墙身的影响,应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设纵横向地下排水设备(如渗水暗沟等)。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空基础。4.8其他附属设施(1)对原有的人行道铺装和路缘石进行替换。由于道路两侧紧邻现状建筑,本次场镇提升中人行道及路缘石由景观工程统一打造设计。(路缘石尺寸及人行道结构详见景观设计);(2)人行道栏杆为保障人行安全,本次设计在1号停车场与人行道高差存在高差的路段均设有人行道栏杆。具体实施位置见道路平面图。具体实施长度可由业主根据周边地块开发进度决定是否设置实施。人行道栏杆型式详见《人行道栏杆大样图》,也可根据业主要求进行调整。(3)U型隔离护栏在2、3号停车场与人行道之间设置u型隔离护栏保证人行和车行安全。具体设置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4)停车定位器在1、2、3号停车场中各个停车位上设置停车定位器。以防止车辆在停车场停车时撞到其他车辆,停车定位器可根据业主要求进行调整。(5)由于抬高了路面,相应检查井需进行提升加固。(该部分设计及工程量详见排水工程)(6)围墙对1号停车场西侧新建围墙,与居民建筑进行隔离。围墙样式可参考《室外附属工程》(西南18J812)P60砖围墙样式④。(7)梯步在1号停车场东侧居民建筑前设置一个高约0.6m,长约1.3m的梯步。梯步由C20混凝土+0.1m厚C15混凝土制成,并用4%的水稳碎石层回填台阶五、交通工程5.1标线路面改造完成后,恢复完善全线道路标线。标线材料应符合部标《道路标线涂料》(GA/T298)的规定。标线的颜色及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根据本次道路设计具体情况,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标线布设方法如下:在机动车道路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为白色线宽为15cm;路侧边缘线排水口处留出3cm的缺口,以利于排水;在需要诱导车辆前的合适位置设置地面导向色箭头,箭头长度3m。技术要求: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标线施划后的厚度为1.8mm,厚度允许偏差±0.25mm,宽度允许偏差±5mm,长度偏差±50mm,横向偏位±30mm。喷涂后边缘无明显毛边,顺直平滑。施工路面标线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杂物及灰尘。车道边缘线不得侵占车行道宽度。划标线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道路平曲线要素、匝道曲线要素等实地方线,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本设计中的附注及说明,仅为必要的补充,未尽事宜应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及相关条款执行。5.2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力求做到标志齐全、功能完善。结合该路的交通特点,使道路使用者能正确、完整地获取有效信息,合理引导车流。设计原则在标志布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不熟悉场镇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设计使用对象,从整体路网的角度出发,结合周围路网体系合理地选择标志信息;严格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设置标志;版面设计以驾驶员按20km/h行驶时,能够及时辨认的信息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标志布设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与道路线性及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提高局部标志的视认性;标志的布设应充分注意与外部监控、信号控制、环境等其它沿线设施系统的协调配合;根据以上原则,本项目交通标志的主要布设方法如下:在1#路起点右侧适当位置设置禁令标志;在花园路与新华路交叉口上游位置设置禁右标志;在新华路起终点段设置禁止停车标志;在花园路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两处斑马线位置设置让行和人行横道标志。标志版面及材料标志底板采用3003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其耐候、耐盐雾腐蚀、机械性能等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铝合金板板厚一般在版面面积≤1.5m2时采用2mm,在版面面积>1.5m2时采用3mm。标志版面颜色参照设计图、《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交通标志的颜色指标还要符合《视觉信号表面色》(GB8416-2003)的规定。所有标志均采用Ⅳ类超强级反光膜(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各版面字体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文字原则采用中英文对照,指路标志的英文地名使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使用英文。本项目交通标志版面采用的规格如下:警告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单柱式小悬臂式附着式单向二车道以上Δ1100mmΔ1300mmΔ1300mm单向二车道以下Δ900mmΔ1100mmΔ1100mm禁令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单柱式小悬臂式附着式单向二车道以上φ1000mmφ1200mmφ1200mm单向二车道以下φ800mmφ1000mmφ1000mm指示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单柱式小悬臂式附着式单向二车道以上φ1000mmφ1200mmφ1200mm正方形边长1000mm正方形边长1200mm正方形边长1200mm单向二车道以下φ800mmφ1000mmφ1000mm正方形边长800mm正方形边长1000mm正方形边长1000mm标志支撑结构设计标志结构采用单立柱式。标志结构的设计基本风速为25m/s;立柱采用的钢材应符合YB231和GB8162的要求;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与其保持垂直;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标志结构中的主梁、横梁和法兰盘钢构件均须采用热浸镀锌后再涂塑防腐处理,镀锌量不得低于600g/m2,紧固件的镀锌量不得低于350g/m2;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砂(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标志板与滑动槽铝用铆接,标志板与标志柱通过槽铝和滑动螺栓连接。标志安装单立柱标志牌内边缘距路缘石边缘≥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m。悬臂式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0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标志的角度为0~45°;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或与通信人孔、电力管线等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做适当调整。当通信管线穿过标志基础时,基础内布筋需作适当调整;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个;标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加工及施工要求: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均采用3003的铝合金制作;标志底板同滑运槽铝采用铝合金铆钉铆接,铆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铆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标志验收合格后建议将所有螺母与螺栓焊牢防止标志被盗。六、施工要点6.1路基6.1.1质量标准表6-1路基的质量标准表项目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填石路基填土路基填土路基路床纵断高程(mm)-15+10-20+10-20+10路床中线偏位(mm)≤30≤30≤30平整度(mm)≤15≤15≤20路床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不小于设计值+B不小于设计值+B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0.3%且不反坡±0.3%且不反坡边坡不陡于设计值不陡于设计值不陡于设计值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4.2.7及表4.3.7。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标准如下表所示。表6-2路基的回弹模量EO及弯沉值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40Mpa≤288≤245石质路基≥50Mpa≤225表6-3路基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6≥95≥94下路床30~80≥96≥95≥94上路堤80~150≥94≥94≥93下路堤150以下≥93≥9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6≥95≥94注:表列压实度系以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本路基压实度标准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4.2.3。6.1.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6.1.3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与底基层同样材料。6.1.4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30-80510注:当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填土为细粒土时,CBR值应符合上表所示;本表采用《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表4.2.3。(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3%。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纵坡大于12%或横坡大于1:5时,若表层土厚不大于3m,应将表层土清除后,再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大于4%的台阶;若表层土厚大于3m,应清除表层种植土,再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大于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然后采用大颗粒填料使之嵌入地面,再进行分层碾压。且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处竖向4m范围内采用碎块石填料。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辗压。(3)低填浅挖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50cm,挖方高度小于80cm时,因基底松散或过湿,而不满足压实度要求,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辗压。(4)填筑填方边坡按路基设计说明中的放坡原则进行分阶放坡,两级边坡间留2.0m宽马道。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砂、砂砾93>80cm素土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顶<80cm管顶上30cm以内砂、砂砾90管顶上30cm以上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砂9580cm以下砂93注:本表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图4.2.6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路基施工中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6.1.5特殊路基处理路面沉陷严重路段素填土层为不良地质,其结构松散,孔隙度变化大,地基稳定性差,填土地基易造成地坪开裂或沉陷,该范围内填土强度以及压实度均不满足道路设计指标,本次设计对该段路基素填土进行翻挖换填。处理原则如下:1)处理方式一:当路面沉陷在2-3cm时,清除路面结构层下1.5m厚素填土,并换填合格土石混合料;逐层铺筑混合料回填路基、逐层碾压;2)处理方式二:当路面沉陷大于3cm时,清除路面结构层下1.5m厚素填土,并换填块片石(块片石料粒径≥30cm,强度不小于25MPa)至路面结构层以下30cm,然后再铺筑碎石(碎石粒径≤5cm,强度不小于25MPa)至路面结构层底面。块片石及碎石采用击振力不小于20t的重型压路机碾压,然后分层填筑路基至设计标高。本次设计特殊路基处理路段处理工程量如下:翻挖换填量一览表序号起讫桩号处理方式面积(m2)处理深度
(m)工程数量(m3)备注翻挖方量换填土方1K0+060-K0+090翻挖换填1891.5283.5283.5回填合格土石混合料2K0+100-K0+120翻挖换填1451.5217.5217.5回填合格块片石+碎石3K0+125-K0+142.374翻挖换填1741.5261261回填合格块片石+碎石合计508762762注:具体处理方式及面积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6.2底基层、基层6.2.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1)质量标准压实度:96%平整度:不大于15mm中线高程:+5mm,-20mm横坡度:±0.5%厚度容许偏差:+20mm,-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2.0Mpa弯沉值:上底基层≤50(0.01mm)下底基层≤120(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32.5级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均匀系数应大于10,级配组成应在下表所列级配范围内。粒径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7.510031.590~1001967~909.545~684.7529~502.3618~380.68~220.0750~7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大于7%;本表技术指标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5.5.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施工要求①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②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③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④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6.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5.5%。(1)质量标准压实度:97%平整度:不大于12mm厚度容许偏差:+20mm,-15mm中线高程:+5,-15mm横坡度:±0.5%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4.0MPa弯沉值:≤30(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粒径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1.510026.590~1001972~899.547~674.7529~492.3617~350.68~220.0750~7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本表技术指标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5.5.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6.2.3稀浆封层1.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指标B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1%T0655恩格拉粘度E253~3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40~100T0604延度5℃cm不小于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软化点℃不小于53T0606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5.1-3。(2)石料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集料级配组成表筛孔尺寸(mm)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9.51004.7595~1002.3665~901.1845~700.630~500.318~300.1510~210.0755~15一层的适宜厚度(mm)4~7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5.4。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各项性能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8.2的要求。稀浆封层用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60%,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洁净的石屑。对集料中的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级配组成如表6.3-2所示。2.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下表性能要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要求表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120s手工拌和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1.2N·mT075460min(开放交通时间)≥2.0N·m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5.5。3.施工技术要求①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②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③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④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⑤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⑥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⑦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6.2.4粘层、透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①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②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③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粘层沥青选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25±0.10Kg/m2。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JTGE20/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JTGE20/T0653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JTGE20/T0652与矿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JTGE20/T0654沥青标准黏度C25,3s12~25JTGE20/T0621163℃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JTGE20/T0651针入度(25℃,100g,5s)0.1mm50~80JTGE20/T0604软化点,不小于℃60JTGE20/T0606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5JTGE20/T0605储藏稳定性1d,不小于%1.0JTGE20/T06565d,不小于5.0低温储存稳定性-无颗粒结块JTGE20/T0656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稀浆封层时,透层油不能省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7-1.5L/m2。本工程所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透层油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2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6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0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300T0604延度(15℃)cm不小于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1d)%1T0655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5.1-2。6.3水泥混凝土本项目对病害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C35混凝土修复,底基层C25混凝土。对现状完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铺设沥青面层前进行凿毛处理,对于道路纵坡小于4%的路段,混凝土路面板块修复补完成后在其表面间隔15~20cm左右凿打钻麻一处,深度1.0cm。(1)质量标准基层弯拉强度标准值:≥4.5MPa底基层弯拉强度标准值:≥3.5MPa板厚度:代表值:±5mm;合格值:-10mm;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5mm;相邻板高差:不大于3mm;抗滑构造深度:一般路段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mm;纵、横缝顺直度:允许偏差10mm;路面宽度:±20mm;中线平面偏位:允许偏差20mm;中线高程:±15mm;横坡度:±0.25%;顺直度(mm):纵缝≤10;横缝≤10(2)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①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脱皮、印痕、裂缝、石子外露和缺边掉角现象。板面边角应整齐,不得有大于0.5mm的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印痕、积水等现象。②路面侧石直顺、曲线圆滑。③路面拉毛纹理适宜。④伸缩缝必须垂直,全部贯通。(3)横向接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特重和重交通道路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4)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旋窑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有关规定,具体要求如下表。水泥成分技术要求项次水泥成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1.0GB/T1762氧化镁含量(%)≤5.03铁铝酸四钙含量(%)15.0~20.04铝酸三钙含量(%)≤7.05三氧化硫含量(%)≤3.56碱含量(%)≤0.67氯离子含量(%)≤0.068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烧黏土、煤渣,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岩粉水泥厂提供水泥物理指标技术要求项次水泥物理性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和蒸煮法检验均必须合格JTGE30T05052凝结时间(h)初凝时间≥1.5终凝时间≤103标准稠度需水量≤28.04比表面积(m2/kg)300~450JTGE30T05045细度(80μm筛余)(%)≤10.0JTGE30T05022)粗集料粗集料碎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破碎卵石或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粗集料碎石技术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1中不低于Ⅱ级的规定,粗集料技术指标详见下表。碎石粗集料质量标准项次项目单位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碎石压碎指标%≤25JTGE42T03162卵石压碎指标%≤23JTGE42T03163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JTGE42T03144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JTGE42T03115含泥量(按质量计)%≤1JTGE42T03106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JTGE42T03107吸水率(按质量计)%≤2.0JTGE42T03078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JTGE42T0313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1.0GB/T1468510火成岩岩石抗压强度MPa≥100JTGE41T022111变质岩岩石抗压强度MPa≥8012水成岩岩石抗压强度MPa≥6013表观密度kg/m3≥2500JTGE42T030814松散堆积密度kg/m3≥1350JTGE42T030915空隙率%≤47JTGE42T0309注:1、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应检验粗集料吸水率;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反应、岩石抗压强度在粗集料使用前应至少检验一次。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采用3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合成级配的要求。粗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集料级配范围表方孔筛尺寸2.364.759.5016.019.026.531.537.5试验方法级配类型方孔筛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JTGE42T0302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单粒级级配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3)细集料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采用天然砂时,细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中不低于Ⅱ级标准的规定,具体技术要求见下表;采用机制砂时,细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不低于Ⅱ级标准的规定,具体技术要求见下表。天然砂质量标准项次项目单位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0JTGE42T03402含泥量(按质量计)%≤2.0JTGE42T03333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JTGE42T03354云母含量(按质量计)%≤1.0JTGE42T0337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JTGE42T03416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JTGE42T03387吸水率%≤2.0JTGE42T03308表观密度kg/m3≥2500JTGE42T03289松散堆积密度kg/m3≥1400JTGE42T033110空隙率%≤45JTGE42T033111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JTGE42T0336机制砂质量标准项次项目单位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母岩抗压强度MPa≥60.0JTGE41T02212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25.0JTGE42T03503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0JTGE42T03404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JTGE42T03355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JTGE42T03376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JTGE42T03417石粉含量MB值<1.40或合格%5.0JTGE42T0349MB值≥1.40或不合格%3.08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JTGE42T033811吸水率%≤2.0JTGE42T033010表观密度kg/m3≥2500JTGE42T032811松散堆积密度kg/m3≥1400JTGE42T033112空隙率%≤45JTGE42T033113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JTGE42T0336细集料优选天然石英河砂,优选中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采用机制砂时,外加剂宜采用引气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采用中粗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5之间,采用天然砂时的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采用机制砂时的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天然砂级配范围(通过百分率%)筛孔(mm)9.54.752.361.180.600.300.150.075粗砂10090~10065~9535~6515~295~200~100~5中砂10090~10075~10050~9030~598~300~100~5机制砂级配范围(通过百分率%)细度模数方孔筛尺寸(mm)9.54.752.361.180.600.300.150.0752.3~3.110090~10065~9535~6515~295~200~100~52.8~3.910090~10075~10050~9030~598~300~100~54)聚丙烯纤维用于水泥混凝土的聚丙烯制成的单丝纤维或粗纤维,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的规定,且实测单丝抗拉强度最小值不得小于450MPa。聚丙烯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聚丙烯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要求外形分类长度(mm)当量直径(μm)长度合格率(%)形状合格率(%)混凝土中分散性(%)试验方法单丝纤维20~404~65>90>90±10GB/T21120粗纤维20~80100~5005)外加剂水泥砼外加剂宜应选用减水率大、塌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减水剂。选定减水剂前,必须与所用的水泥进行试配,确定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所有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各项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有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认定对人员无毒副作用。6)水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生用水。7)钢筋所用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的技术要求,并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传力杆应无毛刺,两端应加工成圆锥形或半径为2~3mm的圆倒角。胀缝传力杆应在一段设置镀锌钢管帽或塑料套帽,套帽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密封不透水,套帽长度宜为100mm,套帽内活动空隙长度宜为30mm。传力杆钢筋应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防锈层不得局部缺失。拉杆钢筋应在中部不小于100mm范围内采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8)接缝材料A、胀缝接缝板:采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胀缝板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胀缝板种类试验方法塑胶、橡胶(泡沫)板沥青纤维板压缩应力(MPa)0.2~0.62.0~10.0JT/T203弹性复原率(%)≥90≥65挤出量(mm)<5.0<3.0弯曲荷载(N)0~505~40注:各种接缝板的厚度应为(20~25)±2mm。B、填缝材料:所有假缝、施工缝、胀缝均应填缝,填缝材料采用硅酮,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密封材料》(JT/T589-2004)表3.9.5中高模量型的相关技术指标。填缝用的背衬垫条采用微孔泡沫塑料垫条,其形状应为圆柱形,直径应比接缝宽度大2~5mm。C、填缝前注意事项:=1\*GB3①填缝前须对原混凝土板块所有接缝位置进行清缝处理,清除完缝内杂质后用鼓风机吹净浮尘,再采用硅酮类填缝料进行填缝;=2\*GB3②清缝、填缝宜使用专用机具,更换后的填缝料应与面板粘结牢固;=3\*GB3③填缝料凸出板面时应及时处理,不得凸出面板;=4\*GB3④填缝料外溢流淌到面板应及时清除。9)养生材料养护剂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1.1中一级品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水泥混凝土面层用节水保湿养护膜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1.3中相关技术指标要求,高温期间施工时,选用白色反光面膜的节水保湿养护膜,低温期施工时,选用黑色或蓝色吸热的养护膜。1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下列三项技术要求:=1\*GB3①弯拉强度标准值不低于各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2\*GB3②坍落度、振动粘度系数和最大单位体积用水量等工作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含气量、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等耐久性指标,应根据摊铺机具种类分别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中相关要求。=3\*GB3③水泥路面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20kg/m3,使用掺合料时,最大单位胶材总量不宜大于450kg/m3,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44。11)灌浆材料当混凝土板有脱空现象或板块唧泥现象严重时应采取灌浆措施,以加强板下的支撑。浆体材料用水泥和粉煤灰配制而成。灌浆材料施工时掌握好流动度,应根据灌浆机具确定,浆体成型后一天抗压强度应大于6.0MPa,三天抗压强度应大于9.0MPa。水泥用普通硅酸盐32.5级,粉煤灰采用二级粉煤灰,其SiO2+Al2O3+Fe2O3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大于10%。施工中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采用调凝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用,并应符合混凝土外掺剂应用的国家相关现行技术规范,无毒、无公害,且不会对浆液产生不利影响。12)混凝土强度混凝土28d龄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得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6.4沥青混凝土面层(1)质量标准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压实度≥98%中线偏位≤20mm平整度标准差不大于2.0mm中线高程±20mm宽度0~30mm横坡±0.5%且不反坡弯沉值≤28(0.01mm)(2)材料①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表6.3.1-1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要求。道路AH-70#(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用)和AH-90#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道路AH-70#和AH-90#沥青技术要求指标70#90#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dmm60~8080~10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45T060660℃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80160T062010℃延度cm不小于1520T060515℃延度cm不小于100100T0605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245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0.8T0604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57T0605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68T0605②沥青结合料(抗车辙剂)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对沥青下面层加入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Kg。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粒径≤4mm密度1.0±0.1g/cm3软化点130℃熔融指数≥8g/10min添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动稳定度≥6000次/mm施工说明:a、为了提高添加抗车辙剂的精确度以及避免因人工添加产生的安全事故,添加抗车辙时应使用带电子称重功能和随机打印功能的添加设备添加。b、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0~15秒。c、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初压温度比同等气温下普通沥青料提高10~20℃。d、为保证工程质量,所选用抗车辙必须取得《重庆市建设领域新技术认定证书》,并在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e、实验室做配合比实验时,由于采用的设备不是强制式搅拌,所以要将干拌时间和湿拌时间延长2分钟以上,以确保拌和均匀。③沥青改性剂沥青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感温性;明显提高软化点,降低针入度等性能。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软化点T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2.5T066148h软化点差不大于℃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1-2改性沥青施工方法:沥青改性剂用量以沥青用量的2.5%~3%为佳。使用时,可先将沥青改性剂与基础沥青混和均匀制成改性沥青,拌和温度在140℃左右,搅拌时间约30分钟,确保均匀。然后将制成的改性沥青与集料拌和,其拌和方法可参照普通沥青进行,但拌和温度应在140℃左右,也可直接加入热的混和料中搅拌40秒钟左右,无需特殊设备。改性沥青混和料的摊铺和碾压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实验确定,但一般可参照普通沥青混和料的规定进行。另外,亦可将沥青改性剂直接加入沥青拌和缸中,先与集料拌和后再加沥青拌和,并应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应注意控制拌和条件及过程。=4\*GB3④粗集料本次设计采用碎石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集料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下层用集料表面层用集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g/㎝32.452.45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4级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20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55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2-2。=5\*GB3⑤细集料细集料需《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2-1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6\*GB3⑥矿粉拟采用符合《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热拌沥青混凝土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及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其他道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7\*GB3⑦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混合料类型SMA-13AC-20筛孔(㎜)通过率%31.526.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