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作者名片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末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他的诗词反映了其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古今对译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南北:相传大庾岭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岭。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一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主旨概括这首诗抒写了作者的亡国之痛,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志气。重点赏析这首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得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的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表明自己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别云间夏完淳作者名片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末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等。古今对译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南冠:语出《左传》。楚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灵旗:灵幡,旧时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语意双关,也暗指战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奔,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英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幡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主旨概括这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国破身亡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重点赏析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颔联抒写诗人身落敌手被囚禁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萌发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作者名片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以继日,忧劳而死。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古今对译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阿房: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房村。萦纡:回环曲折。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迷烟树: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了土。主旨概括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古今变化的感慨——世事无常,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的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重点赏析这首曲子开头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第六七句是说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早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最有一句阐明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规律的概括。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作者名片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府》。古今对译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仗:倚仗,凭借。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声价:名誉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共:和。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喇叭唢呐呜呜哇哇,曲子短小,声音响亮。官府的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名誉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军人听了军人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还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也飞光了!主旨概括本曲表面上吟咏喇叭和唢呐,实则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大摆威风、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憎恶之情。重点赏析这首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唢呐的品格是卑下的。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矛头指向其狐假虎威的嘴脸。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团队与企业管理
- 欣母沛的使用课件
- 鲜花销售管理系统答辩
- 规范室内健身器材使用安全标准
- 建筑工程意向合同协议书
- 专利技术成果转让合同
- 手车买卖合同合同书
- 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固定资产购销合同
- 飞机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脑机接口课件
- 【MOOC】供应链管理-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高处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库试卷
- 山东省五级师承结业论文骨伤科一万字以上
- 《发作性睡病》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家乡美食论文开题报告
-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肝胆外科术前宣教
- 百果园水果店加盟协议书范文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