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课题: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内容为近代世界的文学、美术和音乐成就。这些成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二、课程标准通过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难点: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通过革命斗争夺取政权,在经济上经过两次科技革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正是这种政治、经济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动荡,这种思想上的变化,这为文艺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再踏进文学与艺术的殿堂,领略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文学和艺术的魅力。学习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内容,陈述性导入,使学生快捷地进入到学习氛围之中)(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乐坛雄狮”――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展示:贝多芬画像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人是谁啊?学生:贝多芬。教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贝多芬啊?学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他是德国人。学生:贝多芬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人。学生:贝多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英雄交响曲》。(设计意图:学生介绍贝多芬,由此了解贝多芬,感受贝多芬的高尚人格。)展示: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出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1827年他在维也纳去逝,终年57岁。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但是和他众多的乐曲的数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其质量。他的作品把完美的想象和奔放的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贝多芬用自己的演奏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他们再也不认为器乐是一种次要的艺术。——[德]胡赫《贝多芬》教师: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展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Iwiltakebythethroat,itwillnotbendmecompletelytoitswill。——贝多芬思考: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学生: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但是,贝多芬却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音乐的执着的追求。展示:贝多芬用过的助听器教师:为了克服听音的困难,贝多芬曾用一个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思考:这段经历能说明贝多芬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学生: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学生: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学生:不被困境屈服,有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贝多芬青年时双耳失聪,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事创作,面对挫折自强不息,他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养成遇到挫折要自强不息的品德。)教师:你知道贝多芬都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吗?学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钢琴曲《致爱丽丝》等。教师:由于贝多芬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人们以无比敬佩、赞慕、崇仰之情来欣赏着他的作品。同时,他也成为继海顿、莫扎特之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早在青年时期,贝多芬就树立了民主、斗争、进步的思想,这种思想他一直没有改变过。提问: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学生:《英雄交响曲》播放:《英雄交响曲》片段教师: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曲子中的英雄是谁呢?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学生:拿破仑。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拿破仑的崇拜感情。(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英雄交响曲》即培养学生的欣赏情趣,感受作品的强烈震感力,又认识到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永恒的生命力。)教师:这首曲子完成于1804年,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下面我们来了解《英雄交响曲》的由来。展示: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的衷心拥护者,“自由、平等、博爱”是他一生奋斗的理想。他了解法国革命的情况后,非常敬仰比自己大一岁的拿破仑,因为此时的拿破仑正在率领法国人民摧毁专制、实现共和。从1802年起,他开始全力投入一部新的交响曲的创作,打算将此献给拿破仑。在1804年作品完成时,他在封面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并且通过法国大使馆办理呈献手续。但是就在这时,他的学生却给他带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贝多芬怒吼着、叫骂着奔向桌边,把作品的封面扯下,撕成两半,摔在地上。半年以后,这部作品初演时,标题已经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这就是今天《英雄交响曲》的由来。——[德]胡赫《贝多芬》讨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贝多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教师: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的伟大人物。动脑筋: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学生:《红楼梦》,这是通过贾宝玉一家由兴盛到衰败的史实,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现实。学生:《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反映了我国人民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满怀豪情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事实。过渡:在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为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许多文学巨匠应运而生,列夫•托尔斯泰就是杰出的一位。二、“天才的艺术家”――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是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展示: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是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提问:他有哪些代表作?学生: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展示: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教师:谁读过他的这些著作,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几部名著?(如果这里很少人看过,可用多媒体出示,作以简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托尔斯泰用七年时间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这部作品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斗争精神。说明了两个中心:“战争”与“和平”。学生:1877年托尔斯泰写成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渥伦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写照。学生:《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表现了玛斯洛娃和聂赫留道夫两个主人公的“心灵净化”,揭示他们“复活”的复杂过程,也全面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教师:列宁是如何称赞托尔斯泰的?为什么?学生: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由于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展示:晚年的托尔斯泰教师:晚年的他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放弃了自己的财产,离家出走。途中身染肺炎,在车站病逝。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上没有立碑,也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界最美丽的坟墓”。展示:托尔斯泰坟墓教师:为什么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被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坟墓”?学生:因为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学生: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学生:因为他一生都在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的良方。教师:之所以被赞最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这座坟墓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尔斯泰人格的印痕,直接呈现了托尔斯泰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普通蕴含伟大,震撼人们的心灵。(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文史不分家,初步懂得阅读世界名著对自己发展的影响,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过渡: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革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其中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是谁?学生:梵高三、“用生命作画的人”――美术名家梵高梵高(荷兰)(1853—1890)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27岁才开始绘画,37岁去逝。梵高(荷兰)(1853—1890)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27岁才开始绘画,37岁去逝。梵高在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作了大量油画、素描和版画,这些表现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执着于绘画创作,苦心修炼技艺,称他为“用生命作画的人”。梵高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画家,是在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探索的一个画家。教师:梵高,被称为“用生命作画的人”,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坎坷,饱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始终未在生前得到作为画家的认同和尊重,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但是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展示: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真实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梵高提问:此名言表达了艺术家怎样的品行?学生:不爱慕虚荣,扎实务实地探求艺术。教师:梵高的这句名言,给你怎样的启迪呢?学生:要想有所成就,就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梵高一生努力创作,有很多的作品问世,那么他有哪些代表作品呢?学生:《向日葵》教师:《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方创作的作品,南方灿烂的阳光赋予他创作灵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幅作品。展示:教师: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作品表达对生活怎样的态度?学生:《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明白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教师:由于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他在世时,作品并不被看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梵高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为人们认识。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399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向日葵》,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欣赏:梵高作品:自画像、《夜晚的咖啡馆》、《星夜》、《吃土豆的人》、《乌鸦群飞的麦田》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展示:表格(学生完成)领域国家代表人物代表作音乐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文学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美术荷兰梵高《向日葵》教师:在本章我们学习了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这一时期,科学进步,文化艺术繁荣,这些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和发展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既集中反映了时代风貌,也表达了人类理想,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设计意图:小结和导入前后呼应,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和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写的一首赞美诗:“为了心中的艺术,您一生执着的无怨无悔,最恨的是耳聋。音乐中您如在旷野里奔跑,忘记所有的苦难。痛苦便是您欢乐之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这位同学赞颂的人物是A.牛顿B.贝多芬C.爱因斯坦D.达尔文2、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人物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C.达尔文和梵高D.牛顿和爱因斯坦3、某校计划在艺术长廊中悬挂一幅梵高的代表作品,他们应该选择:A.《最后的晚餐》B.《向日葵》C.《格尔尼卡》D.《蒙娜丽莎》4、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卡列尼娜》③《复活》④《荷马史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是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材料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哪两位文化名人的名言?请说出他们的国籍。(2)请说出他们的代表性成就。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音乐: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世界的文化杰作文学: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美术:梵高《向日葵》学情分析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历,在这些波澜壮阔的史实中,学习文化史,学生兴趣浓厚。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音乐、美术赏析能力,基本的赏析方法在相关学科学习中都有涉及,为本节课的学习减轻难度。他们对文学艺术特别偏爱,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加了一把推力,相信在学习中他们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为了使所谈更丰富、深刻,我在课前让他们自搜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一些关于伟人的相关资料。所以我本节课的设计努力做到:其一我力求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从学情、教情出发,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其二我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效果分析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能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世界近代史上音乐、文学和美术方面的成就,掌握了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代表作《向日葵》。在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2.教学资料丰富,活动设计灵活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高。3.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任务高效完成。4.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5.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集思广益,获取知识,提升了能力。6.教学目标明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课堂教学设计结构简约,思路清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牢固。教材分析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的最后一课,教材从著名音乐家、文学巨匠、美术名家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近代史上的艺术杰作。

在著名音乐家部分,通过贝多芬拒绝为侵略者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传达出贝多芬的坚强性格;在文学巨匠部

分,通过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晚年却选择“平民化”道路,更深刻地反映

出文艺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美术名家部分,既要学习梵高“老老实实、不厌其烦地严肃

钻研”的创作精神,也要学习梵高关心穷人的品行及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可贵品质。近代世界的文学、美术和音乐这些成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评测练习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1、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写的一首赞美诗:“为了心中的艺术,您一生执着的无怨无悔,最恨的是耳聋。音乐中您如在旷野里奔跑,忘记所有的苦难。痛苦便是您欢乐之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这位同学赞颂的人物是(B)A.牛顿B.贝多芬C.爱因斯坦D.达尔文2、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人物是(B)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C.达尔文和梵高D.牛顿和爱因斯坦3、某校计划在艺术长廊中悬挂一幅梵高的代表作品,他们应该选择:(B)A.《最后的晚餐》B.《向日葵》C.《格尔尼卡》D.《蒙娜丽莎》4、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A)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卡列尼娜》③《复活》④《荷马史诗》A.①②③B.②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