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
A.磷B.钙C.氮D.铁
2.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3.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5.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间接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限制因子
6.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B.建群种植物C.伴生植物D.亚优势种植物
7.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CO2
B.养分C.水分D.光照
8.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9.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10.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半自然人工系统D.以上三种系统稳定性一样
11.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12.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13.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A.贮存库B.交换库C.循环库D.混合型库
14.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A.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
15.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16.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雨量
D.光照和温度
17.按照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可分为()大类。A.二B.三C.四D.五
18.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19.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竞争而产生的种群分布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成群分布D.内分布
20.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21.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
A.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B.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C.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2.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原D.苔原
23.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24.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消失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5.逻辑斯谛方程中的r是()
A.内禀自然增长率B.周限增长率C.瞬时增长率D.相对增长率
26.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2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8.在《中国植被》书中,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A.植被型B.群丛C.群落D.群系
29.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D.区域环境
30.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A.海平面上升B.气候变暖C.气候带北移D.平均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20题)31.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__________。
32.物种扩散分为______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
33.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______。
34.实验室研究分为原地实验和______实验。
35.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_______。
36.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_。
37.大多数群落都有垂直的分化,这种情况称为______现象。
38.一个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__。
39.生理死亡率叫________。
40.______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
41.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______。
42.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风面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4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44.群落演替按起始条件分为______。
4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最初时期主要沿用______科学的方法,实验室研究是一种补充手段。利用实验室的条件能够______某种生态状态,观察生物的某种特征。
46.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______。
47.水循环的驱动力是______。
48.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49.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域,这一区域的主要生产者是许多固着生长的大型多细胞藻类,如海带、裙带菜以及紫菜等。它们固着在岩石等其他物体上,形成水下植被,也有人称之为______。
50.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______四类。
三、判断题(10题)51.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5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正确B.错误
53.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54.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55.落叶阔叶林没有明显的季相交替。()
A.正确B.错误
5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A.正确B.错误
57.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58.工业化农业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A.正确B.错误
59.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机械化农业。()
60.按照生物种群实际占有空间计算的种群密度称为粗密度。()
四、简答题(5题)61.水稻这种植物适应光照的特点是什么?
62.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6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64.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
65.逻辑斯谛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五、论述题(5题)66.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67.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
68.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69.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70.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1.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
A.相对密度等于40%B.频度等于40%C.盖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A间接因子如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纬度是通过光热、水、气和土壤养分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6.B
7.D
8.A
9.C
10.A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依靠生物和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是最稳定的系统,故选A。
11.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12.D
13.A解析:石油、煤贮存于地表底层,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只有将其采出来利用,才能开始能量转化,故选A。
14.D
15.B
16.C
17.B1、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3)、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1)、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2)、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3、按属性分类:(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2)、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4、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2)、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18.B
19.A
20.A
21.D
22.D
23.C解析:C项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他选项所含生物种类多,关系也很复杂,故选C。
24.A
25.C
26.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27.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28.A
29.A
30.D
31.逻辑斯谛系数
32.被动扩散
33.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34.受控
35.生态因子
36.生态型生态型
37.成层
38.演替演替
39.最小死亡率
40.食物链
41.个体死亡情况
42.焚风效应
4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
44.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5.生物、模拟生物、模拟
46.主导因子主导因子
47.太阳能太阳能
48.海洋
49.海底森林
50.岛屿生态学
51.Y
52.B
53.Y
54.A
55.B
56.B
57.A
58.B
59.N
60.N
61.水稻是一种阳性植物是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阳性植物一般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植株开花结实能力较强生长较快寿命较短。阳性植物的茎通常较粗节间较短分枝也多。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木质部和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数目较多结构紧密含水量较少。阳性植物的叶在着生排列上常常与直射光成一定的角度而叶片一般较小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有的叶片表面有茸毛。
62.有效积温法则的含义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
63.(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南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两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南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两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
64.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①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绝对性是指在一定环境状态下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衡量和把握其大小。相对性是指环境承载力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而不同,而且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其大小。②地区不同或时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65.(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66.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
67.①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地球表面生态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前者约占地球表面的1/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2/3。后者正好相反。水域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的2/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1/3。②陆地上的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③海洋中初级生产量又有从河口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的趋势。④可根据生产量的高低将全球初级生产量进行等级划分。
68.(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6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有物业合同范本
- bt合同ppp合同范本
- 企业人事聘用合同范本
- 出租保安服装合同范本
- 单位购仪器合同范本
- 先打款后开票合同范本
- 协议付款合同范例
- 上门宴席服务合同范本
- 东莞企业劳务合同范本
- 儿童游泳班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法务顾问聘用协议范本
- 教育部人文社科 申请书
- 无菌手术台铺置的细节管理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运动控制
- 议论文8(试题+审题+范文+点评+素材)-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复习
- 【理特咨询】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生物医药大健康行业应用进展报告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6第1课时Startup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下属国企业招聘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蒙牛集团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800字(论文)
- 平抛运动的经典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