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1页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2页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3页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4页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调研报告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在于面向生物产业技术的“普适”性技术培养,面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本地就业岗位所需技术技能的“定向”培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培养。主要措施包括:实施全程导师制,有11位老师设计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二课堂与学生一起组成8个导学小组,通过导师言传身教,个性化培养学生32人;为解决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冲突,加强毕业设计课题的实战性,建立开放式毕业设计制度。共有14个课题完成答辩;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教师精心制作微课5个,在《仪器分析》等课程中使用;在《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和《计算机基础技术》等通识课程中加入专业技能应用领域,实现通转能力协同发展。一、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目的通过调研了解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对现代生物制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选择性对XX市生物制药企业调研分析,以及对毕业两年以上的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及所占比例,并通过这些就业岗位群分析,总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确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1.调研的主要内容专业调研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行业企业调研,共调研企业30家,其中重点走访21家,问卷调研9家;二是同行交流,重点走访6家,问卷调研3家;三是毕业生跟踪调研,发放毕业生问卷调查110份,收回97份,有效问卷95份。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生物制药专业的职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以及兄弟院校同专业办学情况等内容。2.调研的主要方法资料调研围绕生物制药这一关键词,在百度以及一些知名数据库收集有关背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信息并总结。实地走访有选择性的走访XX市尤其是光谷生物城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面交流咨询,获取相关信息。调查问卷发放企业调研问卷和毕业生调查问卷,根据回收的问卷,对企业和毕业生的填写信息分析和总结。1.行业背景分析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从国际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分子设计和基因操作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推动了生物产业深刻变革,生物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全球生物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未来几年是我国生物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十分活跃,创新企业大量涌现,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2011年生物产业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实现产值约2万亿。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生物制药技术被列为迎头赶上国际高新技术水平的重点领域。生物制药产业是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下,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崛起,为高职层面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营造了需求环境。《2006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在未来5到10年市场急需的人才中,生物制药中下游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位列前10名。生物制药也是XX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产业。XX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XX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创业6年,光谷生物城在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三,技术创新、产业承载和企业聚集等关键性指标名列前茅。名列世界500强的13家生物医药公司中,已有10家落户光谷生物城。光谷生物城入驻公司近600家,其中有300多个海归团队。2014年前6个月新增注册企业70多家,其中有10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预计2014年底光谷生物城可以容纳30000人就业。同时光谷生物城的壮大带动了全省生物产业步入裂变发展期。2014年上半年,XX、宜昌等十市实现生物产业产值693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全省生物产业产值。全省医药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4亿元,同比增长33%。2.人才需求分析及结论(1)XX省人才需求状况①XX省生物制药企业特征分析传统制药公司或者其他行业的公司目前走集团化道路。在集团内,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如细胞工程制药,基因工程重组产品生产)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如“友芝友”生物制药公司的董事长即是“友芝友”乳品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从食品行业扩展到生物制药行业。企业的生物技术特点越来越明显。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都是始于微生物发酵,经过分离纯化获得活性产品后再加工成合适的产品。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数量多,规模小,通常少于50人,但是产值高,大于500万元。其技术特点多为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包括抗体,生物诊断试剂,个体化治疗等),与大型公司的技术领域明显不同,未来发展前景好。现代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产业化步伐加速。光谷生物城新药园调研的10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已向国家递交生产申请,符合GMP要求的厂房已经建成,在明年拿到生产许可后即将正式生产。小型生物技术工作的管理者通常有海外留学背景,对于职业教育比较关注,岗位任用标准不单看学历,更重视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工作习惯。②生物制药企业人才结构分析企业调研资料显示(如图1):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相当一部分社会需求,来自于生物医药公司或者企业。而在这类企业中,生物制药技术企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科这两个层次,需要中专及技校学历的也很少,只占1.2%,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也不到20%且它们对应的岗位主要是研发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图1企业内部人员学历分布图③未来3-5年,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据资料分析,目前全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速度和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制药行业,仅XX省的生物制药企业就多达1400余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制剂等技术领域,虽然抗体、基因工程等现代制药技术所占比重较小,但发展迅猛,体现着未来制药业的方向。高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业带来了不同的岗位需求,通过调研分析,未来五年,XX地区生物制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不少于2500人/年,加上自然更新人员,每年需要生物制药专业人员约3500人。生物制药行业是高新技术密集应用的行业,行业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产业所运用的技术新,更新快,不论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几乎没有接触过,企业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而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技能水平并能稳定地工作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相当匮乏。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企业有意愿与学校合作,针对公司需求进行教学计划外的补充。但是否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由于目前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有些回避。(2)XX省人才培养情况目前,XX省有68所高职高专学校,其中有8所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我们走访了其中的6所,了解到这些学校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都脱胎于本校医、农、化工、中药类相关的专业,深深烙上这些专业的痕迹,真正做生物制药的很少,即便这样,XX省开办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8所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不足4000人,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认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3)生物制药行业生产岗位人才需求悄然发生变化在调研结果的分析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毕业生选择行业外就业比例高达46%(见图3),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渗透,行业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因此,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兼顾这类学生的需求,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毕业生就业岗位悄然发生变化(见图2),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技术类(23%),质检类(15%)和销售类(11%),在技术类毕业生选择的多是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基因操作、分离纯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带研发性质的实验员/技术员岗位,而传统制药岗位,如微生物发酵、制剂生产岗位的选择令人吃惊的为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生物制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趋势,推动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蒸蒸日上,因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生物制药行业需掌握传统微生物酵、制剂,生产管理等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是需要具有现代生物工程的制药生产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图2毕业生对口率及在行业内的岗位分布情况统计(4)企业招聘时对本专业人才的期望生物制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生产一线。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带研发性质的技术类岗位对高职学生青睐有加,企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生物制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变化决定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的内容。本专业调研团队调研了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结果分析如下:①能力要求企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最需具备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具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其次才是应具备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的基本能力;具有常用生物药物及制剂的分析检验能力;具有一定的药事管理能力。②素质要求图3企业对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企业认为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③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企业认为本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但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有待加强,尤其PCR操作、SDS、Westernblotting、ELISA等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亟待加强。④职业资格证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国民境外就业、劳务输出法律公正的有效证件。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后,必须持有执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的技术工种(职业有八十七个),医药制药专业对应工种有:化学检验工作、微生物发酵工、药物制剂工、基因工程产品工、微生物发酵工、生化产品分离纯化工、药物分析工、医药商品购销员。本次调研的企业83.3%的企业不要求招聘人才必须有职业资格证,调研企业表示他们更看重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企业用人观点归纳: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生物制药企业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由于各企业经营方向不同,学生就业岗位不同,而学生能力及素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从事生产、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从事销售工作对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共同的特点是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而学习成绩、专业背景、社会实践相对不重要。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职业道德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能问题前面了,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充分认识到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紧迫感,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看中专业人才的态度,能够脚踏实地,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浮于表面,眼高手低,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十分明显。3、生源分析通过对30家生物制药企业的调研,总结出生物制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高利润和高回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对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生源调查显示:本专业89.8%学生来自于本省,在高职中属于高分人群,有的甚至达到了二本的分数,这也决定了这些学生思想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接受能力较强,对未来有一定的追求。由于生物制药就业岗位相对高新,吸引了大量来自乡镇、农村来源的考生,他们吃苦耐劳、扎实肯干,受到了企业的青睐。我们认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生源与就业面向关系相对合理。4、人才培养定位通过企业人才学历分布的数据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平均37.6%的员工拥有大专学历,企业为此层次员工提供的主要岗位分布在生产部分,具体的岗位是生产操作类和检验类。如果学生能力突出,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的晋升通道,进入研发部门,承担研发助理的工作。通过对毕业两年及以上的学生回访,发现有54%(见图2)的学生在生物类企业工作,其中82.7%在XX省内,主要的岗位是实验员/技术员/检验员。这个与我们一直的专业定位——培养能胜任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制药、免疫技术操作、生物工程中下游技术、制剂工艺技术、制品分析检验、生产一线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符合的。建议依然保持这种定位。但是从学生具体的就业单位所属技术类型分析,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居多,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向现代生物技术倾斜。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1)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学生素质培养优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有多种。目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采用“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包括:以学校为主体,面向整个XX省生物制药产业进行通识教育及专业技术教育。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实行小批量、多订单共同培养。在订单培养中,以企业为主体实施职业能力培训,强化学生对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两种学习情境的快速转换和有序衔接,以及两种学习机制的融合。“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平稳。以“思路迪”订单班的运行为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组建订单班,通过企业宣讲,挑选40名学生参与企业特色课程学习。企业技术人员按计划到学校上课,补充讲授个性化医疗领域最新的进展。学习结束后,经过双向选择,12名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最后11名学生实现在该公司就业(另一名学生的表现被公司肯定,但学生自己要求自主择业),就业质量好。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三方协议的维护与解除机制、学校与企业教学内容的互补与融合、企业培训计划多变性的快速应对等,还需要通过完善运行管理机制而逐一解决。我们于2007年根据企业调研情况而归纳的XX省生物制药产业“多样化、小批量、订单式需求主体化”的人才需求状况,到现在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更加高。已经有多家企业明确提出,企业已经没有“普工”的概念,所有技术操作岗位的员工必须受过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了解生物产品的特点。企业内部培训力度加大,对于学生的初次就业的技能水平要求不是太高。但是随着员工成长的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如独生子女等,员工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素质。因此,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以素质为先。但是素质并不能直接传递,需要提供环境,进行养成。因此,建议“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另一种内涵——“普适”是常规教育教学模式,另外补充多种培养模式,“定向”优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同时发展专业技能特长。(2)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作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关键要靠课程来落实。在毕业生调研问卷中,有二个数据值得重视。在回答“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这一问题时,18%的学生选择了“课程内容陈旧,与工作脱节”选项(见图6),在回答“本专业所学专业技术技能是否适用实际工作要求”问题时,77%学生选择“基本适用”,22%的学生选择“不适用”(见图7)。我们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是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能力要求,从逻辑上,以此为依据推导出来的课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学生的具体感受说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的课程与企业的实际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并不是前沿太多,而是落后不少。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职业教育界总体对理论的要求是“必需、够用”的,经过梳理之后的理论知识是最经典的常识,而最新的理论进展与由此引发的技术革新之间逻辑联系并没有告诉学生,造成知识创新的局限。当学生体会不到理论对技术技能的指导意义时,学生的学习意愿降低(例如,学生在上理论课时会反复地问这个学了有什么用),学习效果打折。因此,必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通过引入企业的教学资源(不仅是知识、技能和素材,也包括企业人员),引进反映行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引入优秀职场榜样,形成职业素质养成氛围。通过企业课程的引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习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成为适应学习性社会的公民。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和企业不仅是技术技能的积累传承机构,更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的机构。图4课程设置合理情况调查统计图5专业技能适用实工作求调查统计6、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1)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①课程设置调研的结果与分析图6课程设置调研统计图毕业生调查问卷中,从课程设置合理性情况调查统计看,有53%的同学认为本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合理,有28%的同学认为理论课多,实训课相对较少,还有18%的学生选择了“课程内容陈旧,与工作脱节”选项。从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统计看,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药物制剂工艺、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仪器分析技术、药事管理与GMP等课程对工作最有帮助,而传统的发酵工程制药比较弱化,从学生具体的就业单位所属技术类型分析,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居多。学生所从事的岗位也不是普通的生产岗位,而是要受过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技术操作岗位,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课程要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分量。而我们原有专业课程体系是依据是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能力要求构建的,没有突显现代生物技术的特色。(2)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①建议课程设置向现代生物技术倾斜,减少传统的发酵工程制药课程。如加强基因操作技术方面的课程,增加企业专家专题讲座,引入企业新知识,将实训与考证相结合,更新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要求更加接轨。②增加素质培养的载体,如技能竞赛活动、学习报告活动、创新展示活动。建议每学期组织一次特色活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2.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1)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现有专业教师13人,企业兼职教师6个,其结构层次如图7、8、9。双师比例达77%。图7职称结构图8学历结构图9年龄结构②师资队伍配置要求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按以一个年级4个班(160人左右)的教学规模为例,应配备专业教师23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名(专职和企业兼职教师各一名)、校内“双师”素质骨干教师13名,企业兼职教师8名,双师率达到90%以上。③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为适应企业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建议开展“双师”素质建设。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引进有企业经验的专任教师优化教师团队结构;重视岗前培训,对新任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岗前培训;要求教师下企业。“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的下企业或社会实践(不含带学生实习)或实训室工作半年”作为一项“基础能力”进行考核;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大赛。开展名师工程建设。确定“双专业带头人制”,选择2名在企业、学校和社会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设置专项基金,鼓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与企业大师联合申报横向课题,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选拔3~5名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教培训。7.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1)目前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实验仪器台数短缺,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还需进一步完善。②校外实训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③实训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2)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①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实训基地要模拟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尽可能一致的职业环境。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双重育人载体,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建设先进性、实用性、配套性、共享性为重点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保证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及就业的需求。8.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学生的的要求是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且有一技之长。原有的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已显现出不足,因此建议开发多种教学模式以期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如下几种教学模式:①实施全程导师制将综合能力较强、具有技术专长的优秀教师与有潜力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结成密切的“导学”关系,从机制上规范教师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一批职业综合能力和专长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