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880一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走出黑暗》等。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但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并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利和等的社会活动。背景链接字音识记截然不同()搓捻(

)绽开()小心翼翼()惭愧()恍然大悟()拼凑()譬如()花团锦簇()企盼()jiécuōniǎnzhànyìcánkuìhuǎnɡcòupìcùqǐ字形易错初读课文截(jié)然不同绽(zhàn)开惭愧(cánkuì)拼凑(còu)搓捻(cuōniǎn)譬(pì)如认准字音慨(kǎi)感慨概(ɡài)大概悔(huǐ)悔恨诲(huì)教诲相近字辨别感慨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绽zhàn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争执zhí: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惭愧cánkuì: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截jié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重点词语解释小心翼翼yì: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不求甚shèn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混hùn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恍huǎng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初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识。第二部分(6-8):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单词。第三部分(9-13):写莎莉文老师开启“我”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热爱。再塑生命就是重新塑造生命的意思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她原来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原来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现在的生命是幸福的、光明的。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我”认识具体事物。第二“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第三“我”理解“爱”的含义。本文主要写了“我”和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强调“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莎莉文老师来了,是“我”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天,从这一天起,“我”过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通过强调“这一天”,从侧面说明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前后桌讨论,小组长为代表回答下列问题,请开始!讨论: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她接受教育前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真切地表现了一个六岁盲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生理缺陷关闭了世界大门的无助、脆弱,她希望光明能带自己走出迷雾。从侧面烘托莎莉文老师对“我”人生的重性,为下文做铺垫。莎莉文老师具体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初次见面,握住了海伦的手,把她紧紧抱在怀里。送给海伦布娃娃,并且在她的手上拼写“doll”。当海伦分不清“杯”和“水”这两词,他俩发生争执时,莎莉文老师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doll”这个词。在海伦摔坏了布娃娃后莎莉文老师没有生气,而是把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带海伦外出。散步到井房,让水在她手上流过,教她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让她理解了“水”这个词。有责任心讲究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善于抓住教育机会概括沙莉文老师的性格特点。有毅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聪明好学热爱生活概括海伦的性格特点。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冲破阻碍,找到方向,从而靠近理想的港湾。句子理解“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展示了海伦怎样的心路历程?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海伦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后的喜悦心情。“我”终于理解了“水”的意思,唤醒了认识世间万物的愿望后的心理活动。“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面看是说我文字的神奇,实际暗示知识的力量,是知识是我这个盲童看到了光明,感受到快乐,因此我觉得世界充满花香,洋溢着美丽。将题目“再塑生命的人”换成“我的老师”可以吗?联系文章内容谈你的看法。不可以。“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灵魂被唤醒,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生命获得了新生,原有的生命被重新塑造,“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很好地揭示了这个中心。而“我的老师”虽然也能表达出文章的内容,但相比而言,却不能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