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食物中毒与监控当前第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的概念(WHO1984):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一、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当前第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当前第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食源性疾病的范畴:①食物中毒;②食源性肠道传染病;③食源性寄生虫病;④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食物过敏;⑤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的疾病;⑥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以及酒精中毒等当前第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经济生产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年度报告制度,且漏报率相当高2023/6/75当前第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沙门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甲型肝炎等食源性疾病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有暴发流行美国和日本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瑛事件”、日本发生的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等说明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23/6/76当前第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食物中毒1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
:系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当前第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①被致病菌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②被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品;③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④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加工、烹调未能除去的食品;⑤贮存条件不当,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食品。当前第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⑴、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短时间内可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⑵、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结束,发病曲线无余波⑶、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⑷、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当前第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4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⑴.发病季节性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5~10月份,化学性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⑵中毒地区性特点:东南沿海多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中毒主要发生在新疆地区,霉变甘蔗和酵米面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⑶.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见,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当前第1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⑷食物中毒病死率特点:病死率较低⑸.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布特点:集体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饮食服务单位次之,家庭占第三位,但家庭引起的起数和死亡的人数⑹.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动物性食品为主2023/6/711当前第1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5食物中毒的分类⑴、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
食物中毒中最多见的一类,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沙门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酵米面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及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等当前第1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⑵、真菌及其毒素中毒(mycotoxicfungi)指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中毒等⑶、动物性食物中毒:指食用动物性有毒食品而引发的食物中毒。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主要有两大类食品:一是天然含有有毒成份的动物性食品;二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动物性食品。我国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当前第1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⑷.有毒植物中毒指食用植物性有毒食品引发的食物中毒,发病特点因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而异⑸.化学性食物中毒指食用化学性有害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不明显,但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当前第1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04年我国发生食物中毒情况及原因分析总计中毒食物致病原因动物性植物性其它不明性微生物农药化学物动植物不明性中毒起数6112252159385215172105122中毒人数1978176177727180629298456354115366291死亡人数135227035936257172023/6/715当前第1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我国2004年食物中毒简况2023/6/716当前第1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04年我国食物中毒分类分析2023/6/717当前第1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中国是养殖业大国,其中:猪,60960万头。奶牛,1300万头。禽,120亿羽。羊,28564.7万只。动物源食品安全2023/6/718当前第1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中国又是动物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中:肉类,7300万吨,人均达56kg;蛋类,2650万吨,人均达20kg;奶类,3650万吨,人均达28kg;水产品,4900万吨,人均达38kg。2023/6/719当前第1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使食品安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外源化合物(兽药、药物添加剂、违禁药物等)残留超过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以及临床使用不遵守休药期是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尽管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监控措施,但世界范围内涉及食品安全的恶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现状仍然令人担扰。我国目前食品检测数量仅占食品生产总量的1.5%,且大多数为出口食品,国内消费食品检测比率极低。2023/6/720当前第2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国外动物源食品安全事件
—1972年墨西哥抗氯霉素伤寒杆菌1400人死亡
—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波多黎各玉米赤霉醇污染牛奶上千儿童性早熟
—1995年日本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泻和肠炎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以O157:H7血清型为代表菌株。涉及44个都府县上万人中毒死亡11人
—1996年英国疯牛病损失300亿美元
—1999年比利时二恶英1000万只鸡被屠宰损失3.55亿欧元
—1999年美国法国李斯特杆菌20人死
—2000年日本大阪牛奶金黄色葡萄球菌14500人腹泻等80人住院强制召回
2023/6/721当前第2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01年英国口蹄疫迅速入侵欧洲大陆和南美洲—2003年欧洲甲孕酮污染猪饲料—2005年英国苏丹红事件—2006年美国毒菠菜事件大肠杆菌污染造成26个州200余人感染,其中3人死—2008年日本水银大米水银污染田种植水稻出售—2009年美国花生酱事件花生酱和花生糊被沙门氏菌污染,造成636人感染,至少9人死亡。—2009年加拿大李斯特杆菌事件1人死2023/6/722当前第2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国内动物源食品安全事件—1987年上海毛蚶甲肝30万市民感染—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1998江西食用装过有机锡油桶中的猪油200多人中毒3人死亡—1999年8月至2000年1月化学物或微生物污染出口到美国的634批食品遭销毁—农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2001年24个省(市)、自治区调查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8.5%—2001年苏皖等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污染食物引起2万余人中毒177人死亡2023/6/723当前第2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被分离出。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157H7大肠杆菌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小肠远端和结肠、肾脏、肺、脾脏和大脑。引起肠粘膜水肿、出血、液体蓄积、肠细胞水肿、坏死及肾脏、脾脏与大脑的病变。O157H7大肠杆菌主要依靠它产生的志贺样毒素、溶血素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力引起人体的损害。O157H7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细胞毒素,由于这种毒素能使绿猴肾细胞(又叫Vero细胞)变性坏死,因而把它命名为VT(VeroToxin)毒素。2023/6/724当前第2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02年广西柳州市78人食用有机磷农药超标菜花中毒事件—上世纪90年代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欧盟、日本等屡屡受阻—2002年SARS食用野生动物(动物产品)—“瘦肉精”残留事件常年发生上万人中毒—2003年广西等地猪肉氯霉素残留事件—2003年山东禽肉查出含呋吗唑酮和呋喃唑酮残留出口瑞典的遭封杀呋喃唑酮(Furazolidone,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呋喃唑酮为广谱抗菌药,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呋喃唑酮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FDA也于2002年禁止了硝基呋喃类(包括呋喃唑酮)在动物性食品中的使用。—2005年以来禽流感—2005年出口香港水产孔雀石绿2023/6/725当前第2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氯霉素能导致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其发生与使用剂量和频率无关。人体对氯霉素较动物更敏感,氯霉素在组织中的残留浓度能达到1mg/kg以上,对食用者威胁很大,1984年美国食品和药理管理局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2023/6/726当前第2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和河北红心鸭蛋事件—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2008年出口日本禽产品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2月浙江多省63名婴儿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肾结石—2009年4月浙江晨园乳业皮革水解蛋白—2009年12月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三聚氰胺超标被查处—2010年1月贵州发现山东淄博绿赛尔乳业有限公司、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唐山乐亭县凯达冷冻厂生产的奶制品含有过量的三聚氰胺2023/6/727当前第2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从1997年至2007年,中国农产品外贸因食品安全绿色(技术)壁垒而受阻的产品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1997年香港禽流感,内地损失2亿多元,香港损失5000多万元;2002年出口欧盟水产品因氯霉素残留事件遭全面禁运造成损失6亿多美元;2004年山东出口禽肉因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超标造成损失1.3亿元;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损失40亿元。2008年三聚氰胺损失……?2023/6/728当前第2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多宝鱼成鱼体长最大可长到75cm。体侧很扁,而且还是多宝鱼卵圆形的身材,它的两眼在头部的左侧,它的长相不但奇特,而且多宝鱼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头部及尾鳍均较小,鳍条为软骨。多宝鱼被检出禁用药物残留后,批发市场内销售的多宝鱼进行了全面抽检。抽检结果显示,在样本中检出兽药残留、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2023/6/729当前第2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23/6/730当前第3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细菌(如沙门氏菌、弯曲菌、李氏杆菌等)病毒(如禽流感等)寄生虫(如旋毛虫等)
化学污染
兽药残留(包括允许使用和禁用品种)农药残留(有机磷、有机氯等)环境污染物(如多氯联苯等)重金属(如铅、镉等)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醇等)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包装材料
生物污染
在养殖源头(如饲料、饲养环境)、饲养过程及产品运输、加工过程中出现:3、产生动物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2023/6/731当前第3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猪及其产品残留主要品种β-兴奋剂类,如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镇静药物类氯霉素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磺胺类,如磺胺二甲嘧啶等四环素类,如土霉素、金霉素等……2023/6/732当前第3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鸡及其产品残留主要品种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呋喃它酮等氯霉素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磺胺类,如磺胺二甲嘧啶等四环素类,如土霉素、金霉素等激素类?……2023/6/733当前第3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肉牛及其产品残留主要品种β-兴奋剂类,如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玉米赤霉醇类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2023/6/734当前第3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奶牛及奶制品残留主要品种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霉菌毒素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喹肟、头孢噻呋等β-兴奋剂类,如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磺胺类,如磺胺二甲嘧啶等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氯霉素激素类?……2023/6/735当前第3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4、残留危害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中毒、过敏、激素样作用、肠道菌群紊乱等对人类健康的间接危害动物源耐药病原菌沿食物链的传递、扩散对动物疾病防治的影响动物病原菌耐药性上升对环境的影响土壤中的蠕虫、微生物;水环境中的藻类、微生物2023/6/736当前第3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食品安全监控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官方取样程序》《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化合物清单》
中国从1999年开始残留监控工作,先后发布以下法律法规:《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药物残留检测范围》《兽药停药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3/6/737当前第3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农业部235号公告中颁布了109种兽药的限量标准,涉及马、牛、羊、猪、禽、蜜蜂、鱼、虾等动物。样品有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等)、牛奶、蜂蜜等。农业部193号公告颁布了21种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2023/6/738当前第3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当前第3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述2023/6/740当前第4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细菌性食物中毒概念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近几年的资料表明,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2023/6/741当前第4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023/6/742当前第4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1、感染型:致病菌+内毒素,通常伴发热,潜伏期较2、毒素型:病原菌肠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或鸟苷酸环化酶cAMP或cGMP抑制肠黏膜细胞对Na+、水的吸收,增加C1-的分泌腹泻3、混合型:致病菌+肠毒素2023/6/743当前第4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食物中毒类型病原菌发热主要症状感染型活菌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毒素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或产生的毒素无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肉毒梭菌无失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咽下困难、呼吸困难2023/6/744当前第4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感染型: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继续生长繁殖,靠其侵袭力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下层,引起肠黏膜充血、白细胞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某些病原菌如沙门氏菌进入黏膜固有层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杀灭,病原菌菌体裂解后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可作为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亦可协同致病菌作用于肠黏膜,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毒素型大多数细菌能产生肠毒素或类似的毒素,尽管其分子量、结构和生物学性质不尽相同,但致病作用基本相似。由于肠道素刺激肠壁上皮细胞,激活其腺苷酸环化酶或鸟苷酸环化酶,在活体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下,使细胞质中的三磷酸腺苷脱去两个磷酸,而成为环磷酸腺苷(cAMP)或环磷酸鸟苷(cGMP),cAMP或cGMP浓度增高可促进胞质内蛋白质磷酸化过程,并激活细胞有关酶系统,改变细胞分泌功能,使Cl-的分泌亢进,并抑制肠壁上皮细胞对Na+和水的吸收,导致
混合型: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进入肠道除侵入黏膜引起肠黏膜的炎性反应外,还可以产生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这类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对肠道的侵入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协同作用,因此,其发病机制为混合型。腹泻。
2023/6/745当前第4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动物性食品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畜肉类及其制品居首位,其次为禽肉、鱼、乳、蛋类。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糕、米粉则易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长时间存放就容易引起变质。另外把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的温度下长时间贮存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2023/6/746当前第4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部位的温度未达到70℃。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此外,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中心部位温度不到70℃以上及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2023/6/747当前第4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60100℃403837361550急速生长生长停止徐缓生长生长停止60100℃403837361550急速生长生长停止徐缓生长生长停止微生物生长繁殖与温度关系2023/6/748当前第4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4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率及病死率: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但病死率因致病菌的不同而有不同(2)季节性:全年皆可发病,但在夏秋季高发,5~10月较多(3)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畜肉类及其制品居首位,其次为禽肉、鱼、乳、蛋类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发病急,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同一种有毒食物的人群(2)患者的临床表现: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3)实验室诊断资料:①直接涂片镜检;②活菌数的测定;③分离培养和鉴定;④患者血清凝集试验;⑤细菌毒力及外毒素测定2023/6/749当前第4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5主要症状2023/6/750当前第5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6传播途径--均经食物传播常见的引起中毒的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食品为肉类及内脏,尤其是病死牲畜肉,以及禽类肉、蛋类、水产品等。细菌也常污染熟肉制品而引起中毒。变形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也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由变形杆菌引起的过敏型中毒,多因食青皮红肉鱼而致。副溶血性弧菌曾称为嗜盐菌,主要分布于海水和海产品中。生食鱼蟹类可引起本菌食物中毒。水产制品、肉类、家禽、咸蛋、咸菜,以及份饭等食品都曾引起本菌的食物中毒。2023/6/751当前第5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关,多为家庭自制食品引起,如美国多家庭自制蔬菜及水果罐头传播。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经火腿、腊肠及其他肉制品传播。前苏联国家及日本以鱼制品为主。中国则以发酵豆制品为主,如新疆的臭豆腐、豆酱、豆豉、面酱;其他省也有家庭自制臭豆腐引起者。传播本病的动物性食品有熟羊头肉、动物油脂、臭鸡蛋、咸鱼、腊肉、干肉、肉罐头、肉粽子等。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有奶油、乳制糕点、奶酪、肉制品,还有剩饭、剩粥、糯米凉糕、含奶冷食等。2023/6/752当前第5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7诊断
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中毒者发病急,短时间内同时发病,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同一种有毒食物者等特点,找到引起中毒的食品,并查明引起中毒的具体病原体。
⑵.处理原则:对病人:停止食用——取样送检——排除毒物——对症治疗——特殊治疗对中毒食品:封存可疑食品——可疑食品取样送检——追回可疑食品——处理可疑食品2023/6/753当前第5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及病人的样品进行检验的资料。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是对可疑食物、患有呕吐物及粪便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鉴定菌型,作血清凝集试验。应取患者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2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可疑时,尤其是怀疑细菌毒素中毒时,可做动物试验,以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颗粒抗原(红细胞、细菌、病毒等)与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混合,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肉眼是看不见的。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作用下,复合物表面的电荷大部分被消除,失去了互相排斥的作用,复合物之间互相吸引,凝集成团,即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023/6/754当前第5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发芽马铃薯、苍耳子、苦杏仁、河豚鱼或毒蘑菇等中毒者,潜伏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发热,以多次呕吐为主,腹痛、腹泻较少,但神经症状较明显,病死率较高。汞、砷中毒者有咽痛、充血、吐泻物中含血,经化学分析可确定病因。(2)霍乱:霍乱弧菌由于污染水域导致人类的霍乱病而著名,导致流行性霍乱的病原菌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O第1组(即O1菌株),霍乱是一种烈性消化道传染病。霍乱病得潜伏期为6-8h至2-3d不等,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大便水样,常伴有血液和黏液,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由于过度的排出水分,因而常导致患者的严重脱水,当液体得不到补充时,病人便会死亡。粪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2023/6/755当前第5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霍乱:霍乱弧菌由于污染水域导致人类的霍乱病而著名,导致流行性霍乱的病原菌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O第1组(即O1菌株),霍乱是一种烈性消化道传染病。霍乱病得潜伏期为6-8h至2-3d不等,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大便水样,常伴有血液和黏液,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由于过度的排出水分,因而常导致患者的严重脱水,当液体得不到补充时,病人便会死亡。粪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2023/6/756当前第5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急性痢疾: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粪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粪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4)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沙门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24小时,亦可短至2小时,长达2~3日。起病急,先有腰痛、恶心、呕吐,继而腹泻、水样便、恶臭,偶带脓血,一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2023/6/757当前第5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可分过敏型及胃肠型两类。潜伏期,过敏型为30~120分钟,胃肠型为3~20小时。多数病例在l~2日内迅速痊愈,短者仅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日。(7)嗜盐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1~26小时,突然发病,多以上腹部绞痛开始,迅速出现呕吐和腹泻,一日大便数次至十数次,多为水样便。吐泻严重者,可致脱水和休克。病程一般为2~4日(8)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为1~6小时,突然起病,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最为显著。一船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9)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可短至2小时,长达8~10日。起病突然,先感头痛、头晕、全身软弱、乏力等,随即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复视、斜视、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险下垂等。病员可于4~10日后逐渐恢复健康,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严重者在发病3~10日内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继发性肺炎等而死亡。
2023/6/758当前第5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9治疗方法2023/6/759当前第5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0预防方法
要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首先当然是不要吃进不新鲜食物。(1)购买鱼、肉、海鲜等生鲜食物时,首先要注意其新鲜度,若在超市购买,注意其储藏柜是否够冷。购买鲜鱼时,要注意鱼的黑眼珠是否发亮;若眼睛充血,就不算新鲜了。(2)鱼、肉、海鲜等生鲜食物购买后,尽速回家冷藏,以保食物新鲜,不要在路途上耽搁太久。(3)为了避免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生食与熟食应该分开处理。家中其实可准备3个砧板,一个处理生的鱼、肉、海鲜,另一个切水果或处理做沙拉用的蔬菜,另一个处理一般烹调用的蔬果。这样就可以避免生、熟食的交互感染,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同时,厨房里所用的刀及砧板,必须彻底洗烫干净,彻底消灭可能污染食物的细菌。
(4)烹调食物时要煮至全熟才吃,无论海鲜、鱼、肉类等食物,都尽量烹调至熟透再吃。(5)不鼓励吃剩饭及剩菜。隔夜的饭菜营养素所剩无几,若真要吃,食前还要加热煮透。记得,冰箱并非保险箱,不应该把食物贮存在冰箱内太久。(6)处理任何食物前,记得先把双手洗干净。
2023/6/760当前第6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肠胃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肉毒梭菌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当前第6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1病原学特点: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升汞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肠胃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沙门氏菌当前第6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6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流行病学特点:(1)季节性特点: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两季。5-10月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2)食品种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由于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及动物,如家畜中猪、牛、马、羊、猫、犬,家禽中鸡、鸭、鹅等均有广泛的宿主,因此,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物的几率很高。当前第6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4)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占总食物中毒的40%-60%,最高达90%。其发病率受活菌数量、菌型和个体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感染沙门氏菌2*105cfu/g即可发生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致病力强弱与菌型有关,致病力越强的菌型越易致病,猪霍乱沙门氏菌致病力最强,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致病力较弱;对于幼儿、体弱老人及其他疾病患者等易感性较高的人群,即使是较少菌量或较弱致病力的菌型仍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当前第6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6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途径:(1)家畜家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感染。生前感染系指家禽、家畜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氏菌,这是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原发沙门氏菌病和继发沙门氏菌病两种。原发性沙门氏菌病系指家畜、家禽在宰杀前已患有沙门氏菌病,如猪霍乱、牛肠炎、鸡白痢等;继发沙门氏菌病系由于健康家禽、家畜肠道沙门氏菌带菌率较高,当其患病、饥饿、疲劳或其他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寄生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即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引起继发性沙门氏菌感染。宰后污染系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沙门氏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当前第6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乳中沙门氏菌的来源。患沙门氏菌病的奶牛其乳中可能带菌,即使是健康奶牛的乳在挤出后亦容易受到污染。(3)蛋类沙门氏菌的来源。蛋类及其制品,尤其是鸭、鹅等水禽及其蛋类,其带菌率一般在30%-40%之间。家禽及蛋类沙门氏菌除原发和继发感染使卵巢、卵黄、全身带菌外,禽蛋在经泄殖腔排出时,粪便中的沙门氏菌污染肛门腔内的禽蛋壳,也可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4)熟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烹调后的熟制品可再次受到带菌容器、烹调工具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当前第6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中毒机制:大多数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活菌数侵袭肠黏膜而导致的感染型中毒。大量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同时,部分沙门氏菌在小肠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中裂解而释放出内毒素,活菌和内毒素共同作用于胃肠道,使黏膜发炎、水肿、充血或出血,使消化道蠕动增强而吐泻。内毒素不仅毒力较强,还是一种致热源,使体温升高。此外,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产生肠毒素,该肠毒素可通过对小肠黏膜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小肠黏膜细胞对Na+吸收抑制而对Cl-分泌亢进,使Na+、Cl-、水在肠腔潴留而致腹泻。
当前第6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4临床表现: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4-48h,长者可达72h,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中毒开始时表现为头疼、恶心、食欲不振,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腹泻一日可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粘液或血。发烧,一般38-40℃,轻者3-4d症状消失,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这可出现尿少、无尿、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按其临床特点分5种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常见,其余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当前第7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5、预防措施
第一、不喝未经处理的水,(例如池塘、溪水、湖水、被污染的海水等),不喝未经巴氏法消毒的牛奶(即生牛奶);第二、不吃生肉或未经加热煮熟的肉;第三、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应仔细洗净双手,特别注意在准备食物或就餐前;
当前第7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7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第四、生家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处理生肉后,未洗手前勿舔手指,或接触其他食物,或抽烟;第五、每接触一种食物后,务必将砧板仔细洗净,以免污染其它食物;第六、特别在使用微波炉煮肉食时,要使肉食内外达到一致的温度(通常是一百六十五华摄氏度以上),可用温度计检查炉内食物的温度值。
当前第7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疫情
美国人生吃西红柿“中毒”事件
西红柿中含有沙门氏菌生吃西红柿等新鲜的时蔬水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30个州,近日却有数百人因生食了从超市或是餐馆购买的新鲜西红柿而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这些西红柿进口自墨西哥。有几十人因病情严重需住院,甚至已有重症病人死亡。美国疾控中心通过检验发现,吃过这些西红柿的患者检查中都发现了沙门氏菌,看来,这是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病疫情。当前第7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美国鸡蛋受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2010年8月17日加利福尼亚州卫生部门宣布,加州多个地区暴发沙门氏菌疫情,自6月迄今接到266例患病报告。初步调查显示,多数病人食用鸡蛋后染病。这些鸡蛋可能遭沙门氏菌污染。当前第7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提出如下建议:
1.养成把鸡蛋放入冰箱、保持鸡蛋在7摄氏度冷藏的习惯,防止鸡蛋变质。2.不要食用破损与破损后被污染的鸡蛋,避免食用生鸡蛋。3.鸡蛋应该煮熟——煮到蛋白与蛋黄都凝固的程度。熟蛋也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在温暖处或室内存放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4.外出用餐时,避免接触生蛋的各类餐具,避免食用含不熟蛋类的各类食品,尤其是小孩与老人。5.选购鸡蛋的时候,尽量选购正规品牌企业鸡蛋,避免三无农产品。当前第7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特点:葡萄球菌主要是由能产生血浆凝固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可由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胞,无荚膜。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在30℃经1小时后即可产生耐热性很强的外毒素(肠毒素),此种毒素属于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可分5个血清型(A、B、C、D、E),其中以A型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C型次之。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此毒素对热的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
当前第7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生长pH7.4。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月;空气中存在,但不繁殖。耐热性强,加热70℃1h,80℃30min不被杀死;耐低温,在冷冻食品中不易死亡;耐高渗,在含有50%-66%蔗糖或15%以上食盐食品中才可被抑制,能在15%NaCl和40%胆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当前第7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7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8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流行病学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中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一般来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当前第8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a.溶血毒素:外毒素,分α、β、γ、δ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b.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c.血浆凝固酶: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时,该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葡萄球菌形成的感染易局部化与此酶有关;d.脱氧核糖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能耐受高温,可用来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A、B、C、D、E及F五种血清型。肠毒素可耐受100℃煮沸30min而不被破坏。它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是呕吐和腹泻。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溶表皮素、明胶酶、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3致病性当前第8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4临床表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2-5h,极少超过6h。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最为显著。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黏液。剧烈吐泻可导致虚脱、肌痉挛及严重失水等现象。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更为敏感,故其发病率较成人高,病情也较成人重。当前第8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当前第8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8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京市工商局2011年10月19日查出思念牌的三鲜水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快报2011年11月4日报道,广州市工商局公布2011年第三季度三类食品质量检验结果,“三全”以及“海霸王”的三款速冻食品也都被验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三全灌汤水饺(猪肉玉米蔬菜)”、“三全灌汤水饺(三鲜)”以及“海霸王经典包心鱼丸”。2012年1月,媒体报道,爷爷因亲吻三代单传的孙子致其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得败血症,最终不治死亡。当前第8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
病原学特点: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当前第8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8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临床以急性起病,腹痛、吐泻、发热等特征。重症型常出现失水、休克症状。于1950年10月从日本大阪市发生的一起咸沙丁鱼食物中毒的患者肠道排泄物和食物中首次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随后1955年在日本新潟因食用近海鱼类乌贼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有2万居民得病。在日本,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70%~80%。1958年上海市防疫站也从烤鸭所致食物中毒的患者中分离出此菌。以后在我国、日本、印度、美国等许多国家均陆续报道有本病的发生。当前第8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流行病学特点:(1)地区分布特点: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率的高发区。据调查,我国沿海水域、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但近年来,随着海产食品的市场流通,内地也有福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散在发生。(2)季节性特点及易感性:7-9月常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当前第9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食物的种类:主要是海产食品,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其次为盐渍食品。(4)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来源:
a)人群带菌者对各种食品的直接污染。沿海地区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人群及渔民福溶血性弧菌带菌率11.7%,有肠道病史者带菌率可达31.6%-88.8%。
b)间接污染。沿海地区炊具的副溶血性弧菌带菌率为61.9%,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用前加热不彻底或生吃,或熟制品受到带菌者、带菌的生食品、带菌容器及工具等的污染。
当前第9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3中毒机制: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生的机制主要为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的活菌侵入肠道所致;少数由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溶血毒素所引起的。
当前第9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4临床表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为2-40h,多为14-20h。发病初期为腹部不适,尤其是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恶心、呕吐、腹泻,体温一般为℃。发病5-6h后,腹痛加剧,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本病特点。粪便多为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重症病人可出现脱水及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病程3-4d,恢复期较短,预后良好,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当前第9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一般治疗及对症疗法
饮食以清淡为宜,视病情输入适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对轻度和中度脱水者亦可采用口服补盐液(ORS),轻度脱水者ORS按50ml/kg体重,中度脱水者ORS100ml/kg体重,4h内服完。重度脱水者最好先静脉快速补液,待病情好转后再改为口服补液。腹痛时给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血压下降时,除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外,尚可加用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大量便血可酌情输血。
抗菌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自限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和排菌时间。对病情较重而伴有高热或黏液血便,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抗生素。也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至症状消失3~4天后停药当前第9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5
预防措施: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亦要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为重要。应采用低温贮藏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食品及各种熟制品。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蒸煮时需加热至100℃并持续30min。对凉拌食物要清洗干净后置于食醋中浸泡10min或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
当前第9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四)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特点: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地方性,土壤生活的,革兰氏阳性,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它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蜡样芽胞杆菌是需氧型,产芽孢,芽孢圆形或柱形,革兰氏阳性,无荚膜,运动。菌落大,表面粗糙,扁平,不规则。蜡状芽孢杆菌细菌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是典型的菌体细胞,有部分菌株能产生肠毒素,呈杆状,有色,孢子呈椭圆形,有致呕吐型和腹泻型胃肠炎肠毒素两类。生长温度范围20~45℃,10℃以下生长缓慢或不生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在葡萄糖肉汤中厌氧培养产酸,从阿拉伯糖、甘露醇、木糖不产酸,分解碳水化合物不产气。大多数菌株还原硝酸盐,50℃时不生长。在100℃下加热20min可破坏这类菌。当前第9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9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流行病学特点:(1)季节性特点: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季节明显,以夏、秋季,尤其是6-10月为多见。(2)食品种类:引起中毒的食品包括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米粉、米饭等。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以米饭、米粉最为常见。(3)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来源:食物中肉及其制品的带菌率为13%-26%,乳及乳制品的带菌率为23%-77%,米饭为10%,豆腐为4%,蔬菜为1%。食品中该菌的污染源主要为泥土、尘埃、空气,其次为昆虫、苍蝇、不洁的用具与容器。受该菌污染的食物在通风不良及较高温度条件下存放,其芽孢便可发芽并产生毒素,若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当前第9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引起蜡样芽孢杆菌中毒的食品多为剩米饭、米粉、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常因食前保存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得到繁殖。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很多人对食物中毒放松了警惕,不太注意剩饭剩菜的冷藏,不知不觉中给蜡样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一般被该菌污染的食品在外观、性状上没有变化,无明显的腐败变质现象,这就更加降低了人们的警惕性。由于蜡样芽孢杆菌在16~50℃均可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以,食品必须在冰箱内保存。针对蜡样芽孢杆菌生长的特性,预防措施主要是不吃馊饭、馊菜,不吃未经彻底加热的剩饭、剩面类食物。看上去未变质的剩米饭或面条,应在食用前进行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当前第9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3.中毒机制: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为大量活菌侵入肠道所产生的肠毒素所致4临床表现: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因其产生的毒素不同而分为腹泻型和呕吐型两种。(1)呕吐型:呕吐型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1-3h。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少数表现为腹痛、腹泻及体温升高,此外,亦可见头晕、四肢无力、口干等症状。病程多为8-10h。吃了冷藏不当而变质的剩饭是造成呕吐病症的最主要的原因。(2)腹泻型:腹泻型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一般为8-12h,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一般不发热,可有轻度恶心,但极少有呕吐。病程16-36h,愈后良好。当前第10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5预防措施:(1)食品加工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良好操作规范,以降低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率和菌数。(2)剩饭及其它熟食品必须在10℃以下短时间贮存,在食用前须彻底加热,一般应在100℃加热20min。当前第10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10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五)
产气荚膜杆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特点: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组织严重气肿,继而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大面积坏死,加之本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夹膜梭菌。
产气荚膜杆菌又名魏氏杆菌,为厌氧革兰氏阳性粗大芽胞杆菌,常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芽胞常位于次极端;在体内形成荚膜,无鞭毛,不活动。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小时,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质可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和F型,其中以A型(能产生肠毒素)为多,C及F型偶可引起出血坏死性肠炎。本病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污水、垃圾、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昆虫以及食品等均可检出。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较久或加热不足,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当前第10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10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2流行病学特点: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氧芽胞菌,是引起食源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可引起典型的食物中毒、爆发。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为魏氏梭菌中毒。据美国人类卫生教育福利部报导魏氏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美国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0%左右,目前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每年美国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人数在250,000左右,其中约有十人死亡,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2亿美元左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平均每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暴发,通常涉及50-100人。有些严重的食物中毒暴发甚至涉及到上千人。当前第105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1)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大多是畜禽肉类和鱼类食物,牛奶也可因污染而引起中毒。(2)中毒多发生于集体用餐者,或广泛散发于进食同一中毒食品的人群中。(3)潜伏期一般为8~24h,同起中毒常在较短的同一时间内集中发病。除老幼体弱者外,一般预后良好。(4)发病季节于易感性常见于秋冬季和春季。最常发生于儿童和老人。当前第106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3中毒机制: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有12种,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其中重要的有:①α毒素为卵磷脂酶,各型产气荚膜梭菌都能产生此毒素,是本菌最重要的毒性物质。此毒素可引起溶血、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水肿、出血、局部坏死等病变;②θ毒素具有溶血和破坏白细胞的作用;③κ毒素是胶原酶,可使组织崩解;④μ毒素为透明质酸酶,有利于细菌及毒素的扩散。当前第107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4临床表现:
①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疾病特征为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恶臭及全身中毒。本菌感染伤口后8-48h内迅速繁殖并侵入到周围正常组织,分解肌肉和组织中的糖类,产生大量气体,造成气肿,影响血液供应,受多种毒素和酶的作用造成组织坏死。病人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剧痛,触摸有捻发感,并产生特殊的臭味。②食物中毒:A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约6~24h,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腹部痛性痉挛,较少呕吐,一般不发热,1~2天内可自愈。③急性坏死性肠炎:潜伏期短,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致病物质可能为β毒素。潜伏期不到24h,发病急,有剧烈痛、腹泻、肠粘膜出血性坏死,粪便带血;可并发周围循环衰竭、肠梗阻、腹膜炎等,病死率达40%。
当前第108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干性坏疽(drygangrene)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回流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致使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因此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湿性坏疽(wetgangrene)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此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常见的湿性坏疽有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肺坏疽及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等。坏疽气性坏疽(gasgangrene)见于气性坏疽杆菌侵入外伤伤口引起,发展很快而且后果严重,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生。潜伏期6小时-6日,临床症状为胀裂样剧痛,伤口开始红肿,皮肤苍白,紧张发亮。随后伤处转紫黑色,出现有暗红液体的水泡,并且可流出恶臭液体。伤口内肌肉暗红肿胀,失去弹性,刀割不收缩亦不出血。后期出现包括毒血症在内的全身症状。治疗措施主要为清创引流、抗生素,高压氧舱,必要的时候应截肢以增强病人生存机率。气性坏疽是有厌氧菌的梭形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病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gangrene)。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后者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相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致使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当前第109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六)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特点:
埃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可有荚膜,能发酵乳糖及多种糖类,产酸产气。体外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数月,在阴凉处室内尘埃可存活1个月,含余氯0.2ppm的水中不能生存。本菌属以菌体(O)抗原分群,以荚膜(K)抗原(A、B、L)和鞭毛(H)抗原分型,目前已发现170多个血清型。本菌为人和动物肠道正常寄居菌,特殊条件下可致病。在大肠杆菌中,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菌种有16个血清型,亦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其中常见的血清型为O111、O114、O128、O55、O20、O119、O86、O125、O127等。当前第110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当前第111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
致病菌简介(主要为如下4型)
⑴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ETEC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也可引起成年人腹泻。ETEC腹泻主要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能与卫生条件、生活水平有关。我国婴幼儿腹泻中,ETEC的分离率也高于EPEC和EIEC。ETEC常年引起腹泻,但夏、秋季往往是高峰期,它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故可从污染的水和食物中分离到。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水样腹泻、恶心、腹痛和低热。当前第112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致病菌简介(主要为如下4型)
⑵.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EIEC引起的腹泻可发生于每个季节,但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它可引起各年龄组人群患病。EIEC也是全球性疾病,但在巴西有关EIEC的报道显著比其他国家的高,原因不清。EIEC也可由口一粪、人一人方式传播,污染的水、食物是重要的传染源。EIEC引起的腹泻在临床症状上与细菌性痢疾不可区分,主要是发烧、腹部剧烈疼痛与不适、毒血症、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当前第113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致病菌简介(主要为如下4型)
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EPEC是幼儿散发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也可引起成年人感染,它可引起夏、秋季腹泻流行,也可引起冬季腹泻。EPEC倾向于在医院内传播,也可导致居民区的流行,但与医院有关的流行较多。在50~60年代,由EPEC引起的婴、幼儿流行性腹泻十分严重。EPEC腹泻是全球性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报道相对较多。在医院环境中,EPEC可由直接接触或经空气、灰尘和污染物传播。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可能是EPEC的无症状带菌者和排菌者。粪一口方式、人一人方式是EPEC的主要传播方式。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烧、不适、呕吐、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而无血,症状可持续两周以上。
当前第114页\共有186页\编于星期四\23点致病菌简介(主要为如下4型)⑷.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EHEC是指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一群大肠杆菌,包括O157:H7以及O26:H11、O111:H8、O125:NM、O121: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况报告范文
- 叙事性报告范文
- 2025年海西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5年盘锦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业从业资格资格题库及答案
- 变量与赋值课件
- 2025年桂林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广安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业从业资格资格题库及答案
- 盐化肥复习课件人教
- 《放大器的噪声》课件
-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 五金材料进货清单表
- 教学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 战略规划模板STRATEGICPLANTEMPLAT2E
- 幼儿园教育如何做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
-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完整版)
- 政法系统诗朗诵
- 高尔基《我的大学》
- 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律师事务所战略合作协议 范文 模板
- 工商卷烟物流在途信息系统-使用手册-数据采集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