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_第1页
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_第2页
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_第3页
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_第4页
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强化社区营养第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食品营养强化概念、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2.熟悉食品营养强化技术、营养强化食品的种类和生产。第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食品营养强化概述

1.1食品营养强化与食品强化剂食品强化(foodfortification):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者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或简称食品强化。

强化食品:为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少或特别需要的营养成分而加工的食品。食品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第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食品强化(foodfortification)就是调整(添加)食品中营养素,使之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深加工。食品强化是人类在饮食生活上摆脱靠天吃饭,积极干预自然的一种社会进步,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是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少或特别需要的营养成分而加工的食品称为强化食品,补充的营养素称为食品强化剂

。第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食品营养强化目的:弥补某些食品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如向粮食制品强化必需氨基酸;

补充食品加工损失的营养素,如向精白米面中添加维生素B族;使某种食品达到特定目的营养需要,如母乳化奶粉;

特殊人群预防需要,如寒带人群需要补充VC等

。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添加剂。第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食品强化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对拟生产的食品强化,针对给什么人解决什么营养问题提出明确论证,即使用强化食品的对象和强化目的;强化食品的配方应符合营养学原理,不破坏营养素平衡,确有效应,而且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必须保证强化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强化食品在感官、口感、价格和工艺等商业方面必须是可行的、有竞争力的。第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根据目的的不同,食品营养强化种类可分为:

①营养素的强化(fortification):即向食品中添加原来含量不足的营养素,如向谷类食品中添加赖氨酸。

②营养素的恢复(restoration):即补充食品加工中损失的营养素,如向出粉率低的面粉中添加维生素等。

③营养素的标准化(standarization):即使一种食品尽可能满足食用者全面的营养需要而加入各种营养素。

④维生素化(vitaminization):即向原来不含某种维生素的食品中添加该种维生素

。食品强化剂主要包括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功能因子4类。

第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2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

1.2.1弥补天然食特的营养缺陷1.2.2补充食品在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1.2.3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1.2.4适应不同人群生理及职业的需要1.2.5防病、保健及其他第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2.1有明确的针对性2.2符合营养学原理2.3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2.4易被机体吸收利用2.5尽量减少营养强化剂的损失2.6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2.7经济合理、有利推广第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食品营养强化技术3.1强化方法

食品强化剂的添加方式:添加纯化合物;直接添加片剂、微胶囊、薄膜或块剂;添加配制成的溶液、乳浊液或分散悬浊液;添加经预先干式混合的强化剂。

3.1.1在加工过程中添加3.1.2在原料或必需食物中添加3.1.3在成品中混入3.1.4生物化学强化法第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3.2营养强化剂的保护3.2.1添加营养强化剂稳定剂3.2.2改变强化剂的结构3.2.3改进加工工艺3.2.4改善包装、储存条件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营养强化食品的种类和生产4.1强化谷物食品4.1.1强化米(1)强化α—米的制造

(2)富维营养米粉的制造

(3)强化即食米粉丝的生产

4.1.2强化面粉和面包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4.2强化副食品4.2.1强化人造奶油4.2.2强化食盐和酱油4.2.3酱类的强化4.3强化婴幼儿食品和儿童食品4.3.1母乳化奶粉①蛋白质的母乳化

②脂肪的母乳化

③糖类及矿物质的母乳化

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4.3.2育儿奶粉4.3.3强化大豆儿童食品4.3.4强化豆奶4.4强化军粮4.5混合型强化食品

4.6其他强化食品

4.6.1公共系统的强化食品

4.6.2特殊需要的强化食品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对食品强化的现行规定我国GB14880-94国家标准规定在我国可以使用的强化剂可分为含氮化合物、维生素类、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三大类,35个品种。并要求加强对食品强化的监督管理。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思考题

1.食品营养素强化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概念是什么?2.试述国内外食品营养强化发展简况。

3.食品的营养素强化有哪些意义和作用?4.试述食品的营养素强化的基本原则。

5.试述食品营养素强化的主要技术。

6.强化食品有哪些主要种类?试述其生产方法。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章社区营养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关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二节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第三节保证居民营养的政策与措施

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社区营养(communitynutrition)是从社会角度研究人类营养问题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它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作为总体,从宏观上研究其合理营养与膳食的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学的边缘学科。

社区营养的目的运用一切有益的科学理论,技术和社会条件,因素和方法,使限定区域内各类人群营养合理化,提高其营养水平与健康水平,改善其体力与智力素质。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社区营养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的营养供给量、营养状况评价、人群食物结构、食物经济、饮食文化、营养教育、食物资源和新食品开发利用问题、法制与行政干预以及社会条件、社会因素等对居民营养的作用。主要从社会生活出发,着眼于社会人群总体,从营养科学和社会条件、社会因素相结合上研究解决居民营养问题。

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主要内容(1)制订限定区域内各人群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营养状况评价和社会营养监测。(3)居民合理食物结构,食物经济,饮食文化,营养教育等。(4)食物资源和新食品开发利用问题。(5)制订营养政策。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我国现行的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RD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估计平均需求量(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UL)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系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RNI=EAR+2SD;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RNI=1.2×EAR。

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系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RDA),又称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它是由各国行政当局或营养权威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发展,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提出的对社会各人群一日膳食中应含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种类、数量的建议。膳食营养供给量制定时既要保证人体得到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又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虽然RDA是以每天为基础表达的,但实际上它代表一个时期的平均摄入量。平均时间的长短根据营养素、人体储存量的多少和营养转换率来决定。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制定基础是营养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requirement),后者系指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三个不同水平的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量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可行的途径具有一系列能表明该营养素能够降低某种重要疾病风险的证据,包括随机临床实验的资料;具有一系列能表明该营养素对选定的功能标志起到有益作用的证据,包括随机临床实验的资料;证明临床上出现某营养素缺乏病或者重要营养相关疾病与该营养素摄入不足有特定的关系,采用该途径时应考虑机体对该营养素有适当储存的需要。

☆用动物模型进行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

☆人体代谢研究

☆人群观察研究

☆随机性临床研究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DRIs的制订及其依据:

参考各国不同人群对各种营养素摄入情况及所提供的DRI文件,在1998年修订的RDA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膳食结构的实际,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续上表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这称为营养调查(nutritionalsurvey)。搜集分析对居民营养状况有制约作用的因素和条件,预测居民营养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补充措施,引导这种变化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称为营养监测(nutritionalsurveillance)。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营养调查的目的◆了解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科学研究,如某些地方病、营养相关疾病与营养的关系,研究某些生理常数、营养水平判定指标,复核营养推荐供给量等。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营养调查内容膳食调查;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人体测量资料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被调查者个体进行营养状况的综合判定和对人群营养条件、问题、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分析。营养调查既可用于人群社会实践,也可用于营养学的科学研究。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营养调查的组织

组织措施:长期的,定期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进行了三次全国设营养调查工作,1958,1982,1992。要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技术,指标等)。要有一支较强的专业队伍,技术方法,设备条件情况良好,能按统一计划进行,分头执行。

技术措施:选点:分居选点。整体随机抽样的原则。时间:最好进行两次,冬春季一次,夏秋季一次。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膳食调查目的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本身又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单独膳食调查结果就可以成为对所调查的单位或人群改善营养和进行咨询、指导的主要工作依据。

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称量法(或称重法)是对某一伙食单位(集体食堂或家庭或个人)所消耗的食物全部分别称重的调查方法。本方法要掌握两方面的资料:①厨房中每餐所用各种食物的生重,就是下锅前的重量,以及烹调后熟食的重量,从而得出各种食物的生熟比值。②称量个人所摄入的熟食重量,然后按上述生熟比值算出所摄入各种食物的重量。要求:应连续调查一周,或不少于3天。优缺点:比较细致,可调查出每日的变化情况,甚至一天餐的分配情况,但所费人力较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调查。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称重法步骤①准确记录每餐各种食物及调味品的名称;②准确称取每餐各种食物的烹调前毛重、舍去废弃部分后的净重、烹调后的熟重以及吃剩饭菜的重量;③计算生熟比,生熟比=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④将调查期间所消耗的食物按品种分类、综合,求得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查账法或记账法:通过记录一定时期的食物消费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本方法也要掌握两方面的资料:①食物消耗量的记录,调查前:称库存食物。调查中:记录购入食物和废弃物。调查后:称量剩余的食物。②进餐人数的登记:进餐人员的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生理状态。要求:查长一些时间的账,个人的零食也应登记。优缺点:如果作的好,结果可以很准确,工作量也不大。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24小时回顾法或询问法:是根据询问调查对象所提供的膳食情况,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合特殊人群的调查,如散居儿童,老年人和病人。

化学分析法:将收到的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分析,此方法较准确、复杂,要条件,只适用于科学研究,医院膳食营养治疗。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人体营养水平鉴是借助生化、生理实验手段,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症、营养储备水平低下或过营养状况(overnutrition),以便较早掌握营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时为了研究某些有关因素对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也对营养水平进行研究测定。

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生化检验参考指标及临界值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

目的是根据症状和体征检查营养不足症和缺乏症,是一种营养失调的临床检查。营养缺乏的体征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从身体形态和人体测量资料中可以较好地反映营养状况,但不同年龄组选用指标不同。常用的有:身高、体重,上臂围与皮褶厚度,上臂围是一般量取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的臂围长。皮褶厚度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深入调查时还可以选用胸围、头围、骨盆径、小腿围、背高、坐高、肩峰距和腕骨X线等,人体测量资料的各种评价指数,人体脂肪含量测定。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人体体格测量资料可以作为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体重和身高

理想体重(idealweight)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Broca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Broca改良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平田公式)理想体重±10%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超重或极瘦弱。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BMI正常值为18.5~24.99。BMI<16为重度消瘦,16~16.9为中度消瘦,17~18.4为轻度消瘦,25~29.99为超重,>30为肥胖。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用于儿童,反映当前营养状况。年龄别身高(weightforage):用于儿童,反映较长时期的营养状况。

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体重身高营养正常I度营养不良Ⅱ度营养不良Ⅲ度营养不良90%~100%75%~89%60%~74%<60%95%~100%90%~94%85%~89%<85%评价方法离差法百分位数评价法Gomez分类法体重和身高>100%者认为是营养良好。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上臂围与皮褶厚度

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营养良好12.5~13.5cm营养中等<12.5cm营养不良皮褶厚度男性<10mm瘦女性<20mm瘦10~40mm中等20~50mm中等>40mm肥胖>50mm肥胖◆其他测量指标:胸围、头围、骨盆径、小腿围、背高、坐高、肩峰距和腕骨X线。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人体测量资料的各种评价指数Kaup指数:Kaup指数=[体重(kg)/身高(cm)2]x104。用于衡量婴幼儿的体格营养状况。判断标准此指数15~18为正常,>18为肥胖,<15为消瘦。

Rohrer指数:Rohrer指数=[体重(kg)/身高(cm)3]x107。评价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格发育状况。判断标准:Rohrer指数>156为过度肥胖,156~140为肥胖,140~109为中等,109~92为瘦弱,<92为过度瘦弱。Vervaeck指数:Vervaeck指数={[体重(kg)+胸围(cm)]/身长(cm)}×100。用于衡量青年的体格发育情况。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Vervaeck指数营养评价标准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人体脂肪含量测定Brozek公式F(%)=(4.570/D-4.142)×100F为人体脂肪含量%,D为人体密度D=M/(Vt-RV)M为被测者体重Vt为人体总容积(人体在尽量吐气下,在水中测定的排水容积)RV为肺残气容积(人体在水平齐颈状态下所测肺残气容积)Siri公式体脂(%)=(4.95/D-4.50)100D为身体密度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7(女16)~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

50岁以上

男女1.066土0.0161.040土0.0171.064土0.0161.034土0.0211.046土0.0121.025土0.0201.043±0.0151.020土0.0161.036土0.0181.013土0.01身体密度(D值)参考值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营养调查结果可分析评价下列问题:◆居民膳食营养摄取量,食物组成结构与来源,食物资源生产加工,供应分配,就餐方式习惯;人均动物性食品增长率或销售额;谷类食品能量与膳食能量之比值;居民蛋白质能量的摄取状况。◆营养方面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动物性食品过多所致的过营养、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摄食精白米面所致的VitB不足,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及滥用强化或其他不良食品的影响等。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居民营养状况与发育状况,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种类、发病率、原因和发展趋势,控制措施等。◆第二代发育趋势及原因分析。◆各种人群中有倾向性的营养失调趋势。◆全国或地区特有的营养问题解决程度,经验和问题。如优质蛋白、VitB2、VitA不足问题;个别人群贫血问题;个别地区烟酸缺乏与VitC不足问题;地方病、原因不明疾病与营养问题等。

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社会营养监测社会营养监测的定义

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地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具体说,就是分析社会人群营养制约的因素和人群出现营养问题的形成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制定改善营养的政策,连续进行观察。营养监测搜集分析对居民营养状况有制约作用的因素和条件,预测居民营养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补充措施,引导这种变化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成为营养监测。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社会营养监测工作的特点

社会营养监测工作与传统概念中的营养调查有几点不同之处:

◆以社会人群,特别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为对象,向分析社会因素和探讨能采取的社会性措施扩展视野。

◆研究营养政策是它的主要任务:营养状况向营养政策上反馈。在分析营养状况与影响关系因素之后,直接研究、制订、修订和执行营养政策,研究营养政策是它的主要任务。

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工作内容服从于完成宏观分析的需要:它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全局作为研究对象,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分析掌握全局的常年动态,因而它在工作方式上向微观方面深入的可能性服从于完成宏观分析的必要性。

◆它比传统的营养调查多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具有与营养相关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料方面的分析指标。

◆尽可能搜集现成资料:它在材料的取得上,为保证广度,而提倡尽可能搜集现成资料。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社会营养监测的分类

为制订保健和营养发展计划而进行的营养监测:长期营养监测对社会人群现状及制约因素如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科技条件等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和预测,用于制订社会人群营养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规划。

为评价已有营养规划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性营养监测: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对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

为及时预报营养不良与干预规划而进行的营养监测:及时报警和干预监测本项监测的目的在于发现、预防和减轻重点人群的短期恶化。例如控制和缓解区域性、季节性和易发人群性某种营养失调的出现等。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资料的来源与监测指标包括监测地区社会经济、医疗保健与人群营养三个方面的资料和指标。社会经济状况资料

恩格尔

Engel指数=用于食品的开支/家庭总收入×100%

(调查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或当地统计局和计经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标志,是反映贫困富裕的指标。FAO用Engel指数划分贫富的标准:>60%贫困,50—59%勉强度日,40—49%小康水平,30—39%富裕,<30为最富裕。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食物购买力增长(%)/收入增长(%)

(调查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或当地统计局和计经委)

其意义与Engel指数相似。

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

人均收入=实际收入/家庭人口数人均收入增长率(%)=[(第二年度人均收入-第一年度人均入)/第一年度人均收入]×100(来源:统计局、轻工业局调查收集食品深加工资料及查阅轻工统计年鉴等资料)

保健状况资料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临床体征以及膳食营养素数量和质量指标。常用的有新生儿死亡率,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婴儿的母乳哺养等,新生儿体重等。

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膳食营养状况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日摄入谷类439g,蔬菜312g,水果50g;畜及禽肉58g;乳、蛋及水产品分别为14g、16g及28g;油29g,糖及淀粉5g、盐13.6g。我国人均能量摄入为9.7MJ(2328kcal)/d,蛋白质68g/d,脂肪58g/d,已基本达到营养需要。

营养状况与居民健康

营养缺乏和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多并存。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膳食结构类型

经济发达国家模式东方型膳食日本模式合理膳食构成的要求

发挥我国膳食构成的长处,以谷类为主。

调整肉食结构开发蛋白质资源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

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

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

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其中75%来自植物性食品,25%来自动物性食品;蛋白质80g,其中35%来自动物性食品;脂肪80g,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8%。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其中84%来自植物性食品,16%来自动物性食品;蛋白质75g,其中27%来自动物性食品;脂肪65g,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4%。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

奶类产业大豆产业食品加工业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

农村地区西部地区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儿童少年群体妇幼群体老年人群体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措施

◆调整结构,提高食品综合供给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食物质量。加强管理,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加强食物市场体系建设,提高食物国际竞争力。

◆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

加强食物与营养法制建设,完善食物与营养标准体系。保护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物生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第七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加强科技研究,提高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科技水平。全面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改善居民营养结构,保障我国食物安全。

实施有关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物安全保障系统。

◆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工作的领导。

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平衡膳食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是针对各国各地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是一个有效的宣传普及材料。

主要内容如下: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的概念

食品新资源系指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以食品新资源生产的食品称为新资源食品,包括新资源食品原料及成品。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已批准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魔芋、纯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蚕蛹。

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新食品

新食品包括各种用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生产出来的,不同于市场已有的任何食品及其半成品。具有新食品开发和生产经营潜力的方向有: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整食用农产品生产布局和开发新品种。2.利废性质的开发。3.野生植物、野菜、野果的开发。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4.有特殊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如魔芋、蜂花粉、蜂王浆、麦饭石等。5.食用油源,如核桃油、松籽油、葡萄籽油等。6.优质微量元素食物来源,如通过饲料和动物体生产的高锌奶、高锌蛋等。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应用无公害技术进行生产,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第八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无公害食品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产地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必须按照无公害食品管理部门规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产品必须对人体安全、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生产应是优质的;必须取得无公害食品管理部门颁发的标志或证书。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绿色食品(一)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绿色食品的等级分为AA级与A级二个等级。

1、AA级绿色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2、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A级和AA级绿色食品根本区别是: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绿色食品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象征和谐的生态系统。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如何识别绿色食品?识别绿色食品应通过“四位一体”的外包装。“四位一体”是指:图形商标、文字商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编号和绿色食品防伪标同时使用在一个包装产品上。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编号的含义?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出来的,经过授权的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第九十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有机食品应具备条件:1、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2、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转换期;3、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上述AA级绿色食品在食品标准上等效采用有机农业运作的有机食品标准。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允许有限制地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